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0-29 21: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扬声器模组广泛使用在电子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中,以便于电子设备音频的外放。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子设备的音频外放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的电子设备中的扬声器模组的设置方案,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仍需改进。技术实现要素: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有利于调整扬声器模组的声场。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外壳和扬声器模组,外壳设有开口,所述扬声器模组具有出音通道,所述扬声器模组相对所述外壳可运动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扬声器模组在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切换时,所述扬声器模组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开口,在第一状态,所述扬声器模组的外端与所述开口的外端平齐,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扬声器模组的设有所述出音通道的部分位于所述外壳的外侧。5.在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通过将扬声器模组设置成相对外壳可运动,并且在扬声器模组处于第二状态时,扬声器模组的设有出音通道的部分位于外壳的外侧,这样从扬声器模组发出的声波可以直接输出到外壳的外侧,而不会经过外壳内,缩短了声波的传输路径。并且,由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出音通道相对外壳的位置不同,这样可以实现声音传播方向和声场位置的调整,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并且,在第一状态,扬声器模组的外端与开口的外端平齐,扬声器模组的一部分封堵在开口处,从而使得扬声器模组的至少部分充当对外壳内部容纳空间内的电子元器件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结构的紧凑性。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扬声器模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所述出音通道,所述壳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转动相连,以使得所述壳体的第二端穿过所述开口,以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通过转动壳体,从而可以使得第二端穿过开口,从而将扬声器模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并且扬声器模组与外壳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容易装配。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枢转部,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二枢转部,所述第一枢转部与所述第二枢转部转动配合。这样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枢转部为枢转孔,所述第二枢转部为枢转轴。这样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枢转部和所述第二枢转部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常驱动所述扬声器模组由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转动。第一弹性件的设置使得结构更加简单,而且成本低。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壳体配合,以将所述扬声器模组限位在所述第二状态。这样设置,可以方便用户的使用。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限位部由所述开口的远离所述第二端的一侧壁面限定出;或者,所述外壳的顶壁的内表面的邻近所述第一端的部分设有朝向所述外壳的内部容纳空间的方向凸出的凸起,所述凸起限定出所述限位部。结构更加简化,有利于降低加工制造成本。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驱动马达,所述第一驱动马达与所述壳体相连,以驱动所述壳体转动。这样设置,扬声器模组的驱动方式更加智能化,更加可控。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外壳通过阻尼转轴相连。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扣位凹槽,所述第一扣位凹槽延伸至所述开口,所述第一扣位凹槽位于所述开口的远离所述第一端的一侧。这样设置,可以方便用户扣持扬声器模组,从而方便对扬声器模组施加作用力。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口的远离所述第一端的壁面被构造成为第一避让斜面,在从所述外壳的内部容纳空间到所述外壳外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避让斜面朝向远离所述壳体的转动中心线的方向倾斜延伸。这样设置,有利于避免在扬声器模组的转动过程中避免扬声器模组与外壳产生干涉。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的第二端的端面被构造成为第二避让斜面,在所述第一状态,在从所述外壳的外侧到所述外壳的内部容纳空间的方向上,所述第二避让斜面朝向靠近所述壳体的转动中心线的方向倾斜延伸。这样设置,有利于避免在扬声器模组的转动过程中避免扬声器模组与外壳产生干涉。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扬声器模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所述出音通道,所述壳体相对所述外壳可移动。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壳体的内端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的正对所述开口的部分之间,且常驱动所述扬声器模组由所述第一状态向所述第二状态移动。第二弹性件的设置使得结构更加简单,而且成本低。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二驱动马达和传动部件,所述第二驱动马达和所述传动部件均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驱动马达通过所述传动部件的传动以驱动所述壳体移动。这样设置,扬声器模组的驱动方式更加智能化,更加可控。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部件包括:齿条和外齿轮,所述齿条在所述壳体的移动方向上延伸,且所述齿条与所述壳体相对固定,所述外齿轮套装在所述第二驱动马达的驱动轴上,所述外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配合。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包括:包括: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为所述壳体和所述外壳的相对移动提供阻尼力,以使得所述扬声器模组能够保持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设有两个第二扣位凹槽,两个所述第二扣位凹槽位于所述开口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二扣位凹槽延伸至所述开口。