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船用螺旋桨维修的砂轮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8: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砂轮机 维修 船体 螺旋桨 船用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体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船用螺旋桨维修的砂轮机。


背景技术:

2.船用螺旋桨是指靠桨叶在水中旋转,将发动机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的装置(参照图1和图2中的船体100和螺旋桨200)。在对船用螺旋桨进行维修时,除了进行船用螺旋桨的缺陷检查、螺旋桨的焊补以及桨叶弯曲的矫正外,还需要对螺旋桨的桨叶进行表面研磨。以清理螺旋桨的桨叶表面的污物或者提高螺旋桨的桨叶表面光滑程度。螺旋桨的桨叶的表面研磨往往利用砂轮机进行,并且研磨过程中通过更换砂轮,使得表面研磨的过程可分为粗磨、精磨和抛光。
3.相关技术中,砂轮机主要有基座、砂轮、电动机、防护罩等组成,砂轮、电动机和防护罩均设置在基座上,电动机用于驱动砂轮转动,防护罩用于罩住砂轮以对工人进行防护。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虽然防护罩能够在桨叶的表面研磨过程中对工人进行防护,但是在更换砂轮时,由于防护罩罩住砂轮,因此防护罩的存在会不便于工人对砂轮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便于对砂轮进行更换,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船用螺旋桨维修的砂轮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船用螺旋桨维修的砂轮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船用螺旋桨维修的砂轮机,包括基座、砂轮、电动机、防护罩和控制杆,所述电动机驱动所述砂轮在所述基座顶部水平转动,所述防护罩包括第一罩壳和第二罩壳,所述第一罩壳和所述第二罩壳分别包裹于所述砂轮的轴线方向的两侧;
8.所述第一罩壳和所述第二罩壳均滑移于所述基座顶部,所述第一罩壳和所述第二罩壳通过滑移可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所述第一罩壳与所述第二罩壳之间设置有自动复位结构,所述第一罩壳和所述第二罩壳之间通过所述自动复位结构可自动相互靠近;
9.所述控制杆水平滑移于基座顶部上方,所述控制杆通过滑移可靠近或远离所述防护罩,所述控制杆的滑移方向与所述第一罩壳、第二罩壳之间的排列方向垂直,所述控制杆靠近所述防护罩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罩壳和所述第二罩壳的顶部分别连接有第二移动块和第三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与所述第二移动块、第三移动块之间连接有联动结构,当所述第一移动块靠近所述第二移动块和所述第三移动块时,所述第二移动块和第三移动块相互远离。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螺旋桨的桨叶的表面研磨过程中,当需要更换砂轮时,操作控制杆使第一移动块靠近第二移动块和第三移动块,第一移动块通过联动组件使第二移动块和第三移动块相互远离,从而使得第一罩壳和第二罩壳相互远离,进而使得防护罩打开,以对砂轮进行更换,更换完成后,松开控制杆,在自动复位结构的控制下,第一罩壳和第二罩壳自动相互靠近,使得防护罩再次包住砂轮,因此,该用于船用螺旋桨维修的砂轮机
具有便于更换砂轮的效果。
11.优选的,所述自动复位结构包括光杆、弹簧、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所述光杆水平穿过所述第一罩壳和所述第二罩壳,所述光杆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且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限位块;
12.所述第一压块和所述第二压块均套设于所述光杆,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压块和所述第二压块之间,所述第一压块抵触所述第二罩壳,所述第二压块抵触所述第二限位块,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簧的作用下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从而使得第一罩壳和第二罩壳抵紧在第一限位块和第一压块之间,并使得第一罩壳和第二罩壳之间具有相互靠近抵紧的趋势,以实现自动复位结构对第一罩壳和第二罩壳的复位效果。
14.优选的,所述联动结构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移动块和所述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移动块和所述第三移动块。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移动块靠近第二移动块和第三移动块时,第一移动块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使得第二移动块和第三移动块相互远离,当第一移动块远离第二移动块和第三移动块时,第一移动块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使得第二移动块和第三移动块相互靠近,从而实现第一移动块与第二移动块、第三移动块之间的联动。
16.优选的,所述第一罩壳和所述第二罩壳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基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分别位于所述砂轮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砂轮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分别滑移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内。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的滑移以及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的滑移,从而使得第一罩壳和第二罩壳在基座的顶部滑移,进而实现第一罩壳的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18.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内和所述第二滑槽内分别插入有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所述第一导杆和所述第二导杆均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导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一导杆穿过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导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二导杆穿过所述第二滑块。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分别对第一滑块的滑移和第二滑块的滑移起导向作用,从而使得第一罩壳和第二罩壳稳定滑移。
