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海洋牧场区复合型海藻场的制作方法

2021-10-29 22: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海洋 海藻 牧场 养殖 生态


1.本发明涉及海洋生态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洋牧场区复合型海藻场。


背景技术:

2.我国海岸线较长,拥有1.8万公里,近岸海域海洋资源丰富,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近年来,随着海洋资源开发过度、以及受人类活动影响,海洋污染加剧,近海区域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降低,海藻场生态系统不断退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导致赤潮、绿潮等灾害频发。海洋牧场建设作为一种实现渔业经济和近海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重要途经,改变以往单纯靠捕捞、设施养殖为主的渔业生产方式,基本解决了局部污染和过度捕捞带来的海洋资源枯竭等问题,改善了海域环境修复和渔业资源的养护,逐渐成为我国海洋渔业产业发展重点关注的方向。
3.海洋牧场建设大多都在近海区域,而且海洋牧场建设相关政策、基础和手段等已日趋成熟,但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食物网结构相对单一、营养层级较低、生物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等,另外,海里养殖的植物多需要潜水员采摘,对潜水员的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海洋牧场区复合型海藻场,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海洋牧场区复合型海藻场,包括投放于海底的塔礁体、均匀分布于塔礁体顶端的藻礁体、设于藻礁体上方的延绳、以及通过拉绳连接于延绳顶端的第一浮漂,所述的延绳用于附着海藻幼苗,并作为海藻生长的载体,所述的藻礁体用于附着红藻类植物,并作为红藻类植物生长的载体。
7.优选的,所述的塔礁体的顶端与藻礁体的底端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的藻礁体的顶端与延绳的底端通过第二连接件卡扣连接。
8.优选的,所述的延绳以相邻的两根为一组,并在一组延绳的顶端打结,并在打结处与拉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浮漂设于拉绳的顶端,所述的打结处距离海洋表面为2m。
9.优选的,所述的海藻幼苗为海黍子或铜藻,所述的红藻类植物为龙须菜。
10.优选的,所述的塔礁体为封闭的壳体结构,在壳体内充满水,在壳体的外壁上设有出水口,在壳体内还设有排净空气的气囊,所述的气囊的输入端贯通壳体外表面,并连接有充气管,所述的充气管的上端延伸出海平面,并被第二浮漂固定,所述的壳体经过防腐处理。
11.优选的,所述的出水口位于壳体的侧壁或顶壁,在出水口处设有密封盖。
12.优选的,所述的塔礁体由金属材料制成。
13.本发明一种海洋牧场区复合型海藻场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发明通过在海洋牧场的纵向空间培育大型藻类和红藻类植物,可对人工鱼礁区海域实现立体综合利用,弥补了海洋牧场建设中的食物网结构简单、营养层级较低的缺陷,有效解决了养殖水域食物网单一的问题,对于近海生物资源养护与近海生物多样性的稳定平衡具有积极的意义;
15.2、本发明简化了采摘程序,提高了采摘效率,并保证了采摘质量,不需要派遣大量的潜水员潜入深水采摘,不但节省了潜水员的人力资源,同时也降低了采摘难度。
附图说明
16.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本发明打开塔礁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18.1、塔礁体;2、藻礁体;3、延绳;4、拉绳;5、第一浮漂;6、海藻幼苗;7、充气管;8、出水口;9、密封盖;10、第二浮漂;11、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所述,是以阶梯递进的方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该说明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0.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1.实施例1、
22.一种海洋牧场区复合型海藻场,如图1所示,包括投放于海底的塔礁体1、均匀分布于塔礁体1顶端的藻礁体2、设于藻礁体2上方的延绳3、以及通过拉绳4连接于延绳顶端的第一浮漂5,所述的延绳3用于附着海藻幼苗6,并作为海藻生长的载体,所述的藻礁体2用于附着红藻类植物,并作为红藻类植物生长的载体;延绳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藻礁体之间的间隔为50cm;
23.如图1所示,所述的塔礁体1的顶端与藻礁体2的底端通过第一连接件(图中未画出)固定连接,所述的藻礁体2的顶端与延绳3的底端通过第二连接件(图中未画出)卡扣连接;卡扣连接为常用的连接结构,故不做细节描述,设定卡扣连接是为了采摘海藻时方便将延绳快速解开;
24.如图1所示,所述的延绳3以相邻的两根为一组,并在一组延绳3的顶端打结,并在打结处与拉绳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浮漂5设于拉绳4的顶端,所述的打结处距离海洋表面为2m;
25.如图1所示,所述的海藻幼苗为海黍子或铜藻,所述的红藻类植物为龙须菜。
26.本实施例中,大型海藻如海黍子、铜藻等在近海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作用明显,藻体庞大,且具有强大的固碳功能,不仅能够实现对于初级生产力的供应,并可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资源提供庇护场所,提高生物多样性,优化食物链(网)结构,完善生态环境格局,
促进该海域生态修复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平衡具有积极意义。除此之外,大型海藻通过光合作用,可为海洋牧场提供充足的初级生产力,成为海洋牧场碳循环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红藻类植物具有红藻藻红蛋白的感光优势和红藻产生次生种群的优势,通过在海洋牧场的纵向空间培育大型藻类和红藻类植物,可对人工鱼礁区海域实现立体综合利用,弥补了海洋牧场建设中的食物网结构简单、营养层级较低的缺陷,有效解决了养殖水域食物网单一的问题,对于近海生物资源养护与近海生物多样性的稳定平衡具有积极的意义。
27.本实施例中,大型海藻到了采摘季节,可通过潜水员解开连接延绳与藻礁体的卡扣,然后通过第一浮漂上的拉绳将延绳拉出海面,然后直接进行采摘。
28.实施例2、
2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做出了进一步改进,具体为:
30.如图1、2所示,所述的塔礁体1为封闭的壳体结构,在壳体内充满水,在壳体的外壁上设有出水口8(同时也作为进水口),在壳体内还设有排净空气的气囊11,所述的气囊11的输入端贯通壳体外表面,并连接有充气管7,所述的充气管7的上端延伸出海平面,并被第二浮漂10固定,所述的壳体经过防腐处理;作为常用设计,气囊11的大小和形状应与壳体内的空间适配;
31.如图1所示,所述的出水口8位于壳体的侧壁或顶壁,在出水口处设有密封盖9;
32.所述的塔礁体1由金属材料制成。
33.本实施例中,当到了采摘红藻类植物的季节,先通过潜水员将壳体表面的密封盖9卸掉,然后,在海洋表面,通过船载或浮动平台承载的充气装置为气囊11充气,随着气囊11的鼓起,壳体内预装的水通过出水口8排出,当气囊11充满壳体内部时,塔礁体1在浮力作用下逐渐浮出海平面,在海平面,普通的工作人员即可实现红藻的采摘,而且海面光线充分,可提高采摘效率和采摘效果,同时也可对塔礁体表面的第一连接件、藻礁体以及第二连接件进行检修,采摘检修完毕后,将气囊撒气,通过出水口8(此时做进水口用)向壳体内灌注充足的水分,然后再将塔礁体沉入海底,或者也可以敞开密封盖,在下沉的过程中使塔礁体内部充满海水,然后潜水员将密封盖盖好。作为常用设计,塔礁体侧壁上也可设置密封的检修门,以方便取出气囊或者更换气囊,充气管7的上端可设置调节阀。
34.通过本实施例,不需要派遣大量的潜水员潜入深水采摘,不但节省了潜水员的人力资源,同时也降低了采摘难度。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