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成像光学系统和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25 01: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成像 装置 光学系统


1.本发明涉及成像光学系统和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2.专利文献1和2描述了包括两个成像单元的能够捕获全天球图像(spherical image,也称为球面图像)的成像系统,每个成像单元配置为具有大于180度视角的广角透镜和用于捕获使用广角透镜的图像的图像传感器的组合,由两个成像单元捕获的图像合成获得具有4π弧度的立体角内的图像。
3.引文列表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jp

2014

056048

a
6.【专利文献2】jp

6019970

b


技术实现要素:

7.技术问题
8.在专利文献1和2中描述的常规成像系统中,为了设计尺寸紧凑的成像系统的同时调节光量,可以例如变更机械快门、电子快门的快门速度,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灵敏度。
9.但是,上述光量调整方法具有缺点。例如,当调整光量的设定范围以捕获暗场景中的图像时,光量达到捕获亮场景中的图像时所设定范围的界限,其中图像可能由于光量饱和而具有白色区域。另一方面,当调整光量的设定范围以捕获亮场景中的图像时,光量达到捕获暗场景中的图像时所设定范围的界限,其中图像可能具有黑色区域。
10.鉴于上述问题,物理可变孔径(可变孔径光阑)可以设置在光路上,而不是设置机械快门和电子快门,然而,在专利文献1和2中描述的常规成像系统的较小且复杂的结构中,如何设置满足尺寸紧凑要求的可变孔径成为技术或设计问题。
11.本发明描述根据上述问题设计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可以提供能够有效地调节光量同时实现尺寸紧凑的成像光学系统和成像装置。
12.解决问题的方案
13.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成像光学系统包括:多个光学系统,每个光学系统包括多个光学部件;第一反射部件,设置用于每个光学系统,配置成反射在通过多个光学部件之后从多个光学部件射出的光;以及可变孔径部件,具有当从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看时设置在图像传感器侧的开口,所述可变孔径部件配置成变更从所述第一反射部件反射的光通过的所述开口的尺寸,所述可变孔径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沿光轴方向与对应于第一透镜的区域重叠的位置,所述第一透镜设置在所述多个光学部件中的最靠近物体侧。
14.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成像装置包括:多个光学系统,每个光学系统包括多个光学部件;多个图像传感器,各图像传感器设置用于各自的光学系统,配置成产生由所述各光
学系统捕获的物体的图像;反射部件,设置用于每个光学系统,所述反射部件配置成反射在通过所述多个光学部件之后从所述多个光学部件射出的光;以及可变孔径部件,具有当从所述第一反射部件看时设置在图像传感器侧的开口,所述可变孔径部件配置成变更从所述第一反射部件反射的光通过的所述开口的尺寸,所述可变孔径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沿光轴方向与对应于第一透镜的区域重叠的位置,所述第一透镜设置在所述多个光学部件中的最靠近物体侧。
15.本发明的效果
16.关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成像光学系统和成像装置,其能够有效地调节光量,同时实现尺寸的紧凑。
附图说明
17.图1a、图1b和图1c说明根据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外部结构。
18.图2表示从左侧看保持在壳体内部的广角透镜系统和图像传感器。
19.图3表示从后侧看保持在壳体内部的广角透镜系统和图像传感器。
20.图4表示从顶侧看保持在壳体内部的广角透镜系统和图像传感器。
