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井盖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3:5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井盖


1.本发明是关于井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盖。


背景技术:

2.近几年,特别是2015年以来,为了更好的保证市政管线的安全、减少道路反复开挖的“马路拉链”的出现,各大城市都开始兴建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管廊除了主体的廊道以外,还有一些服务于管廊的功能性节点,这些功能性节点一般分为两层或三层。除少数节点设置专门的步道外,为节省管廊占地空间,一般都依靠人孔和爬梯进行层间的上下。例如,如图1所示为通风井的二层构造,燃气舱一层011与燃气舱二层012之间、水舱一层021之间与水舱二层022之间、水信舱一层031与水信舱二层032之间以及电力舱一层041与电力舱二层042之间,均通过人孔05配合爬梯进行层间的上下。
3.如图2所示,现有管廊人孔05的设置是爬梯07与盖板06分离,爬梯07(例如钢爬梯或活挂爬梯)设置在管廊开口一侧,人孔05顶部设置手动或智能盖板开启,人员通过爬梯07在两层间上下,爬梯07由底层延伸至人孔05上沿以下。
4.但此种结构存在如下缺点:
5.1)由于盖板06盖合的需要,爬梯07无法伸出人孔05的顶口,工作人员在向上出人孔05时需要手扒挡水台051向上爬,这样非常不方便;由于人孔05一般都设置了挡水台051,安装固定扶手只能设置在盖板06及挡水台051以外,距离人员较远,使用也不方便。2)若安装固定扶手,盖板06关闭后扶手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人员搬运或移动某些临时设备。3)人孔05尺寸一般较大,通常尺寸为1.0
×
1.0m,人员在下人孔05时没有安全的扶手,有直接从人孔05掉入下层的风险。
6.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现有的人孔盖板及爬梯设置会对工作人员的上下造成一定的不便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需要寻找一种方法来提高工作人员上下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7.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井盖,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盖,增加了扶手功能,能够辅助人员上下攀爬,安全方便。
9.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井盖,用于设在人孔上,井盖包括能开合地设在人孔的顶口处的盖板,盖板具有能封堵人孔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能打开人孔的第二工作位置,在盖板的背面设有能伸缩的安全扶手,当盖板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盖板的背面朝向人孔设置,安全扶手处于缩回位置并能伸入人孔内;当盖板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安全扶手能处于伸出位置,且安全扶手能与人孔内设置的爬梯位于同一侧,并位于爬梯的上方。
10.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人孔的顶口处设有挡水台,盖板设在挡水台上。
11.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盖板与挡水台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并能实现180度的翻转,转轴与爬梯位于同一侧;盖板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盖板的正面朝向挡水台设置并能贴靠在挡水台的台面上。
12.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安全扶手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杆和扶手杆,连接杆能伸缩地设在盖板的背面;当盖板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连接杆缩回至盖板的范围内,扶手杆伸入人孔内;当盖板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连接杆向外伸出盖板,扶手杆位于爬梯的上方。
13.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连接杆和扶手杆相互垂直设置,且所连接杆的轴线垂直于转轴的轴线,扶手杆的轴线垂直于盖板的板面。