这样设置,可以方便用户扣持扬声器模组,从而对扬声器模组施加作用力。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包括: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设在所述外壳内且正对所述开口,所述移动支架相对所述外壳在所述扬声器模组的移动方向上可移动,所述扬声器模组可转动地设在所述移动支架的朝向所述开口的一侧。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包括:锁止件,所述锁止件设在所述外壳上,所述锁止件具有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锁止件与所述扬声器模组脱离配合,在所述锁止位置,所述锁止件与所述扬声器模组配合,以将所述扬声器模组限位在所述第一状态。通过锁止件与壳体的配合,可以限制扬声器模组的运动,使得扬声器模组保持在第一状态。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外壳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朝向靠近所述外壳的内部容纳空间的方向凹入以限定出滑槽,所述滑槽延伸至所述开口,所述锁止件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锁止件在朝向靠近所述开口的方向和远离所述开口的方向之间可滑动以在所述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锁止位置,所述锁止件的部分伸入所述开口与所述扬声器模组的外端抵接。通过设置滑槽,并且将锁止件置在滑槽内,一方面可以利用滑槽对锁止件进行限位,另一方面滑槽还可以为锁止件的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此外,滑槽的设置,还可以避免锁止件额外增大键盘主机的体积。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止件的背离所述外壳的表面设有防滑部。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开口设在所述外壳的顶壁或侧壁上。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出音通道经由所述开口露出;和/或,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出音通道朝向用户。附图说明29.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30.图2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键盘主机的立体图;31.图3为图2所示的键盘主机的爆炸图;32.图4为图2所示的键盘主机在a‑a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33.图5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的立体图;34.图6为图5所示的扬声器模组在n‑n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35.图7为图6所示的扬声器模组中内核的截面结构示意图;36.图8为图2所示的键盘主机在m‑m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中扬声器模组处于第一状态;37.图9为图2所示的键盘主机在m‑m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中扬声器模组处于第二状态;38.图10为图9所示的键盘主机在b处圈示位置的放大图;39.图11a为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键盘主机对应于图9中b处圈示位置的放大图;40.图11b为本技术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键盘主机对应于图9中b处圈示位置的放大图;41.图12a为本技术又一些实施例中的键盘主机对应于图2中m‑m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42.图12b为本技术又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键盘主机对应于图2中m‑m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43.图13为本技术再一些实施例中的键盘主机对应于图2中m‑m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中扬声器模组处于第一状态;44.图14为本技术再一些实施例中的键盘主机对应于图2中m‑m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4中扬声器模组处于第二状态;45.图15为本技术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的键盘主机对应于图2中m‑m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5中扬声器模组处于第一状态;46.图16a为本技术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的键盘主机对应于图2中m‑m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6a中扬声器模组处于第二状态;47.图16b为本技术其它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键盘主机对应于图2中m‑m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6b中扬声器模组处于第二状态;48.图17为本技术其它另一些实施例中的键盘主机对应于图2中m‑m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7中扬声器模组处于第一状态;49.图18为本技术其它另一些实施例中的键盘主机对应于图2中m‑m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8中扬声器模组处于第二状态;50.图19为本技术其它又一些实施例中的键盘主机对应于图2中m‑m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9中扬声器模组处于第一状态;51.图20为本技术其它又一些实施例中的键盘主机对应于图2中m‑m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0中扬声器模组处于第二状态;52.图21为本技术其它再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键盘主机的立体图;53.图22为图21所示的键盘主机在r‑r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5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5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5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57.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该电子设备100为具有扬声器模组24的一类电子设备100。具体地,该电子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tabletpersonal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notebook)、车载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58.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为笔记本电脑。具体地,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器10和键盘主机20。59.