21.图5说明设置在壳体内的广角透镜系统和图像传感器的详细结构。
22.图6是说明可变孔径部件的结构和配置的第一图。
23.图7是说明可变孔径部件的结构和配置的第二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成像装置(或成像光学系统)1。在此描述中,前、后、上、下、左和右的方向对应于每个图中描述的箭头方向。
25.如图1a、图1b和图1c的六面视图所示,成像装置1包括例如壳体10,成像装置1的各部件组装并保持在壳体10的内部或外部。例如,壳体10具有沿左右方向短、沿上下方向长、沿前后方向具有设定厚度、在顶部侧具有设定倒圆的轮廓。
26.壳体10例如包括后侧金属壳体20和前侧金属壳体30。后侧金属壳体20和前侧金属壳体30可以形成为由比后述的后侧树脂壳体70、前侧树脂壳体80和连接树脂壳体90高的刚性的金属材料(例如镁合金)构成的复合模制壳体。
27.后侧金属壳体20和前侧金属壳体30由左侧连接壳体40、右侧连接壳体50和底侧连接壳体60连接。左侧连接壳体40、右侧连接壳体50和底侧连接壳体60可以由例如与后侧金属壳体20和前侧金属壳体30相同的金属材料制成,但是材料具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28.在后侧金属壳体20和前侧金属壳体30中的任一个上形成定位凸台,在后侧金属壳体20和前侧金属壳体30中的另一个上形成凸台插入孔,使得当定位凸台插入到凸台插入孔中时,后侧金属壳体20和前侧金属壳体30定位在非常接近的位置。此外,后侧金属壳体20和前侧金属壳体30中的每一个在左侧面、右侧面和底面上设有螺孔,当定位凸台插入到凸台插入孔中时它们互相重叠(定位状态)。
29.此外,将左侧连接壳体40、右侧连接壳体50和底侧连接壳体60嵌入后侧金属壳体20和前侧金属壳体30之间的间隙中,然后,将共用螺钉拧入(紧固)到各螺孔中,由此,将后
侧金属壳体20、前侧金属壳体30、左侧连接壳体40、右侧连接壳体50和底侧连接壳体60一体化。
30.此外,使得后侧金属壳体20、前侧金属壳体30、左侧连接壳体40、右侧连接壳体50和底侧连接壳体60一体化的结构具有设定的自由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31.此外,在后侧金属壳体20的上部形成圆形的透镜曝光孔21,在后侧金属壳体30的上部形成圆形的透镜曝光孔31。
32.此外,用作启动图像捕获操作(即静止图像捕获、动态图像捕获)的触发器的快门按钮22设置在后侧金属壳体20的从上到下方向的中间部分稍下方。
33.如图1b所示,在右侧连接壳体50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分设置电源按钮51,以接通和断开成像装置1的电源,在电源按钮51下面设置操作按钮52、53和54,以执行诸如图像捕获模式和无线连接模式的设置操作。
34.如图1a、图1b和图1c所示,当将后侧金属壳体20、前侧金属壳体30、左侧连接壳体40、右侧连接壳体50和底侧连接壳体60一体化为一个壳体时,在一个壳体的从上到下方向的中间以下的部分用作握持部分gp,用户可以在保持握持部分gp的同时按下快门按钮22、电源按钮51和操作按钮52至54。
35.如图1a、图1b、图1c所示,将后侧金属壳体20、前侧金属壳体30、左侧连接壳体40、右侧连接壳体50和底侧连接壳体60一体化为一个壳体时,形成向顶部开口的开口os,开口os由后侧树脂壳体70、前侧树脂壳体80和连接树脂壳体90覆盖,后侧树脂壳体70、前侧树脂壳体80和连接树脂壳体90的详细结构(例如,与连接后侧金属壳体20、前侧金属壳体30、左侧连接壳体40、右侧连接壳体50和底侧连接壳体60的结构的连接)具有设定的自由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36.如图2至图4所示,成像装置1在壳体10内包括或容纳两个广角透镜系统a和b(光学系统),以及两个图像传感器ai和bi。两个广角透镜系统a和b互相对称地设置在壳体10内,两个广角透镜系统a和b分别聚焦并在两个图像传感器ai和bi生成由两个广角透镜系统a和b捕获的图像。在图2至图4中,壳体10用假想线(双点划线)示意性地绘制。两个广角透镜系统a和b可以用相同的设计规格配置,图像传感器ai和bi可以用相同的设计规格配置。例如,每个广角透镜系统a和b具有大于180度的视角。成像系统1可以配置为合成由图像传感器ai和bi形成的两个图像的球面成像系统,以获得具有4π弧度的立体角内的图像。
