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接口反向型双发热管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08:3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发生器 蒸汽 接口 发热管


1.本实用新型属于蒸汽发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口反向型双发热管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2.随着蒸汽发生器在家电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种功能、各种结构的蒸汽发生器也越来越多,但基本原理还是通过对水的加热产生蒸汽,因此大多数的蒸汽发生器普遍存在的技术问题是加热效率不理想,加热效率不高,加热腔体水汽分离不明显,存在部分水不能够完全被加热随蒸汽喷出的现象,或蒸汽喷出不稳定、不连续喷出或蒸汽温度不高,故而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适用性强的接口反向型双发热管蒸汽发生器。
4.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口反向型双发热管蒸汽发生器,包括下外壳和上外壳,所述下外壳和上外壳之间设置有发热结构,所述发热结构包括下发热壳和上发热壳,所述下发热壳和上发热壳之间设置有蒸汽分隔板,所述下发热壳和下发热壳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下发热壳与蒸汽分隔板之间设有蒸汽腔,所述上发热壳与蒸汽分隔板之间设有加热空腔,所述下发热壳的顶端中心固定有出汽口,所述出汽口与所述蒸汽腔相连通,所述上发热壳的底端中心固定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加热空腔相连通,所述蒸汽分隔板上开设有蒸汽导孔,所述蒸汽导孔将蒸汽腔与加热空腔相连通,所述加热空腔内固定有第一发热管,所述第一发热管的连接端子处于上发热壳的底端,所述蒸汽腔内固定有第二发热管,所述第二发热管的连接端子处于下发热壳的顶端,所述下外壳和上外壳的侧面顶设置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的内侧端伸入所述加热空腔或蒸汽腔内,所述温控器的对称侧壁上固定有安装支耳,所述安装支耳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上外壳或下外壳上。
5.所述蒸汽腔和加热空腔内设置有除水垢钢珠,所述除水垢钢珠在水压作用下滚动实现除水垢。
6.所述第一发热管和第二发热管均为n形发热管体。
7.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其设置有蒸汽分隔板,将蒸汽腔和加热空腔相分离,同时入水口和出汽口采用反向设置分别设置在顶端和底端,并且在蒸汽分隔板上开设有蒸汽导孔,水在加热空腔内加热,并使水蒸汽从蒸汽导孔进入蒸汽腔内再次加热,从而产生过热蒸汽,不但大大提高了加热的效率,而且热腔体水汽分离明显,从而使水能够完全被加热随蒸汽喷出,不但保证了喷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且可以保证喷出蒸汽的温度,使用稳定可靠,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实施例1)
12.图1和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上、下、底端和顶端等方向性词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是对其进行限定。
13.见图1和图2,一种接口反向型双发热管蒸汽发生器,包括下外壳1和上外壳2,所述下外壳和上外壳之间设置有发热结构3,所述发热结构3包括下发热壳31和上发热壳32,所述下发热壳和上发热壳之间设置有蒸汽分隔板33,所述下发热壳和下发热壳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下发热壳与蒸汽分隔板之间设有蒸汽腔34,所述上发热壳与蒸汽分隔板之间设有加热空腔35,所述下发热壳的顶端中心固定有出汽口4,所述出汽口与所述蒸汽腔相连通,所述上发热壳的底端中心固定有入水口5,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加热空腔相连通,所述蒸汽分隔板上开设有蒸汽导孔(孔径较小,故未在图中画出,但并不影响技术人员理解与实现),所述蒸汽导孔将蒸汽腔与加热空腔相连通,所述加热空腔内固定有第一发热管6,所述第一发热管的连接端子处于上发热壳的底端,所述蒸汽腔内固定有第二发热管7,所述第二发热管的连接端子处于下发热壳的顶端,所述下外壳和上外壳的侧面顶设置有温控器8,所述温控器的内侧端伸入所述加热空腔或蒸汽腔内,所述温控器的对称侧壁上固定有安装支耳9,所述安装支耳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上外壳或下外壳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发热管和第二发热管可以同时发热,也可以只其中第一发热管或第二发热管单独发热,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实现发热功率的调节,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14.所述蒸汽腔和加热空腔内设置有除水垢钢珠10,所述除水垢钢珠在水压作用下滚动实现除水垢。
15.所述第一发热管和第二发热管均为n形发热管体。
16.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其设置有蒸汽分隔板,将蒸汽腔和加热空腔相分离,同时入水口和出汽口采用反向设置分别设置在顶端和底端,并且在蒸汽分隔板上开设有蒸汽导孔,水在加热空腔内加热,并使水蒸汽从蒸汽导孔进入蒸汽腔内再次加热,从而产生过热蒸汽,不但大大提高了加热的效率,而且热腔体水汽分离明显,从而使水能够完全被加热随蒸汽喷出,不但保证了喷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且可以保证喷出蒸汽的温度,使用稳定可靠,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17.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标准零件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而根据说明书记载的非标准结构部件,也可以直接根据现有的技术常识毫无疑义的加工得到,同时各个零部件的连接方式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常规手段,而机械、零件及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故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18.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
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接口反向型双发热管蒸汽发生器,包括下外壳和上外壳,所述下外壳和上外壳之间设置有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结构包括下发热壳和上发热壳,所述下发热壳和上发热壳之间设置有蒸汽分隔板,所述下发热壳和下发热壳通过螺栓固定,所述下发热壳与蒸汽分隔板之间设有蒸汽腔,所述上发热壳与蒸汽分隔板之间设有加热空腔,所述下发热壳的顶端中心固定有出汽口,所述出汽口与所述蒸汽腔相连通,所述上发热壳的底端中心固定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加热空腔相连通,所述蒸汽分隔板上开设有蒸汽导孔,所述蒸汽导孔将蒸汽腔与加热空腔相连通,所述加热空腔内固定有第一发热管,所述第一发热管的连接端子处于上发热壳的底端,所述蒸汽腔内固定有第二发热管,所述第二发热管的连接端子处于下发热壳的顶端,所述下外壳和上外壳的侧面顶设置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的内侧端伸入所述加热空腔或蒸汽腔内,所述温控器的对称侧壁上固定有安装支耳,所述安装支耳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上外壳或下外壳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反向型双发热管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腔和加热空腔内设置有除水垢钢珠,所述除水垢钢珠在水压作用下滚动实现除水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口反向型双发热管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管和第二发热管均为n形发热管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口反向型双发热管蒸汽发生器,包括下外壳和上外壳,下外壳和上外壳之间设置有发热结构,发热结构包括下发热壳和上发热壳,下发热壳和上发热壳之间设置有蒸汽分隔板,下发热壳与蒸汽分隔板之间设有蒸汽腔,上发热壳与蒸汽分隔板之间设有加热空腔,下发热壳的顶端中心固定有出汽口,上发热壳的底端中心固定有入水口,蒸汽分隔板上开设有蒸汽导孔,蒸汽导孔将蒸汽腔与加热空腔相连通,加热空腔内固定有第一发热管,蒸汽腔内固定有第二发热管,下外壳和上外壳的侧面顶设置有温控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合理,大大提高了加热的效率,保证了喷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可以保证喷出蒸汽的温度,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性好。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何启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何启烽
技术研发日:2020.12.01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