显示器10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键盘主机20与显示器10可转动连接。键盘主机20用于输入指令和数据,并根据输入的指令和数据,控制显示器10显示图像、视频。同时,键盘主机20还用于播放语音或者音乐。60.电子设备100能够在打开状态与闭合状态之间切换。当电子设备100处于打开状态时,显示器10与键盘主机20呈大于0°,且小于180°的夹角。当电子设备100处于闭合状态时,显示器10盖合于键盘主机20上,且显示器10的显示面与键盘主机20的键盘面相对。61.为了方便下文各实施例的描述,针对键盘主机20,建立xyz坐标系。具体地,定义键盘主机20与显示器10的转动轴线的延伸方向为x轴方向,键盘主机20的厚度方向为z轴方向,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均垂直的方向为y轴方向。可以理解的是,键盘主机20的坐标系设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62.请参阅图2,图2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的键盘主机20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的键盘主机20的爆炸图。在本实施例中,键盘主机20包括外壳21、中板22、键盘23、扬声器模组24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63.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3仅示意性的示出了键盘主机20包括的一些部件,这些部件的实际形状、实际大小、实际位置和实际构造不受图2和图3以及下文各附图限定。64.外壳21用于保护键盘主机20的内部结构。外壳21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塑胶和金属。外壳21可以为一个结构整体,也可以由多个部分装配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外壳21包括c壳211和d壳212。c壳211与d壳212对合,以围成外壳21的内部容纳空间。具体地,c壳211与d壳212在z向上对合,以围成外壳21的内部容纳空间。c壳211与d壳212可以通过卡接固定,也可以通过胶粘固定,还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65.中板22位于外壳21的内部容纳空间。中板22通过胶粘、卡接、螺纹连接、铆接等方式固定于c壳211的内表面。在其他实施例中,中板22也可以固定于d壳212的内表面。中板22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塑胶和金属。中板22用作键盘主机20内电子元器件的支撑“骨架”。键盘23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固定于该中板22上。66.键盘23用于输入指令和数据,控制器与键盘23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键盘23输入的指令和数据。键盘23包括固定板231以及连接于固定板231上的多个按键232。请参阅图4,图4为图2所示键盘主机20在a‑a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固定板231固定于中板22上。固定板231与中板22可以通过卡接固定,也可以通过胶粘固定,还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中板22上设有第一避让口22a(请参阅图3)。c壳211上对应每个按键232的位置均设有第二避让口21a(请参阅图3)。按键232穿过第一避让口22a以及该按键232对应的第二避让口21a伸出至c壳211外。67.扬声器模组24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控制器与扬声器模组24电连接,控制器可用于控制扬声器模组24。在一些实施例中,请返回参阅图3,扬声器模组2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扬声器模组24设置于键盘主机20在x轴方向上的两端内,该两个扬声器模组24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扬声器模组24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或者三个以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扬声器模组24在键盘主机20的位置可以灵活设置,图3仅给出了扬声器模组24在键盘主机20的一种位置示例,这并不能认为是对本技术构成的特殊限制。68.请参阅图5,图5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扬声器模组24的立体图,图6为图5所示的扬声器模组24在n‑n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扬声器模组24包括壳体241和内核242。壳体241上设有出音通道2411,内核242设在壳体241内以将壳体241内分成前腔c1和后腔c2,前腔c1与出音通道2411连通。壳体241可以为一个结构整体,也可以由多个部分装配形成。可选地,请参阅图6,壳体241由前壳241a和后壳241b对合形成,出音通道2411形成在前壳241a上。具体地,出音通道2411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出音通道2411为一个时,出音通道2411可以设置在壳体241的顶壁上,也可以设置在壳体241的侧壁上。当出音通道2411为多个时,多个出音通道2411可以全部设置在壳体241的顶壁上,也可以全部设置在壳体241的侧壁上,还可以部分设置在壳体241的顶壁上,其余部分设置在壳体241的侧壁上。69.在一些示例中,出音通道241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出音通道2411均布在壳体241上。70.请参阅图7,图7为图6所示的扬声器模组24中内核24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内核242包括振膜242a、与振膜242a固定连接的音圈242b、设置于振膜242a一侧的磁路系统242c以及用于安装振膜242a和磁路系统242c的框架242d。在将该内核242应用于图6所示的扬声器模组24内时,内核242通过框架242d固定于前壳241a的内壁上,振膜242a邻近出音通道2411且正对出音通道2411,音圈242b、磁路系统242c和框架242d位于后腔c2内。音圈242b在通电后产生感应磁场,在受到磁路系统242c的磁力作用发生位移,以驱动振膜242a产生振动,从而推动前腔c1内的空气振动形成声波,该声波由出音通道2411输出。71.一般地,扬声器模组24固定在中板22上,扬声器模组24输出的声波需要传递至外壳21上的出声孔,并且经由外壳21上的出声孔向外壳21的外侧输出,这一方面导致声音在电子设备100中的传播路径比较长;另一方面,外壳21上的出声孔固定设置,只能在一个位置输出声波,导致声场的位置唯一,用户的体验感差。72.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请返回参阅图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外壳21上设置开口21b。具体地,在图3示出的具体示例中,c壳211上开设开口21b。扬声器模组24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扬声器模组24相对外壳21可运动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扬声器模组24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时,扬声器模组24的至少部分会从开口21b穿过。73.也就是说,当扬声器模组24处于第一状态时,扬声器模组24可以朝向开口21b外侧的方向运动且扬声器模组24的至少部分穿过开口21b伸出到外壳21的外侧以切换到第二状态,并且在第二状态,壳体241的设有出音通道2411的部分位于外壳21的外侧,这样便于扬声器模组24输出的声波由出音通道2411直接输出到外壳21的外侧;当扬声器模组24处于第二状态时,扬声器模组24可以朝向开口21b内侧的方向运动且扬声器模组24的至少部分穿过开口21b,以切换到第一状态,在第一状态,扬声器模组24的外端与开口21b的外端平齐。