37.如图2至图4所示,广角透镜系统a按从物体侧到图像传感器的顺序包括例如负前组af、第一棱镜ap1(反射部件、第一反射部件)、可变孔径部件as(可变孔径光阑)、第二棱镜ap2(第二反射部件)、正后组ar和第三棱镜ap3(第三反射部件)。
38.负前组af具有捕获对应于大于180
°
的视角的光线的功能,而正后组ar具有校正聚焦图像的像差的功能。可变孔径部件as在图2至图4中省略,仅在图5中说明。此外,可变孔径部件as的详细结构和排列将在后面参照图6和图7进行说明。
39.当来自物体的光束(以下称为物体光束)入射负前组af时,负前组af从负前组af的出口侧一边使其发散一边射出物体光束。然后,第一棱镜ap1将从负前组af入射的物体光束以90
°
向左反射。然后,可变孔径部件as调整由第一棱镜ap1反射的物体光束的通过量(光量调整)。然后,第二棱镜ap2将具有由可变孔径部件as调整的光量的物体光束以90
°
朝下方向反射。然后,正后组ar一边使得由第二棱镜ap2反射的物体光束收敛一边朝下方射出。然后,
第三棱镜ap3使得从正后组ar入射的物体光束以90
°
向右方反射,聚焦并在图像传感器ai的成像平面上产生图像。
40.如图3所示,在第三棱镜ap3的射出面上,形成向图像传感器ai的成像平面突出的凸部ap3x。
41.如图5所示,负前组af和正后组ar分别由多个透镜构成,上述多个透镜在图2至图4中表示为af和ar。
42.如图2至图4所示,广角透镜系统b按从物体侧到图像传感器的顺序包括例如负前组bf、第一棱镜bp1(反射部件、第一反射部件)、可变孔径部件bs(可变孔径光阑)、第二棱镜bp2(第二反射部件)、正后组br和第三棱镜bp3(第三反射部件)。负前组bf具有捕获对应于大于180
°
的视角的光线的功能,而正后组br具有校正聚焦图像的像差的功能。此外,可变孔径部件bs的详细结构和排列将在后文参照图6和图7进行说明。
43.当来自物体的光束(以下称为物体光束)入射负前组bf时,负前组bf通过将物体光束分散到设定方向射出物体光束。然后,第一棱镜bp1将从负前组bf入射的物体光束以90
°
向右方向反射。然后,可变孔径部件bs调整由第一棱镜bp1反射的物体光束的通过量(光量调整)。然后,第二棱镜bp2将具有由可变孔径部件bs调整的光量的物体光束以90
°
朝下方向反射。然后,正后组br一边使得由第二棱镜bp2反射的物体光束收敛一边朝下方射出。然后,第三棱镜bp3使得从正后组br入射的物体光束以90
°
向左方反射,聚焦并在图像传感器bi的成像平面上产生图像。
44.如图3所示,在第三棱镜bp3的射出面上,形成向图像传感器bi的成像平面突出的凸部bp3x。
45.如图5所示,负前组bf和正后组br分别由多个透镜构成,上述多个透镜在图2至图4中表示为bf和br。
46.对于设置在壳体10中的广角透镜系统a和b的图像传感器ai和bi,图像传感器ai的成像面朝向左侧方向,图像传感器bi的成像面朝向右侧方向,图像传感器ai的背面(与成像面相对)和图像传感器bi的背面(与成像面相对)互相相对。
47.图5表示广角透镜系统a和b以及图像传感器ai和bi的详细配置的实例。图5表示忽略第一棱镜ap1~第三棱镜ap3以及第一棱镜bp1~第三棱镜bp3的反射方向的配置。因此,图5中的广角透镜系统a和b以及图像传感器ai和bi采用相同(共同)配置。
48.负前组af和bf中的每一个包括例如多个光学部件,例如,从物体侧顺序包括使得凸面朝向物体侧的的负弯月形透镜l1、使得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以及双凹负透镜l3。在这种结构中,负弯月形透镜l1对应于广角透镜系统a和b具有的最靠近物体侧的“第一透镜”。
49.正后组ar和br中的每一个包括例如双凸面正透镜l4、使得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5、双凸面正透镜l6、双凹面负透镜l7、双凸面正透镜l8、双凹面负透镜l9和双凸面正透镜l10。双凸面正透镜l6和双凹面负透镜l7接合在一起。双凸面正透镜l8和双凹面负透镜l9接合在一起。
50.负前组af和bf以及正后组ar和br的上述结构只是一个例子,可以根据负前组af和bf以及正后组ar和br的配置需要进行各种设计改变。此外,前组af和bf可以具有正光焦度(positive power)而不是负光焦度(negative power),而后组ar和br可以具有负光焦度而
不是正光焦度。
51.对于上述结构的成像装置1,广角透镜系统a的负前组af和广角透镜系统b的负前组bf前后方向逆向且配置在相同(共同)的光轴上。此外,光路由第一棱镜ap1和第二棱镜ap2各反射90
