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房屋排水阀门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6:2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建筑设备 排水 阀门 房屋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房屋排水阀门。


背景技术:

2.排水阀门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水工业产品,主要应用于城市、建筑、企业给排水工程、工业及生活污水处理和水利工程等领域,其中应用较多的主要是各类中低压阀门,包括各类蝶阀和闸阀其他还有球阀、止回阀、排气阀、旋塞阀、隔膜阀、减压阀、调流阀、排泥阀等。其中,现有技术中用于地面排废水的阀门不够理想,容易堵塞,大多通过滤网过滤纤维、杂质,而滤网较粗则起不到过滤效果,滤网较细则很快就堵塞,需要清理才能继续使用,维护麻烦,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房屋排水阀门。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5.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外管体基座、中间排水支撑斗、支撑斗溢水孔、内侧防臭隔离套筒、表面滤水盖板、滤水盖板滤水孔、毛刷挂钩、毛刷固定缆绳和纤维物阻挡毛刷,所述安装外管体基座预埋于建筑结构中,并与房屋排水管的入口相通连接,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中段侧边设置有贯穿的通孔,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位于所述安装外管体基座内,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的外壁与所述安装外管体基座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的上端与所述安装外管体基座的上端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内侧防臭隔离套筒位于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内,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的内壁与所述内侧防臭隔离套筒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内侧防臭隔离套筒的结构为上下贯穿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内侧防臭隔离套筒的下端位置与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内的下端位置具有间隙,且所述内侧防臭隔离套筒的下端位置位于所述支撑斗溢水孔以下的位置,所述内侧防臭隔离套筒的上端与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表面滤水盖板的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的所述滤水盖板滤水孔,所述表面滤水盖板位于所述内侧防臭隔离套筒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所述毛刷挂钩,所述毛刷固定缆绳的上端与所述毛刷挂钩固定连接,所述毛刷固定缆绳的外表面均匀分布设置多组所述纤维物阻挡毛刷,所述纤维物阻挡毛刷布满整个所述房屋排水管的内部。
6.进一步,所述安装外管体基座上端的外侧固定设置凸起的基座外凸缘部,所述基座外凸缘部位于建筑结构的表面位置,所述安装外管体基座的上端内壁设置有向内凸起的基座内凸缘部,所述基座内凸缘部用于与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可拆卸连接。
7.进一步,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的上端设置有向外凸起的支撑斗外凸缘部,所述基座内凸缘部的上端与所述基座外凸缘部上端之间的间距与所述支撑斗外凸缘部的厚度相等,所述基座内凸缘部的宽度与所述支撑斗外凸缘部的宽度相等,所述支撑斗外凸缘部位于所述基座内凸缘部上,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的内侧设置向内凸起的盖板支撑内凸缘和套
筒支撑凸缘,所述套筒支撑凸缘用于与内侧防臭隔离套筒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支撑内凸缘用于与表面滤水盖板可拆卸连接。
8.进一步,所述内侧防臭隔离套筒的上端外侧设置有凸起的隔离套筒外凸缘,所述内侧防臭隔离套筒通过所述隔离套筒外凸缘位于所述套筒支撑凸缘上,所述表面滤水盖板的边缘位于所述盖板支撑内凸缘上,所述盖板支撑内凸缘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斗外凸缘部的上端间距与所述表面滤水盖板的厚度相等。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房屋排水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外管体基座、中间排水支撑斗、内侧防臭隔离套筒构成防臭组件,表面设置表面滤水盖板初步过滤,设置孔径较大的滤水孔,提高排水效率,另外在中间排水支撑斗的下端设置横向的纤维物阻挡毛刷,水淋到毛刷上能够高效的将水中的纤维、毛发等很容易造成管道堵塞的物质给阻挡,仅需要在排水不畅时将毛刷取出清洗即可,不仅排水效率高,同时具有防堵塞、防臭的功能,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图1中a部分局部放大图;