其中,扬声器模组24相对外壳21的运动包括但不限于转动、移动或转动和移动的结合等方式。74.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状态,扬声器模组24的外端与开口21b的外端“平齐”是指扬声器模组24的外端与开口21b的外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大于预设值。即该扬声器模组24的外端可低于开口21b的外端,扬声器模组24的外端也可以高于开口21b的外端,或者扬声器模组24的外端完全与开口21b的外端平齐。具体地,在第一状态,扬声器模组24的外端与开口21b的外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大于5mm。例如,在第一状态,扬声器模组24的外端与开口21b的外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4.5mm、4mm、3.5mm、3mm、2.5mm、2mm、1.5mm、1.2mm、1.0mm、0.8mm、0.5mm、0.3mm或0mm。75.并且,可以理解的是,远离外壳21内部容纳空间的方向为“外”,靠近外壳21内部容纳空间的方向为“内”。7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通过将扬声器模组24设置成相对外壳21可运动,并且在扬声器模组24处于第二状态时,扬声器模组24的设有出音通道2411的部分位于外壳21的外侧,这样从扬声器模组24发出的声波可以直接输出到外壳21的外侧,而不会经过外壳21内,缩短了声波的传输路径。并且,由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出音通道2411相对外壳21的位置不同,这样可以实现声音传播方向和声场位置的调整,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并且,在第一状态,由于扬声器模组24的外端与开口21b的外端平齐,扬声器模组24的一部分封堵在开口21b处,从而使得扬声器模组24的至少部分充当对外壳21内部容纳空间内的电子元器件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结构的紧凑性。77.下面基于扬声器模组24相对外壳21的运动方式,结合多个不同的实施方式来说明本技术的电子设备100的具体结构。78.实施方式一:79.请参阅图8和图9,图8为图2所示的键盘主机20在m‑m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中扬声器模组24处于第一状态,图9为图2所示的键盘主机20在m‑m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中扬声器模组24处于第二状态。在该实施例中,开口21b设在外壳21的顶壁上,具体地,开口21b设在c壳211的顶壁上,该顶壁处于xy轴所限定的方向上。80.请继续参阅图8,壳体241具有第一端2413和第二端2412,第一端2413和第二端2412的排布方向与壳体241的转动中心线垂直。具体而言,壳体241的转动中心线沿x向延伸,该第一端2413和第二端2412在y向上排布,第一端2413与外壳21转动相连(如图8‑图9中,虚线箭头o为扬声器模组24的转动方向),通过转动壳体241,从而可以使得第二端2412穿过开口21b,从而将扬声器模组24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这样,扬声器模组24与外壳21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容易装配。81.具体地,在第一状态,出音通道2411经由开口21b露出。具体而言,由于开口21b设在外壳21的顶壁上,那么出音通道2411也可以设在壳体241的顶壁上,这样便于出音通道2411从开口21b露出。这样,在第一状态,扬声器模组24发出的声波可以直接输出到外壳21的外侧,而不会经过外壳21内,即使在第一状态,声波输出到外壳21外的路径也较短。进一步地,第一端2413更加靠近用户,第二端2412远离用户,这样扬声器模组24在由第一状态转动至第二状态时,出音通道2411则朝向用户,从而从扬声器模组24发出的声波有利于形成环绕的立体音效。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第一端2413远离用户,第二端2412更加靠近远离用户,这样扬声器模组24在由第一状态转动至第二状态时,出音通道2411则背离用户。82.在另一些示例中,在第一状态,出音通道2411还可以不经由开口21b露出,而是被外壳21遮挡隐藏。83.请返回参阅图5,并参阅图10,图10为图9所示的键盘主机20在b处圈示位置的放大图。外壳21上设有第一枢转部213,第一端2413设有第二枢转部2414,第一枢转部213与第二枢转部2414转动配合。84.可选地,第一枢转部213为枢转轴和枢转槽中的其中一个,第二枢转部2414为枢转轴和枢转槽中的另一个,枢转轴可插入枢转槽中并且与枢转槽可相对转动。或者,第一枢转部213为枢转轴和枢转孔中的其中一个,第二枢转部2414为枢转轴和枢转孔中的另一个,枢转轴可插入枢转孔中并且与枢转孔可相对转动。85.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10,第一枢转部213为枢转孔,第二枢转部2414为枢转轴。可选地,第二枢转部2414设在后壳241b上,位于后壳241b上的枢转轴与后壳241b可以为一体成型件。当然,第二枢转部2414与后壳241b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焊接、卡接或螺钉连接等。86.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0,外壳21的内表面的邻近第一端2413的部分上设有连接臂214,该连接臂214的自由端设有枢转孔。具体而言,c壳的顶壁的内表面的邻近第一端2413的部分上设有连接臂214,该连接臂214的自由端设有枢转孔,该连接臂214为两个,两个连接臂214在壳体21的转动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即x向上间隔开且位于开口21b在x向上的两侧,壳体241上的枢转轴为两个,两个枢转轴分别一一对应地设于壳体241的在x向上相对的两个侧面上,两个枢转轴与两个连接臂214上的枢转孔一一对应配合。87.在一些示例中,该连接臂214可与上述的c壳211为一体成型件,一体成型件的连接强度更高,而且工艺简单,便于加工制造。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在另一些示例中,该连接臂214与上述的c壳211还可以焊接、卡接或螺钉连接。88.请返回参阅图5,键盘主机2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5,该第一弹性件25可以设置在第一枢转部213和第二枢转部2414之间,第一弹性件25常驱动扬声器模组24由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动。也就是说,第一弹性件25始终施加给扬声器模组24一朝向第二状态转动的弹性作用力。具体地,第一弹性件25为扭簧,扭簧套在设于壳体241的枢转轴上,扭簧的两个弹性壁分别与壳体241和枢转孔的孔壁抵接。89.请返回参阅图10,开口21b具有相对的第一壁面21b1和第二壁面21b2,第一壁面21b1和第二壁面21b2的间隔方向与扬声器模组24的转动中心线垂直,即该第一壁面21b1和第二壁面21b2在y方向上相对,第一壁面21b1邻近壳体241的第一端2413,第二壁面21b2远离壳体241的第一端2413。90.具体地,第二壁面21b2上设有避让部和/或壳体241的第二端2412的端面上设有避让部,避让部用于在扬声器模组24的转动过程中避免扬声器模组24与外壳21产生干涉。91.可选地,请参阅图10,第二壁面21b2被构造成为第一避让斜面,该第一避让斜面限定出避让部,在从外壳21的内部容纳空间到外壳21的外侧的方向上,该第一避让斜面朝向远离壳体241的转动中心线的方向倾斜延伸。由第一避让斜面限定出的避让部,结构更加简单,而且便于加工制造。92.可选地,请参阅图10,壳体241的第二端2412的端面被构造成为第二避让斜面,该第二避让斜面限定出该避让部,在第一状态,在从外壳21的外侧到外壳21的内部容纳空间的方向上,该第二避让斜面朝向靠近壳体241的转动中心线的方向倾斜延伸。由第二避让斜面限定出的避让部,结构更加简单,而且便于加工制造。93.请继续参阅图10,外壳21上设有限位部,限位部与壳体241配合,以将扬声器模组24限位在第二状态。