14.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盖板的背面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安全扶手连接,并能驱动安全扶手的伸缩移动。
15.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为定向电子液压伸缩装置或定向电子气压伸缩装置。
16.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的壳体与盖板的背面固定连接,驱动装置的活塞杆与安全扶手固定连接。
17.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盖板的背面共设有间隔设置的两组安全扶手,且两组安全扶手之间的间距大于爬梯的宽度。
18.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人孔为方形孔,盖板为方形板体。
19.由上所述,本发明中的井盖,通过在井盖的背面增加能伸缩的安全扶手,在盖板打开时,安全扶手可以伸出并位于爬梯的上方,可以更好地辅助人员攀爬,解决工作人员在上下人孔的过程中攀爬不便的问题,提高了上下的安全性;同时,在盖板关闭后又能够将安全扶手隐藏,增加了井下内部的空间利用率。整个井盖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20.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21.图1:为现有技术中通风井的二层构造图。
22.图2:为现有技术中人孔、盖板和爬梯布置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井盖与人孔配合的侧视图。
24.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井盖与人孔配合的立体图。
25.图5:为图4中安全扶手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26.附图标号说明:
27.现有技术:
28.011、燃气舱一层;012、燃气舱二层;
29.021、水舱一层;022、水舱二层;
30.031、水信舱一层;032、水信舱二层;
31.041、电力舱一层;042、电力舱二层;
32.05、人孔;051、挡水台;
33.06、盖板;
34.07、爬梯。
35.本发明:
36.1、人孔;11、挡水台;12、爬梯;
37.2、盖板;21、背面;
38.3、安全扶手;31、连接杆;32、扶手杆;
39.4、转轴;
40.5、驱动装置;
41.6、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42.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43.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井盖,用于设在人孔1上,井盖包括能开合地设在人孔1的顶口处的盖板2,盖板2具有能封堵人孔1的第一工作位置以及能打开人孔1的第二工作位置。在盖板2的背面21设有能伸缩的安全扶手3,当盖板2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盖板2的背面21朝向人孔1设置,安全扶手3处于缩回位置并能伸入人孔1内。当盖板2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安全扶手3能处于伸出位置,且安全扶手3能与人孔1内设置的爬梯12位于同一侧,并位于爬梯12的上方。
44.使用时,将盖板2打开,盖板2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此时将安全扶手3伸出并处于伸出位置,安全扶手3便可位于爬梯12的上方。位于人孔1下方的工作人员爬至爬梯12顶部后,通过安全扶手3可以继续向上攀爬。位于人孔1上方的工作人员,借助着安全扶手3也可以准确方便地踩上爬梯12,然后慢慢向下下入。不再进出人孔1时,先将安全扶手3缩回,然后将盖板2关闭使其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此时安全扶手3可以伸入人孔1内。
45.由此,本实施例中的井盖,通过在井盖的背面21增加能伸缩的安全扶手3,在盖板2打开时,安全扶手3可以伸出并位于爬梯12的上方,可以更好地辅助人员攀爬,解决工作人员在上下人孔1的过程中攀爬不便的问题,提高了上下的安全性;同时,在盖板2关闭后又能够将安全扶手3隐藏,增加了井下内部的空间利用率。整个井盖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安全性更高。
46.在具体实现方式中,为了避免外部进入水从人孔1处渗入下层,一般在人孔1的顶口处设有挡水台11,盖板2设在挡水台11上。该挡水台11为环形结构,围绕在人孔1顶口一周,是整圈的环状闭合结构,以起到阻挡水流进入的作用。
