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轧辊辊系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12 18:0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轧辊 轧机 地说 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轧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轧辊辊系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行业内对板线棒材的加工,多是采用轧机轧制而成的。轧机就其结构来分一般可分为牌坊式机架、悬臂式机架或由型材焊接为牌坊式机架,上、下轧辊构成辊系对待轧物料实施轧制。实践生产中,轧件一般采用多道次轧制工艺,为了保障合理的压下规程和产品尺寸,需要不断地调整轧辊之间的缝隙,以调整轧辊轴线之间的距离,保证正确的辊缝,给定所需的压下量。辊系结构的合理设置,对于保障轧制过程的平稳进行至关重要。目前行业内各种新型结构的辊系设计也逐渐涌现。
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0362030,发明创造名称为:轧机,该申请案的轧机,包括轧机底座、上横梁及立置于轧机底座、上横梁之间的立柱构成的机架,整体式辊系包括上、下轧辊及用于固定上、下轧辊的上、下轴承座,上、下轴承座之间设置驱使两者上、下分离的弹簧,轴承座立柱的下端与下轴承座固定连接,轴承座立柱的上端连接有横梁;下轴承座与轧机底座之间设置支撑与高度调节机构;上横梁上设置有下压上轴承座的下压机构及下压横梁的锁紧机构。该申请案利用滑板可以方便地将整体式辊系推入或从机架中抽出,换辊十分方便:换辊时无需拆卸机架,减少操作过程且可以保证预调机架到设计要求的状态并保持该状态,确保其轧制刚度和精度。该申请案重在优化如何换辊,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适应行业内对轧辊结构更高的使用性能要求,拟提供一种轧辊辊系结构,运行可靠、应用方便,适宜推广应用。
6.2.技术方案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轧辊辊系结构,包括机架,机架内设置有上下对应分布的上辊轴承座和下辊轴承座,上辊轴承座内安装有上轧辊,下辊轴承座内安装有下轧辊,上辊轴承座上方还连接设置有用于支撑的平衡缸,以及用于驱动上辊轴承座升降的压下螺杆,压下螺杆与上辊轴承座之间还设置有回松装置,上辊轴承座与回松装置之间紧密压靠。
9.更进一步地,压下螺杆与驱动动力相连,驱动动力用于驱动压下螺杆下压或提升上辊轴承座。
10.更进一步地,驱动动力采用动力电机与蜗轮蜗杆相配合的动力结构形式。
11.更进一步地,上辊轴承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回松装置底部相配合的安装嵌槽,回松装置底部对应嵌入该安装嵌槽内。
12.更进一步地,机架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安装下辊轴承座的安装座,安装座与下辊轴
承座之间设有垫片。
13.更进一步地,回松装置采用回松液压缸。
14.更进一步地,上轧辊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平衡缸,两个平衡缸之间设有平衡横梁,平衡缸通过平衡横梁与上辊轴承座连接,上辊轴承座的顶部两侧设有向外凸出的延伸部,平衡横梁底部两侧对应设有相对向内凸出的支撑块,支撑块卡接在上辊轴承座延伸部下方。
15.3.有益效果
16.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轧辊辊系结构,上辊轴承座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的压下螺杆,压下螺杆与上辊系之间设有回松装置,上辊轴承座与回松装置之间紧密压靠,回松装置能够对上辊系的升降过程进行有效缓冲,充分保障轧辊安全,防止压下螺杆与平衡缸的提升或下降速度不一致时造成辊系卡死等事故,保证轧制过程可靠稳定运行。
