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水闸门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3:1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工程施工 水利 水闸 设备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施工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水闸门。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
3.现有技术中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水闸门,大部分存在启闭闸门不够安全牢靠,总体成本过高,整体密封性不够好,闭闸时会留有间隙难以处理,水源会形成一直流失的问题。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水闸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启闭闸门更加安全牢靠,结构较为简单成本更低,整体密封性更好,闭闸时有效将间隙进行封堵,有效防止水源一直流失的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水闸门。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水闸门包括:龙门架;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固定安装在所述龙门架的顶部,且所述防护箱的底部为开口;转轴,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防护箱内;绕线轮,所述绕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上;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绕线轮上,且所述钢丝绳的底端延伸到所述龙门架内;蜗轮,所述蜗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上;蜗杆,所述蜗杆转动安装在所述防护箱内,且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相啮合;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龙门架的顶部;第一锥齿,所述第一锥齿固套设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锥齿,所述第二锥齿固定套设在所述蜗杆上,且所述第一锥齿与所述第二锥齿相啮合;两个固定耳杆,两个所述固定耳杆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龙门架的两侧内壁上;两个滑套,两个所述滑套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所述固定耳杆上;闸板,所述闸板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滑套上,且所述闸板的顶部与所述钢丝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滑槽,所述滑槽开设在所述闸板的一侧外壁上;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转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且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延伸到所述闸板外;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均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内,且所述双向丝杆贯穿两个所述滑块并与两个所述滑块螺纹连接;两个堵缝板,两个所述堵缝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滑块的底部;u型安装架,所述u型安装架设置在所述龙门架的下方。
7.优选的,所述龙门架的顶部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钢丝绳贯穿所述避让孔并与所述避让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闸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环,所述钢丝绳的底端与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闸板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支块,两个所述支块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套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双向丝杆位于所述闸板外的一端上开设有内六角。
11.优选的,两个所述堵缝板靠近所述闸板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软垫,且两个所述第一密封软垫的一侧外壁均与所述闸板的一侧外壁相接触。
12.优选的,所述u型安装架上开设有u型纳槽,所述u型纳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软垫,所述闸板与所述u型纳槽相适配,所述闸板的底部延伸到所述u型纳槽内并与所述第二密封软垫的顶部相接触,且两个所述堵缝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分别与所述第二密封软垫的两侧内壁相接触。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水闸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水闸门,通过龙门架、绕线轮、钢丝绳、涡轮、蜗杆、电机、滑套、双向丝杆等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启闭闸门更加安全牢靠,结构较为简单成本更低,整体密封性更好,闭闸时有效将间隙进行封堵,有效防止水源一直流失。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水闸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17.图3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水闸门的一种闸板的正视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水闸门的一种闸板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龙门架;2、防护箱;3、转轴;4、绕线轮;5、钢丝绳;6、蜗轮;7、蜗杆;8、电机;9、第一锥齿;10、第二锥齿;11、固定耳杆;12、滑套;13、闸板;14、滑槽;15、双向丝杆;16、滑块;17、堵缝板;18、u型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请结合参阅图1

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水闸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水闸门的一种闸板的正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水闸门的一种闸板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水闸门包括:龙门架1;防护箱2,所述防护箱2固定安装在所述龙门架1的顶部,且所述防护箱2的底部为开口;转轴3,所述转轴3转动安装在所述防护箱2内;绕线轮4,所述绕线轮4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3上;钢丝绳5,所述钢丝绳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绕线轮4上,且所述钢丝绳5的底端延伸到所述龙门架1内;蜗轮6,所述蜗轮6固定套设在所
述转轴3上;蜗杆7,所述蜗杆7转动安装在所述防护箱2内,且所述蜗轮6与所述蜗杆7相啮合;电机8,所述电机8固定安装在所述龙门架1的顶部;第一锥齿9,所述第一锥齿9固套设在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上;第二锥齿10,所述第二锥齿10固定套设在所述蜗杆7上,且所述第一锥齿9与所述第二锥齿10相啮合;两个固定耳杆11,两个所述固定耳杆11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龙门架1的两侧内壁上;两个滑套12,两个所述滑套12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所述固定耳杆11上;闸板13,所述闸板13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滑套12上,且所述闸板13的顶部与所述钢丝绳5的底端固定连接;滑槽14,所述滑槽14开设在所述闸板13的一侧外壁上;双向丝杆15,所述双向丝杆15转动安装在所述滑槽14内,且所述双向丝杆15的一端延伸到所述闸板13外;两个滑块16,两个所述滑块16均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14内,且所述双向丝杆15贯穿两个所述滑块16并与两个所述滑块16螺纹连接;两个堵缝板17,两个所述堵缝板17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滑块16的底部;u型安装架18,所述u型安装架18设置在所述龙门架1的下方。
23.所述龙门架1的顶部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钢丝绳5贯穿所述避让孔并与所述避让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24.所述闸板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环,所述钢丝绳5的底端与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
25.所述闸板13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支块,两个所述支块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套12固定连接。
26.所述双向丝杆15位于所述闸板13外的一端上开设有内六角。
27.两个所述堵缝板17靠近所述闸板13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软垫,且两个所述第一密封软垫的一侧外壁均与所述闸板13的一侧外壁相接触。
28.所述u型安装架18上开设有u型纳槽,所述u型纳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软垫,所述闸板13与所述u型纳槽相适配,所述闸板13的底部延伸到所述u型纳槽内并与所述第二密封软垫的顶部相接触,且两个所述堵缝板17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分别与所述第二密封软垫的两侧内壁相接触。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水闸门的工作原理如下:
30.使用时,将装置移至所需安装河口处,一般提前将河口夯实,并量好河口尺寸,定制对应的u型安装架18与闸板13,然后将龙门架1固定安装在河口顶部,然后将u型安装架18固定安装在河口内即可;
31.当需要关闭闸门时,启动电机8的输出轴旋转,电机8带动第一锥齿9旋转,第一锥齿9带动第二锥齿10旋转,第二锥齿10带动蜗杆7旋转,蜗杆7带动蜗轮6旋转,蜗轮6带动转轴3旋转,转轴3带动绕线轮4转动,绕线轮4带动钢丝绳5释放,由于闸板13较重,在重力作用下,闸板13通过两个滑套12,平稳下滑直至落入到u型安装架18上的u型纳槽内,并与第二密封软垫的顶部接触压紧,完成快速关闭闸门操作;
32.由于闸板13与u型纳槽的两侧内壁会存有间隙,此时进行堵缝密封操作,使用内六角扳手转动双向丝杆15,双向丝杆15转动带动两个滑块16做相互远离的运动,直至两个滑块16带动两个堵缝板17延伸到与第二密封软垫两侧内壁牢牢接触,密封紧密,同时第一密封软垫同步移动将缝隙堵住,此时闸板13封堵严实,不会造成水源一直流失;
33.当需要开启闸门时,同理反转双向丝杆15后,再同理令电机8的输出轴反转,即可快速平稳地将闸板13吊起,且由于涡轮6与蜗杆7的自锁效应,整体结构更加稳定牢靠,防护
箱2内的机械结构不会轻易产生锈蚀损坏等问题。
3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水闸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的挡水闸门,通过龙门架1、绕线轮4、钢丝绳5、涡轮6、蜗杆7、电机8、滑套12、双向丝杆15等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启闭闸门更加安全牢靠,结构较为简单成本更低,整体密封性更好,闭闸时有效将间隙进行封堵,有效防止水源一直流失。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