具体而言,由于第一弹性件25始终施加给扬声器模组24一朝向第二状态的作用力,当扬声器模组24运动到限位部与壳体241配合的位置时,该扬声器模组24当前所在的位置即为第二状态。通过第一弹性件25的驱动以及限位部与壳体241的配合作用,可以使得扬声器模组24保持在第二状态,从而方便用户的使用。94.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10,该限位部由开口21b的远离壳体241的第二端2412的一侧壁面限定出,即该限位部由开口21b的第一壁面21b1限定出。这样,结构更加简化,有利于降低加工制造成本。95.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请参阅图11a所示,图11a为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键盘主机20对应于图9中b处圈示位置的放大图。在该实施例中,外壳21的顶壁的内表面的邻近壳体241的第一端2413的部分设有朝向外壳21的内部容纳空间的方向凸出的凸起215。具体而言,c壳211的顶壁的内表面的邻近第一壁面21b1的部分设有凸起215,该凸起215限定出该限位部。通过设置凸起215,并且由该凸起215限定出限位部,有利于增大扬声器模组24的转动角度,从而更加便于该出音通道2411朝向用户,方便用户的使用。96.进一步地,该凸起215的邻近开口21b的中心线的一侧表面与第一壁面21b1平齐。这样设置,结构上更加容易加工制造。97.请继续参阅图10和图11a所示,键盘主机20包括锁止件26,锁止件26设在外壳21上,锁止件26具有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在锁止位置,锁止件26与壳体241配合,以将扬声器模组24限位在第一状态,在解锁位置,锁止件26与壳体241脱离配合。具体而言,在用户需要将扬声器模组24限位在第一状态时,用户可以触发锁止件26至锁止件26与壳体241配合,这样可以限制扬声器模组24的运动,使得扬声器模组24保持在第一状态;而在用户需要使用扬声器模组24,并且使得扬声器模组24处于第二状态时,用户可以触发锁止件26,使得锁止件26与壳体241脱离配合,这样锁止件26对扬声器模组24的限制作用解除,通过第一弹性件25的驱动以及限位部与壳体241的配合作用,可以使得扬声器模组24保持在第二状态,从而方便用户的使用。98.请继续参阅图10和图11a,外壳21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朝向靠近外壳21的内部容纳空间的方向凹入以限定出滑槽21c。具体而言,c壳211的顶壁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朝向靠近外壳21的内部容纳空间的方向凹入以限定出滑槽21c。该滑槽21c朝向靠近开口21b的方向延伸至与开口21b连通。锁止件26设于滑槽21c内,锁止件26在朝向靠近开口21b的方向和远离开口21b的方向之间可滑动以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具体而言,用户可以手动朝向开口21b的方向推动锁止件26,并且使得锁止件26的部分伸出滑槽21c、且伸入开口21b与壳体241的外端端面抵接,以限制扬声器模组24的运动,使得扬声器模组24保持在第一状态;用户还可以手动朝向远离开口21b的方向推动锁止件26,使得锁止件26完全位于滑槽21c内以与扬声器模组24脱离配合,这样锁止件26对扬声器模组24的限制作用解除,同时通过第一弹性件25的驱动以及限位部与壳体241的配合作用,可以使得扬声器模组24保持在第二状态。通过设置滑槽21c,并且将锁止件26设置在滑槽21c内,一方面可以利用滑槽21c对锁止件26进行限位,另一方面滑槽21c还可以为锁止件26的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此外,滑槽21c的设置,还可以避免锁止件26额外增大键盘主机20的体积。99.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锁止件26的运动方式可以不仅限于滑动。在另一些示例中,请参阅图11b,图11b为本技术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键盘主机20对应于图9中b处圈示位置的放大图。锁止件26可转动地设在外壳21上,并且锁止件26被构造成为弹片,锁止件26的转动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与开口21b垂直。用户可以手动转动锁止件26,并且所得锁止件26的部分伸入开口21b与壳体21的外端端面抵接以限制扬声器模组24的运动。用户可以再次手动转动锁止件26,使得锁止件26位于开口21b的一侧以与扬声器模组24脱离配合,这样锁止件26对扬声器模组24的限制作用解除。100.进一步地,请返回参阅图10和图11a所示,壳体241的外端端面的邻近滑槽21c的部分设有凹槽2415,在锁止位置,锁止件26的部分伸出滑槽21c、且伸入开口21b与凹槽2415配合。通过设置凹槽2415,可以避免锁止件26凸出于壳体241的外端端面。可选地,在锁止位置,该锁止件26的背离外壳21内部容纳空间的一侧表面与壳体241的外端端面平齐。101.锁止件26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可选地,该一个锁止件26位于开口21b的远离第一壁面21b1的一侧。这样,有利于提高锁止效果。锁止件26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多个锁止件26与多个滑槽21c一一对应配合。锁止件26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时,多个锁止件26在开口21b的周向上分布。可选地,锁止件26为多个,多个锁止件26在开口21b的周向上均匀分布。102.进一步地,锁止件26的背离外壳21的内部容纳空间的表面设有防滑部。这样,在用户触发锁止件26时,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具体地,防滑部可以为多条平行设置在锁止件26的表面的凸筋,或者防滑部为多个间隔设置在锁止件26的表面的凹坑。103.实施方式二:104.请参阅图12a,图12a为本技术又一些实施例中的键盘主机20对应于图2中m‑m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扬声器模组24的驱动方式由原来的第一弹性件25替换为第一驱动马达27,同时不再设置限位部和锁止件26。具体地,第一驱动马达27可以与壳体241相连,以驱动扬声器模组24的转动。105.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12a,壳体241上的枢转轴穿过连接臂214上的枢转孔后与第一驱动马达27相连,以驱动扬声器模组24转动,通过第一驱动马达27的正反转,从而实现扬声器模组24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106.第一驱动马达27的驱动轴的转动中心线与扬声器模组24的转动中心线平行设置。具体而言,请继续参阅图12a所示,键盘主机20还包括传动带28,传动带28的一端套设于第一驱动马达27的驱动轴,传动带28的另一端套设于枢转轴,第一驱动马达27的驱动轴的转动带动传动带28转动,传动带28的转动带动扬声器模组24的转动。这样设置,有利于根据外壳21的内部容纳空间,合理布局第一驱动马达27的位置,实现键盘主机20结构的紧凑型。可选地,传动带28可以为皮带。107.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驱动马达27的驱动轴的转动中心线与扬声器模组24的转动中心线共线,沿着扬声器模组24的转动中心线的延伸方向,第一驱动马达27位于扬声器模组24的一侧。这样设置可以不占用键盘主机20的厚度空间,有利于减小键盘主机20的厚度。108.在一些示例中,控制器可以与第一驱动马达27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在获得切换指令时,控制第一驱动马达27驱动扬声器模组24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运动。109.具体地,当扬声器模组24的当前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控制器在获得切换指令时,控制第一驱动马达27转动,进而驱动扬声器模组24运动至第二状态。当扬声器模组24的当前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器在获得切换指令时,控制第一驱动马达27反向转动,进而驱动扬声器模组24运动至第一状态。