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25 04:5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显示 面板 装置 制造


1.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面板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显示面板的性能以及质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其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和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是目前最常用的平板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以其自发光、全固态和高对比度等优点,而成为近年来最具有潜力的显示器件。但是,在现有显示面板的制备技术中,在制备形成显示装置内的各膜层结构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降低了显示面板综合性能的提高。例如在制备形成显示面板内与触控层相连接的公共电极层时,将该公共电极层直接通过过孔形式与第二金属层电连接,而通过另一过孔使显示面板的像素电极层与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或漏极电连接。当采用上述的方式进行连接时,在过孔的过渡区域内对应的膜层很容易在应力的作用下出现断裂的问题,一旦设置在过孔内的像素电极层发生断裂,就造成显示面板的触控层的阻抗变大,进而影响面板的触控性能。
4.综上所述,在制备形成触控显示面板内部的各膜层时,显示面板内的膜层容易在过孔的过渡区域内在应力的作用下出现断裂等问题,进而对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性能造成影响,降低面板的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有效的解决在制备形成触控显示面板时,触控面板内部的膜层容易在过孔的过渡区域处发生断裂,进而造成触控层的阻抗变大,而降低面板的触控性能。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法如下:
7.阵列基板;
8.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上;
9.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平坦化层上;
10.钝化层,所述钝化层设置在所述公共电极层上;以及,
11.像素电极层,所述像素电极层设置在所述钝化层上;
12.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过孔,所述过孔贯穿所述平坦化层和所述钝化层,所述公共电极层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阵列基板电连接,且所述像素电极层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过孔底部区域内的所述公共电极层连接。
13.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贴合部和延伸部,所述贴合部与所述延伸部相连接,且所述贴合部与所述过孔的侧壁区域和所述底部区域内的膜层相贴合,所述延伸部设置在所述平坦化层上。
14.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过孔底部区域内对应的所述公共电极层的厚度大于所
述侧壁区域内对应的所述公共电极层的厚度。
15.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过孔的底部与所述过孔的侧壁之间具有一坡度。
16.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坡度在120
°
~150
°
之间。
17.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阵列基板包括:
18.衬底;
19.有源层,所述有源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
20.栅极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有源层上;
21.栅极,所述栅极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上;
22.层间绝缘层,所述层间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栅极上;
23.以及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设置在所述层间绝缘层上;
24.其中,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导通孔,所述金属层通过所述导通孔与所述有源层电连接,所述过孔设置在与所述金属层对应的区域内,且所述公共电极层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金属层电连接。
25.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过孔的底部区域在所述层间绝缘层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金属层在所述层间绝缘层上的投影内。
26.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所述过孔区域内,所述像素电极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公共电极层的厚度。
27.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设置在所述金属层与所述公共电极层之间,所述导电层的端部设置在所述过孔内的侧壁上,且所述导电层覆盖所述过孔区域内的所述金属层。
2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承载装置,所述承载装置包括:
29.衬底;
30.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衬底上;以及,
31.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
32.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
33.平坦化层,所述平坦化层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上;
34.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设置在所述平坦化层上;
35.钝化层,所述钝化层设置在所述公共电极层上;以及,
