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快速构筑沿空留巷的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1-10-27 20: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设备 开采 构筑 煤矿 支撑

技术特征:
1.一种快速构筑沿空留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撑块(1),顶部开设有用于放置膨胀剂的第一凹槽(2),中部开设有用于放置应力应变传感器(10)的第二凹槽(3),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三凹槽(4);下支撑块(5),底部置于回采煤壁底壁上,顶部开设有多个与第三凹槽(4)一一对应的第四凹槽(6);连接筋(7),设置为多个,用于连接上支撑块(1)和下支撑块(5),各连接筋(7)的顶端插入各第三凹槽(4)内,各连接筋(7)的底端插入第四凹槽(6)内,且各连接筋(7)的底端位于第四凹槽(6)的底壁上方;两个中支撑块(8),分别对称设在上支撑块(1)与下支撑块(5)之间,且两个中支撑块(8)的支撑强度均小于上支撑块(1)和下支撑块(5)的支撑强度,两个中支撑块(8)上均开设有多个弧形槽(9),位于两个中支撑块(8)上相对设置的两个弧形槽(9)拼接后嵌套在连接筋(7)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构筑沿空留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接筋(7)底端均为锥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快速构筑沿空留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拼接后嵌套在连接筋(7)上弧形槽(9)与连接筋(7)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多个条形块,所述多个条形块与制备中支撑块(8)的材料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构筑沿空留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第三凹槽(4)之间间距为0.75m

0.85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构筑沿空留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块(1)底面和下支撑块(5)顶面均为矩形。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速构筑沿空留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块(1)底面和下支撑块(5)顶面均为正方形,该正方形的边长为3m

3.5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构筑沿空留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三凹槽(4)均呈矩阵分布。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构筑沿空留巷的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上支撑块(1)、下支撑块(5)以及中支撑块(8)分别根据巷道断面尺寸提前预制,且上支撑块(1)、下支撑块(5)以及中支撑块(8)组装后总高低于沿空留巷的总高100

150mm;s2:将上述s1预制好的上支撑块(1)、下支撑块(5)以及中支撑块(8)运送至采煤工作面前方5

10m处,并在靠近开采工作面3

5m处开设固定下支撑块(5)的缺口,并将下支撑块(5)固定在缺口处,然后将各连接筋(7)底端插入各第四凹槽(6)内,再将各连接筋(7)顶端插入与第四凹槽(6)对应的第三凹槽(4)内;此时用千斤顶将上支撑块(1)支起,将两个中支撑块(8)分别由左右两侧推入上支撑块(1)和下支撑块(5)之间,此时设在两个中支撑块(8)上的各弧形槽(9)拼接后套在各连接筋(7)的外部,然后向拼接套在各连接筋(7)外部的弧形槽(9)内填充制备多个条形块,撤去千斤顶,再向第一凹槽(2)内注入定量的水,使膨胀剂膨胀接顶;s3:随着工作面开采的推进,为了对采空区一侧持续进行支护和封闭,因此按照上述s2
将上支撑块(1)、下支撑块(5)以及中支撑块(8)进行组装,并按顺序依次沿巷道布置在靠近采空区一侧,并在每隔20

100m的第二凹槽(3)内安装一应力应变传感器(10)。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快速构筑沿空留巷的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组装后的上支撑块(1)、下支撑块(5)以及中支撑块(8)外侧利用槽钢连接加固。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快速构筑沿空留巷的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制的上支撑块(1)和下支撑块(5)均由以下质量分数配比的原料组分制成:煤矸石40

50%、粉煤灰5

10%、水泥18

25%、沙子5

10%、石子10

15%,水9

15%;预制中支撑块(8)由以下质量分数配比的原料组分制成:煤矸石50

55%、粉煤灰5

10%、水泥15

20%、沙子5

10%、石子5

10%、水10

15%、石棉网1

2%以及交联剂1

2%。

技术总结
本发明给出的一种快速构筑沿空留巷的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支撑结构包括上支撑块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中部开设有第二凹槽,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三凹槽;下支撑块顶部开设有多个第四凹槽;连接筋设置为多个,各连接筋顶端插入各第三凹槽内,各连接筋底端插入第四凹槽内;中支撑块分别对称设在上支撑块与下支撑块之间,且两个中支撑块的支撑强度均低于上支撑块和下支撑块的强度,各中支撑块上开设有多个弧形槽,两个相对设置的弧形槽拼接后嵌套在连接筋上,本发明还给出了快速构筑沿空留巷的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提高了沿空留巷构筑的速度,改善了井下沿空留巷施工工人工作条件,提高沿空留巷作业效率,降低沿空留巷施工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博 王燕 高雪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8.24
技术公布日:2021/10/2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