°
后、从上到下(垂直方向)延伸的正后组ar以及光路由第一棱镜bp1和第二棱镜bp2各反射90
°
后、从上到下(垂直方向)延伸的正后组br互相平行地设置,在左右方向(水平方向)上间隔配置。
52.此外,配置在光路由第三棱镜ap3反射90
°
后的位置上的图像传感器ai和配置在光路由第三棱镜bp3反射90
°
后的位置上的图像传感器bi设置在壳体10中,同时,图像传感器ai的成像面朝向左侧方向,图像传感器bi的成像面朝向右侧方向,图像传感器ai的背面(与成像面相反)和图像传感器bi的背面(与成像面相反)互相相对。
53.在成像装置1中,广角透镜系统a的负前组af的物体侧透镜从前侧金属壳体30的透镜曝光孔31向前方突出或露出,广角透镜系统b的负前组bf的物体侧透镜从后侧金属壳体20的透镜曝光孔21向后方突出或露出,其他部件容纳在壳体10内。
54.即,广角透镜系统a、b各自包括在壳体10的上部、前后方向对向的前组af、bf,以及在壳体10的从上方向着下方平行延伸的后组ar、br。
55.此外,每个广角透镜系统a和b包括例如棱镜(反射部件),例如,第一棱镜ap1和bp1(第一反射部件),每个在壳体10的上部,将通过前组af和bf的物体光束的光路变更为左右方向,第二棱镜ap2和bp2(第二反射部件),每个在壳体10的上部,将通过第一棱镜ap1和bp1的物体光束的光路变更为上下方向,以及第三棱镜ap3和bp3(第三反射部件),每个在壳体10的下部,将通过后组ar和br的物体光束的光路变更为左右方向。利用这种结构,构成成像装置1的各个部件可以以高的布局效率配置,从而可以紧凑地设计成像装置1。
56.此外,广角透镜系统a的第一棱镜ap1和广角透镜系统b的第一棱镜bp1在广角透镜系统a和b可以具有共用的反射面。即,第一棱镜ap1和第一棱镜bp1可以使得互相的斜面接近而共有反射面。广角透镜系统a和b的反射面由广角透镜系统a和b共用的反射膜构成,反射膜夹持在作为光学上等效的两个透明部件的第一棱镜ap1和第一棱镜bp1的斜面之间。在这种状态下,第一棱镜ap1和第一棱镜bp1和反射膜一体化,形成广角透镜系统a和b共用的反射面。利用这种结构,可以减小广角透镜系统a和b的入射光轴方向的宽度。
57.或者,广角透镜系统a的第一棱镜ap1的反射面和广角透镜系统b的第一棱镜bp1的反射面可以以很小的间隙互相离开。
58.如图3所示,广角透镜系统a的第三棱镜ap3包括向图像传感器ai的成像面突出的凸部ap3x(非球面),广角透镜系统b的第三棱镜bp3包括向图像传感器bi的成像面突出的凸部bp3x(非球面)。广角透镜系统a和b具有短焦距,因此,当广角透镜系统a和b的最后面弯曲时,即使焦距短,后焦点也长。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设置凸部ap3x和bp3x以改变射出位置。
59.将上述构成的广角透镜系统a、b和图像传感器ai、bi作为光学单元一体化或块化。在光学单元上形成螺孔。将光学单元收纳于后侧金属壳体20、前侧金属壳体30、左侧连接壳体40、右侧连接壳体50、底侧连接壳体60的连接结构内,插入共用螺钉(拧紧)到螺孔内,将光学单元组装于后侧金属壳体20、前侧金属壳体30、左侧连接壳体40、右侧连接壳体50、底侧连接壳体60的连接结构内。
60.以下,参照图6和图7,对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的详细结构和配置进行说明。图6和
图7是表示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的结构和配置的第一图和第二图。图7(第二图)是从图6(第一图)省略诸如透镜保持筒和棱镜保持部的光学单元的部件进行说明。
61.在图6和图7中,对互相对称配置的广角透镜系统a和b、前组af和bf、第一棱镜ap1和bp1(第一反射部件)、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可变孔径光阑)、第二棱镜ap2和bp2(第二反射部件)、后组ar和br、第三棱镜ap3和bp3(第三反射部件)、以及图像传感器ai和bi标以符号进行说明。
62.本实施例的成像光学系统包括作为“多个光学系统”的广角透镜系统a和b,以及由两个广角透镜系统a和b捕获的图像成像的作为“多个图像传感器”的图像传感器ai和bi。
63.本实施例的成像光学系统包括作为反射通过广角透镜系统a和b的光的“第一反射部件”的第一棱镜ap1和bp1、作为反射由第一棱镜ap1和bp1反射的光的“第二反射部件”的第二棱镜ap2和bp2、以及作为反射由第二棱镜ap2和bp2反射的光的“第三反射部件”的第三棱镜ap3和bp3。
