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压电拾音电筝的制作方法

2021-09-22 22:3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拾音电筝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电拾音电筝。


背景技术:

2.目前已有很多厂家为适应市场需求开发并生产电声古筝,其方法即在前岳山竹条下电u型槽内预制一根压电电缆,并用胶剂将u型槽与竹条压紧贴合。而电筝的思路实则应属一种和古筝或仅为扩声而存在的电声古筝完全不同的思路体系,是一种另外独立存在的更贴近现代声学品质要求产物。电筝与古筝或电声古筝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参照或借鉴,却无任何可比性和类比性。电筝需要的声音是干净且稳定,并在这基础上使用各类后期开发的控制盒体或使用效果器来完成音乐,塑造更高品质的听感。而目前市面上却无任何一家厂家能够真正做到声音的干净和稳定,从而后续的开发也就停滞不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相对低成本,声音具有高安全稳定性的压电拾音电筝。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电拾音电筝,其包括琴体、安装于所述琴体上的压电拾音器、前梁、琴弦,所述琴体包括琴面,所述琴弦的主体部分位于所述琴面的上方,所述琴体还包括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琴面拼合形成下方呈敞口状的箱式状。
5.另一种优选方式,所有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中至少具有部分不共面。
6.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琴面的四周边缘在垂直上下方向的面上的投影大致呈梯形,所述支撑板有四块,分别设于四条边缘上,其中两条边缘较长为长边,连接于所述长边上的两个支撑板为长支撑板,两个所述长支撑板的下端部设有向上凹陷的v形槽。
7.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压电拾音器包扩控制盒体以及输出接口,其中一个所述长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控制盒体的方形安装槽,另一个所述长支撑板上开设用于安装所述输出接口的圆形安装槽。
8.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琴体的上端面上设有前梁安装槽,所述压电拾音器的压电电缆铺设于所述前梁安装槽内、所述前梁设于所述前梁安装槽内且压于所述压电电缆上,所述琴弦压于所述前梁上。
9.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琴体的上端面上设有后梁,所述后梁位于所述前梁的后方,所述后梁后方的琴面以及所述前梁安装槽前方的琴面上分别开设有供琴弦穿过的后穿孔和前穿孔,所述琴弦的后端部穿过所述后穿孔后通过后张紧旋钮固定于所述琴面的下端面上,所述琴弦的前端部穿过所述前穿孔后通过前张紧旋钮固定于位于前方的边缘上的支撑板上。
10.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琴弦共有12

16根。
11.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前梁安装槽为槽底呈向上凸起的弧形,其沿从一侧的琴弦
向另一侧的琴弦的方向呈弧形过渡。
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非密封型箱体式琴体下端呈敞口状,解决了效果器音色识别不明显的问题。2.前梁安装槽的槽底呈弧形,解决了细琴弦处的压电电缆有可能导致其不完全处于受压力状态或完全不处于受压力状态的问题。3.琴弦使用12

16根琴弦的采用(常规用琴使用21根琴弦),整体缩小体积,实现成本下降,及方便搬运携带。4.控制盒体可无上限开发的采用,解决了后续无发展导致产品烂尾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视图;
14.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5.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6.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17.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9.如图1

