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偏振板及调光窗的制作方法

2021-09-18 02:3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调光 偏振 玻璃窗


1.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偏振板及调光窗。


背景技术:

2.玻璃为透明度较高的材料,强光从窗户玻璃透射进来会刺激人眼,尤其是夏天,还携带有热量,给窗内人员带来不适。为了减弱从玻璃窗透射进来的光强度,人们采用了安装非透明玻璃、贴膜、窗帘等方法,前两种方法均存在透光度无法灵活调节,后一种方法不能均匀地调节窗户各区域的透光度。
3.为此,本技术人实用新型了一种调光玻璃窗[授权公告号为cn209457737u],包括一体或两个独立相对设置的窗棱、在窗棱中相对平行设置有第一偏振玻璃和第二偏振玻璃,第一偏振玻璃和第二偏振玻璃部分或全部地重叠,还包括至少带动一个偏振玻璃移动或绕自身圆心旋转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于偏振玻璃与窗棱之间且带动偏振玻璃相对于窗棱移动或旋转。
[0004]
上述调光玻璃窗通过偏振玻璃之间的相对移动来改变偏振玻璃之间重叠区域的大小或者偏振玻璃之间偏光缝隙的夹角,以改变玻璃窗透光性调节的范围或玻璃窗的透光性,实现连续而均匀地调节玻璃窗透射光线的强度,但偏振玻璃的调节幅度大,不适合将其用作汽车玻璃窗,适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用作汽车玻璃窗的偏振板。
[0006]
还提出了一种调节幅度小的调光窗。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
偏振板,包括由若干阵列分布的偏振单元构成的板体,所述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和与之相邻设置的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不同。当光线的振动方向与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相同时,光线可透过偏振单元,反之则无法透过偏振单元。板体由若干偏振单元无缝拼接而成;或将板体成型后,再对其进行偏振处理;或在板体上粘贴若干偏振膜,每个偏振膜对应一个偏振单元。
[0009]
使用时,可将两块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的偏振板相对且平行设置,使两块偏振板上相同的偏振单元一一对应,此时光线可透过两块偏振板。沿阵列方向移动或转动其中一块偏振板,位于不同偏振板上两相同的偏振单元相对的面积逐渐减少,光线透入的程度逐渐降低,直至为零,以此达到调光的目的。
[0010]
由于偏振板由若干偏振单元阵列分布,两相邻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不同,为了使两块偏振板上相同的偏振单元相互错开,两偏振板移动或转动的位移等于偏振单元在阵列方向上的尺寸即可,调节幅度小,有利于将其用到汽车车窗等领域,适用范围广。
[0011]
在上述偏振板中,若干所述偏振单元矩形阵列分布。
[0012]
在上述偏振板中,所述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和与之相邻设置的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
°‑
179
°

