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28 23: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图像 装置 用户界面 单元 输出


1.本发明涉及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特别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用于输入或输出信息的用户界面单元。


背景技术:

2.通常,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包括具有由用户操作的多个操作键的操作单元以及使用液晶面板和发光二极管(led)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单元。为了保持适当的显示单元的可视性和增强操作单元的可操作性,操作单元和显示单元布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的上面或正面(日本特开第2000

015891号专利)。
3.近年来,已经讨论了包括为了提高可视性的大的显示单元的配置以及包括为了提高可操作性和可视性的大的触摸面板的配置。另外,除了操作单元和显示单元,已经讨论了包括诸如运动传感器、生物特征传感器和用于无线通信的端口(例如,近场通信(nfc))等的各种用户界面的配置。为了实现进一步提高用户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的配置,这些用户界面通常布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的顶面或正面。
4.与此同时,期望将图像形成装置小型化。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的顶面和正面均具有在不减弱用户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的情况下可布置用户界面的区域,但是近年来,这种区域已经被缩小。
5.因此,期望提供一种在不减弱用户界面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的情况下,允许在其上布置各种用户界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同时实现将图像形成装置小型化。


技术实现要素:

6.根据本发明一方面,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7.图像形成单元,被配置为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
8.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图像形成单元;
9.薄片给送托盘,被配置为存储要供给至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记录材料;以及
10.薄片给送托盘盖,被配置为覆盖所述薄片给送托盘的访问点,
11.其中,所述薄片给送托盘盖包括用于向所述控制器输入信息或从所述控制器输出信息的用户界面单元。
12.根据下面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13.图1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
14.图2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配置的横截面图。
15.图3a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薄片给送托盘盖被打开的状态下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
16.图3b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薄片给送托盘盖被打开的状态下图像形
成装置的横截面图。
17.图4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形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可移动操作单元的透视图。
18.图5是示例性地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形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
19.图6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包括图像读取扫描仪的多功能外围设备的透视图。
20.图7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
21.图8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变形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各实施例。应注意,这些实施例决不意图限制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这些实施例中描述了很多特征,但是并没有一项发明需要包含所有这些特征的限制,并且这些特征可以任意地组合。进一步地,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配置将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且重复的描述将省略。下面描述的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可单独地实现或可实现为多个实施例的组合。另外,在需要时或在单一实施例中的个别实施例的元素或特征的组合是有利的情况下,可组合不同实施例的特征。
23.[第一实施例]
[0024]
将参照图1至3b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作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1。在下面的描述中,分别基于垂直方向的上侧为上和下侧为下来定义上下方向。进一步地,分别基于打印机1的前侧为前和后侧为后来定义前后方向。进一步地,在从打印机1的前面向后面看打印机1的情况下,分别基于打印机1的左侧为左和右侧为右来定义左右方向。打印机1可具有被配置为控制图像形成单元的控制器(例如,cpu、处理器、处理电路)。
[0025]
