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气净化装置、室内机组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01: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空调器 空气净化 机组 装置 调节


1.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室内机组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空调器的室内机安装在室内密闭空间,传统的空调器只能制冷或制热,无法保证室内密闭空间中循环风的质量。
3.为此,相关技术中在室内设置空气净化装置,但空气净化装置多数安装在室内机内部,无法移动,因此无法满足用户对空气净化装置的出风方向或位置等的多种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室内机及空调器,以解决空气净化装置因无法移动而不能满足用户多种需求的问题。
6.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装置主体,包括箱体和净化模块,所述箱体内设有容纳空间,所述箱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净化模块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用于对自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容纳空间的空气进行净化;移动部,设于所述净化装置主体,用于所述净化装置主体与安装基础之间的连接,且所述移动部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基础运动。
7.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内机组件,包括:室内机;和上述的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设于所述室内机的外侧。
8.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上述室内机组件,所述室内机组件的室内机与所述室外机相连接。
9.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装置、室内机组件及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0.室内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箱体的容纳空间内,经过净化模块净化从出风口流出,实现对室内密闭空间内空气的净化,从而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11.在净化装置主体上设置移动部,移动部可相对于安装基础运动,使空气净化装置相对于安装基础的位置可调,从而出风口的位置能够相对于安装基础改变,使得出风口的出风更符合用户的要求,例如更符合用户在室内的位置。
12.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13.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
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14.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室内机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室内机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个室内机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室内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室内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个室内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
22.100空气净化装置;200室内机;1箱体;11净化空间;12储水空间;13出风口;14进风口;15出风风道;16进风风道;2水轮;21叶片;211第一表面;212第二表面;213漏水通孔;22转动轴;23连接件;31第一齿轮;32第二齿轮;41第一引导件;42第二引导件;43第三引导件;5导风板;6导风装置;61弧形段;62直线段;71进风风扇;72出风风扇;81第一过滤装置;82第二过滤装置;9新风装置;201壳体;2011进气口;2012出气口;10滑槽;101第一滑槽段;102第二滑槽段。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24.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25.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26.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27.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28.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0.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100,如图6所示,空气净化装置100包括净化装置主体和移动部。