[0013]
在上述偏振板中,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与其他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相等。
[0014]
在上述偏振板中,所述偏振单元为偶数个,若干所述偏振单元环形阵列分布。此时由若干偏振单元构成的板体呈圆形或环形,位于偶数/奇数位上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沿径向延伸,位于奇数/偶数位上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沿切线方向延伸。
[0015]
调光窗,包括两块上述偏振板:第一偏振板、与第一偏振板结构相同的第二偏振板,所述第一偏振板与第二偏振板相对且平行设置;与第一偏振板相对固定的滑槽,第二偏振板与滑槽滑动或转动配合;以及用于驱动第二偏振板在滑槽内移动或转动的驱动结构。
[0016]
在上述调光窗中,所述偏振板呈矩形,构成所述偏振板的偏振单元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滑槽沿偏振单元的阵列方向延伸,在所述驱动结构的作用下第二偏振板沿偏振单元的阵列方向运动。
[0017]
在上述调光窗中,所述偏振板呈圆形或环形,构成所述偏振板的偏振单元沿偏振板的中心环形阵列分布,在所述驱动结构的作用下第二偏振板绕自身中心转动。
[0018]
在上述调光窗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转轴、固定在转轴上的凸轮以及设于第二偏振板上呈长条状的凹腔,所述凹腔的宽度方向沿偏振单元的阵列方向延伸,所述凸轮位于凹腔内,当所述凸轮至转轴的最远处由凹腔的一侧运动至另一侧时,所述第二偏振板移动的距离为偏振单元在阵列方向上宽度的整数倍。
[0019]
在上述调光窗中,所述驱动结构至少为两组,若干驱动结构沿垂直于偏振单元的阵列方向依次分布,两相邻的驱动结构之间设有同步组件。
[0020]
在上述调光窗中,所述同步组件包括同轴固定在其中一个驱动结构中转轴上的第一传动轮和同轴固定在另一驱动结构中转轴上的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第二传动轮传动连接。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22]
由于偏振板由若干偏振单元阵列分布,两相邻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不同,为了使两块偏振板上相同的偏振单元相互错开,两偏振板移动或转动的位移等于偏振单元在阵列方向上的尺寸即可,调节幅度小,有利于将其用到汽车车窗等领域,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实施例一提供的偏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实施例二提供的偏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是实施例二提供的两块偏振板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是实施例二提供的两块偏振板在使用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是实施例三中组合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6是实施例五中呈圆形的偏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7是实施例五中呈环形的偏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8是实施例五中组合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9是实施例六中调光窗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0是实施例六中调光窗的半剖视图。
[0033]
图11是实施例六中调光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2是实施例六中调光窗位于支撑板处的横向剖视图。
[0035]
图13是实施例七中调光窗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4是实施例七中调光窗的半剖视图。
[0037]
图15是实施例七中调光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6是实施例七中调光窗位于支撑板处的横向剖视图。
[0039]
图17是实施例八中调光窗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18是实施例九中调光窗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19是实施例十一中两块偏振板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20是实施例十一中两块偏振板在使用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43]
图21是实施例十一中两块偏振板在使用时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0044]
图22是实施例十二中两块偏振板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图23是实施例十二中两块偏振板在使用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46]
图24是实施例十二中两块偏振板在使用时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0047]
图中,1、偏振单元;2、板体;22、组合板体;3、第一偏振板;4、第二偏振板;5、滑槽;6、转轴;7、凸轮;8、凹腔;9、第一传动轮;10、第二传动轮;11、皮带;12、窗框;13、支撑板;14、翻边;100、偏振组;101、第一偏振单元;102、第二偏振单元;103、第三偏振单元;104、第四偏振单元;105、第五偏振单元;106、第六偏振单元;107、第七偏振单元;108、第八偏振单元;109、第九偏振单元;110、第十偏振单元;111、第十一偏振单元;112、第十二偏振单元;113、第十三偏振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49]
实施例一
[0050]
如图1所示的偏振板,包括由若干呈矩形的偏振单元1构成的板体2,若干偏振单元1沿板体2的长度方向矩形阵列分布。本实施例中,构成板体2的偏振单元1为单列,偏振单元1的长度等于板体2的宽度,构成的板体2成矩形。
[0051]
本实施例中,偏振板为玻璃,板体2由若干偏振单元1无缝拼接而成。或者将板体2成型后,再对其进行偏振处理。或者在板体2的侧面贴偏振膜,偏振膜的长度等于板体2的宽度,若干偏振膜沿板体2的长度方向阵列分布,每个偏振膜对应形成一个偏振单元1。
[0052]
在一些其他偏振板的实施例中,偏振板为塑料薄片。
[0053]
虽然在图中用虚线表示两相邻偏振单元1之间的分隔线,但实际产品上是看不出分隔线的,从外形上看,一块偏振板就是一整块玻璃或整块塑料薄片。
[0054]
如图1所示,偏振单元1的透振方向和与之相邻设置的偏振单元1的透振方向不同,透振方向为图中箭头所示方向。具体的,沿阵列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对偏振单元1进行标序,分别为第一偏振单元、第二偏振单元、第三偏振单元

,如图1所示,第一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与板体2的宽度方向相同,第二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与板体2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三
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与第一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
°…

[0055]
实施例二
[0056]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中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相邻偏振单元1的透振方向的组合方式可以采用其他形式。例如,其组合方式如图2所示,沿阵列方向(图2的上下方向)对偏振单元1进行标序,分别为第一偏振单元、第二偏振单元、第三偏振单元

,如图2所示,第一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与板体2的宽度方向相同,第二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与板体2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三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与板体2的宽度方向相同,第四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与板体2的长度方向相同