首先,将参照图2描述打印机1的基本配置和操作。打印机1是安装有盒101、从而通过电子照相方法形成图像及在诸如纸的记录材料上记录图像的激光打印机。打印机1包括薄片给送托盘105、薄片进给/输送单元、图像形成单元和定影单元。
[0026]
薄片给送托盘105设置在打印机1的下部并且存储有在其上形成图像的记录材料。薄片进给/输送单元使用薄片给送辊106和薄片分离单元107将薄片给送托盘105中的记录材料逐个地分开,并且向图像形成单元供给记录材料。之后,薄片进给/输送单元经由定影单元将记录材料输送至布置在打印机1的上部的薄片排出堆叠部113,或将记录材料输送至从薄片排出堆叠部113和打印机1的主体拉出的薄片排出延长托盘113a。
[0027]
图像形成单元包括基于图像信息发出激光束的扫描单元103、形成调色剂图像的盒101和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材料的转印辊109。
[0028]
盒101包括壳体、可旋转地布置在壳体内的感光鼓102、对感光鼓102的表面充电的充电单元(未示出)和使用用作感光鼓102的表面上的显影剂的调色剂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单元。转印辊109朝向盒101的感光鼓102布置,并且与感光鼓102形成转印夹持部。
[0029]
定影单元包括定影膜110、加压辊111和加热器(未示出)。加压辊111与定影膜110压力接触。从而形成定影夹持部。这样地配置定影单元以便在其间形成定影夹持部。
[0030]
当打印机1从主机(未示出)接收打印信号时,图像形成单元利用来自扫描单元103的、基于来自主机的图像信息的激光束照射由充电单元充电的感光鼓102的表面,从而形成
静电潜像。使用显影单元中的调色剂将与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同时,当从主机(未示出)接收打印信号时,薄片进给/输送单元使用薄片给送辊106和薄片分离单元107将薄片给送托盘105中的记录材料逐个地分开,以便给送记录材料。然后,薄片进给/输送单元向转印夹持部输送分开的记录材料。转印夹持部由彼此压力接触的感光鼓102和转印辊109形成。在转印夹持部将感光鼓102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材料。将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输送至由定影膜110和加压辊111形成的定影夹持部。在定影夹持部,将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通过加热器进行加热并通过定影膜110和加压辊111进行加压,从而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通过薄片进给/输送单元的薄片排出辊对112输送定影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然后排出至布置在打印机1的上部的薄片排出堆叠部113或排出至薄片排出堆叠部113和薄片排出延长托盘113a,从而完成记录材料上的图像形成。
[0031]
(薄片给送托盘)
[0032]
接下来,将描述本实施例的薄片给送托盘105的配置。
[0033]
如图1所示,薄片给送托盘105设置在打印机1的主体的下部,从而薄片给送托盘105从打印机1的主体的前面突出。由于将打印机1小型化的结果,打印机1在前后方向的深度比可在其上形成图像的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上的长度短。因此,在要在其上形成图像的记录材料放置在打印机1的情况下,记录材料的后端从打印机1的正面伸出。这样地设置薄片给送托盘105以至少存储从打印机1的主体伸出的记录材料的后端。薄片给送托盘盖10布置在薄片给送托盘105上。设置薄片给送托盘盖10以覆盖存储在薄片给送托盘105中的记录材料。
[0034]
薄片给送托盘105包括记录材料在其上堆叠的堆叠面105a、左侧面105b1、右侧面105b2和前侧面105b3。左侧面105b1、右侧面105b2和前侧面105b3围绕堆叠面105a布置以在垂直方向上从堆叠面105a向上突出。这样,在薄片给送托盘盖10覆盖薄片给送托盘105的接入点的情况下,左侧面105b1、右侧面105b2和前侧面105b3被配置为支持薄片给送托盘盖10。
[0035]
薄片给送托盘盖10一端与打印机1的主体连接,以便薄片给送托盘盖10可相对于打印机1的主体绕着铰链中心10a旋转。在通常的打印中,薄片给送托盘盖10覆盖薄片给送托盘105。当用户在薄片给送托盘105中放置记录材料时,用户通过将薄片给送托盘盖10相对于打印机1的主体绕着铰链中心10a旋转来使薄片给送托盘盖10处于图2(虚线)和图3a所示的状态。这样,在其中堆叠记录材料的薄片给送托盘105的内部(堆叠面105a)将对用户可见,从而用户可在薄片给送托盘105中补充记录材料。
[0036]
(用户界面)
[0037]
打印机1设置有各种用户界面单元(以下称为用户界面)。用户界面被设置为由用户向图像形成单元输入信息、从图像形成单元输出信息以通知用户信息和执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中的至少一个。
[0038]
在本实施例中,用作用户界面的操作单元11布置在薄片给送托盘盖10的顶面。操作单元11包括电源开关12、多个操作键13、显示部14、电源发光二极管(led)15和扬声器16。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多种功能的操作单元11被设置为用户界面。用户界面单元可被配置为向控制器输入信息或从控制器输出信息。控制器和用户界面单元可通过柔性配线连
接。控制器和用户界面单元可经由通过无线电波发送信息的无线通信连接。
[0039]
当用户使用打印机1时,用户按下电源开关12以便打印机1的主体通电并且电源led 15变亮。这使得用户可以容易地识别电源on或off的状态。显示部14显示关于打印机1的信息,例如各种设置、网络状态和错误的内容。当用户进行诸如纸类型设置、薄片给送狭槽设置、各种模式设置和复位等操作时,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各种操作键13来执行操作。在操作单元11中用作声音输出设备的扬声器16被配置为输出操作声音、通知声音和语音提示。用户可引起图像形成装置的电路变化的部件用作本实施例的操作键。然而,操作键可以不是机械推动开关,并且可由诸如电容式触摸面板的电阻式(压力式)输入设备代替。
[0040]
操作单元11包括配线板11a,配线板11a通过电配线10b连接至图像形成单元(打印机1的主体)的信号处理器1a(控制器)。诸如扁平电缆或柔性打印电路(fpc)的柔性配线可用作电配线10b。电配线10b的一端连接至配线板11a。电配线10b的另一端连接至图像形成单元(打印机1的主体)的信号处理器1a。电配线10b可布置成在铰链中心10a附近运行。通过这种方式,电配线10b可具有灵活性。当薄片给送托盘盖10旋转时,电配线10b随着薄片给送托盘盖10弯曲。也即,电配线10b随着薄片给送托盘盖10的移动而弯曲。使用这样的配置,电配线10b可更可靠地连接配线板11a和信号处理器1a,而不会断开连接。