5所示,压电拾音电筝包括琴体0、安装于琴体0上的压电拾音器1、前梁2、琴弦3。
20.琴体0包括琴面4,琴弦3的主体部分位于琴面4的上方,琴体0还包括多个支撑板,支撑板与琴面4拼合形成下方呈敞口状的箱式状,所有支撑板的下端面中至少具有部分不共面,琴面4的四周边缘在垂直上下方向的面上的投影大致呈梯形,支撑板有四块,分别设于四条边缘上,其中两条边缘较长为长边,连接于长边上的两个支撑板为长支撑板5,两个长支撑板5的下端部设有向上凹陷的v形槽7。非密封型箱体式琴体0下端呈敞口状,解决了效果器音色识别不明显的问题。
21.压电拾音器1包扩控制盒体11以及输出接口12,其中一个长支撑板5上设有用于安装控制盒体11的方形安装槽8,另一个长支撑板5上开设用于安装输出接口12的圆形安装槽9。控制盒体11可无上限开发的采用,解决了后续无发展导致产品烂尾的问题
22.琴体0的上端面上设有前梁安装槽21,压电拾音器1的压电电缆13铺设于前梁安装槽21内、前梁2设于前梁安装槽21内且压于压电电缆13上,琴弦3压于前梁2上。
23.琴体0的上端面上设有后梁10,后梁10位于前梁2的后方,后梁10后方的琴面4以及前梁安装槽21前方的琴面4上分别开设有供琴弦3穿过的后穿孔14和前穿孔15,琴弦3的后端部穿过后穿孔14后通过后张紧旋钮17固定于琴面4的下端面上,琴弦3的前端部穿过前穿孔15后通过前张紧旋钮16固定于位于前方的边缘上的支撑板上,该支撑板为短支撑板6。
24.琴弦3使用12

16根琴弦3的采用(常规用琴使用21根琴弦3),整体缩小体积,实现成本下降,及方便搬运携带。
25.前梁安装槽21为槽底呈向上凸起的弧形,其沿从一侧的琴弦3向另一侧的琴弦3的方向呈弧形过渡。解决了细琴弦3处的压电电缆13有可能导致其不完全处于受压力状态或完全不处于受压力状态的问题。
26.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电拾音电筝,其包括琴体、安装于所述琴体上的压电拾音器、前梁、琴弦,所述琴体包括琴面,所述琴弦的主体部分位于所述琴面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琴体还包括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琴面拼合形成下方呈敞口状的箱式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拾音电筝,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中至少具有部分不共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电拾音电筝,其特征在于:所述琴面的四周边缘在垂直上下方向的面上的投影大致呈梯形,所述支撑板有四块,分别设于四条边缘上,其中两条边缘较长为长边,连接于所述长边上的两个支撑板为长支撑板,两个所述长支撑板的下端部设有向上凹陷的v形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电拾音电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拾音器包扩控制盒体以及输出接口,其中一个所述长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控制盒体的方形安装槽,另一个所述长支撑板上开设用于安装所述输出接口的圆形安装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拾音电筝,其特征在于:所述琴体的上端面上设有前梁安装槽,所述压电拾音器的压电电缆铺设于所述前梁安装槽内、所述前梁设于所述前梁安装槽内且压于所述压电电缆上,所述琴弦压于所述前梁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电拾音电筝,其特征在于:所述琴体的上端面上设有后梁,所述后梁位于所述前梁的后方,所述后梁后方的琴面以及所述前梁安装槽前方的琴面上分别开设有供琴弦穿过的后穿孔和前穿孔,所述琴弦的后端部穿过所述后穿孔后通过后张紧旋钮固定于所述琴面的下端面上,所述琴弦的前端部穿过所述前穿孔后通过前张紧旋钮固定于位于前方的边缘上的支撑板上。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电拾音电筝,其特征在于:所述琴弦共有12

16根。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电拾音电筝,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安装槽为槽底呈向上凸起的弧形,其沿从一侧的琴弦向另一侧的琴弦的方向呈弧形过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电拾音电筝,其包括琴体、安装于所述琴体上的压电拾音器、前梁、琴弦,所述琴体包括琴面,所述琴弦的主体部分位于所述琴面的上方,所述琴体还包括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琴面拼合形成下方呈敞口状的箱式状。非密封型箱体式琴体下端呈敞口状,解决了效果器音色识别不明显的问题。前梁安装槽的槽底呈弧形,解决了细琴弦处的压电电缆有可能导致其不完全处于受压力状态或完全不处于受压力状态的问题。不处于受压力状态的问题。不处于受压力状态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孙吉 骆宏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孙吉
技术研发日:2021.01.30
技术公布日:2021/9/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