13.图3是中间排水支撑斗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表面滤水盖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16.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外管体基座1、中间排水支撑斗2、支撑斗溢水孔3、内侧防臭隔离套筒4、表面滤水盖板5、滤水盖板滤水孔6、毛刷挂钩7、毛刷固定缆绳8和纤维物阻挡毛刷9,所述安装外管体基座1预埋于建筑结构中,并与房屋排水管10的入口相通连接,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2中段侧边设置有贯穿的通孔,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2位于所述安装外管体基座1内,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2的外壁与所述安装外管体基座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2的上端与所述安装外管体基座1的上端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内侧防臭隔离套筒4位于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2内,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2的内壁与所述内侧防臭隔离套筒4的外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内侧防臭隔离套筒4的结构为上下贯穿的圆筒状结构,所述内侧防臭隔离套筒4的下端位置与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2内的下端位置具有间隙,且所述内侧防臭隔离套筒4的下端位置位于所述支撑斗溢水孔3以下的位置,所述内侧防臭隔离套筒4的上端与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2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表面滤水盖板5的上设置有多个贯穿的所述滤水盖板滤水孔6,所述表面滤水盖板5位于所述内侧防臭隔离套筒4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所述毛刷挂钩7,所述毛刷固定缆绳8的上端与所述毛刷挂钩7固定连接,所述毛刷固定缆绳8的外表面均匀分布设置多组所述纤维物阻挡毛刷9,所述纤维物阻挡毛刷9布满整个所述房屋排水管10的内部。
17.进一步,所述安装外管体基座1上端的外侧固定设置凸起的基座外凸缘部101,所
述基座外凸缘部101位于建筑结构的表面位置,所述安装外管体基座1的上端内壁设置有向内凸起的基座内凸缘部102,所述基座内凸缘部102用于与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2可拆卸连接。
18.进一步,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2的上端设置有向外凸起的支撑斗外凸缘部201,所述基座内凸缘部102的上端与所述基座外凸缘部101上端之间的间距与所述支撑斗外凸缘部201的厚度相等,所述基座内凸缘部102的宽度与所述支撑斗外凸缘部201的宽度相等,所述支撑斗外凸缘部201位于所述基座内凸缘部102上,所述中间排水支撑斗2的内侧设置向内凸起的盖板支撑内凸缘202和套筒支撑凸缘203,所述套筒支撑凸缘203用于与内侧防臭隔离套筒4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支撑内凸缘202用于与表面滤水盖板5可拆卸连接。
19.进一步,所述内侧防臭隔离套筒4的上端外侧设置有凸起的隔离套筒外凸缘401,所述内侧防臭隔离套筒4通过所述隔离套筒外凸缘401位于所述套筒支撑凸缘203上,所述表面滤水盖板5的边缘位于所述盖板支撑内凸缘202上,所述盖板支撑内凸缘202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斗外凸缘部201的上端间距与所述表面滤水盖板5的厚度相等。
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2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安装外管体基座1预埋于建筑物内,并与房屋排水管10的上端端口接触相通,待建筑施工完毕后,将其余组件安装上,在排水时,部分水流会沉积在中间排水支撑斗2中的下段,水位至支撑斗溢水孔3的下端位置,而内侧防臭隔离套筒4的下端位于中间排水支撑斗2内的水中,从而使得内侧防臭隔离套筒4与中间排水支撑斗2之间通过水阻挡空气,起到防臭的效果,当继续排水时,水从支撑斗溢水孔3溢出,支撑斗溢水孔3的窗口可开大,便于大量水排出,水中的易堵塞纤维、毛发等物质被挡在纤维物阻挡毛刷9上,或挂在纤维物阻挡毛刷9上,纤维物阻挡毛刷9通过毛刷固定缆绳8挂在毛刷挂钩7上,一定时间后,直接将中间排水支撑斗2取出,即可带出毛刷固定缆绳8和纤维物阻挡毛刷9,从而对纤维物阻挡毛刷9进行清洗,能够有效的起到防堵效果。
2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