31.净化装置主体包括箱体1和净化模块,箱体1内设有容纳空间,箱体1设有进风口14和出风口13,净化模块设于容纳空间内,并位于进风口14和出风口13之间,用于对自进风口14进入容纳空间的空气进行净化。
32.移动部设于净化装置主体,用于净化装置主体与安装基础之间的连接,且移动部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安装基础运动,安装基础为空气净化装置100的安装载体,空气净化装置100安装在安装基础上,例如常见的安装基础为墙体。
33.空气从进风口14进入箱体1的容纳空间内,经过净化模块净化后从出风口13流出,实现对室内密闭空间内空气的净化,从而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34.在净化装置主体上设置移动部,移动部可相对于安装基础运动,使净化装置主体能够相对于安装基础上移动,从而改变出风口13的位置,使得出风口13的出风更符合用户在室内的位置或者用户对出风口13出风的方向要求。
35.可选地,空气净化装置100还包括移动配合部,移动配合部适于设置于安装基础,移动部与移动配合部滑动连接。
36.通过移动部和移动配合部的相对滑动,使净化装置主体相对于安装基础滑动,可方便的调整移动净化装置主体的位置,例如用户在室内不同区域活动时,可根据需要将空气净化装置100滑动到相应的位置。
37.如图6所示,移动部可以为滑槽,移动配合部可以为滑块,滑块可滑动的设于滑槽内,实现移动部与移动配合部之间的滑动连接;或者,移动部可以为滑块,移动配合部可以为滑槽10,滑块可滑动的设于滑槽10内,实现移动部与移动配合部之间的滑动连接。
38.移动配合部设于安装基础,并与安装基础固定连接,例如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进行连接。移动部与移动配合部滑动连接,且移动部与净化装置主体固定连接,例如与箱体1固定连接,实现空气净化装置100相对于安装基础的滑动。
39.可以理解,空气净化装置100可以相对于安装基础滑动,也可以是空气净化装置100在安装基础所在平面内相对于安装基础转动。
40.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内机200组件,包括室内机200和上述任一项的空气净化装置100,上述空气净化装置100设于室内机200的外侧。
4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室内机200组件,因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空气净化装置100,因而具有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空气净化装置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42.通过该室内机200组件,可以实现利用室内机200来调节室内温度的同时利用空气净化装置100净化室内空气。
43.可选地,如图5所示,空气净化装置100可安装在室内机200的外侧,例如安装在室内机200的左侧、右侧、上方或下方,这样一方面空气净化装置100的设置不影响室内机200的结构,另一方面,空气净化装置100可以独立于室内机200使用,即空气净化装置100可以
与室内机200配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44.室内机200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换热器和风机,壳体上设有进气口2011和出气口2012,风机运转,经空气从进气口2011吸入后,与换热器换热,并从出气口2012吹出,实现制冷或制热。
45.可选地,空气净化装置100设于室内机200长度方向的一侧,使得空气净化装置100不影响空调器整体的外观。
46.可选地,移动配合部和移动部中的一个为滑槽10,另一个为可滑动地设于滑槽10内的滑块,滑槽包括直线段和/或曲线段,使得空气净化装置可以沿直线和/或曲线滑动。
47.可选地,滑槽沿室内机200的长度方向和/或高度方向延伸。
48.滑槽10沿室内机200的长度方向延伸,这样滑块相对于滑轨滑动时,可以实现空气净化装置100相对于安装基础沿室内机200长度方向的滑动,满足用户不同需求,例如用户对出风区域的要求。
49.滑槽10沿室内机200的高度方向延伸,这样滑块相对于滑轨滑动时,可以实现空气净化装置100相对于安装基础沿室内机200高度方向的滑动,满足用户不同需求,例如用户对出风角度的要求。