[0041]
操作单元11的背面部分由覆盖配线板11a和电配线10b的操作单元后盖17保护。薄片给送托盘盖10被配置以便其旋转在薄片给送托盘盖10沿打印机1的正面垂直延伸的位置被限制。从而,当用户在薄片给送托盘105中放置记录材料时,薄片给送托盘盖10被维持以便薄片给送托盘105的内部(堆叠面105a)露出,因此提高了用户的可使用性。此外,薄片给送托盘105可从打印机1上拆下。薄片排出延长托盘113a可存放在打印机1内部。薄片给送托盘盖10可处于如下的状态:薄片给送托盘盖10沿打印机1的正面垂直延伸。因此,即使在操作单元11被设置在薄片给送托盘盖10内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在打印机1未使用时减少打印机1的安装空间,也可以防止运输时打印机1的包装尺寸的增加。例如,图3b中例示了这一点。
[0042]
根据这种配置,操作单元11布置在操作单元易于接近的薄片给送托盘盖10的顶面,以便打印机1的操作单元11易于查看。从而使得可提高用户对操作单元11的可见性。在打印机1中,通常期望在打印机1的顶面和封装打印机1的空间的顶面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并且操作单元11可操作地布置其上。特别的,在这种配置中,在操作单元11的上方有足够的空间,并且用户的可操作性不易受损。因此,减少了安装打印机1时的限制(例如,需要安装打印机1以便不损害用户的可操作性),并且增加了打印机1的安装的灵活性。换句话说,即使在将打印机1小型化的情况下,也可实现在同时满足可操作性性和可视性的区域设置操作单元11的配置。例如,不需要具有用于提高可视性的突出部,从而可增加打印机1的设计的灵活性。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在将图像形成装置小型化时,可布置各种用户界面而不损害用户界面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操作单元11位于薄片给送托盘盖10的上面,只有在薄片给送托盘盖10处于打开位置的情况下才能访问操作单元11,在薄片给送托盘盖10处于打开位置的情况下允许访问薄片给送托盘105。
[0043]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将包括具有多个功能的操作单元11作为用户界面的配置,但是这仅是示例。除了诸如推动按钮的按钮和诸如拨动开关的开关外,用户界面仅需要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通知单元:在视觉上通过使用灯或图像显示部发光通知用户信息,或
者在听觉上通过从扬声器发出声音通知用户信息。因此,用户界面可以是通过触摸图像显示部输入信息的操作面板(触摸面板)。
[0044]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操作单元11被描述为固定在薄片给送托盘盖10上的单元,但是不局限于这种配置。如图4所示,可采用这样的配置:操作单元11可绕着在其一端部上的任意的支撑轴(例如,铰链中心10a)旋转,并且操作单元1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任意角度以使得操作单元11面朝前。
[0045]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可采用这样的配置:无线操作单元21可附接至薄片给送托盘盖10或可从薄片给送托盘盖10的外壳部拆卸。在这种情况下,无线操作单元21包括显示部24、各种操作键23和布置在其中的电路板(未示出),并且被配置为可与布置在打印机1的主体内部的信号处理器1a通信。
[0046]
无线操作单元21(电路板)和打印机1的主体(信号处理器1a)可被配置为使用红外线来彼此通信,但是不限于这种配置。例如,基于诸如超声波或无线电波的使用环境,可适当地采用其它的通信方法和通信电路。
[0047]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以不具有图像读取设备的打印机1为例,但是不限于此。可采用如图6所示的具有图像读取设备2和传真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以用激光方式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也可使用其它的图像形成方法,例如喷墨方法或热敏方法。
[0048]
[第二实施例]
[0049]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配置将不再描述。
[0050]
在第一实施例中,操作单元11设置在薄片给送托盘盖10的顶面。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无线通信端口31被设置为用户界面。无线通信端口31符合诸如近场通信(nfc)的非接触式无线通信标准,并且可用于读取用户拥有的标签(例如,射频识别芯片)信息以进行用户认证等。更具体地,例如可采用这样的配置:通过将诸如结合ic芯片和天线的卡或便携式终端的通信终端(未示出)放置在无线通信端口31上来获取存储在集成电路(ic)芯片中的标签信息,以进行用户认证。这样,在将打印数据从个人电脑(pc)发送至打印机1后,用户可将通信终端放置在打印机1的无线通信端口31上,并且在用户认证后,打印机1可执行打印输出操作。这可防止打印的薄片被第三方取出。
[0051]
根据这种配置,无线通信端口31设置在薄片给送托盘盖10的顶面。这使得无线通信端口31易于用户查看和访问。换句话说,用户可容易地将通信终端靠近无线通信端口31,从而提高可用性。另外,减少了安装打印机1时的限制(例如,需要安装打印机1以便不损害用户的可操作性)。换句话说,用户可更自由地安装打印机1。即使在小型化的打印机1中,无线通信端口31可设置在能同时满足可操作性和可视性的区域。例如,打印机1不需要具有用于提高可视性的突出部,从而可增加打印机1的设计的灵活性。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在实现将图像形成装置小型化时,可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布置各种用户界面而不损害用户界面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
[0052]
在本实施例中,符合nfc标准的近场无线通信用作便携式终端与无线通信端口31之间的通信方法。然而,不限于此通信方法。便携式终端与无线通信端口31之间的通信例如可以是符合其它通信标准的通过无线电波发送信息的方法,或可以是符合诸如无线保真(wi

