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集水坑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1-10-09 00: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施工 安装 方法 集水


1.本发明涉及管廊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水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为了满足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地下空间,需建设地下管廊将市政官网设施集中化。随着社会城镇化人口增多,生活要求多样化增加,市政设施将增加,为此需地下埋设大吨位、多舱室管廊。
3.由于各种原因,管廊内部通常会有液体渗入,为了收集管廊内渗入的液体,通常在管廊底部设置集水坑。现有技术中,集水坑通常与管廊为一体结构,即将集水坑预制在管廊的底壁外侧。但是集水坑凸出于管廊底壁,会导致管廊不便于运输。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集水坑凸出于管廊底壁,导致不便于对管廊进行运输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保证管廊和集水坑能够正常铺设的前提下,使得集水坑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凸出于管廊底壁的集水坑施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集水坑凸出于管廊底壁,导致管廊不便于运输的问题,实现对管廊和集水坑的正常运输及铺设。
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水坑施工方法,包括:
6.分别预制集水坑和管廊;
7.挖制基坑,并将所述集水坑置入所述基坑,所述集水坑与所述基坑之间具有间隙;
8.将所述管廊置于所述基坑上方;
9.在所述管廊与所述集水坑相对的位置上开设贯通孔;
10.连接所述集水坑与所述管廊。
11.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水坑施工方法,利用弯螺栓连接所述集水坑与所述管廊,所述弯螺栓的第一端与所述贯通孔连接,第二端穿过所述管廊与所述集水坑的结合面后与所述集水坑连接。
12.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水坑施工方法,所述弯螺栓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母与所述贯通孔以及所述集水坑连接。
13.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水坑施工方法,先将所述集水坑吊起,再连接所述集水坑与所述管廊。
14.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水坑施工方法,所述集水坑内设有第一预埋件,通过吊装所述第一预埋件将所述集水坑吊起。
15.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水坑施工方法,所述管廊上与所述贯通孔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预埋件,使机械葫芦分别与所述第一预埋件和所述第二预埋件连接,并利用所述机械葫芦将所述集水坑吊起。
16.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水坑施工方法,在将所述集水坑吊起后,调整所述集水
坑的位置与所述贯通孔对齐,再连接所述集水坑与所述管廊。
17.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水坑施工方法,在所述管廊上开设所述贯通孔前,先将所述管廊与相邻节段的所述管廊对齐并连接。
18.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水坑施工方法,连接所述集水坑与所述管廊后,通过所述集水坑上的预留孔向所述间隙内注浆。
19.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集水坑施工方法,在连接所述集水坑与所述管廊后,在所述贯通孔覆盖钢格栅。
20.本发明提供的集水坑施工方法,通过分别预制集水坑和管廊,使得在运输管廊过程中,管廊底部的整体为平面,更便于运输。通过挖设基坑,先将集水坑置入基坑内,再铺设管廊。然后在管廊上开设贯通孔,再将管廊与集水坑进行连接,以完成管廊与集水坑的正常铺设安装。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集水坑与管廊的连接结构的正视图;
23.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集水坑与管廊的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24.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集水坑与管廊的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25.附图标记:
26.1:集水坑;
ꢀꢀꢀꢀꢀꢀꢀꢀꢀ
2:管廊;
ꢀꢀꢀꢀꢀꢀꢀꢀꢀꢀꢀꢀ
3:弯螺栓;
27.4:第一预埋件;
ꢀꢀꢀꢀꢀ
5:第二预埋件;
ꢀꢀꢀꢀꢀꢀ
6: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下面结合图1

图3描述本发明的集水坑施工方法。
30.具体来说,集水坑施工方法,包括:
31.分别预制集水坑1和管廊2。可选地,集水坑1可设置为中空的立方体结构,并且在集水坑顶部设置敞口。
32.挖制基坑,并将集水坑1置入基坑,集水坑1与基坑之间具有间隙。可选地,间隙可设置为5cm。
33.将管廊2置于基坑上方。例如,可以采用廊上运廊、廊上架廊的方式铺装管廊2,以将管廊2置于基坑上方。
34.在管廊2与集水坑1相对的位置开设贯通孔6。
35.连接集水坑1与管廊2。
36.如此设置,通过分别预制集水坑1和管廊2,使得在运输管廊2过程中,管廊2底部的整体为平面,更便于运输。通过挖设基坑,先将集水坑1置入基坑内,再铺设管廊2。然后在管廊2上开设贯通孔6,再将管廊2与集水坑1进行连接,以完成管廊与集水坑的正常铺设安装。
37.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连接集水坑1与管廊2步骤中,利用弯螺栓3连接集水坑1与管廊2。弯螺栓3的第一端与贯通孔6连接,第二端穿过管廊2与集水坑1的结合面后与集水坑1连接。如此设置,工人在管廊2内部即对集水坑1与管廊2进行连接操作,操作更方便。
38.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弯螺栓3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母与贯通孔6以及集水坑1连接。进一步地,弯螺栓3的第一端穿过贯通孔6的孔壁与螺母螺纹配合紧固,第二端穿过集水坑1的内壁与螺母螺纹配合紧固。如此,能够方便快捷地利用弯螺栓3将集水坑1与管廊2进行连接。
39.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先将集水坑1吊起,再连接集水坑1与管廊2。通过将集水坑1吊起,以便于调整集水坑1与管廊2的相对位置,使集水坑1与贯通孔6对齐。因此,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将集水坑1吊起后,先调整集水坑1的位置,使之与贯通孔6对齐,再连接集水坑1与管廊2,以使集水坑1与管廊2能够达到准确的配合效果。
40.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集水坑1内设有第一预埋件4,通过吊装第一预埋件4将集水坑1吊起。通过设置第一预埋件4,可以作为吊装集水坑1的着力点,更便于对集水坑1进行吊装。
41.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管廊2上与贯通孔6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预埋件5。使机械葫芦分别与第一预埋件4和第二预埋件5连接,并利用机械葫芦将集水坑1吊起。如此设置,可以利用机械葫芦将集水坑1吊装,操作更加省力。
42.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管廊2上开设贯通孔6前,先将管廊2与相邻节段的管廊2对齐并连接。如此可以避免开孔后再移动管廊而导致贯通孔位置与集水坑相差较大的问题。
43.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集水坑1与所述管廊2后,通过集水坑1上的预留孔向集水坑1与基坑的间隙内注浆。通过向集水坑1与基坑的间隙内注浆,能够避免集水坑1与地基间出现空腔,从而保证集水坑1的结构强度。
44.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连接集水坑1与管廊2后,在集水坑1上方覆盖钢格栅。通过在贯通孔处覆盖钢格栅,能够避免人员掉落集水坑1内。
4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