64.本实施例的成像光学系统包括能够改变孔径尺寸的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其中,由第一棱镜ap1和bp1反射的光通过所述孔径。如图7所示,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分别具有开口asx和bsx。
65.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的开口asx和bsx的尺寸可以根据分别从图像传感器ai和图像传感器bi输出的信号独立地调整。例如,当在室外使用成像装置1时,较大量的太阳光只进入广角透镜系统a和b中的一个,广角透镜系统a和b的亮度(曝光状态)可能变得大不相同。如果在这种状态下合成由图像传感器ai捕获的图像和由图像传感器bi捕获的图像,则明亮区域和暗区域之间的边界清晰地形成,从而全视球面图像变成不自然的图像。因此,当较大量的太阳光只进入广角透镜系统a和b中的一个时,接收较大量太阳光的一个广角透镜系统的可变孔径部件的孔径尺寸设置为比其它广角透镜系统的可变孔径部件的孔径尺寸小,从而以均匀的水平调整广角透镜系统a和b的亮度(曝光状态),由此可以获得没有明亮区域和暗区域边界的全视球面图像。
66.除了上述功能外,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具有以下光学功能,例如,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可以用于减少像差。
67.此外,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可以用于设置更深的聚焦深度。
68.此外,由于自动曝光(ae)有一些限制,当图像捕获场景具有较大的亮度差时,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可以有效地使用。此外,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可以用于调节环境光量。
69.当从第一棱镜ap1和bp1观察时,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设置在图像传感器侧。更具体地说,可变孔径部件as设置在第一棱镜ap1和第二棱镜ap2之间,可变孔径部件bs设置在第一棱镜bp1和第二棱镜bp2之间。此外,将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设置为中心,实现如图5所示的对称配置。具体地说,第一棱镜ap1和第二棱镜ap2设置在可变孔径部件as的两侧,第一棱镜bp1和第二棱镜bp2设置在可变孔径部件bs的两侧,负前组af设置在第一棱镜ap1的入射侧,正后组ar设置在第二棱镜ap2的射出侧,负前组bf设置在第一棱镜bp1的入射侧,正后组br设置在第二棱镜bp2的射出侧。
70.假定当从第一棱镜观察时,在物体侧设置可变孔径部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广角透镜系统中前组间距离变长,因此,成像装置1的厚度增加(即,成像装置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增加)。
71.此外,假定当从第二棱镜观察时,在图像传感器侧设置可变孔径部件的另一种情况。在该假定的另一种情况下,由于可变孔径部件的长度在高度方向加到广角透镜系统中的后组的长度上,因此,成像装置1的高度增加(即,沿着成像装置1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增加)。
72.当可变孔径部件as设置在第一棱镜ap1和第二棱镜ap2之间时,可变孔径部件bs设置在第一棱镜bp1和第二棱镜bp2之间时(见图5),成像装置1的宽度(即沿着成像装置1的左右方向的长度)不受影响。这是因为成像装置1的宽度(即沿着成像装置1的左右方向的长度)由沿着成像装置1的左右方向间隔开的图像传感器ai和bi之间的距离规定。
73.由第一棱镜ap1和bp1反射的光和由第三棱镜ap3和bp3反射的光互相逆向行进(左右方向的一个方向和左右方向的另一个方向)。此外,当从成像装置1的上下方向(垂直方向)看时,由第一棱镜ap1和bp1反射的光和由第三棱镜ap3和bp3反射的光互相重叠。由此,成像装置1的宽度(即沿成像装置1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可以减少。