20.优选的,所述电动机与所述砂轮之间连接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转轴、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皮带,所述第一带轮同轴连接于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所述转轴水平转动于所述基座顶部的上方,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罩壳和所述第二罩壳内并与所述砂轮同轴连接,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砂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带轮同轴连接,所述皮带张紧于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之间。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机工作时,电动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带轮转动,第一带轮再通过皮带带动第二带轮转动,第二带轮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砂轮转动,以实现电动机对砂轮的传动。
22.优选的,所述控制杆远离所述防护罩的一端连接有控制块。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块的设置便于人们操作控制杆。
24.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杆和所述第二导杆分别通过基座顶部的两个相对的侧壁插入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基座的顶部穿入有两个安装螺钉,两个所述安装螺钉分别与所述第一导杆和所述第二导杆螺纹连接。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安装螺钉分别将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固定在基座的顶部内,从而使得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稳定地对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进行导向。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该用于船用螺旋桨维修的砂轮机具有便于更换砂轮的效果;
28.2.自动复位结构使得第一罩壳和第二罩壳之间具有相互靠近抵紧的趋势,以实现自动复位结构对第一罩壳和第二罩壳的复位效果;
29.3.第一移动块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使得第二移动块和第三移动块相互靠近,从而实现第一移动块与第二移动块、第三移动块之间的联动。
附图说明
30.图1是背景技术中船体的整体示意图;
31.图2是背景技术中螺旋桨的整体示意图;
3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砂轮机的整体示意图;
3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砂轮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4.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砂轮机的另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5.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36.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11、顶板;12、中间板;13、底板;14、支撑杆;21、砂轮;211、转轴;22、电动机;31、第一带轮;32、第二带轮;33、皮带;4、防护罩;41、第一罩壳;42、第二罩壳;5、控制杆;51、控制块;61、第一滑块;62、第二滑块;63、第一滑槽;64、第二滑槽;65、第一导杆;66、第二导杆;67、安装螺钉;71、光杆;711、第一限位块;712、第二限位块;72、弹簧;721、第一压块;722、第二压块;81、第一移动块;82、第二移动块;83、第三移动块;91、第一连杆;92、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结合附图3

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船用螺旋桨维修的砂轮机。参照图3和图4,用于船用螺旋桨维修的砂轮21机包括基座1、砂轮21、电动机22、防护罩4和控制杆5,基座1、砂轮21、电动机22、防护罩4和控制杆5均设置在基座1上。具体的,基座1包括由上至下排列的顶板11、中间板12和底板13,顶板11、中间板12和底板13均呈矩形板状,顶板11、中间板12和底板13均呈水平设置,其中,底板13的厚度相比于顶板11、中间板12的厚度更厚,且底板13的长宽尺寸相比于顶板11、中间板12的长宽尺寸更大。顶板11的底部、中间板12角落位置和底板13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4,支撑杆14呈矩形杆状,支撑杆14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14的数量为四根,四根支撑杆14的中部分别固定连接在中间板12的四个角落位置。
