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可减缓沉降的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6: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沉降 减缓 建筑结构 建筑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减缓沉降的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的稳定和整体的强度,会在地基内打入建筑桩,建筑桩一般为直柱的形式,直柱的下端设置有锥形的桩头,桩头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将桩体插设于地基内,直柱的形式与地基的接触面积小,且其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力结构,在地基内泥土发生下沉时,易使得建筑桩内的桩体发生倾斜和下移,从而使得建筑不够稳定,且一般的建筑桩,其强度不够,进而不能有效地提高建筑的牢固性。
3.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建筑桩大多不能有效地减缓建筑结构的沉降,且不能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的强度。
4.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减缓沉降的建筑结构,包括桩头和桩体,所述桩头设置于所述桩体的底端,所述桩体内设有腔室,所述桩体的顶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腔室的顶部连通的通孔和浇筑机构,所述通孔内穿设有延伸至所述腔室内的滑杆,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滑杆固定连接,所述腔室的内壁上连通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滑杆对应所述限位孔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机构,每个所述限位机构分别滑动贯穿一个所述限位孔。
7.优选的,所述浇筑机构包括连通设置于凹槽底部和腔室顶部之间的浇筑孔,所述浇筑孔内设置有橡胶密封塞。
8.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通孔内壁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杆固定连接,所述滑槽的底部上转动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顶端转动贯穿所述滑槽的顶部和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所述螺栓螺纹贯穿所述滑块。
9.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均包括滑动连接于对应限位孔内的限位杆,所述滑杆的上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限位杆与对应的所述凸块之间通过连杆转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螺栓的顶端设置有驱动把手。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由于上述结构设计,通过设置桩头、桩体、腔室、凹槽、滑杆和限位孔等,能有效地减缓建筑结构的沉降,其中限位机构的设置,使得桩体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受力,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稳定性,另外驱动机构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多个限位机构同时进行驱动;
13.通过设置桩头、桩体、腔室、凹槽、滑杆和限位孔等,能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的强
度,其中浇筑机构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腔室进行浇筑混凝土,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桩体的强度,另外驱动把手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螺栓进行驱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桩头、2桩体、3腔室、4凹槽、5滑杆、6限位孔、7浇筑孔、8橡胶密封塞、9滑槽、10滑块、11螺栓、12限位杆、13凸块、14连杆、15驱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19.实施例:
20.如图1

图3所示,一种可减缓沉降的建筑结构,包括桩头1和桩体2,桩头1设置于桩体2的底端,桩体2内设有腔室3,桩体2的顶端设有凹槽4,凹槽4的底部设置有与腔室3的顶部连通的通孔和浇筑机构,通孔内穿设有延伸至腔室3内的滑杆5,通孔的内壁上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滑杆5固定连接,腔室3的内壁上连通设有多个限位孔6,滑杆对应限位孔6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机构,每个限位机构分别滑动贯穿一个限位孔6。
21.具体的,浇筑机构包括连通设置于凹槽4底部和腔室3顶部之间的浇筑孔7,浇筑孔7内设置有橡胶密封塞8,浇筑机构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腔室3进行浇筑混凝土。
22.具体的,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通孔内壁上的滑槽9,滑槽9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0,滑块10与滑杆5固定连接,滑槽9的底部上转动连接有螺栓11,螺栓11的顶端转动贯穿滑槽9的顶部和凹槽4的底部设置,螺栓11螺纹贯穿滑块10,驱动机构的设置,能有效地对限位机构进行驱动。
23.具体的,限位机构均包括滑动连接于对应限位孔6内的限位杆12,滑杆5的上固定连接有凸块13,限位杆12与对应的凸块13之间通过连杆14转动连接,限位机构的设置,使得桩体2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受力,进而有效地减缓了桩体2的沉降。
24.具体的,螺栓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把手15,驱动把手15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螺栓11进行驱动。
25.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中,工作人员可将利用现有技术将桩头1和桩体2插入地基中,插入完毕后,工作人员可手动转动或利用现有设备驱动螺栓11转动,螺栓11转动使得滑块10在滑槽9的限位作用下向上或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滑杆5同步向上或向下移动,滑杆5向上移动时使得多根连杆14发生相应的转动,进而使得多根限位杆12在限位孔6的限位作用下向内移动,当滑杆5向下移动时使得多根连杆14也发生相应的转动,进而使得多根限位杆12在限位孔6的限位作用下向外移动,转动螺栓11直至多根限位杆12均向外移动至极限处即可,多根限位杆12在水平方向上插设于地基内,进而使得桩体2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受力结构,从而能有效地减缓桩体2的沉降,即减缓了桩体2上建筑的沉降,工作人员可打开橡胶密封塞8,将混凝土浇筑于腔室3内,浇筑混凝土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
赘述,浇筑混凝土的桩体2强度更大,若建筑对桩体2的强度要求不高且只是临时搭建的话,工作人员可不必浇筑混凝土,当拆卸建筑时,工作人员可转动螺栓11使得滑杆15上移直至多根限位杆12均收入对应的限位孔6内,最后将桩体2和桩头1移出地基后即可重复使用。
26.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减缓沉降的建筑结构,包括桩头(1)和桩体(2),所述桩头(1)设置于所述桩体(2)的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2)内设有腔室(3),所述桩体(2)的顶端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腔室(3)的顶部连通的通孔和浇筑机构,所述通孔内穿设有延伸至所述腔室(3)内的滑杆(5),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滑杆(5)固定连接,所述腔室(3)的内壁上连通设有多个限位孔(6),所述滑杆对应所述限位孔(6)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机构,每个所述限位机构分别滑动贯穿一个所述限位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缓沉降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机构包括连通设置于凹槽(4)底部和腔室(3)顶部之间的浇筑孔(7),所述浇筑孔(7)内设置有橡胶密封塞(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缓沉降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通孔内壁上的滑槽(9),所述滑槽(9)内滑动连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与所述滑杆(5)固定连接,所述滑槽(9)的底部上转动连接有螺栓(11),所述螺栓(11)的顶端转动贯穿所述滑槽(9)的顶部和所述凹槽(4)的底部设置,所述螺栓(11)螺纹贯穿所述滑块(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减缓沉降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11)的顶端设置有驱动把手(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减缓沉降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均包括滑动连接于对应限位孔(6)内的限位杆(12),所述滑杆(5)的上固定连接有凸块(13),所述限位杆(12)与对应的所述凸块(13)之间通过连杆(14)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减缓沉降的建筑结构,包括桩头和桩体,所述桩头设置于所述桩体的底端,所述桩体内设有腔室,所述桩体的顶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腔室的顶部连通的通孔和浇筑机构,所述通孔内穿设有延伸至所述腔室内的滑杆,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滑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地减缓建筑结构的沉降,限位机构的设置,使得桩体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受力,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稳定性,另外驱动机构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多个限位机构同时进行驱动;浇筑机构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腔室进行浇筑混凝土,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桩体的强度。桩体的强度。桩体的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常秀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艾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0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