50.空气净化装置100可以相对于安装基础沿室内机200的长度方向和/或高度方向滑动,从而改变出风口13的位置,使得出风口13的出风更符合用户在室内的位置或者用户对出风口13出风的方向要求。
51.可选地,移动配合部和移动部中的一个为滑槽10,另一个为可滑动地设于滑槽10内的滑槽10,滑槽10的至少部分位于室内机200的出气口2012的下方。
52.空气净化装置100能够滑动到室内机200的下方,出气口2012设于室内机200的底部,这样空气净化装置100能够滑动至出气口2012的下方,使从室内机200出气口2012流出的气流与空气净化装置100的出风口13流出的气流能够混合,由于出风口13流出的气流湿度较大,两者混合后能够得到湿润的混合风,提高室内湿度,提高用户体验。
53.滑槽1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滑槽段101和第二滑槽段102,第一滑槽段101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滑槽段102沿水平方向延伸并位于室内机200下方,这样当空气净化装置100位于室内机200长度方向一侧时,首先使滑块沿第一滑槽段101滑动,降低空气净化装置100的高度,再沿第二滑槽段102滑动至室内机200下方。
54.第一滑槽段101和第二滑槽段102的连接处采用圆弧过渡,使得空气净化装置100能够在圆弧过渡处顺畅的滑动。
5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净化模块包括水轮2。
56.箱体1内部设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包括相连通的净化空间11和储水空间12,箱体1设有进风口14和出风口13,进风口14和出风口13通过净化空间11相连通。
57.水轮2包括叶片21,叶片21在位于净化空间11内的净化位置和浸入储水空间12内的浸入位置之间活动。
58.箱体1设有注水口,通过注水口往箱体1内注水,水存储于储水空间12内。叶片21在位于净化空间11内的净化位置和浸入储水空间12内的浸入位置之间活动,叶片21从储水空间12进入净化空间11时,叶片21表面会形成一层水膜,叶片21活动也能激起水雾,通过进风口14进入净化空间11后的空气穿过水雾或与水膜接触,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被水膜或水雾
吸附而从空气中滤除,水膜或水雾对空气起到净化作用,被净化的空气从出风口13流出,实现对空气的净化。
59.可选地,箱体1还有与储水空间12相连通的排水口,储水空间12中的水经长时间使用后,水中会混入较多的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通过排水口及时将脏水排出,保证储水空间12中的水质。
60.可以理解,除水轮外,净化模块还可以是水幕发生装置,水幕发生装置设于容纳空间中,用于吸取容纳空间中的水产生水幕,从进风口进入的空气穿过水幕从出风口流出,实现净化。
61.可选地,如图1所示,箱体1的下部为储水空间12,净化空间11位于储水空间12的上方,这样进风口14可以设置在箱体1中部以上的位置,方便进风。如图1、图2和图5中,进风口14设置在箱体的顶壁;如图3和图4中,进风口14设于箱体的后侧壁偏上的位置。
62.可选地,叶片21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为曲面,可以增大叶片21的表面积,以使形成水膜的面积变大,增强了对空气的净化效果。
63.可选地,水轮2与箱体1可转动连接,叶片21的数量为多个,并沿水轮2的转动轴22的周向依次设置。
64.随着水轮2的不停转动,多个叶片21依次从净化空间11转动进入储水空间12,再从储水空间12转动进入净化空间11。设置多个叶片21,使得在水轮2的转动过程中,始终有至少一个叶片21位于净化空间11,从而对持续从进风口14进入的空气进行净化。
65.多个叶片21沿水轮2的转动轴22的周向均匀设置,使得水轮2转动过程中每一时刻有大致相同数量的叶片21位于净化空间11,在每一时刻叶片对空气的净化效果接近一致。
66.水轮2静止时,位于顶部的叶片21位于净化空间11内,位于底部的叶片21位于储水空间12内;水轮2活动时,位于净化空间11的叶片21进入储水空间12,位于储水空间12的叶片21进入净化空间11,叶片21经过储水空间12进入净化空间11时,在叶片21表面形成水膜,且叶片21从储水空间12转入净化空间11时也会激起水雾,水膜和水雾对空气进行净化。
67.可选地,储水空间12内的水位超过水轮2高度的2/3,保证更多的叶片21能够与储水空间12中的水接触,从而当叶片21从储水空间12转动至净化空间11内时,保证叶片21上能够形成水膜。
68.同时储水空间12内的水位不能超过水轮2的最大高度,以免水将全部的叶片21淹没,导致空气无法与叶片21接触。
69.可选地,箱体1的外壁面和/或内壁面上设有至少一条水位线,其中最大水位线超过水轮2高度的2/3且不超过水轮2的最大高度。
70.可选地,空气净化装置100还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水轮2相连接,以驱动水轮2转动。驱动装置可以为电机或马达。