,即偏振单元1的透振方向和与之相邻设置的偏振单元1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
°

[0057]
当光线的振动方向与偏振单元1的透振方向相同时,光线可透过偏振单元1,反之则无法透过偏振单元1。使用时,如图3所示,可将两块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的板体2相对平行设置,即其中一个板体2上的第一偏振单元与另一板体2上的第一偏振单元正对,其中一个板体2上的第二偏振单元与另一板体2上的第二偏振单元正对,其中一个板体2上的第三偏振单元与另一板体2上的第三偏振单元正对

,此时光线可同时穿过其中一个板体2与另一板体2,透入光线的亮度值最大。
[0058]
如图4所示,当两块板体2沿偏振单元1的阵列方向(图4的上下方向)相对移动一定距离后,其中一个板体2上的第一偏振单元逐渐覆盖另一板体2上的第二偏振单元,以此类推,其中一个板体2上的第二偏振单元逐渐覆盖另一板体2上的第三偏振单元,当两块板体2相对移动的距离等于偏振单元1的宽度时,透过其中一个板体2的光线被另一板体2所阻挡,此时透入光线的亮度值最小。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证两块板体2的相对运动方向为偏振单元1的阵列方向(图4的上下方向)。
[0059]
为了使两块偏振板上相同的偏振单元1相互错开,两偏振板移动或转动的位移等于偏振单元1在阵列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即可,调节幅度小,有利于将其用到汽车车窗等领域,适用范围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偏振单元1在阵列方向上的宽度尺寸越小越好,即如图2中的偏振单元1的宽度越小越好,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调节幅度,可将其安装到一些较为紧促的空间。
[0060]
实施例三
[0061]
如图5所示,在制造时,可将图1和/或图2和/或采用其他具有不同透振方向的组合方式的板体2拼接成一块较大的组合板体22,要求各板体2上偏振单元1的宽度必须相等,拼接好后,两相邻的偏振单元1的透振方向不同。在使用时,必须采用至少两块结构相同的被拼接成较大的组合板体22,并保证至少两块被拼接成的较大的组合板体22正对设置。
[0062]
实施例四
[0063]
为了满足将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的偏振板装配到各种不同形状的窗户上,可将板体2切割成与窗户相同的形状,如汽车车窗玻璃的形状。
[0064]
实施例五
[0065]
偏振单元1为偶数个,若干偏振单元1环形阵列分布。具体的,由若干偏振单元1构成的板体2呈如图6所示的圆形或如图7所述的环形,沿顺时针方向,位于奇数位上偏振单元1的透振方向沿径向延伸,位于偶数位上偏振单元1的透振方向沿切线方向延伸。
[0066]
具体的,如图6和图7所示,沿顺时针方向,若干偏振单元1依次为第一偏振单元、第
二偏振单元、第三偏振单元

,使用时将两块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的板体2同轴设置,即其中一个板体2上的第一偏振单元与另一板体2上的第一偏振单元正对,其中一个板体2上的第二偏振单元与另一板体2上的第二偏振单元正对,其中一个板体2上的第三偏振单元与另一板体2上的第三偏振单元正对

,此时光线可同时穿过其中一个板体2与另一板体2,透入光线的亮度值最大。
[0067]
绕圆心转动其中一个板体2后,其中一个板体2上的第一偏振单元逐渐覆盖另一板体2上的第二偏振单元,以此类推,其中一个板体2上的第二偏振单元逐渐覆盖另一板体2上的第三偏振单元,当两块板体2相对转动的角度等于偏振单元1的弧度角时,透过其中一个板体2的光线被另一板体2所阻挡,此时透入光线的亮度值最小。
[0068]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可将如图6和图7的两种板体2组合使用,使之形成一块较大的组合板体22,其结构如图8所示,偏振单元1的透振方向和与之相邻设置的偏振单元1的透振方向不同。
[0069]
实施例六
[0070]
一种如图9

