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直流耐压试验电动放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7 20:0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耐压 装置 试验 放电 特别

技术特征:
1.一种直流耐压试验电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外壳(9),绝缘外壳(9)内设有放电工作腔;绝缘外壳(9)一端设有放电接头,绝缘外壳(9)另一端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放电电阻(3)往复移动,放电电阻(3)和直接接地放电触头(2)均接地设置;所述的放电电阻(3)用于与放电接头间接导通,所述的直接接地放电触头(2)用于与放电接头直接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放电接头为金属均压球(1),放电电阻(3)的顶端为尖形结构,放电电阻(3)与直接接地放电触头(2)为硬连接,放电电阻(3)与金属均压球(1)的间距小于直接接地放电触头(2)与金属均压球(1)的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放电电阻(3)的电阻不小于2兆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放电电阻(3)上设有接地连接头(8),接地连接头(8)与直接接地放电触头(2)硬连接,且接地连接头(8)通过接地导通装置(7)与大地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地导通装置(7)包括软地线(71),软地线(71)一端与接地连接头(8)连接,软地线(71)另一端接地。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地导通装置(7)包括软地线(71)和硬地线(72),硬地线(72)底端接地,硬地线(72)顶端通过软地线(71)与接地连接头(8)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地导通装置(7)包括两根硬地线(72),两根硬地线(72)之间通过碳刷(73)连接,一根硬地线(72)接地设置,另一根两根硬地线(72)与接地连接头(8)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地导通装置(7)包括软地线(71),软地线(71)缠绕在收卷轮(74)上,收卷轮(74)通过多个发条与支撑杆(75)连接,支撑杆(75)与立柱(76)连接,立柱(76)用于接地设置;软地线(71)一端连接接地连接头(8),软地线(71)另一端连接固定在收卷轮(74)转筒上;所述的收卷轮(74)转筒、发条、支撑杆(75)和立柱(76)均为导体。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4)和电机控制装置(6),电动推杆(4)位于绝缘外壳(9)内,电动推杆(4)的伸缩杆为绝缘杆。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耐压试验电动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缘外壳(9)为透明结构。

技术总结
一种直流耐压试验电动放电装置,包括绝缘外壳(9),绝缘外壳(9)内设有放电工作腔;绝缘外壳(9)一端设有放电接头,绝缘外壳(9)另一端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放电电阻(3)往复移动,放电电阻(3)和直接接地放电触头(2)均接地设置;所述的放电电阻(3)用于与放电接头间接导通,所述的直接接地放电触头(2)用于与放电接头直接导通。整个放电过程相比较传统的放电装置而言,形成了缓冲式的放电模式,避免了大电流产生强烈的电弧,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故。故。


技术研发人员:黎海凡 白云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19
技术公布日:2021/10/2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