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道路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9: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排水 道路 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道路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大力推进,我国道路建造需求也日益增多,道路排水系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当路面有积水时,过往的车辆易出现轮胎打滑现象,导致出现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排水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路面有积水时,过往的车辆易出现轮胎打滑现象,导致出现交通事故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路排水装置,包括:道路、多个第一下水道和第二下水道,
5.所述道路上端面两侧边对称设置有所述第一下水道,所述第一下水道上端口设置有第一井盖,所述第一井盖上开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一下水道底部与第一排水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另一端与排水槽连接,所述第一排水管内设置有滤网,所述第一排水管侧壁与集物管一端连接,所述集物管另一端与所述道路侧壁连接,所述集物管另一端口设置有排物门;
6.所述道路上端面中间位置均匀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下水道,所述第二下水道上端口设置有第二井盖,所述第二井盖上开设有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下水道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有第三排水孔,
7.所述第二下水道底部与第二排水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排水管另一端与所述排水槽连接。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下水道内侧壁设置有多个引流板。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下水道和所述第二下水道内均设置有阀门。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排水管内壁位于所述滤网上端设置有弹性接头,所述弹性接头与杂物承接板连接。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板底部侧边对称设置有竖板,所述竖板上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疏通网板连接,所述疏通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排水孔相匹配的疏通柱。
12.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道路排水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下水道和第二下水道及时将道路表面积水排至排水槽,避免车辆因积水出现轮胎打滑现象,设计合理,适于生产和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3.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道路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实施例1中一种道路排水装置中第一下水道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实施例2中一种道路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实施例2中一种道路排水装置中第二下水道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实施例2中一种道路排水装置中疏通柱进行疏通的状态图;
18.图6为实施例3中一种道路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图6中a处放大图。
20.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1.道路;2.第一下水道;3.第二下水道;4.电动伸缩杆;5.第一排水管;6.集物管;7.滤网;8.排物门;9.排水槽;10.第二排水管;11.弹性接头;12.阀门;13.引流板;14.杂物承接板;15.第一井盖;16.第一排水孔;17.第二井盖;18.第二排水孔;19.过滤板;20.第三排水孔;21.竖板;22.疏通网板;23.疏通柱。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2.请参阅图1至图7。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3.实施例1
2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道路排水装置,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道路1、多个第一下水道2和第二下水道3,道路1上端面两侧边对称设置有第一下水道2,第一下水道2上端口设置有第一井盖15,第一井盖15上开设有第一排水孔16,第一下水道2底部与第一排水管5一端连接,第一排水管5另一端与排水槽9连接,第一排水管5内设置有滤网7,第一排水管5侧壁与集物管6一端连接,集物管6另一端与道路1侧壁连接,集物管6另一端口设置有排物门8;道路1上端面中间位置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下水道3,第二下水道3上端口设置有第二井盖17,第二井盖17上开设有第二排水孔18,第二下水道3内设置有过滤板19,过滤板19上设置有第三排水孔20,第二下水道3底部与第二排水管10一端连接,第二排水管10另一端与排水槽9连接。
25.其中,第一下水道2内侧壁设置有多个引流板13。
26.其中,第一下水道2和第二下水道3内均设置有阀门12。
27.实施例2
2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道路排水装置,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特征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特征在于:如图3

5所示,过滤板19底部侧边对称设置有竖板21,竖板21上
设置有电动伸缩杆4,电动伸缩杆4的输出端与疏通网板22连接,疏通网板22上设置有与第三排水孔20相匹配的疏通柱23。
29.实施例3
3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公开了一种道路排水装置,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特征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特征在于:如图6

7所示,第一排水管5内壁位于滤网7上端设置有弹性接头11,弹性接头11与杂物承接板14连接,通过弹性接头11和杂物承接板14配合,减少杂物冲击力,避免杂物将滤网7破坏。
31.在具体使用中:道路1存在积水时,将阀门12打开,通过第一下水道2和第二下水道3及时将道路1表面积水排至排水槽9,其中,积水中杂物经第一下水道2至第一排水管5,第一排水管5中滤网7将杂物拦截,且堆积在集物管6中,通过排物门8便于将集物管6中杂物取出,积水中杂物流经第二下水道3时,过滤板19将杂物拦截,电动伸缩杆4可带动疏通网板22上移,将疏通柱23置于第三排水孔20内,可疏通第三排水孔20,另外,在道路1没有积水时,可关闭阀门12,避免异味散出。
3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道路排水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路面有积水时,过往的车辆易出现轮胎打滑现象,导致出现交通事故的问题,设计合理,适于生产和推广应用。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33.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