18.(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轧辊辊系结构,平衡缸通过平衡横梁与上辊轴承座连接,上辊轴承座的顶部两侧对应设有向外凸出的延伸部,该延伸部与平衡横梁的支撑块相配合,支撑块卡接在上辊轴承座延伸部下方,从而实现对上辊轴承座的支撑固定,通过平衡横梁的设置,有助于保障两侧平衡缸的稳定同步支撑,并便于后续对整个上辊系的推送更换。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辊系结构侧视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辊系结构正视示意图;
21.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22.100、机架;101、下辊轴承座;102、下轧辊;103、安装座;104、垫片;105、上辊轴承座;106、上轧辊;107、压下螺杆;108、驱动动力;109、回松装置;110、平衡缸;111、平衡横梁;112、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6.实施例1
2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轧辊辊系结构,包括机架100,机架100内设置有上下对应分布的上辊系和下辊系,具体地,上辊系包括上辊轴承座105以及上轧辊106,上轧辊106设置于该上辊轴承座105上;对应地,下辊系包括下辊轴承座101和下轧辊102,下轧辊102设置于下辊轴承座101上,机架100底部还设置有用于安装下辊轴承座101的安装座103,安装座103与下辊轴承座101之间设有垫片104。上辊轴承座105上方还连接设置有用于支撑
的平衡缸110,平衡缸110用于从两侧连接支撑上辊系,在上轧辊106升降过程中,平衡缸110的伸缩端始终与上辊系相连接并拉动上辊系,保持上辊系的平衡,平衡缸110具体可采用平衡液压缸。上辊轴承座105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上辊轴承座105升降的压下螺杆107,该压下螺杆107与驱动动力108相连并由其驱动,驱动动力108驱动压下螺杆107下压或提升上辊系,压下螺杆107与上辊系之间设有回松装置109,即压下螺杆107与上辊轴承座105之间还设置有回松装置109,回松装置109上方与压下螺杆107相连接,上辊轴承座105与回松装置109之间紧密压靠。本实施例中驱动动力108具体采用动力电机和涡轮蜗杆结构相配合,将动力电机的转动运动转化为压下螺杆107的直线升降运动,从而完成对上辊系的下压和提升状态控制,具体的动力电机和涡轮蜗杆结构设置属于行业内公知,在此不再做具体详述,图中也并未标识。
28.本实施例中上辊轴承座105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回松装置109底部相配合的安装嵌槽,回松装置109底部对应嵌入该安装嵌槽内。回松装置109具体可采用回松液压缸,亦可采用行业内其他常见的回松装置,在此不再尽述。回松装置109能够对上辊系的升降过程进行有效缓冲,充分保障轧辊安全,防止压下螺杆107与平衡缸110的提升或下降速度不一致时造成辊系卡死等事故,实际轧制应用过程中,需保持上辊系与回松装置109始终紧密压靠,中间不存在间隙,避免压下螺杆107和上辊系脱开将造成严重事故。
29.本实施例中平衡缸110内设有线性位移传感器,且平衡缸110的液压油路中设有高频响伺服阀,能够满足plc程序采用pi调节器控制伺服阀的给定,以满足快速稳定的调节要求。在实践生产中,随着上辊系压下工作状态改变时需要快速切换压力以及快速提升或下降过程保持平衡缸110内的压力设定值不变,通过对高频响伺服阀的控制可以简洁、准确、可靠地实现对上辊系平衡缸110与辊缝调节的控制。
30.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上轧辊106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平衡缸110,两个平衡缸110之间设有平衡横梁111,其中如图1所示,平衡缸110通过平衡横梁111与上辊轴承座105连接,平衡横梁111采用类似工字型结构,其与平衡缸110相连接的横梁区域两侧设有向下延伸的侧梁区域,两侧侧梁区域的底部设有相对向内凸出延伸的支撑块112,而上辊轴承座105的顶部两侧对应设有向外凸出的延伸部,该延伸部与平衡横梁111的支撑块112相配合,支撑块112卡接在上辊轴承座105延伸部下方,从而实现对上辊轴承座105的支撑固定。平衡横梁111上对应也设有用于避让压下螺杆107与回松装置109的避让空间。本实施例中通过平衡横梁111的设置,有助于保障两侧平衡缸110的稳定同步支撑,并便于后续对整个上辊系的推送更换。
31.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