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两用大鼓的制作方法

2021-08-13 16:1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大鼓 结构
一种两用大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鼓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用大鼓。



背景技术:

大鼓在民族音乐中经常涉及,大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大鼓是在中空的木制圆筒上张皮制成,演奏时通常竖着或者横着放置,大鼓因其声音震撼,明亮,节奏多变,可加入各种音乐演奏之中,给音乐带来恢弘壮大的气势;大鼓属于双面膜鸣乐器,无固定音高,但可控制发音的强弱变化。用鼓棒敲击发音,随用力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其音色低沉响亮,雄壮有力,用于模仿雷声和炮声时恰如其分。

大鼓通常放置在鼓架上,大鼓的横放与竖放会带来不同的演奏效果;横放与竖放时,鼓架的结构和高度均有所不同,在音乐演出多变的场合,极度需要一种两用鼓架,使大鼓可根据不同演出需要变换成横放与竖放的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用大鼓,使大鼓可根据不同演出需要变换成横放与竖放的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两用大鼓,包括鼓体和鼓架,所述鼓架上设有两条并行的滑道,所述滑道一端高度高于另一端高度,所述鼓体的侧面固设有两根承载轴,两根所述承载轴分别滑动设置于两根所述滑道内;所述滑道两端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底盘和若干固定轴,所述鼓体的侧面设置有若干固定孔,若干所述固定轴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盘上;若干所述固定轴穿过所述滑道与所述固定孔连接,使所述鼓体在所述滑道低端时鼓面朝上,在所述滑道高端时鼓面与水平面垂直。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为了使大鼓在不同演出时随时变换成横放与竖放的状态;在鼓架上进行了结构的设计,鼓架上设置两条并行的滑道,滑道端部一高一低,鼓体的侧面设置两根承载轴,承载轴滑动设置在滑道内,鼓体能在滑道上滑动和旋转,使鼓体在滑道高端呈竖放状态,在滑道低端呈横放状态;滑道两端设置有固定部,固定部由底盘和固定在底盘上若干固定轴组成,鼓体上设有固定孔,固定轴穿过滑道与固定孔连接,通过移动底盘使固定轴与固定孔连接和分离,方便鼓体在滑道的高低端时固定呈横放和竖放状态;此两用大鼓结构灵活,可适应不同的打击效果,根据演出需要随时变换横竖放状态,值得推广。

进一步地,所述滑道的形状为四分之一的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滑道的两端均开有一个通孔,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底盘上开有一个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鼓架上设有棒架,所述棒架位于所述滑道的低端侧面,所述棒架上开设有若干用于置放鼓棒的棒孔。

进一步地,所述鼓架上固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线轮,所述鼓体侧面固设有吊耳,所述吊耳上连接有拉线,所述拉线另一端缠绕在所述线轮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端面固设有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轴上旋转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设置在滑道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用大鼓横放状态的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用大鼓的正视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用大鼓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两用大鼓竖放状态的三维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部的三维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鼓体的三维图;

上述附图中:1、鼓体;11、承载轴;12、滚轮;13、固定孔;14、吊耳;2、鼓架;21、棒架;211、棒孔;3、滑道;31、通孔;4、固定部;41、底盘;42、固定轴;43、固定螺栓;44、把手;5、驱动电机;6、线轮;7、拉线;8、鼓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两用大鼓,如图1所示,包括鼓体1和鼓架2,所述鼓架2上设有两条并行的滑道3,所述滑道3一端高度高于另一端高度,如图2、图3和图7所示,所述鼓体1的侧面固设有两根承载轴11,两根所述承载轴11分别滑动设置于两根所述滑道3内;所述滑道3两端设有固定部4,如图6所示,所述固定部4包括一个圆形的底盘41和三根固定轴42,所述鼓体1的侧面分别对称设置有三个固定孔13,所述三根固定轴42圆形阵列固定设置在所述底盘41上,底盘41滑动设置在滑道3的端部,三根所述固定轴42穿过所述滑道3与所述固定孔13连接,三根固定轴42对鼓体1进行固定,使鼓体1不会产生旋转和抖动,保证打鼓过程中鼓体1的稳定,如图1和图5所示,底盘41带动固定轴42与鼓体1上的固定孔13结合与抽离,使所述鼓体1在所述滑道3低端时鼓面朝上,在所述滑道3高端时鼓面与水平面垂直。此设计,为了使大鼓在不同演出时随时变换成横放与竖放的状态;在鼓架2上进行了结构的设计,鼓架2上设置两条并行的滑道3,滑道3端部一高一低,鼓体1的侧面设置两根承载轴11,承载轴11滑动设置在滑道3内,鼓体1能在滑道3上滑动和旋转,使鼓体1在滑道3高端呈竖放状态,在滑道3低端呈横放状态;滑道3两端设置有固定部4,固定部4由底盘41和固定在底盘41上若干固定轴42组成,鼓体1上设有固定孔13,固定轴42穿过滑道3与固定孔13连接,通过移动底盘41使固定轴42与固定孔13连接和分离,方便鼓体1在滑道3的高低端时固定呈横放和竖放状态;此两用大鼓结构灵活,可适应不同的打击效果,根据演出需要随时变换横竖放状态,值得推广。

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滑道3的形状为四分之一的圆弧形,其摆放状态如图4所示,圆弧形的滑道3使鼓体1上下移动时顺滑,并且使鼓体1呈横放和竖放状态时,给予打鼓人员一定的操作空间。

更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3所示,所述滑道3的两端均开有一个通孔31,所述固定部4还包括固定螺栓43,所述底盘41上开有一个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栓43穿过所述通孔31与所述螺纹孔连接,通孔31开在圆盘上方,通过旋转固定螺栓43,使固定螺栓43限制圆盘位置,使固定轴42固定在鼓体1的固定孔13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鼓架2上设有棒架21,所述棒架21位于所述滑道3的低端侧面,所述棒架21上开设有若干用于置放鼓棒8的棒孔211,使棒架21位于鼓架2上容易拿取的位置,鼓棒8不易丢失,鼓棒8随着鼓架2一起放置,不会导致鼓棒8的丢失。

更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鼓架2上固设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连接有线轮6,所述鼓体1侧面固设有吊耳14,所述吊耳14上连接有拉线7,所述拉线7另一端缠绕在所述线轮6上,驱动电机5为鼓体1的移动提供动力,节省人力。

更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底盘41端面固设有把手44,方便人员对底盘41的移动。

更进一步的方案中,如图2、图3、图4和图7,所述承载轴11上旋转设置有滚轮12,所述滚轮12设置在滑道3上,滚轮12保证鼓体1在滑道3上旋转和移动更加顺滑,轻松变换鼓体1的横竖状态。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