71.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空气净化装置100还包括连接件23,位于叶片21的一侧,且全部叶片21均与连接件23相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件23转动,带动全部叶片21同步转动。可选地,连接件23呈圆盘形,多个叶片21沿圆盘形的周向依次设置。
72.如图2所示,空气净化装置100还包括第一齿轮31和第二齿轮32,驱动装置与第一齿轮31相连接,以带动第一齿轮31转动,第一齿轮31与第二齿轮32相啮合,第二齿轮32与连接件23相连接,第一齿轮31带动第二齿轮32转动,第二齿轮32带动连接件23运动,连接件23
带动多个叶片21同步转动,实现整个水轮2的运动。或者可以理解为连接件23的外表面设有轮齿形成第一齿轮31,即第一齿轮31与连接件23为一体式结构。
73.可以理解,水轮2与箱体1可以是可转动连接,还可以是水轮2相对于箱体1做上下方向的往复直线运动。
74.可选地,如图1所示,叶片21的外表面包括第一表面211和第二表面212,第一表面211与第二表面212分别为叶片21沿叶片21的旋转方向相对的两侧面,且第一表面211与第二表面212沿叶片21的旋转方向依次设置,其中,叶片21的至少部分外表面包括第二表面212。
75.位于净化空间11中的叶片21朝向叶片21处的气流方向转动,使得气流能够与叶片21充分接触。如图1中,水轮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一表面211和第二表面212沿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并分别位于叶片21沿厚度方向相对的两侧。从进风口14进入的气流与第二表面212相撞击,从而与第二表面212充分作用,提高对空气的净化效果。
76.叶片21旋转过程中,净化空间11内的叶片21的第二表面212与空气的流向相对,第二表面212上的水膜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将第二表面212设置为曲面可以增大水膜面积,从而吸附空气中更多的杂质,对空气净化作用更强。
77.可选地,第二表面212至少部分凹陷,以形成凹陷的盛水槽。如图1中,第二表面212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整体凹陷,使得第二表面呈弧形表面。
78.设置凹陷的盛水槽使叶片21在从储水空间12进入净化空间11时带出更多的水,增加水膜的厚度,以吸附更多空气中的杂质,增强空气净化效果。
79.可选地,第二表面212被垂直于水轮2的轴的平面所截所得的截面呈向第一表面211凸出的圆弧形。
80.叶片21的第二表面212为圆弧面,这样设置既可增大叶片21的表面积使生成的水膜的表面积增大,又可以形成凹陷的盛水槽,增加叶片21上形成的水膜的厚度,也能够激起更多水雾,同时圆弧面也便于加工生产。
81.可选地,如图1所示,叶片21的第二表面212呈朝向第一表面211的方向凸出的圆弧面,且第一表面211为向背离第二表面212的方向凸出的圆弧面,使得叶片21各处厚度均匀。圆弧面的弧度不可过大,以防止叶片21在储水空间12转动过程中所受水的阻力过大。
82.可选地,如图7所示,叶片21设有沿从第一表面211到第二表面212的方向贯穿叶片21的漏水通孔213。
83.在叶片21上设置贯穿其厚度方向的漏水通孔213,以使叶片21在储水空间12旋转时水可从漏水通孔213穿过,从而减小叶片21在储水空间12旋转的阻力,同时,从漏水通孔213流过的水流可以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好地净化空气。
84.可选地,漏水通孔213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85.可选地,如图1所示,空气净化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引导件41,第一引导件41设于净化空间11与出风口13之间,限定出出风风道15或与箱体1共同限定出出风风道15,以连通净化空间11与出风口13,沿从净化空间11到出风口13的方向,出风风道15的侧壁至少部分呈弧形。
86.净化后的空气进入出风风道15的入口,并从出风风道15的出口流入出风口13,出风风道15的侧壁呈弧形,可以使空气流通更顺畅。
87.第一引导件41可以单独围设出出风风道15,例如第一引导件41沿垂直于气流方向的截面呈环形,环形的内壁面形成出风风道15。
88.或者,第一引导件41位于箱体1内,并与箱体1共同围设出出风风道15。例如,结合图2所示,出风口13设置于箱体1的前侧壁,第一引导件41包括两个外表面为弧面的引导板,其中一个引导板从出风口13的上端延伸到净化空间11,另一个引导板从出风口13的下端延伸到净化空间11,两个引导板与箱体1的侧壁面共同限定出出风风道15。
89.可选地,如图1所示,空气净化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引导件42和进风风扇71,第二引导件42设于进风口14与净化空间11之间,限定出进风风道16或与箱体1共同限定出进风风道16,以连通进风口14与净化空间11,沿气流在进风风道16内的流动方向,进风风道16的通流面积减小;进风风扇71设于进风风道16内。
