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辊筒立式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12 17:3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辊筒 组装 加工设备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辊筒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辊筒立式组装机。


背景技术:

2.辊筒广泛应用于圆网印花机、数码打印机,矿山输送设备,造纸、包装机械等各类传动输送系统和分拣输送设备中。辊筒包括筒体、轴承、芯轴及连接用的接盘,现有辊筒的组装一般是采用卧式压装机将轴承或接盘压入辊筒内部,由于没有较好的定位结构,在压装规格型号不同的辊筒时,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定位,控制液压油缸进行压装,操作难度较大,且无法精确控制压装精度,筒体与轴承或接盘的同心度较低,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辊筒立式组装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了实现以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一种辊筒立式组装机,包括床身和立柱,所述立柱倾斜设置在所述床身上,所述立柱顶部设有压装机构,所述立柱底部设有放置机构,辊筒安放在所述放置机构上,所述立柱中部设有卡位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卡位机构包括第一滑轨、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轨上的限位板和设置在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立柱一侧的第一螺栓把手,所述限位板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滑槽内的定位板、与所述定位板固定连接的限位块和设置在所述限位块顶部的第二螺栓把手,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限位块底部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顶部开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螺栓把手底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延伸至第二空腔内。
6.优选的,所述定位板远离所述辊筒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条,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条相匹配的导向槽。
7.优选的,所述定位板远离所述立柱一侧开设用于所述辊筒卡入的放置口,所述辊筒上阵列设有与所述放置口相匹配的环形槽,所述定位板顶部中心位置设有用于防止所述辊筒抖动的设有弹性座垫。
8.优选的,所述放置口的截面呈梯形。
9.优选的,所述限位板顶部开有嵌入孔,所述第一滑轨贯穿所述嵌入孔,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立柱一侧开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嵌入孔相连通,所述第一螺栓把手底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延伸至第一空腔内。
10.优选的,所述嵌入孔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两侧边缘呈阶梯状,所述第一卡接部的截面积由远离第二卡接部一端向靠近第二卡接部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卡接部的截面为矩形。
11.优选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用于卡接所述辊筒的收弧下模具和用于调节所述收弧下模具高度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收弧下模具顶部设有用于承托所述辊筒的卡接柱。
12.优选的,所述压装机构包括用于压装所述辊筒的收弧上模具和用于驱动所述收弧上模具的第二驱动装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通过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卡位机构与定位机构相配合,能够在辊筒压装前对辊筒进行较好的定位,提高辊筒的压装精度;且能够根据需要压装辊筒的大小对卡位机构与定位机构进行相应调整,以适用不同规格型号的辊筒的压装。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

床身,2

立柱,3

压装机构,31

收弧上模具,32

第二驱动装置,321

定位丝杆,322

蜗轮蜗杆,323

伺服电机,324

电控柜,4

放置机构,41

收弧下模具,411

卡接柱42

第一驱动装置,421
‑ꢀ
油缸,422

第二滑轨,423

滑动支架,424

检测开关,5

卡位机构, 51

第一滑轨,52

限位板,521

第一滑槽,522

第二滑槽,523

导向槽,524

嵌入孔,525

第一通孔,526

第一空腔,527

第一卡接部,528

第二卡接部,53

第一螺栓把手,6

定位机构,61

定位板,611
‑ꢀ
导向条,612

弹性座垫,613

放置口,62

限位块,621

滑块,622
‑ꢀ
第二通孔,623

第二空腔,624

连接杆,63

第二螺栓把手,7

辊筒, 71

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参照图1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辊筒立式组装机,包括床身1和立柱2,立柱2倾斜设置在床身1上,能够提高辊筒7放置的稳定性,立柱2顶部设有用于压装所述辊筒7的压装机构 3,压装机构3包括用于压装辊筒7的收弧上模具31和用于驱动收弧上模具31的第二驱动装置32,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2包括定位丝杆 321、蜗轮蜗杆322、伺服电机323和电控柜324,通过调节伺服电机 323的转速可控制压装压力,收弧上模具31采用丝杆升降的方式进行压装,压装精度高,立柱2底部设有放置机构4,辊筒7安放在放置机构4上,放置机构4可调节辊筒7的放置高度,放置机构4包括用于卡接辊筒7的收弧下模具41和用于调节收弧下模具41高度的第一驱动装置42,第一驱动装置42包括油缸421、第二滑轨422、滑动支架423和检测开关424,滑动支架423一端与油缸421固定连接,另一端卡接在第二滑轨422上,通过检测开关424控制油缸421的上下行程,收弧下模具41顶部设有用于承托辊筒7的卡接柱411,卡接柱411与收弧下模具41螺纹连接,立柱2中部设有卡位机构5和定位机构6,卡位机构5包括第一滑轨51、活动连接在第一滑轨51 上的限位板52和设置在限位板52远离立柱2一侧的第一螺栓把手53,限位板52顶部开有嵌入孔524,第一滑轨51贯穿嵌入
孔524,限位板52远离立柱2一侧开有第一通孔525,第一通孔525与嵌入孔524 相连通,第一滑轨51与嵌入孔524之间形成第一空腔526,第一螺栓把手53底端穿过第一通孔525延伸至第一空腔526内,嵌入孔524 包括第一卡接部527和第二卡接部528,第一卡接部527两侧边缘呈阶梯状,第一卡接部527的截面积由远离第二卡接部528一端向靠近第二卡接部528一端逐渐增大,第二卡接部528的截面为矩形,限位板52开设有第一滑槽521和第二滑槽522,定位机构6包括设置在第一滑槽521内的定位板61、与定位板61固定连接的限位块62和设置在限位块62顶部的第二螺栓把手63,第二滑槽522内设有滑块 621,限位块62底部通过连接杆624与滑块621固定连接,限位块62 顶部开有第二通孔622,第二滑槽522与滑块621之间形成第二空腔 623第二螺栓把手63底端穿过第二通孔622延伸至第二空腔623内,定位板61远离辊筒7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条611,第一滑槽521的内壁上开设有与导向条611相匹配的导向槽523,能够保证定位板61 的稳定性,定位板61远离立柱2一侧开设用于辊筒7卡入的放置口613,放置口613的截面呈梯形,辊筒7上阵列设有与放置口613相匹配的环形槽71,定位板61顶部中心位置设有用于防止辊筒7抖动的设有弹性座垫612,能够进一步提高辊筒7放置的稳定性,通过卡位机构5 与定位机构6相配合,能够在辊筒7压装前对辊筒7进行较好的定位,提高辊筒7的压装精度。
24.定位原理:根据辊筒7的长度大小,调节第一驱动装置41,使收弧下模具41移动到适当的高度,再将辊筒7放置在卡接柱411上,调节限位板52在第一滑轨51上滑动,使辊筒7最上端的环形槽71 卡入放置口613内,拧紧第一螺栓把手53对限位板52进行压紧固定,接着根据辊筒7的直径调节定位机构6上的限位块62,限位块62带动定位板61前后移动,使辊筒7的轴心线与收弧上模具31轴心相一致,最后拧紧第二螺栓把手63对限位块62进行压紧固定,完成辊筒 7的定位。
25.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不限于上述一种,任何对于上述实施方案的等效替代和等效变换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