74.图6和图7是从由第一棱镜ap1和bp1反射之前的光路方向(即成像装置1的前后方向)观察时,和/或在与由第一棱镜ap1和bp1反射之前的光路垂直的平面(即包括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平面)观察时的图。
75.如图7所示,定义配置在各广角透镜系统a、b具有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l1的区域l1
area
。由作为透镜l1的外周边缘的圆形轮廓定义区域l1
area

76.如图6和图7所示,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的大部分配置在区域l1
area
内,而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的上部的一部分配置在区域l1
area
外(例如从区域l1
area
偏离或伸出)。此外,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的全部可以配置在区域l1
area
内。即,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区域l1
area
内即可。
77.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的开口asx和bsx的全部可以配置在区域l1
area
内。但是,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的开口asx和bsx的一部分可以配置在区域l1
area
内,而开口asx和bsx的其余部分可以配置在区域l1
area
外。即,可变孔径部件as的开口asx和可变孔径部件bs的开口bsx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区域l1
area
内即可。
78.如上所述,当从由第一棱镜ap1和bp1反射之前的光路方向(即成像装置1的前后方向)观察时,和/或在与由第一棱镜ap1和bp1反射之前的光路垂直的平面(即包括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平面)观察时,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的至少一部分或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的开口asx和bsx的一部分或全部配置在区域l1
area
内。
79.另外,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的至少一部分,或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的开口asx和bsx的一部分或全部配置在光轴方向与各广角透镜系统a、b具有的配置在最靠近物体侧的第一透镜l1重叠的位置。在该配置中,所谓“光轴方向”可以解释为例如第一透镜l1的光轴方向、包括第一透镜l1的前组af和bf的光轴方向、由第一棱镜ap1和bp1反射之前的光的光轴方向、或与图6和图7的纸面正交的方向。
80.在能够捕获全视球面图像的成像装置1中,要求通过缩短前后两侧的距离(即,减小前后方向的厚度)缩小装置尺寸的结构。另外,还要求调整在成像装置1前后两侧捕获的光量,以防止全视球面图像变成具有白色区域和暗区域的不自然图像。
81.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可变更广角透镜系统a和b各自光路中的孔径尺寸的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通过控制该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可以调节在成像装置1的前侧和后侧(成像
装置1的前侧金属壳体30和后侧金属壳体20)捕获的光量,防止全视球面图像变成具有白色区域和暗区域的非自然图像。
82.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将每个广角透镜系统a和b具有的配置在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l1的区域l1
