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三色微弹仿棉织物的制作方法

2021-09-22 20: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棉织物 纱线 微弹仿


1.本实用新型属于纱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三色微弹仿棉织物。


背景技术:

2.随着针织服装向外衣化、时装化、休闲化方向发展,具有各种外观效应的针织面料层出不穷,其中轻质、弹力,并具有时尚外观效应的针织面料深受运动休闲针织服装市场的欢迎。
3.现有的具有针织面料需呈现双色效果的话通常通过对面料的后期染色使得面料具有不同的颜色,但是对织物的染色较为困难,容易造成串色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三色微弹仿棉织物。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三色微弹仿棉织物,包括织物本体,所述的织物本体包括第一双色纱线和第二双色纱线,所述的第一双色纱线包括相互缠绕第一纤维丝和第二纤维丝,所述的第二双色纱线包括相互缠绕的第一纤维丝和第三纤维丝,所述的第一纤维丝、第二纤维丝、第三纤维丝的颜色不同。
6.通过缠绕工艺,将第一纤维丝与第二纤维丝、第一纤维丝与第三纤维丝相互缠绕在一起,使第一双色纱线和第二双色纱线均具有物理性的弯曲,使两个纤维丝不易分开,缠绕紧密;该三色织物通过第一双色纱线和第二双色纱线依次编织而成,使得织物的表面能够同时存在不规则的第一纤维丝和第二纤维丝和第三纤维丝,利用第一纤维丝、第二纤维丝和第三纤维丝的颜色不同,使得织物的表面能够具有三种不同的颜色,提高织物的美观性,同时能够避免织物因后期染色造成染色不均或串色的现象。
7.在上述的一种三色微弹仿棉织物中,所述的第一纤维丝与第二纤维丝呈无规则缠绕。通过将第一纤维丝与第二纤维丝无规则相互缠绕,使第一双色纱线具有物理性的弯曲,使两个纤维丝不易分开,缠绕紧密。
8.在上述的一种三色微弹仿棉织物中,所述的第一纤维丝与第三纤维丝呈无规则缠绕。通过将第一纤维丝与第三纤维丝无规则相互缠绕,使第二双色纱线具有物理性的弯曲,使两个纤维丝不易分开,缠绕紧密。
9.在上述的一种三色微弹仿棉织物中,所述的第一双色纱线和第二双色纱线均呈波浪状。
10.在上述的一种三色微弹仿棉织物中,所述的织物本体由第一双色纱和第二双色纱纬编制成。织物本体通过第一双色纱线和第二双色纱线依次编织而成,使得织物的表面能够同时存在不规则的第一纤维丝和第二纤维丝和第三纤维丝,利用第一纤维丝、第二纤维丝和第三纤维丝的颜色不同,使得织物的表面能够具有三种不同的颜色。
11.在上述的一种三色微弹仿棉织物中,所述的第一纤维丝为涤纶、锦纶或尼龙的其
中一种。
12.在上述的一种三色微弹仿棉织物中,所述的第二纤维丝为涤纶、锦纶或尼龙的其中一种。
13.在上述的一种三色微弹仿棉织物中,所述的第三纤维丝为涤纶、锦纶或尼龙的其中一种。
14.在上述的一种三色微弹仿棉织物中,所述的第一双色纱线的支数为30