47.进一步地,为了更便于盖板2的顺利开合以及安全扶手3的顺利伸缩操作,如图4所示,盖板2与挡水台11之间通过转轴4连接并能实现180度的翻转,转轴4与爬梯12位于同一侧。盖板2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盖板2的正面朝向挡水台11设置并能贴靠在挡水台11的台面上。如图3和图5所示,安全扶手3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杆31和扶手杆32,连接杆31能伸缩地设在盖板2的背面21。当盖板2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连接杆31缩回至盖板2的范围内,扶手杆32伸入人孔1内。当盖板2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连接杆31向外伸出盖板2,扶手杆32位于爬梯12的上方。
48.如此,整个盖板2可以实现180度的开合。当连接杆31缩回至盖板2的范围后,盖板2可以顺利合在人孔1上封堵人孔1,此时盖板2与人孔1的顶口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0度,扶
手杆32也顺利伸入人孔1内,实现隐藏。当盖板2绕转轴4进行180度翻转后,人孔1打开,盖板2与人孔1的顶口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此时连接杆31沿着盖板2的板面并朝向人孔1的方向伸出,便可以使得扶手杆32位于爬梯12的上方,便于工作人员攀爬。盖板2的开合与安全扶手3的伸缩操作两者互不干涉,操作简单。
49.对于盖板2的开合,可以直接采用手动实现,也可以采用相应的控制装置通过按动按钮实现智能开启,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定。
50.作为优选地,为了在安全扶手3伸出后更便于供人手扶,连接杆31和扶手杆32相互垂直设置,且所连接杆31的轴线垂直于转轴4的轴线,扶手杆32的轴线垂直于盖板2的板面。这样,当盖板2处于第二工作位置且安全扶手3伸出后,扶手杆32直立于盖板2之上,操作人员上下攀爬更加方便;同时,当安全扶手3缩回后盖板2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扶手杆32直立向下延伸,避免与人孔1下方其他部件干涉。
51.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便于实现安全扶手3的伸缩移动,如图3和图4所示,在盖板2的背面21设有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与安全扶手3连接,并能驱动安全扶手3的伸缩移动。
52.一般驱动装置5可以采用定向电子液压伸缩装置或定向电子气压伸缩装置,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装置,只要能便于驱动安全扶手3伸缩即可。驱动装置5的壳体与盖板2的背面21固定连接,驱动装置5的活塞杆与安全扶手3固定连接。根据需要,也可以将驱动装置5的壳体通过一固定装置6与盖板2的背面21固定。
53.进一步优选地,为了在工作人员上下攀爬时手扶更加稳固,如图4所示,在盖板2的背面21共设有间隔设置的两组安全扶手3,且两组安全扶手3之间的间距大于爬梯12的宽度,避免安全扶手3缩回并伸入人孔1内时与爬梯12出现碰撞。可以理解,两组安全扶手3中的两个连接杆31应平行设置,两个扶手杆32应平行设置,当两组安全扶手3向外伸出后,两个扶手杆32均直立于盖板2上,且两个扶手杆32之间的间距大于爬梯12的宽度,可以方便供工作人员的两只手扶持,上下攀爬更加安全。
54.对于人孔1的形状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例如本实施例中人孔1为管廊结构中的人孔1,该人孔1为方形孔(例如正方形孔或长方形孔),相匹配的,盖板2为方形板体。上述的转轴4应设在该方形孔的其中一个侧边处,且转轴4的轴线平行于该侧边。当然,人孔1的形状也可以采用圆形孔或其他适宜的口部形状,本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
55.以下以人孔1为管廊结构中的人孔1为例,本实施例中井盖的工作过程具体如下:
56.工作人员需要从底层上至管廊夹层空间时,打开井盖,井盖开启完毕后井盖的背面21将与管廊中板平面平行。然后驱动装置5的活塞杆伸长,以驱动安全扶手3向外伸出,伸长后的安全扶手3基本位于爬梯12的正上方。
57.工作人员爬至爬梯12的顶部后通过安全扶手3可继续向上攀爬,而后上至管廊中板顶部。当工作人员完成检修工作,由管廊夹层返回下层主通道时,借助着安全扶手3可以准确方便地踩上爬梯12,然后慢慢向下,待安全下至管廊底部后,可以闭合井盖。
58.在准备闭合井盖时,先将驱动装置5的活塞杆收缩至初始状态,以带动安全扶手3收缩至井盖范围内,完成收缩后,井盖开始进行关闭。
59.综上,本实施例中的井盖与安全扶手3有机结合,增加了扶手的功能,利用安装在盖板2背部的安全扶手3,在盖板2完成180度的开启后,通过驱动装置5驱动安全扶手3伸出,安全扶手3直立于井盖之上,使工作人员更容易触及,可以帮助工作人员的上下攀爬。解决
人员出入人孔1不便的问题,同时降低人员在层间上下的风险,大大提高了上下的安全性。同时,当井盖需要关闭时,驱动装置5首先使安全扶手3收缩回位,保证后续井盖可以顺利关闭;且在盖板2关闭后又能将安全扶手3隐藏,增加了管廊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60.以上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