area
作为基准,通过将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的至少一部分或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的开口asx和bsx的一部分或全部配置在区域l1
area
内,利用该区域可以紧凑地设计成像装置1。
83.另外,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的至少一部分或可变孔径部件as和bs的开口asx和bsx的一部分或全部沿光轴方向配置在与各广角透镜系统a和b具有的配置在最靠近物体侧的第一透镜l1重叠的位置。
84.即,各广角透镜系统a、b具有的配置在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l1的区域l1
area
具有未用于光学系统的区域,即透镜l1的区域l1
area
中的一部分成为成像装置1的死空间,将透镜l1的前侧的空间和透镜l1的后侧的空间称为偏移区域。在本实施例中,着眼于成为死空间的区域l1
area
,将可变孔径部件as、bs配置在成像装置1的区域l1
area
内,可以利用死空间,不使成像装置1的尺寸变大,可以得到自然且高质量的全视球面图像。成像装置1可以小型化地设计(成像装置1的尺寸不变大),可以满足成像装置1的前后两侧之间的距离变短(成像装置1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变小)的要求,成像装置1可以沿上下方向和水平方向小型化地设计。
85.在上述实施例中,成像装置1包括两个广角透镜系统a和b,但是安装在成像装置1的广角透镜系统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可以是三个或更多,在这种情况下,安装在成像装置1的图像传感器的数量可以设置为等于广角透镜系统的数量。
86.上面描述的每个实施例作为一个实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根据上述教导,许多附加的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因此,应当理解,在本文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说明书的公开可以以不同于本文所具体描述的方式进行。
87.本专利申请基于并根据35u.s.c.
§
119(a)要求于2019年2月22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9

030497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作为参考。
88.附图标记列表
89.1 成像装置(成像光学系统)
90.10 壳体
91.20 后侧金属壳体
92.21 透镜曝光孔
93.22 快门按钮
94.30 前侧金属壳体
95.31 透镜曝光孔
96.40 左侧连接壳体
97.50 右侧连接壳体
98.51 电源按钮
99.52,53,54 操作按钮
100.60 底侧连接壳体
101.70 后侧树脂壳体
102.80 前侧树脂壳体
103.90 连接树脂壳体
104.gp 握持部
105.os 开口
106.a 广角透镜系统(光学系统,多个光学系统)
107.af 前组
108.ar 后组
109.as 可变孔径部件(可变孔径光阑)
110.asx 开口(孔径大小)
111.ap1 第一棱镜(反射部件,第一反射部件)
112.ap2 第二棱镜(第二反射元件)
113.ap3 第三棱镜(第三反射元件)
114.ap3x 凸部
115.ai 图像传感器
116.b 广角透镜系统(光学系统,多个光学系统)
117.bf 前组
118.br 后组
119.bs 可变孔径部件(可变孔径光阑)
120.bsx 开口(孔径大小)
121.bp1 第一棱镜(反射部件,第一反射部件)
122.bp2 第二棱镜(第二反射部件)
123.bp3 第三棱镜(第三反射部件)
124.bp3x 凸部
125.bi 图像传感器
126.l1 负透镜(第一透镜)
127.l2 负透镜
128.l3 负透镜
129.l4 正透镜
130.l5 正透镜
131.l6 正透镜
132.l7 负透镜
133.l8 正透镜
134.l9 负透镜
135.l10 正透镜。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