36.像素电极层,所述像素电极层设置在所述钝化层上;
37.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过孔,所述过孔贯穿所述平坦化层和所述钝化层,所述公共电极层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阵列基板电连接,且所述像素电极层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过孔底部区域内的所述公共电极层相连接。
38.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3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为了提高显示面板的触控性能,并防止面板内部因膜层断裂而造成触控层的阻抗增大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公共电极层和像素电极层设置在同一过孔内,并使得公共电极层与像素电极层在该过孔内相互贴合。进而解决了触控层的阻抗不会在公共电极层出现断裂时而发生变化,保证了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以及其他综合性能。
附图说明
40.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更显而易见。
41.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4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4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4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膜层结构示意图;
4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第一过孔处对应的布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48.随着用户对各种显示需求的不断扩大,人们对显示面板各项性能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板逐渐向轻薄化、便携式的方向发展。对于常规的轻薄化触摸显示面板,厂商大多采用内嵌式的结构设计,而在上述内嵌式触摸结构设计中,第二金属层通常通过平坦化层上的过孔与底部的公共电极层相连。但是,设置在过孔底部的公共电极很容易出现断裂,造成触控电极的阻抗增大,进而影响显示面板的触控性能。
49.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包括缓冲层100、设置在缓冲层100上的栅极绝缘层101、设置在栅极绝缘层101上的平坦化层102,以及设置在平坦化层102上的钝化层103。
50.同时,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金属层106,第二金属层106设置在栅极绝缘层101上。公共电极层105,公共电极层105设置在平坦化层102上,其中,公共电极层105通过过孔107与第二金属层106连接。以及像素定义层104,像素定义层104设置在钝化层103上,像素定义层104也通过对应的过孔与薄膜晶体管的源极或者漏极相连接,进而实现对触控驱动信号的获取以及传递。
51.但是,在过孔107的底部区域内,由于过孔107的底部与侧壁之间存在一定的角度,而公共电极层105在底部与侧壁的连接处受力较复杂,很容易在该区域内造成断裂的问题。一旦公共电极层105在该区域内发生断裂,则触控层的阻抗就变大,进而影响面板的触控性能。
5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当在该显示面板内部设置内嵌式触控结构时,显示面板内部的各电极层以及触控膜层不会出现断裂,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显示
面板的质量以及触控性能。
53.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20、平坦化层204、公共电极层205、钝化层206以及像素电极层213。
54.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平坦化层204设置在阵列基板20上,公共电极层205设置在平坦化层204上,钝化层206设置在公共电极层205上,并且钝化层206完全覆盖公共电极层205。同时,像素电极层213设置在钝化层206上。
5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过孔212。其中,第一过孔212设置在阵列基板20上,并且该第一过孔212贯穿平坦化层204和钝化层206。通过设置第一过孔212,显示面板的公共电极层205通过该第一过孔与阵列基板20相电连接。
56.具体的,公共电极层205在该第一过孔212内也形成一填充孔结构,进而使得像素电极层213也通过该第一过孔212与公共电极层205电连接,或像素电极层213填充由公共电极层205在该第一过孔212内形成的孔结构。进而实现阵列基板20、公共电极层205以及像素电极层213之间的导通。当对显示面板施加触控信号时,实现对触控信号的传递并完成触控动作。
57.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中,阵列基板20包括衬底200、缓冲层201、遮光层208、栅极绝缘层202、层间绝缘层203以及薄膜晶体管207。
58.具体的,缓冲层201设置在衬底200上,遮光层208设置在衬底200上,且薄膜晶体管207设置在缓冲层201上。
59.薄膜晶体管207包括有源层209、源极210、漏极、栅极以及设置在各电极之间的介质层。其中,有源层209设置在缓冲层201上,栅极绝缘层202设置在缓冲层201上,并且栅极绝缘层202覆盖有源层209。同时,源极210和漏极通过对应的过孔与有源层209相电连接,如图2中所示,薄膜晶体管207设置在遮光层208对应的区域上。
60.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金属层211,第二金属层211设置在阵列基板20上,具体的,第二金属层211设置在层间绝缘层203上。其中,设置在层间绝缘层203上的部分第二金属层211形成薄膜晶体管207的源极210和漏极。
61.具体的,第一过孔212设置在第二金属层211的上方区域对应的位置处,同时,第一过孔212的孔径小于对应的第二金属层211的宽度。并且第一过孔212贯穿平坦化层204和钝化层206。
62.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过孔212贯穿平坦化层204和钝化层206,因此,第一过孔212在平坦化层204和钝化层206上形成的过孔结构可为连续的过孔,或者第一过孔212在两层上形成的过孔的孔径不同。为了实现膜层之间的连接,第一过孔212在平坦化层204上对应的孔径可大于在钝化层206上对应的孔径。
63.其中,像素电极层213也通过该第一过孔212与公共电极层205对应连接。具体的,像素电极层213与该第一过孔212底部区域内对应的公共电极层205相连接。这样,即使公共电极层205在第一过孔212的底部与侧壁附近发生断裂,像素电极层213仍与底部区域内的公共电极层205相接触,即像素电极层213仍能与第二金属层211实现导通,并且显示面板内触控电极层内的阻抗几乎不会发生变化,从而有效的保证了触控面板的触控性能。
