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装配式电缆通道的交叉段工作井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2:5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土建 交叉 电缆 通道 用于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施土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电缆通道的交叉段工作井。


背景技术:

2.随着生产建设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个领域的工业生产过程和人们的生活对电能的利用已十分普及,电能从发电厂到用户,需要经过输电、变电、配电等过程,而电力线路是将变、配电所与各电能用户或用电设备联接起来,由电源端(变、配电所)向负荷端(电能用户或用电设备)输送和分配电能的导体回路。电力线路主要有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二种;电缆线路铺设在电力通道内,常见的室外电缆敷设方式有地下直埋敷设、穿保护管敷设、电缆沟敷设、电缆隧道敷设;在室外电力电缆通道的l型、t型、十字型交叉处,需要设置工作井。传统的电力通道工作井采用砖砌体或现浇筑混凝土,但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对配电线路建设要求按照“两型一化”的标准执行,即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工业化。现阶段,各地均在积极研究装配式预制件以满足新要求下的电力通道建设需求。
3.与现场浇筑电力通道相比,装配式电力通道具有如下优点:(1)施工工期短:以现浇一公里高压电力通道为例,要经历开挖、打垫层、砌外模、支内模、钢筋下料、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模,到最后回填土方,正常施工周期需要两个月左右。而装配式电力通道,所有预制件产品的所有工序均在工厂完成,在现场做好垫层后便可直接进行拼装,施工周期只需要15天左右,时间能缩短75%左右。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占用交通道路的情况,对影响正常通行而产生的占道费、环保措施费将极大的降低。(2)工程质量有保障:供电安全是重中之重,传统的土建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需要现场浇筑,受场地、环境、气候影响较大,隐蔽工程的偷工减料的情况难以避免,导致施工质量难以保证,而最常用的砖砌、素混凝土配电柜基础在软土地基上还常常会有沉降过大而导致开裂的情况发生,为以后供电安全埋下了极大的隐患。装配式预制件的产品在工厂内完成,有完整的质控措施,其质量可控性强,质量可靠。(3)符合环保要求: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噪声、扬尘及染污等问题无法避免,而在工厂内生产有严格的环保措施,有效的解决了环保问题。(4)施工成本低:对于交叉段工作井,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方式施工,其成本约在12000元/个左右,这其中可能还含有长时间占道的不可控因素;而预制交叉段工作井在工厂制作,在现场开挖垫层及吊装运输安装施工,概算在10000元/个左右,而由于装配式预制件在工厂内加工而成,并采用流水线式生产,随着产量的增加,其整体成本更进一步低于现场制作的成本,而且预制件的模板复用率高,能避免浪费的情况发生。
4.综上所述,传统的现场施工方式的施工工序繁琐,施工周期长,对劳动力需要量大,且施工周期受环境影响较大,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后期维护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电缆通道的交叉段工作井,该工作井不需要进行现场的浇筑,其安装和施工过程更加便捷,且能有效保证现场施工的质量,且能有助于装配式电缆井的快速施工。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电缆通道的交叉段工作井,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和四根钢筋混凝土柱;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呈矩形,钢筋混凝土底板的中心开设有集水坑;
7.所述钢筋混凝土柱的横截面呈四边形,且其尺寸由上到下连续增大;四根钢筋混凝土柱分别固定连接在钢筋混凝土底板上端面的四角处;
8.每根钢筋混凝土柱靠近钢筋混凝土底板中心的两个侧面的下端均通过钢筋混凝土斜块与钢筋混凝土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每根钢筋混凝土柱远离钢筋混凝土底板中心的两侧面与钢筋混凝土底板端角处的两端沿相平齐。
9.进一步,为了适应t型转角交叉段的布置要求,还包括至少一块钢筋混凝土侧板,所述钢筋混凝土侧板竖向的设置,钢筋混凝土侧板的两侧端沿分别与相邻的两根钢筋混凝土柱的侧端面固定连接,钢筋混凝土侧板的下端沿与钢筋混凝土底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10.进一步,为了适应l型转角交叉段的布置要求,所述钢筋混凝土侧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钢筋混凝土侧板相邻的设置。