90.进风风扇71转动将箱体1外部空气吸入进风风道16,由第二引导件42引导进入净化空间11。进风风道16的通流面积沿气流在进风风道16内的流动方向减小,以防止净化空间11内的空气倒流进入进风风道16。
91.沿气流在进风风道16内的流动方向,进风风道16的通流面积减小中,进风风道16的通流面积可以是逐渐减小,也可以是突变减小,例如如图1所示,进风口14设置于箱体1的顶部,第二引导件42位于箱体1内,第二引导件42的顶端与箱体1顶部连接,底端向下延伸到净化空间11,第二引导件42与箱体1的后壁共同限定出进风风道16,在进风风道16靠近净化空间11处,第二引导件42先向箱体1后壁方向延伸,再向下延伸到净化空间11,使靠近净化空间11处的进风风道16的通流面积急剧变小。
92.可选地,如图1所示,空气净化装置100还包括出风风扇72,出风风扇72设于所述出风口13与所述净化空间11之间的出风风道15内,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净化空间11流向出风口13。
93.当进风风扇71和出风风扇72同时开启时,进风风扇71将外部空气吸入进风风道16,经进风风道16进入净化空间11,同时,出风风扇72将出风风道15内的空气排出出风口13,出风风扇72转动,容纳空间内形成压差,迫使空气经过水膜或水雾,达到清洗作用。
94.可选地,如图3所示,空气净化装置100还包括新风装置9,新风装置9的出风口13与空气净化装置100的进风口14相连通。
95.通过在空气净化装置100上设置新风装置9,可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室内,外界空气先从新风装置9进入箱体1的净化空间11,经过水膜或水雾的净化,然后从出风口13进入室内,可向室内引入干净的新风,进一步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
96.可选地,新风装置9的进风口14设有多层过滤层,外界空气首先经过新风装置9的净化,然后进一步水洗净化。
97.可选地,过滤层可以为过滤网、过滤棉或其它空气过滤装置。
98.可选地,新风装置9可拆卸的连接在箱体1上,便于对过滤层进行清洗。
99.可选地,空气净化装置100的进风口14设于箱体1的后壁或顶壁,如图3所示,为使得进风口14处连接新风装置9不影响空调器的外观,进风口14设于箱体1的后壁。新风装置9的进风口14可与室外空间连通,新风装置9的出风口13与空气净化装置100的进风口14连通,进风风道16内设有第三引导件43,以引导空气从新风装置9进入空气净化装置100的进风风道16内,第三引导件43位于进风风扇71的上方,且第三引导件43的表面为弧面以使空
气在进风风道16内流动更顺畅。
100.可选地,箱体1内的净化空间11和进风口14之间设有第一过滤装置81,用以过滤进入净化空间11的空气,防止一些大的灰尘进入净化空间11。尤其在进风口14处不连接新风装置9的情况下,在进风口处设置第一过滤装置,可以通过第一过滤装置对空气进行粗过滤,去除空气中的大颗粒,再通过叶片进行再次清洗,从而对空气进行分级多次清洗,提高清洗效果。
101.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过滤装置81设至于进风口14处,第一过滤装置81可以为过滤网、过滤棉或其它空气过滤装置。
102.可选地,第一过滤装置81可拆卸,以方便对其进行清洗。
103.可选地,箱体1内的净化空间11和出风口13之间设有第二过滤装置82,一方面能够防止叶片21转动产生的水珠从出风口13喷出,另一方面第二过滤装置82可以对经水膜或水雾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再次过滤,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
104.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二过滤装置82至于出风风扇72与出风口13之间。可选地,第二过滤装置82可以为过滤网、过滤棉或其它空气过滤装置。
10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出风口13处活动设置有导风板5,以调节出风口13的出风方向,满足用户不同的出风需求。
106.当出风口13处设置导风板5时,空气净化装置100可以独立于室内机200单独工作。即空气净化装置100的出风口13流出的气流经过导风板5导风后,直接流入室内。
107.可选地,导风板5与箱体1可以转动或滑动连接,并在打开所述出风口13的打开位置和关闭所述出风口13的关闭位置之间转动或滑动。
108.空气净化装置100开始工作时,打开导风板5,通过滑动或移动导风板5到不同的位置来调节出风口13的出风方向,空气净化装置100停止工作时,关闭导风板5,可防止异物进入空气净化装置100的箱体1内。
109.可选地,导风板5可以手动转动或滑动,也可以通过驱动机构转动或滑动。
