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加固隧道洞口山体滑坡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2:1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隧道 山体 洞口 加固 滑坡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加固隧道洞口山体滑坡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在隧道洞口处为避免山体滑坡对隧道交通产生影响,通常需要对易滑坡位置进行加固。
3.现有的用于加固隧道洞口山体滑坡的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加固施工耗时较长,加固效率较低,同时不便对雨水引流。
4.因此,提出一种用于加固隧道洞口山体滑坡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用于加固隧道洞口山体滑坡的装置加固效率较低和引流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加固隧道洞口山体滑坡的装置。
7.(二)技术方案
8.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9.一种用于加固隧道洞口山体滑坡的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护板,所述护板的顶端设有引流装置,所述护板的内部设有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通过第一通孔贯穿护板,所述加固装置由锥形头、固定筒和限位环组成,所述锥形头和限位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筒的两端,所述固定筒的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护板的一侧中部转动连接有抵柱,所述抵柱远离护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底板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块通过滑轨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底板远离护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滑块靠近液压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远离滑块的一侧与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内部设有固定钉,所述固定钉通过第二通孔贯穿底板。
10.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环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
11.进一步地,所述加固装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加固装置均匀分布在护板的内部。
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钉有多个,多个所述固定钉均匀分布在底板的内部。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通孔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三通孔均匀分布在固定筒的外侧。
14.进一步地,所述引流装置由转动板、v形引流板、弹性输水管和引流管组成,所述转动板与护板转动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v形引流板固定连接在转动板的底端,所述弹性输水管固定连接在v形引流板的中部底端。
16.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弹性输水管远离v形引流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
引流管与护板固定连接。
17.(三)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固装置、护板、底板、抵柱和液压缸,在其共同作用下使加固更方便,降低施工所需时间,解决了加固效率较低的问题。
2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动板、v形引流板、弹性输水管和引流管,在转动板和v形引流板的作用下可将雨水进行收集,并通过弹性输水管和引流管进行排放,解决了引流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护板的立体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固装置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引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25.附图标记:1、加固装置;2、护板;3、底板;4、固定钉;5、引流装置;6、抵柱;7、第一通孔;8、滑块;9、液压缸;10、固定块;11、滑轨;12、压力传感器;13、锥形头;14、第三通孔;15、固定筒;16、限位环;17、转动板;18、v形引流板;19、弹性输水管;20、引流管;21、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1
28.请参阅图1

3,一种用于加固隧道洞口山体滑坡的装置,包括底板3,底板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护板2,护板2的顶端设有引流装置5,护板2的内部设有加固装置1,加固装置1有多个,多个加固装置1均匀分布在护板2的内部,加固装置1通过第一通孔7贯穿护板2,加固装置1由锥形头13、固定筒15和限位环16组成,限位环16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7的直径,锥形头13和限位环16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筒15的两端,固定筒15的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14,第三通孔14有多个,多个第三通孔14均匀分布在固定筒15的外侧,护板2的一侧中部转动连接有抵柱6,抵柱6远离护板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8,底板3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滑轨11,滑块8通过滑轨11与底板3滑动连接,底板3远离护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靠近滑块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9,滑块8靠近液压缸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2,压力传感器12远离滑块8的一侧与液压缸9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底板3的内部设有固定钉4,固定钉4通过第二通孔21贯穿底板3,固定钉4有多个,多个固定钉4均匀分布在底板3的内部。
29.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加固装置1、护板2、底板3、抵柱6和液压缸9,在对山体滑坡进行加固时,将护板2贴紧山体滑坡表面,将底板3置于水平地面,通过固定钉4将底板3进行固定,启动液压缸9推动滑块8,滑块8带动抵柱6移动,使抵柱6顶紧护板2,然后将加固装置1
钉入滑坡山体,并向其中注入混凝土,混凝土通过第三通孔14流出固定筒15,将固定筒15与滑坡山体之间的间隙填充,使加固装置1不易松动,同时加固加固装置1附近的滑坡山体,在压力传感器12的作用下,可以检测滑块8与液压缸9之间的压力,当发生山体滑坡时,会通过护板2推动抵柱6移动,通过压力传感器12的压力变化可对山体滑坡进行监测,解决了加固效率较低的问题。
30.实施例2
31.请参阅图1和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具体是,引流装置5由转动板17、v形引流板18、弹性输水管19和引流管20组成,转动板17与护板2转动连接。
32.具体的,v形引流板18固定连接在转动板17的底端,弹性输水管19固定连接在v形引流板18的中部底端。
33.具体的,引流管20的一端与弹性输水管19远离v形引流板18的一端固定连接,引流管20与护板2固定连接。
34.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转动板17、v形引流板18、弹性输水管19和引流管20,在转动板17和v形引流板18的作用下可将雨水进行收集,并通过弹性输水管19和引流管20进行排放,减少雨水对滑坡山体进行冲刷,避免引起安全隐患,解决了引流不便的问题。
3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加固隧道洞口山体滑坡的装置加固效率较低和引流不便的问题。
3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