12所示的调光窗,它包括如图1或图2中的两块偏振板:第一偏振板3、与第一偏振板3结构相同的第二偏振板4,第一偏振板3与第二偏振板4相对平行设置;以及窗框12,在窗框12的左右两侧设置滑槽5,第一偏振板3固定在窗框12上,第二偏振板4的左右两侧边滑动设于与之对应的滑槽5内;以及设于窗框12上的用于驱动第二偏振板4上下滑动的驱动结构。其中,第一偏振板3上偏振单元的排列顺序与第二偏振板4上偏振单元的排列顺序相同,都是由上往下阵列分布,偏振单元的长度沿左右水平延伸,其宽度方向沿上下纵向延伸。
[0071]
本实施例中,调光窗为住宅门窗,如图10所示,在窗框12的内侧下端形成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的上端高于第一偏振板3与第二偏振板4的下端,在支撑板13上设置一穿孔,该穿孔的轴线方向与第二偏振板4垂直。
[0072]
如图10和图11所示,驱动结构包括同轴穿设在穿孔内且可绕自身中轴线转动的转轴6、固定在转轴6上的凸轮7以及设于第二偏振板4上呈长条状的凹腔8,凹腔8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凸轮7的最大尺寸小于凹腔8的宽度,凸轮7位于凹腔8内,当凸轮7绕转轴6的中轴线转动时,可带动第二偏振板4上下运动。具体的,当凸轮7至转轴6的最远处由凹腔8的下侧运动至上侧时,第二偏振板4移动的距离等于偏振单元的宽度。
[0073]
转轴6可手动,可在其端部设置手轮;转轴6也可由如小型电机等动力单元驱动,操作时只需要按下动力单元的控制按钮即可。
[0074]
在初始状态下,第一偏振板3和第二偏振板4正对,此时房外的光线可透过第一偏振板3和第二偏振板4照射到房间内。当需要调节光线强度时,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使转轴6转动,转轴6转动时使凸轮7转动,凸轮7至转轴6的最远处顶靠凹腔8的上侧面/下侧面,使第二偏振板4上下运动,当第二偏振板4上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板4上不同透振方向的偏振单元正对时,仅有少量的光线或没有光线透入。在此过程中,光线的亮度在最亮与最暗之间变化,调节范围广,当调节到合适位置时,停止转动转轴6即可,此时转轴6周向固定,使第二偏振板4保持在当前位置。
[0075]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偏振板4与滑槽5滑动配合,且调光窗竖直设置,第二偏振板4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降,基于此,无需在第二偏振板4上设置凹腔8,仅需将凸
轮7设置在第二偏振板4的下方即可,第二偏振板4的下端抵靠在凸轮7上。
[0076]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驱动结构包括与第二偏振板4固定的齿条、与齿条啮合的齿轮以及用于驱动齿轮转动的驱动杆,齿条沿上下方向延伸,齿轮转动时可带动齿条上下升降,从而带动第二偏振板4上下升降。
[0077]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驱动结构还可以是液压缸、气缸、电动推杆等升降器,作用在活动的偏振板上。
[0078]
实施例七
[0079]
一种如图13