11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切换指令可以由键盘23上的切换按键触发,还可以在显示器10上显示的预设选项被选中时,由显示器10触发。111.当切换指令由键盘22上的切换按键触发时,该按键232可以为专用按键。例如该专用按键232可以为f5键。该按键232也可以为组合按键,该组合按键可以为两个按键232的组合,也可以为三个以上的按键232的组合,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组合按键为alt键与f5键的组合。在其他实施例中,组合按键也可以为ctrl键与f8键的组合,还可以为shift键与f1键的组合,或者ctrl键、alt键与shift键的组合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该按键232还可以是另外设置在键盘22上的控制按键。112.当切换指令由显示器10触发时,该预设选项可以设置在显示器10的预设界面中,该预设界面可以是开机界面,也可以是声卡设置界面,对此不作具体限定。113.实施方式三:114.请参阅图12b,图12b为本技术又一些选的实施例中的键盘主机20对应于图2中m‑m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扬声器模组24的驱动方式由原来的第一弹性件25替换为手动驱动,同时不再设置限位部和锁止件26。并且,壳体241的第一端2413与外壳21之间通过阻尼转轴204相连,阻尼转轴204可以包括上述的第一枢转部和第二枢转部,阻尼转轴204为壳体241与外壳21的相对转动提供阻尼力。这样,用户可以手动朝向外壳21外侧的方向转动扬声器模组24至第二状态,由于阻尼转轴204提供的阻尼力的作用,用户无需手扶也可以保证扬声器模组24保持在第二状态。同样地,用户可以手动地朝向靠近外壳21内侧的方向转动扬声器模组24至第一状态,同时由于阻尼转轴204提供的阻尼力的作用,用户无需手扶也可以保证扬声器模组24保持在第一状态。115.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2b,c壳211的外表面上设有第一扣位凹槽21e第一扣位凹槽21e延伸至开口21b,第一扣位凹槽21e位于开口21b的远离第一端2413的一侧,即第一扣位凹槽21e位于开口21b的远离壳体241的转动中心线的一侧,这样,在第一状态时,壳体241的一部分会凸出于第一扣位凹槽21e的槽底壁,用户的手可以伸入第一扣位凹槽21e内扣持壳体241以朝向外壳21外侧的方向转动扬声器模组24。通过设置第一扣位凹槽21e可以方便用户对扬声器模组24施加作用力。116.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在另一些示例中,还可以不设置第一扣位凹槽21e,而是在壳体241的外端设置把手,用户可以手持把手对扬声器模组24施加作用力以转动扬声器模组24。117.实施方式四:118.请参阅图13和图14,图13为本技术再一些实施例中的键盘主机20对应于图2中m‑m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中扬声器模组24处于第一状态,图14为本技术再一些实施例中的键盘主机20对应于图2中m‑m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4中扬声器模组24处于第二状态。在该实施例中,开口21b设在外壳21的顶壁上,具体地,开口21b设在c壳211的顶壁上,该顶壁处于xy轴所限定的方向上。119.扬声器模组24在朝向靠近外壳21外侧的方向和朝向靠近外壳21的内部容纳空间的方向上可移动。具体而言,扬声器模组24的移动方向为z向,扬声器模组24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扬声器模组24的部分会从开口21b穿过,通过扬声器模组24的移动,可以调整出音通道2411的水平高度,从而调整声场位置。120.具体地,在第一状态,出音通道2411被外壳21遮挡隐藏,在第二状态,出音通道2411露出,且出音通道2411设在壳体241的靠近用户的一侧,即,出音通道2411设在壳体241的前侧壁上。这样,在第二状态时,出音通道2411可以朝向用户,扬声器模组24发出的声波可以直接传递给用户。121.在另一些示例中,在第一状态,出音通道2411经由开口21b露出。具体而言,由于开口21b设在外壳21的顶壁上,那么出音通道2411也可以设在壳体241的顶壁上,这样便于出音通道2411从开口21b露出。这样,在第一状态,扬声器模组24发出的声波可以直接输出到外壳21的外侧,而不会经过外壳21内,即使在第一状态,声波输出到外壳21外的路径也较短。122.请继续参阅图13和图14,键盘主机2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202,该第二弹性件202常驱动扬声器模组24由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移动。也就是说,第二弹性件202始终施加给扬声器模组24一朝向第二状态的弹性推动力。具体地,第二弹性件202设在壳体241的内端,第二弹性件202可以受压在壳体241与外壳21的内表面的正对开口21b的部分之间。在该实施例中,不设置用于将扬声器模组24限位在第二状态的限位部,扬声器模组24可以利用自身的重力与第二弹性件202的共同作用维持在第二状态。123.请继续参阅图13和图14,键盘主机20包括锁止件26。锁止件26设在外壳21上。锁止件26具有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在锁止位置,锁止件26与壳体241配合,以将扬声器模组24限位在第一状态。在解锁位置,锁止件26与壳体241脱离配合。具体而言,在用户需要将扬声器模组24限位在第一状态时,用户可以触发锁止件26,以使得锁止件26与壳体241的配合。这样,可以限制扬声器模组24的运动,使得扬声器模组24保持在第一状态;而在用户需要使用扬声器模组24,并且使得扬声器模组24处于第二状态时,用户可以再次触发锁止件26,使得锁止件26与壳体241脱离配合,这样锁止件26对扬声器模组24的限制作用解除,通过第二弹性件202的驱动以及扬声器模组24的自身重力的配合,可以使得扬声器模组24保持在第二状态,从而方便用户的使用。124.请继续参阅图13和图14,外壳21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朝向靠近外壳21的内部容纳空间的方向凹入以限定出滑槽21c,具体而言,c壳211的顶壁的外表面的一部分朝向靠近外壳21的内部容纳空间的方向凹入以限定出滑槽21c,该滑槽21c朝向靠近开口21b的方向延伸至与开口21b连通,锁止件26设于滑槽21c内,锁止件26在朝向靠近开口21b的方向和远离开口21b的方向之间可滑动以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切换。具体而言,用户可以手动朝向开口21b的方向推动锁止件26,并且使得锁止件26的部分伸出滑槽21c、且伸入开口21b与壳体241的外端端面抵接,以限制扬声器模组24的运动,使得扬声器模组24保持在第一状态;用户也可以手动朝向远离开口21b的方向推动锁止件26,使得锁止件26完全位于滑槽21c内以与扬声器模组24脱离配合,这样锁止件26对扬声器模组24的限制作用解除,通过第二弹性件202的驱动以及扬声器模组24的自身重力的配合,可以使得扬声器模组24保持在第二状态。通过设置滑槽21c,并且将锁止件26设置在滑槽21c内,一方面可以利用滑槽21c对锁止件26进行限位,另一方面滑槽21c还可以为锁止件26的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此外,滑槽21c的设置,还可以避免锁止件26额外增大键盘主机20的体积。125.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锁止件26的运动方式可以不仅限于滑动。锁止件26可转动地设在外壳21上,并且锁止件26被构造成为弹片,锁止件26的转动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与开口21b垂直。用户可以手动转动锁止件26,并且所得锁止件26的部分伸入开口21b与壳体21的外端端面抵接以限制扬声器模组24的运动。用户可以再次手动转动锁止件26,使得锁止件26位于开口21b的一侧以与扬声器模组24脱离配合,这样锁止件26对扬声器模组24的限制作用解除。126.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3和图14,壳体241的外端端面的邻近滑槽21c的部分设有凹槽2415,在锁止位置,锁止件26的部分伸出滑槽21c、且伸入开口21b与凹槽2415配合。