39.参照图3和图4,电动机22固定设置于中间板12的顶部,砂轮21水平转动于顶板11的顶部上方,电动机22与砂轮21之间连接有传动结构,电动机22通过传动结构驱动砂轮21转动,砂轮21可以是粗砂轮片、细砂轮片或者布置砂轮片,需根据船用螺旋桨的桨叶的研磨过程进行选择。具体的,传动结构包括转轴211、第一带轮31、第二带轮32和皮带33,第一带轮31同轴连接于电动机22的输出轴,即第一带轮31的轴线与电动机22的输出轴的轴线共线,转轴211水平转动于基座1顶部的上方,即转轴211的轴线与水平方向平行,转轴211的一端伸入防护罩4内并与砂轮21同轴连接,即砂轮21的轴线与转轴211的轴线共线,转轴211远离砂轮21的一端与第二带轮32同轴连接,即第二带轮32的轴线与转轴211的轴线共线,皮带33张紧于第一带轮31和第二带轮32之间,且顶板11开设有供皮带33穿过的带孔。电动机22工作时,电动机22的输出轴带动第一带轮31转动,第一带轮31再通过皮带33带动第二带轮32转动,第二带轮32带动转轴211转动,从而带动砂轮21转动,以实现电动机22对砂轮21的传动。
40.参照图4和图5,防护罩4包括第一罩壳41和第二罩壳42,第一罩壳41和第二罩壳42分别包裹于砂轮21的轴线方向的两侧,第一罩壳41和第二罩壳42均滑移于基座1顶部,第一罩壳41和第二罩壳42通过滑移可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具体的,第一罩壳41和第二罩壳42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滑块61和第二滑块62,第一滑块61和第二滑块62均呈矩形块状,基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63和第二滑槽64,第一滑槽63和第二滑槽64分别对应第一滑块61和第二滑块62为矩形槽,第一滑槽63和第二滑槽64分别位于砂轮21的左右两侧,第一滑槽63和第二滑槽64的长度方向均与砂轮21的轴线方向平行,第一滑块61和第二滑块62分别滑移于第一滑槽63和第二滑槽64内。通过第一滑块61在第一滑槽63内的滑移以及第二滑块62在第二滑槽64内的滑移,从而使得第一罩壳41和第二罩壳42在基座1的顶部滑移,进而实现第一罩壳41的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41.参照图4和图5,第一滑槽63内和第二滑槽64内分别插入有第一导杆65和第二导杆6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杆65和第二导杆66均呈矩形杆状,第一导杆65和第二导杆66均水平设置,第一导杆65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滑槽63的长度方向平行,且第一导杆65穿过第一滑块61,第二导杆66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滑槽64的长度方向平行,且第二导杆66穿过第二滑块62。第一导杆65和第二导杆66分别对第一滑块61的滑移和第二滑块62的滑移起导向作用,从而使得第一罩壳41和第二罩壳42稳定滑移。进一步的,第一导杆65和第二导杆66分别通过基座1顶部的两个相对的侧壁插入第一滑槽63和第二滑槽64内。结合图3,基座1的顶部穿入有两个安装螺钉67,两个安装螺钉67分别与第一导杆65和第二导杆66螺纹连接。通过两个安装螺钉67分别将第一导杆65和第二导杆66固定在基座1的顶部内,从而使得第一导杆65和第二导杆66稳定地对第一滑块61和第二滑块62进行导向。
42.参照图5和图6,第一罩壳41与第二罩壳42之间设置有自动复位结构,第一罩壳41和第二罩壳42之间通过自动复位结构可自动相互靠近。具体的,自动复位结构包括光杆71、弹簧72、第一压块721和第二压块722,光杆71为圆杆,光杆71水平穿过第一罩壳41和第二罩壳42,光杆71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711且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限位块712,第一限位块711和第二限位块712均呈圆饼状,第一限位块711和第二限位块712的轴线均与光杆71的轴线共线。第一压块721和第二压块722均套设于光杆71,第一压块721和第二压块722均呈圆环状,第一压块721和第二压块722的轴线均与光杆71的轴线共线。弹簧72的
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压块721和第二压块722之间,第一压块721抵触第二罩壳42,第二压块722抵触第二限位块712,弹簧72处于压缩状态。在弹簧72的作用下第一压块721和第二压块722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从而使得第一罩壳41和第二罩壳42抵紧在第一限位块711和第一压块721之间,并使得第一罩壳41和第二罩壳42之间具有相互靠近抵紧的趋势,以实现自动复位结构对第一罩壳41和第二罩壳42的复位效果。
43.参照图4和图5,控制杆5水平滑移于基座1顶部上方,控制杆5通过滑移可靠近或远离防护罩4,控制杆5的滑移方向与第一罩壳41、第二罩壳42之间的排列方向垂直。控制杆5远离防护罩4的一端连接有控制块51,控制块51呈矩形块状,控制块51的设置便于人们操作控制杆5,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块51的侧壁可设置防滑纹,防滑纹的设置能够避免人们在操作控制块51时易于出现手滑的情况。
44.参照图5和图6,控制杆5靠近防护罩4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移动块81,第一罩壳41和第二罩壳42的顶部分别连接有第二移动块82和第三移动块83,第一移动块81、第二移动块82和第三移动块83均呈矩形块状。第一移动块81与第二移动块82、第三移动块83之间连接有联动结构,当第一移动块81靠近第二移动块82和第三移动块83时,第二移动块82和第三移动块83相互远离。
45.参照图5和图6,联动结构包括第一连杆91和第二连杆92,第一连杆91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移动块81和第二移动块82,第二连杆92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移动块81和第三移动块83。当第一移动块81靠近第二移动块82和第三移动块83时,第一移动块81通过第一连杆91和第二连杆92使得第二移动块82和第三移动块83相互远离,当第一移动块81远离第二移动块82和第三移动块83时,第一移动块81通过第一连杆91和第二连杆92使得第二移动块82和第三移动块83相互靠近,从而实现第一移动块81与第二移动块82、第三移动块83之间的联动。
46.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船用螺旋桨维修的砂轮机的实施原理为:在螺旋桨的桨叶的表面研磨过程中,当需要更换砂轮21时,操作控制杆5使第一移动块81靠近第二移动块82和第三移动块83,第一移动块81通过联动组件使第二移动块82和第三移动块83相互远离,从而使得第一罩壳41和第二罩壳42相互远离,进而使得防护罩4打开,以对砂轮21进行更换,更换完成后,松开控制杆5,在自动复位结构的控制下,第一罩壳41和第二罩壳42自动相互靠近,使得防护罩4再次包住砂轮21,因此,该用于船用螺旋桨维修的砂轮机具有便于更换砂轮21的效果。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