16所示的调光窗,它包括如图1或图2中的两块偏振板:第一偏振板3和第二偏振板4,第一偏振板3与第二偏振板4相对平行设置,第一偏振板3的左右两侧边向同一侧翻折形成翻边14,在每个翻边14的内侧形成滑槽5,第二偏振板4的左右两侧边滑动设于与之对应的滑槽5内;第一偏振板3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偏振板4上下滑动的驱动结构。其中,第一偏振板3上偏振单元的排列顺序与第二偏振板4上偏振单元的排列顺序相同,都是由上往下阵列分布,偏振单元的长度沿左右水平延伸,其宽度方向沿上下纵向延伸。
[0080]
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在两个翻边14靠近房间内侧的下端形成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的上端高于第一偏振板3与第二偏振板4的下端,在支撑板13上设置一穿孔,该穿孔的轴线方向与第二偏振板4垂直。
[0081]
如图14和图15所示,驱动结构包括同轴穿设在穿孔内且可绕自身中轴线转动的转轴6、固定在转轴6上的凸轮7以及设于第二偏振板4上呈长条状的凹腔8,凹腔8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凸轮7的最大尺寸小于凹腔8的宽度,凸轮7位于凹腔8内,当凸轮7绕转轴6的中轴线转动时,可带动第二偏振板4上下运动。具体的,当凸轮7至转轴6的最远处由凹腔8的下侧运动至上侧时,第二偏振板4移动的距离等于偏振单元的宽度。
[0082]
转轴6可手动,可在其端部设置手轮;转轴6也可由如小型电机等动力单元驱动,操作时只需要按下动力单元的控制按钮即可。
[0083]
在初始状态下,第一偏振板3和第二偏振板4正对,此时房外的光线可透过第一偏振板3和第二偏振板4照射到房间内。当需要调节光线强度时,通过手动或电动的方式使转轴6转动,转轴6转动时使凸轮7转动,凸轮7至转轴6的最远处顶靠凹腔8的上侧面/下侧面,使第二偏振板4上下运动,当第二偏振板4上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板4上不同透振方向的偏振单元正对时,仅有少量的光线或没有光线透入。在此过程中,光线的亮度在最亮与最暗之间变化,调节范围广,当调节到合适位置时,停止转动转轴6即可,此时转轴6周向固定,使第二偏振板4保持在当前位置。
[0084]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偏振板4与滑槽5滑动配合,且调光窗竖直设置,第二偏振板4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降,基于此,无需在第二偏振板4上设置凹腔8,仅需将凸轮7设置在第二偏振板4的下方即可,第二偏振板4的下端抵靠在凸轮7上。
[0085]
其中,第一偏振板3为玻璃,第二偏振板4为玻璃或塑料薄片。
[0086]
实施例八
[0087]
一种如图17所示的调光窗,其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七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17所示支撑板13将第二偏振板4完全覆盖,即支撑板13的高度等于第一偏振板3的高度,支撑板13采用透明玻璃制成。此时的调光窗为汽车玻璃窗,第二偏振板4为塑料薄片,当第一偏振板3和支撑板13上下升降时,带动第二偏振板4上下升降,当需要调节透光
亮度时,第二偏振板4上下升降。第二偏振板4的上下上讲可由设置在第一偏振板3和/或支撑板13上的微型电动机构驱动,如由无线电路板控制的微型升降器。
[0088]
实施例九
[0089]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六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18所示,驱动结构为两组,两组驱动结构沿垂直于偏振单元的阵列方向依次分布,即沿左右方向分布,两相邻的驱动结构之间设有同步组件。
[0090]
具体的,如图18所示,同步组件包括同轴固定在其中一个驱动结构中转轴6上的第一传动轮9和同轴固定在另一驱动结构中转轴6上的第二传动轮10,第一传动轮9与第二传动轮10传动连接。
[0091]
当第一传动轮9与第二传动轮10为带轮时,两者通过皮带11传动;当第一传动轮9与第二传动轮10为链轮时,两者通过链条传动。当然还可以是其他传动方式,只要当第一传动轮9转动时能带动第二传动轮10同步转动即可,最好是同向转动。
[0092]
实施例十
[0093]
一种调光窗,包括两块结构相同、其形状如图6或图7或图8中的呈圆形或环形的偏振板,以及用于驱动其中一块偏振板绕自身中轴线转动的驱动结构,两块偏振板同轴设置。
[0094]
本实施例中,驱动结构包括位于其中一个偏振板外环面上的齿圈以及与齿圈啮合的齿轮,齿圈与其中一个偏振板同轴固连,齿轮可手动或电动驱动,当齿轮转动时可带动齿圈转动,当齿圈转动时可带动与之固连的偏振板转动。
[0095]
实施例十一
[0096]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同一个板体2中,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与其他任意两个相邻设置的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相等。
[0097]
具体的,如图19所示,沿阵列方向(图19的左右方向)对偏振单元进行标序,从左到右分别为第一偏振单元101、第二偏振单元102、第三偏振单元103、第四偏振单元104、第五偏振单元105
……
。如图19所示,第一偏振单元101的透振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
°
,第二偏振单元102的透振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
,第三偏振单元103的透振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0
°
,第四偏振单元104的透振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35
°
,第五偏振单元105的透振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80
°
(即0
°
),第六偏振单元106的透振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
,以此类推,由第一偏振单元101、第二偏振单元102、第三偏振单元103和第四偏振单元104构成一个偏振组100,每个板体2均由若干个阵偏振组100循环拼接而成。
[0098]
也就是说,第一偏振单元101的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单元102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
°
,第二偏振单元102的透振方向与第三偏振单元103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
°
,第三偏振单元103的透振方向与第四偏振单元104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
°
,第四偏振单元104的透振方向与第五偏振单元105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
°……