fi)(无线局域网(lan))或的非接触式无线通信标准的通信。根据这种配
置,无线通信端口31能够布置在远离打印机1的主体的位置,以便减少从打印机1发射出的放射噪声的影响,从而使得可提高便携式终端与无线通信端口31之间的通信的稳定性。
[0053]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无线通信端口31以进行用户认证,但是这只是一个示例。例如,如图8所示,指纹传感器42可布置在薄片给送托盘盖10的顶面。用户将手指放置在指纹传感器42上,从而指纹传感器42检测用户的指纹信息,并且通过将检测的指纹信息与预先登记的用户的指纹信息进行比较来进行用户认证。这样,在从pc向打印机1发送打印数据后,用户可将手指放置在打印机1的指纹传感器42上。当用户认证成功时,打印机1执行打印输出操作。这可防止打印的薄片被第三方取出。
[0054]
根据这样的配置,指纹传感器42布置在薄片给送托盘盖10的顶面。这使得无线通信端口31易于用户查看和访问。从而,提高了可用性。
[0055]
将指纹传感器42用作用于进行用户认证的界面的情况已作为一个例子进行了描述,但这只是一个示例。例如,可检测诸如虹膜、视网膜、静脉和声纹的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的传感器可布置在薄片给送托盘盖10的顶面。在这种情况下,打印机1将传感器获得的信息与预先登记的信息进行比较以进行用户认证。同时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易于从视觉上识别传感器并且访问传感器。从而提高可用性。此外,可更可靠地检测生物特征信息。特别地,在通过声纹进行用户认证的情况下,可通过将传感器布置在薄片给送托盘盖10的顶面来在远离打印机1的位置检测声纹(例如,用户的声音)。这可减少从打印机1产生的声音的影响,从而可在靠近用户的位置检测用户的声音。
[0056]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运动传感器41可布置在薄片给送托盘盖10上作为用户界面。这样,用户界面将不限于用户可直接输入信息的用户界面,并且可以是允许检测与用户相关的信息(诸如,是否存在可向打印机1提供图像形成指示的用户)的用户界面。
[0057]
打印机1具有多种电源模式,诸如用于减少功耗的睡眠模式、打印操作处于准备阶段的待机模式和正在打印的打印模式。通常,在经过预先确定的时间而没有进行任何打印操作后,打印机1将转变至睡眠模式。在重新进行打印操作的情况下,响应于打印机1的某些触发(诸如,按钮的操作或传感器的输入),打印机1转变至待机模式。
[0058]
运动传感器41可以是检测靠近打印机1的人(移动体)的运动的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当运动传感器41在检测区域内检测到人(移动体)的运动时,打印机1解除睡眠模式并转变至待机模式。换句话说,打印机1从睡眠模式转变至待机模式不用等待用户的操作。因此,从睡眠模式转变至待机模式的等待时间将减少,从而提高可用性。
[0059]
如上所述,如果运动传感器41设置在薄片给送托盘盖10上,可减少阻碍运动传感器41检测的障碍物。从而,运动传感器41可在大范围内检测是否存在人(移动体)。换句话说,在打印机1中设置突出部以增强运动传感器41的检测能力的必要性将减小,从而可增加打印机1的设计的灵活性。此外,减少了打印机1的安装地点的限制,从而增加了打印机1的安装的灵活性。根据本实施例,在实现将图像形成装置小型化的同时,可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布置各种用户界面而不损害用户界面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
[0060]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