40s,第二双色纱线的支数为15

20s。
15.与现有技术相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通过缠绕工艺,将第一纤维丝与第二纤维丝、第一纤维丝与第三纤维丝相互缠绕在一起,使第一双色纱线和第二双色纱线均具有物理性的弯曲,使两个纤维丝不易分开,缠绕紧密;2、将具有弯曲性的第一双色纱线和第二双方色纱线依次纬编成织物,能够使该织物在不添加弹性纤维的同时使织物的表面具有一定的弹性;3、该三色织物通过第一双色纱线和第二双色纱线依次编织而成,使得织物的表面能够同时存在不规则的第一纤维丝和第二纤维丝和第三纤维丝,利用第一纤维丝、第二纤维丝和第三纤维丝的颜色不同,使得织物的表面能够具有三种不同的颜色,提高织物的美观性,同时能够避免织物因后期染色造成染色不均或串色的现象。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双色纱线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双色纱线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织物本体;21、第一双色纱线;22、第二双色纱线;3、第一纤维丝;4、第二纤维丝;5、第三纤维丝。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三色微弹仿棉织物,包括织物本体1,织物本体1 包括第一双色纱线21和第二双色纱线22,织物本体1由第一双色纱和第二双色纱纬编制成。织物本体1通过第一双色纱线21和第二双色纱线22依次编织而成,使得织物的表面能够同时存在不规则的第一纤维丝3和第二纤维丝4和第三纤维丝5,利用第一纤维丝3、第二纤维丝4和第三纤维丝5的颜色不同,使得织物的表面能够具有三种不同的颜色。
22.第一双色纱线21和第二双色纱线22均呈波浪状。
23.第一双色纱线21包括相互缠绕第一纤维丝3和第二纤维丝4,第一纤维丝 3与第二纤维丝4呈无规则缠绕。通过将第一纤维丝3与第二纤维丝4无规则相互缠绕,使第一双色纱线21具有物理性的弯曲,使两个纤维丝不易分开,缠绕紧密。
24.第二双色纱线22包括相互缠绕的第一纤维丝3和第三纤维丝5,第一纤维丝3与第三纤维丝5呈无规则缠绕。通过将第一纤维丝3与第三纤维丝5无规则相互缠绕,使第二双色纱线22具有物理性的弯曲,使两个纤维丝不易分开,缠绕紧密。
25.第一纤维丝3、第二纤维丝4、第三纤维丝5的颜色不同。
26.第一纤维丝3为涤纶、锦纶或尼龙的其中一种。
27.第二纤维丝4为涤纶、锦纶或尼龙的其中一种。
28.第三纤维丝5为涤纶、锦纶或尼龙的其中一种。
29.第一双色纱线21的支数为30

40s,第二双色纱线22的支数为15

20s。
30.与现有技术相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通过缠绕工艺,将第一纤维丝3与第二纤维丝4、第一纤维丝3与第三纤维丝5相互缠绕在一起,使第一双色纱线21和第二双色纱线22均具有物理性的弯曲,使两个纤维丝不易分开,缠绕紧密;将具有弯曲性的第一双色纱线21和第二双方色纱线依次纬编成织物,能够使该织物在不添加弹性纤维的同时使织物的表面具有一定的弹性;该三色织物通过第一双色纱线21和第二双色纱线22依次编织而成,使得织物的表面能够同时存在不规则的第一纤维丝3和第二纤维丝4和第三纤维丝5,利用第一纤维丝3、第二纤维丝4和第三纤维丝5的颜色不同,使得织物的表面能够具有三种不同的颜色,提高织物的美观性,同时能够避免织物因后期染色造成染色不均或串色的现象。
3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三色微弹仿棉织物,包括织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物本体(1)包括第一双色纱线(21)和第二双色纱线(22),所述的第一双色纱线(21)包括相互缠绕第一纤维丝(3)和第二纤维丝(4),所述的第二双色纱线(22)包括相互缠绕的第一纤维丝(3)和第三纤维丝(5),所述的第一纤维丝(3)、第二纤维丝(4)、第三纤维丝(5)的颜色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色微弹仿棉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双色纱线(21)和第二双色纱线(22)均呈波浪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三色微弹仿棉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纤维丝(3)与第二纤维丝(4)呈无规则缠绕。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三色微弹仿棉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纤维丝(3)与第三纤维丝(5)呈无规则缠绕。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色微弹仿棉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物本体(1)由第一双色纱和第二双色纱纬编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三色微弹仿棉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纤维丝(3)为涤纶、锦纶或尼龙的其中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三色微弹仿棉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纤维丝(4)为涤纶、锦纶或尼龙的其中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三色微弹仿棉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纤维丝(5)为涤纶、锦纶或尼龙的其中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三色微弹仿棉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双色纱线(21)的支数为30

40s,第二双色纱线(22)的支数为15

20s。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色微弹仿棉织物,包括织物本体,所述的织物本体包括第一双色纱线和第二双色纱线,所述的第一双色纱线包括相互缠绕第一纤维丝和第二纤维丝,所述的第二双色纱线包括相互缠绕的第一纤维丝和第三纤维丝,所述的第一纤维丝、第二纤维丝、第三纤维丝的颜色不同,该三色织物通过第一双色纱线和第二双色纱线依次编织而成,使得织物的表面能够同时存在不规则的第一纤维丝和第二纤维丝和第三纤维丝,利用第一纤维丝、第二纤维丝和第三纤维丝的颜色不同,使得织物的表面能够具有三种不同的颜色,提高织物的美观性,同时能够避免织物因后期染色造成染色不均或串色的现象。免织物因后期染色造成染色不均或串色的现象。免织物因后期染色造成染色不均或串色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于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浩晶化纤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7
技术公布日:2021/9/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