通过设置凹槽2415,可以避免锁止件26凸出于壳体241的外端端面。可选地,在锁止位置,该锁止件26的背离外壳21内部容纳空间的一侧表面与壳体241的外端端面平齐。127.锁止件26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可选地,锁止件26为多个,多个锁止件26与多个滑槽21c一一对应配合,多个锁止件26在开口21b的周向上分布。可选地,多个锁止件26在开口21b的周向上均匀分布。128.进一步地,锁止件26的背离外壳21的内部容纳空间的表面设有防滑部。这样,在用户触发锁止件26时,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具体地,防滑部可以为多条平行设置在锁止件26的表面的凸筋,或者防滑部为多个间隔设置在锁止件26的表面的凹坑。129.实施方式五:130.请参阅图15和图16a,图15为本技术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的键盘主机20对应于图2中m‑m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5中扬声器模组24处于第一状态,图16a为本技术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的键盘主机20对应于图2中m‑m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6a中扬声器模组24处于第二状态。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三的不同之处在于:扬声器模组24的驱动方式由原来的第二弹性件202替换为第二驱动马达203和传动部件29,同时不再设置锁止件26。具体地,第二驱动马达203和传动部件29均位于外壳21内,第二驱动马达203通过传动部件29的传动驱壳体241的移动。这样设置,有利于根据外壳21的内部容纳空间,合理布局第二驱动马达203的位置,实现键盘主机20结构的紧凑型。131.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15和图16a,传动部件29包括外齿轮291和齿条292,外齿轮291设在外壳21内且套装在第二驱动马达203的驱动轴上,齿条292固设在壳体241的外周壁上且在扬声器模组24的移动方向即z向上延伸,齿条292与外齿轮291啮合配合。132.在一些示例中,控制器可以与第二驱动马达203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在获得切换指令时,控制第二驱动马达203驱动扬声器模组24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运动。133.具体地,当扬声器模组24的当前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控制器在获得切换指令时,控制第二驱动马达203转动,进而驱动扬声器模组24运动至第二状态。当扬声器模组24的当前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器在获得切换指令时,控制第二驱动马达203反向转动,进而驱动扬声器模组24运动至第一状态。13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切换指令可以由键盘23上的切换按键触发,还可以在显示器10上显示的预设选项被选中时,由显示器10触发。135.当切换指令由键盘22上的切换按键触发时,该按键232可以为专用按键。例如该专用按键232可以为f5键。该按键232也可以为组合按键,该组合按键可以为两个按键232的组合,也可以为三个以上的按键232的组合,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组合按键为alt键与f5键的组合。在其他实施例中,组合按键也可以为ctrl键与f8键的组合,还可以为shift键与f1键的组合,或者ctrl键、alt键与shift键的组合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该按键232还可以是另外设置在键盘22上的控制按键。136.当切换指令由显示器10触发时,该预设选项可以设置在显示器10的预设界面中,该预设界面可以是开机界面,也可以是声卡设置界面,对此不作具体限定。137.实施方式六:138.请参阅图16b,图16b为本技术其它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的键盘主机对应于图2中m‑m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6b中扬声器模组处于第二状态。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四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扬声器模组24的驱动方式由原来的第二弹性件202替换为手动驱动,同时不再设置锁止件26。并且,电子设备100还可以设置阻尼结构,阻尼结构为壳体241和外壳21的相对移动提供阻尼力,以使得扬声器模组24能够保持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139.在一些示例中,请参阅图16b所示,阻尼结构为设置在壳体241的内端与外壳21的内表面之间的阻尼伸缩件206,手动拉伸或压缩阻尼伸缩件206可以调节阻尼伸缩件206的长度,阻尼伸缩件206的伸缩方向与扬声器模组24的移动方向一致。这样,用户可以手动朝向外壳21外侧的方向拉动扬声器模组24,用户施加给扬声器模组24的作用力传递到阻尼伸缩件206上,使得阻尼伸缩件206伸长,当用户拉动扬声器模组24至第二状态时,由于阻尼伸缩件206提供的阻尼力的作用,用户无需手扶也可以保证扬声器模组24保持在第二状态。同样地,用户可以朝向外壳21内部容纳空间的方向按压扬声器模组24,用户施加给扬声器模组24的作用力传递到阻尼伸缩件206上,使得阻尼伸缩件206缩短,当用户按压扬声器模组24至第一状态时,由于阻尼伸缩件206提供的阻尼力的作用,用户无需手扶也可以保证扬声器模组24保持在第一状态。140.在另一些示例中,阻尼结构可以由开口21b所处的外壳21边缘限定出。具体而言,不管是第一状态、第二状态,还是介于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壳体21均可以被开口21b所处的外壳21的相对边缘夹持,以此来为壳体241与外壳21的相对移动提供阻尼力。具体地,壳体21可以被开口21b的其中一对相对的壁面夹持。用户可以手动朝向外壳21外侧的方向拉动扬声器模组24,当用户拉动扬声器模组24至第二状态时,由于壳体21被开口21b的一对相对的壁面夹持,用户无需手扶也可以保证扬声器模组24保持在第二状态。同样地,用户可以朝向外壳21内部容纳空间的方向按压扬声器模组24,当用户按压扬声器模组24至第一状态时,由于壳体21被开口21b的一对相对的壁面夹持,用户无需手扶也可以保证扬声器模组24保持在第一状态。进一步地,开口21b所处的外壳21的相对边缘被构造成为柔性部,例如,该部分为橡胶材质或硅胶材质。141.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16b,外壳21的外表面上设有两个第二扣位凹槽21f,每个第二扣位凹槽21f延伸至开口21b,两个第二扣位凹槽21f位于开口21b的两侧,这样,在第一状态时,壳体241的一部分会凸出于第二扣位凹槽21f的槽底壁,用户的手指可以分别伸入两个第二扣位凹槽21f内接触壳体241并夹持壳体241,进而朝向外壳21外侧的方向拉动驱动扬声器模组24。通过设置第二扣位凹槽21f可以方便用户对扬声器模组24施加作用力。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在另一些示例中,还可以不设置第二扣位凹槽21f,而是在壳体241的外端设置把手,用户可以手持把手对扬声器模组24施加作用力。142.实施方式七:143.请参阅图17和图18所示,图17为本技术其它另一些实施例中的键盘主机20对应于图2中m‑m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7中扬声器模组24处于第一状态,图18为本技术其它另一些实施例中的键盘主机20对应于图2中m‑m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8中扬声器模组24处于第二状态。