[0099]
使用时,如图19所示,将两块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的板体2相对平行设置,即其中一个板体2上的第一偏振单元101与另一板体2上的第一偏振单元101正对,其中一个板体2上的第二偏振单元102与另一板体2上的第二偏振单元102正对,其中一个板体2上的第三偏振单元103与另一板体2上的第三偏振单元103正对

,此时光线可同时穿过其中一个板体2与另一板体2,透入光线的亮度值最大。此时,其中一个板体2上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和另一
个板体2上与之相对的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0
°
,两块板体2处于透明状态,光线可进入。
[0100]
如图20所示,当两块板体2沿偏振单元的阵列方向(图19的左右方向)相对移动一定距离后,其中一个板体2上的第一偏振单元101逐渐覆盖另一板体2上的第二偏振单元102,其中一个板体2上的第二偏振单元102逐渐覆盖另一板体2上的第三偏振单元103
……
,此时其中一个板体2上的第一偏振单元101的透振方向与另一板体2上的第二偏振单元102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
°
,还是有部分光线能进入。
[0101]
其中一个板体2上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和另一板体2上与之相对的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0
°‑
90
°
时,由两块板体2构成的装置可呈现不同程度的渐变滤光效果。
[0102]
板体2的调幅越大,其中一个板体2上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和另一个板体2上与之相对的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越大,如图21所示,当该夹角达到90
°
时,光线则无法进入。
[0103]
实施例十二
[0104]
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同实施例十一的结构原理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如图22所示,沿阵列方向(图22的上下方向)对偏振单元进行标序,从上到下分别为第一偏振单元101、第二偏振单元102、第三偏振单元103、第四偏振单元104、第五偏振单元105
……
。如图22所示,第一偏振单元101的透振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
°
,第二偏振单元102的透振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
,第三偏振单元103的透振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
°
,第四偏振单元104的透振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
,第五偏振单元105的透振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
°
,第六偏振单元106的透振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5
°
,第七偏振单元107的透振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0
°
,第八偏振单元108的透振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5
°
,第九偏振单元109的透振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20
°
,第十偏振单元110的透振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35
°
,第十一偏振单元111的透振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0
°
,第十二偏振单元112的透振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65
°
,第十三偏振单元113的透振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80
°
(即0
°
),以此类推,由第一偏振单元101、第二偏振单元102、第三偏振单元103
……
和第十二偏振单元112构成一个偏振组100,每个板体2均由若干个阵偏振组100循环拼接而成。
[0105]
也就是说,第一偏振单元101的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单元102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5
°
,第二偏振单元102的透振方向与第三偏振单元103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5
°
,第三偏振单元103的透振方向与第四偏振单元104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5
°
,第四偏振单元104的透振方向与第五偏振单元105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5
°……

[0106]
使用时,如图22所示,将两块形状相同且大小相等的板体2相对平行设置,即其中一个板体2上的第一偏振单元101与另一板体2上的第一偏振单元101正对,其中一个板体2上的第二偏振单元102与另一板体2上的第二偏振单元102正对,其中一个板体2上的第三偏振单元103与另一板体2上的第三偏振单元103正对

,此时光线可同时穿过其中一个板体2与另一板体2,透入光线的亮度值最大。此时,其中一个板体2上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和另一个板体2上与之相对的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0
°
,两块板体2处于透明状态,光线可进入。
[0107]
如图23所示,当两块板体2沿偏振单元的阵列方向(图23的上下方向)相对移动一定距离后,其中一个板体2上的第一偏振单元101逐渐覆盖另一板体2上的第二偏振单元
102,其中一个板体2上的第二偏振单元102逐渐覆盖另一板体2上的第三偏振单元103
……
,此时其中一个板体2上的第一偏振单元101的透振方向与另一板体2上的第二偏振单元102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5
°
,还是有部分光线能进入。
[0108]
其中一个板体2上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和另一板体2上与之相对的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0
°‑
90
°
时,由两块板体2构成的装置可呈现不同程度的渐变滤光效果。
[0109]
板体2的调幅越大,其中一个板体2上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和另一个板体2上与之相对的偏振单元的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越大,如图24所示,当该夹角达到90
°
时,光线则无法进入。
[0110]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