11.进一步,为了使整体的强度更好,且能便于节省中间安装环节,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四根钢筋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斜块为一体式结构。
12.进一步,为了使整体的强度更好,且能便于节省中间安装环节,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四根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斜块和钢筋混凝土侧板为一体式结构。
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钢筋混凝土底板上端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四根钢筋混凝土柱,能方便的在钢筋混凝土底板和四根钢筋混凝土柱之间形成井体空间,从而能在施工过程中迅速进行工作井的成型,降低了现场施工所需要的时间。通过钢筋混凝土斜块的设置,能使钢筋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底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本工作井通用性好,在不设置钢筋混凝土侧板的情况下可以适应十字型交叉段的需求;通过设置一块钢筋混凝土侧板,能满足t型交叉段的安装需求;通过设置两块相邻的钢筋混凝土侧板,能满足l型转角交叉段的安装需求;通过集水坑的设置,能便于将进入工作井底部的水流积聚到集水坑中;该工作井的安装和施工过程更加便捷,有助于实现装配电缆井的快速铺设,且能有效保证现场施工的质量,且能有助于装配式电缆井的快速施工。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的俯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钢筋混凝土底板,2、钢筋混凝土柱,3、钢筋混凝土斜块,4、钢筋混凝土侧板,5、集水坑,6、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用于装配式电缆通道的交叉段工作井,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1和四根钢筋混凝土柱2;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1呈矩形;为了方便固定钢筋混凝土底板的位置,钢筋混凝土底板1的中心开设有集水坑5;
22.所述钢筋混凝土柱2的横截面呈四边形,且其尺寸由上到下连续增大;四根钢筋混凝土柱2分别固定连接在钢筋混凝土底板1上端面的四角处;钢筋混凝土柱2上端为水平面结构。
23.每根钢筋混凝土柱2靠近钢筋混凝土底板1中心的两个侧面的下端均通过钢筋混凝土斜块3与钢筋混凝土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每根钢筋混凝土柱2远离钢筋混凝土底板1中心的两侧面与钢筋混凝土底板1端角处的两端沿相平齐。
24.作为一种优选,还包括盖板6,所述盖板6盖合在四根钢筋混凝土柱2的上端。
25.为了方便在一侧形成封装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块钢筋混凝土侧板4,所述钢筋混凝土侧板4竖向的设置,钢筋混凝土侧板4的两侧端沿分别与相邻的两根钢筋混凝土柱2的侧端面固定连接,钢筋混凝土侧板4的下端沿与钢筋混凝土底板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26.为了适应l形转角的布置要求,所述钢筋混凝土侧板4的数量为两块,两块钢筋混凝土侧板4相邻的设置。
27.为了使整体的强度更好,且能便于节省中间安装环节,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1、四根钢筋混凝土柱2和钢筋混凝土斜块3为一体式结构。
28.为了使整体的强度更好,且能便于节省中间安装环节,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1、四根钢筋混凝土柱2、钢筋混凝土斜块3和钢筋混凝土侧板4为一体式结构。
29.通过使钢筋混凝土底板上端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四根钢筋混凝土柱,能方便的在钢筋混凝土底板和四根钢筋混凝土柱之间形成井体空间,从而能在施工过程中迅速进行工作井的成型,降低了现场施工所需要的时间。通过钢筋混凝土斜块的设置,能使钢筋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底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本工作井通用性好,在不设置钢筋混凝土侧板的情况下可以适应十字型交叉段的需求;通过设置一块钢筋混凝土侧板,能满足t型交叉段的安装需求;通过设置两块相邻的钢筋混凝土侧板,能满足l型转角交叉段的安装需求;通过集水坑的设置,能便于将进入工作井底部的水流积聚到集水坑中;该工作井的安装和施工过程更加便捷,有助于实现装配电缆井的快速铺设,且能有效保证现场施工的质量,且能有助于装配式电缆井的快速施工。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