该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四的区别在于:键盘主机20还包括移动支架201,移动支架201设在外壳21内且正对开口21b,第二弹性件202受压在移动支架201与外壳21的内表面的正对开口21b的部分之间,扬声器模组24设在移动支架201的朝向开口21b的一侧。在该实施例中,扬声器模组24和移动支架201作为一个整体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扬声器模组24和移动支架201整体的重力与第二弹性件202的共同作用可以使得扬声器模组24维持在第二状态。144.扬声器模组24相对移动支架201可转动,具体而言,扬声器模组24的转动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与移动支架201的移动方向同向。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扬声器模组24的转动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与移动支架201的移动方向还可以是垂直的。具体地,扬声器模组24和移动支架201作为一个整体处于第一状态时,出音通道2411被外壳21遮挡隐藏,扬声器模组24和移动支架201作为一个整体处于第二状态时,出音通道2411露出,并且在第二状态,通过转动扬声器模组24可以进一步地调整出音通道2411相对外壳21的位置。145.因此,在扬声器模组24相对外壳21可以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使得扬声器模组24相对移动支架201可转动,从而可以进一步地调节出音通道2411相对外壳21的位置,以实现声音传播方向和声场位置的调整,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146.请继续参阅图17和图18,壳体241的邻近移动支架201的一端设有转动槽2416和转动轴2011中的其中一个,移动支架201上设有转动槽2416和转动轴2011中的另一个。具体地,移动支架201的正对开口21b的表面上设有转动轴2011,壳体241的邻近移动支架201的一侧表面设有转动槽2416。通过转动轴2011和转动槽2416的转动配合,可以实现扬声器模组24与移动支架201的相对转动。147.实施方式八:148.请参阅图19和图20所示,图19为本技术其它又一些实施例中的键盘主机20对应于图2中m‑m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9中扬声器模组24处于第一状态,图20为本技术其它又一些实施例中的键盘主机20对应于图2中m‑m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0中扬声器模组24处于第二状态。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四的不同之处在于:扬声器模组24的驱动方式由原来的第二弹性件202替换为第二驱动马达203和传动部件29,同时不再设置锁止件26。并且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键盘主机20还包括移动支架201,移动支架201、第二驱动马达203和传动部件29均位于外壳21内。149.请参阅图19和图20所示,移动支架201正对开口21b,传动部件29连接在第二驱动马达203和移动支架201之间,第二驱动马达203通过传动部件29的传动驱动扬声器模组24和移动支架201整体的移动。这样设置,有利于根据外壳21内部容纳空间,合理布局第二驱动马达203的位置,实现键盘主机20结构的紧凑型。150.具体地,传动部件29包括外齿轮291和齿条292,外齿轮291设在外壳21内且套装在第二驱动马达203的驱动轴上,齿条292固设在移动支架201上且在扬声器模组24的移动方向即z向上延伸,齿条292与外齿轮291啮合配合。151.在一些示例中,控制器可以与第二驱动马达203电连接,控制器用于在获得切换指令时,控制第二驱动马达203驱动扬声器模组24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运动。152.具体地,当扬声器模组24的当前状态为第一状态时,控制器在获得切换指令时,控制第二驱动马达203转动,进而驱动扬声器模组24运动至第二状态。当扬声器模组24的当前状态为第二状态时,控制器在获得切换指令时,控制第二驱动马达203反向转动,进而驱动扬声器模组24运动至第一状态。15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切换指令可以由键盘23上的切换按键触发,还可以在显示器10上显示的预设选项被选中时,由显示器10触发。154.当切换指令由键盘22上的切换按键触发时,该按键232可以为专用按键。例如该专用按键232可以为f5键。该按键232也可以为组合按键,该组合按键可以为两个按键232的组合,也可以为三个以上的按键232的组合,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组合按键为alt键与f5键的组合。在其他实施例中,组合按键也可以为ctrl键与f8键的组合,还可以为shift键与f1键的组合,或者ctrl键、alt键与shift键的组合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该按键232还可以是另外设置在键盘22上的控制按键。155.当切换指令由显示器10触发时,该预设选项可以设置在显示器10的预设界面中,该预设界面可以是开机界面,也可以是声卡设置界面,对此不作具体限定。156.扬声器模组24相对移动支架201可转动,具体而言,扬声器模组24的转动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与移动支架201的移动方向同向。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扬声器模组24的转动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与移动支架201的移动方向还可以是垂直的。具体地,扬声器模组24和移动支架201作为一个整体处于第一状态时,出音通道2411被外壳21遮挡隐藏,扬声器模组24和移动支架201作为一个整体处于第二状态时出音通道2411露出,并且在第二状态,用户通过手动转动扬声器模组24可以进一步地调整出音通道2411相对外壳21的位置。157.因此,在扬声器模组24相对外壳21可以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使得扬声器模组24相对外壳21可转动,从而可以进一步地调节出音通道2411相对外壳21的位置,以实现声音传播方向和声场位置的调整,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158.请继续参阅图19和图20,壳体241的邻近移动支架201的一端设有转动槽2416和转动轴2011中的其中一个,移动支架201上设有转动槽2416和转动轴2011中的另一个。具体地,移动支架201的正对开口21b的表面上设有转动轴2011,壳体241的邻近移动支架201的一侧表面设有转动槽2416。通过转动轴2011和转动槽2416的转动配合,可以实现扬声器模组24与移动支架201的相对转动。159.实施方式九:160.请参阅图21和图22,图21为本技术其它再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键盘主机20的立体图,图22为图21所示的键盘主机20在r‑r线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开口21b设在外壳21的侧壁上。具体地,开口21b设在外壳21的处于yz轴所限定的方向的侧壁上,例如,开口21b位于c壳211的yz轴所限定的方向的侧壁上。在该实施例中,扬声器模组24相对外壳21可转动设置,如图22中虚线箭头p为扬声器模组24的转动方向。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扬声器模组24相对外壳21还可以是可以移动的。161.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上述的实施方式一至实施方式八之后,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参照实施方式一至实施方式八中任意一种方式,并且作出适应的改动以实现对实施方式十所示扬声器模组24进行驱动。16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16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