110.导风板5与箱体1转动连接,导风板5具有沿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与出风口13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转动机构。可选地,在导风板5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中部设置转轴,在出风口13内壁设置与转轴相适配的连接孔,或者在导风板5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部设置连接孔,在出风口13内壁设置与连接孔相适配的转轴,导风板5通过转轴可相对于箱体1转动,使导风板5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其中,当导风板5转到第一位置时,打开出风口13,当导风板5转到第二位置时,关闭出风口13,通过导风板5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转动来调节出风口13的出风方向。
111.可选地,导风板5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112.可选地,如图1所示,导风板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风板5在出风口处上下排布。
113.可选地,出风口设于箱体的前侧壁,这样导风板打开时,出风口流出的风可以向前吹出,满足用户的需求。
114.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出风口13处未设置导风板5,空气净化装置100还包括导风装置6,导风装置6设于出风口13,并朝向室内机200的进气口2011的方向延伸,以引导自出风口13流出的气流流向进气口2011。
115.通过设置导风装置6,可引导经过空气净化装置100净化的空气进入室内机200的
进气口2011,再经与室内机200的换热器换热后进入室内,在实现制冷或制热的同时又净化了室内空气。
116.可选地,导风装置6设于箱体1的外侧,使得导风装置6具有较大的设置空间,从而可以灵活的设置导风装置6的形状,使导风装置6能够从出风口13相进风口14的方向延伸,使经过空气净化装置100净化过的气体引导向室内机200的进气口2011处,而且导风装置6的设置不需要改变室内机200的结构。
117.可选地,如图4所示,空气净化装置100安装在室内机200长度方向(如图1中左右方向)的一侧,空气净化装置100的出风口13设于箱体1的顶壁且靠近室内机200的一侧,相应的导风装置6设于箱体1的顶部。
118.室内机200的进气口2011设于室内机200的顶壁,出风口13设于箱体1的顶壁且导风装置6设于箱体1的顶部,能够在使出风口13处流出的气流顺畅的进入进气口2011的前提下,缩短空气净化装置100的出风口13和室内机200的进气口2011的距离,从而缩短导风装置6的距离,而且使得室内机组件(包括室内机200和空气净化装置100)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119.可选地,导风装置6内设有导风通道,导风通道的一端与出风口13相连通,且导风通道的另一端朝向进气口2011的方向延伸。
120.出风口13流出的气流通过导风通道的一端进入导风通道内,并从导风通道的另一端流向进气口2011。设置导风通道能够将出风口13处流出的气流平稳的输送至进气口2011。
121.沿气流在导风通道内的流动方向,导风通道的至少部分内壁面呈弧形,以减小气流在导风通道内的流动阻力。
122.可选地,导风通道的内壁面包括沿气流在导风通道内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弧形段61和直线段62,其中,弧形段61沿弧形段61所在位置处的气流的方向向上弯折,直线段62沿水平方向设置或沿水平段所在位置处的气流的方向向下倾斜。
123.空气净化装置100的顶壁与室内机200的顶壁大致处于同一高度,从而提高室内机组件的美观性。弧形段61的设置,能够将出风口13流出的气流引导至进气口2011的上方,出风口13流出的气流由于水膜或水雾作用导致气流湿度较大,当气流流至进气口2011上方后,沿直线段62流动,直线段62将气流引导至进气口2011处。气流的湿度较大,因此直线段62沿水平方向设置或沿气流在水平段所在位置处的流动方向向下倾斜均能够使得自导风通道流出的气流流入进气口2011。
124.通过该室内机组件,可以实现利用室内机200来调节室内温度的同时利用空气净化装置100净化室内空气。
125.空气净化装置与室内机同时使用时,空气净化装置的出风口流出的湿润的净化风进入进气口,在室内机内与换热器换热后,再从室内机的出气口流出,得到湿润且温度适宜的混合风。
126.空气净化装置可以与空调器共用控制器,也可以单独设置用于控制空气净化装置的控制器。
127.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上述室内机组件,室内机组件与室外机相连接。
12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因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室内机组件,因而具有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室内机2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129.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