64.为了更进一步的对显示面板中第一过孔212内的各膜层结构进行显示,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
过孔212对应区域内的公共电极层205还包括延伸部2051和贴合部2052。
65.具体的,延伸部2051与贴合部2052相连接进行形成整个公共电极层205。延伸部2051设置在平坦化层204上,并且延伸部2051设置在第一过孔212周边区域内。贴合部2052与第一过孔212内的侧壁区域301和底部区域300内的膜层相贴合。
66.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设置第一过孔212内的公共电极层时,其底部区域300内对应的公共电极层205的厚度可大于侧壁区域301内对应的公共电极层205的膜层厚度。这样,由于底部区域300内的膜层较厚,可有效地保证底部区域300内的公共电极层与第二金属层211的接触,以及公共电极层与像素电极层213之间的接触效果,进而有效的提高触控面板的触控信号的传输效果。
67.优选的,在设置第一过孔212时,第一过孔212可设置为锥形过孔,当设置为锥形过孔结构时,其底部区域300的底面与侧壁区域301的侧面之间的坡度220设置在120
°
~150
°
之间。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坡度220可设置为125
°
,从而在保证公共电极层与底部和侧壁紧密贴合的基础上,减小公共电极层在过渡段内容易发生破裂等问题,进而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可靠性。同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过孔的侧壁区域内,对应的像素电极层的厚度可大于公共电极层的膜层厚度,从而有效的保证触控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68.进一步的,在设置第一过孔212时,将第一过孔212设置在第二金属层211对应的膜层上方,并且保证第一过孔212的底部区域300的底面在阵列基板上的投影位于第二金属层211在该阵列基板上的投影区域范围之内。即第一过孔212底部区域300完全落在第二金属层211内,这样,当在设置公共电极层205时,公共电极层205能完全的铺设在第二金属层211上,从而保证了公共电极层205与第二金属层211的贴合效果。
69.优选的,为了保证两电极层与第二金属层之间的导通效果,显示面板还可包括一导电层,该导电层可设置在第二金属层与公共电极层之间。该导电层可只设置在第一过孔的底部区域对应的位置上,或将该导电层的两侧端部延伸至第一过孔的侧壁区域内。这样,相当于对设置的公共电极层进行了保护,即使公共电极层在第一过孔内的某一位置处发生断裂,公共电极层仍能通过该导电层与底部的第二金属层进行连通,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的可靠性以及质量。
70.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膜层结构示意图。该膜层结构对应于第一过孔212区域内的各个膜层。结合图3中的膜层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平坦化层204和钝化层206上蚀刻形成第一过孔212。具体的,在设置公共电极层205时,公共电极层205的延伸部2051设置在平坦化层204上,并且公共电极层205的贴合部2052仅仅与第一过孔212的侧壁区域301内的膜层相贴合,同时其贴合部2052的端部分别与第二金属层211的表面相接触以实现导通,而公共电极层205在第一过孔212的底部区域300内形成一断开结构。
71.在设置第一过孔212内的像素电极层213时,直接将像素电极层213设置在公共电极层205上,使像素电极层213与公共电极层205的侧壁相贴合,并且,像素电极层213直接与底部区域300内的第二金属层211相贴合。这样,即使第一过孔212底部的公共电极层在侧壁附近发生断裂,仍旧能保持像素电极层213与第二金属层211之间的导通,从而保证了各电极层之间的连接,当对该触控面板施加触控信号时,触控电极上的阻抗不会受到影响,触控信号仍能正常进行传递。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各项触控性
能。
72.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共电极层205在侧壁区域301各处的膜层厚度可不同。优选的,自底部区域300到第一过孔212的顶部,侧壁区域301内对应的公共电极层205的厚度逐渐减小。由于在过孔底部区域300内的膜层受到的应力大于在侧壁区域301内的膜层受到的应力,因此,增大靠近过孔底部附近的膜层对厚度,以有效的降低各膜层发生断裂的问题。
73.同时,与底部区域300相接触的公共电极层205的厚度大于侧壁区域301内的公共电极层205的厚度。以及底部区域300内的像素电极层213的厚度也大于侧壁区域301内的像素电极层213的厚度。
74.进一步的,在设置公共电极层205和像素电极层213时,两电极层在平坦化层204的表面可形成至少一台阶215,通过设置该台阶215,以减小两电极层在向第一过孔212内过渡时的坡度,进而使得电极层在平坦化层204的表面与斜面之间的过渡更加平缓,从而减小膜层之间的应力,并有效的提高触控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75.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第一过孔处对应的布线示意图。同时结合图3

图4中的显示面板结构示意图。在进行布线时,在第二金属层211对应的膜层区域上进行蚀刻,以形成第一过孔212。其中,在蚀刻形成第一过孔212时,第一过孔212的孔径小于其对应的第二金属层211的宽度,从而保证在后续制备相应电极层时与电极层的连接。蚀刻形成第一过孔212后,在继续再在该第一过孔212对应的位置内设置像素电极层等其他膜层,并实现触控面板的触控功能。
76.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过孔212上也设置有公共电极层,并且像素电极层通过该第一过孔与公共电极层,因此,即使在第一过孔212内的公共电极层因为应力问题而发生断裂,与像素电极层相连接的公共电极层可当做一导电层而实现像素电极层与第二金属层的连接,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的可靠性以及触控效果。
77.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其中,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封装层、触控层等膜层,触控层设置在显示面板上,同时封装层设置在该触控层上,并最终形成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
78.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