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口罩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1-10-27 20: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口罩 装置 控制 方法 存储介质


1.本发明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罩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口罩作为一种卫生用品,主要用于过滤有害气体、飞沫及病毒等物质进入呼吸道系统。在环境温度较低时,人在呼吸时会有不舒适的感觉,相关技术中并没有能够解决该问题的口罩,不利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若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均较低,则人在呼吸时不仅会出现口干的问题,恶劣时还会出现流鼻血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口罩的控制方法,以提高用户佩戴口罩时的。
4.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5.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口罩的控制装置。
6.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口罩。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口罩的控制方法,所述口罩包括中心罩部、遮挡罩部、密封罩部、调温模块和加湿模块,所述中心罩部朝向面部的一侧限定出与口鼻正对的呼吸腔,所述呼吸腔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遮挡罩部与所述中心罩部连接,所述遮挡罩部位于所述中心罩部背离面部的一侧,所述密封罩部与所述遮挡罩部连接以限定出与外部空间分隔开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加湿模块至少部分设在所述进风通道内,所述加湿模块适于调节所述进风风道内的气流湿度,所述调温模块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进风通道内,所述调温模块用于调节所述进风通道内的气流温度,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口罩外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环境湿度,对所述加湿模块和所述调温模块进行控制。
8.为到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口罩的控制程序,所述口罩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口罩的控制方法。
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口罩的控制装置,所述口罩包括中心罩部、遮挡罩部、密封罩部、调温模块和加湿模块,所述中心罩部朝向面部的一侧限定出与口鼻正对的呼吸腔,所述呼吸腔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遮挡罩部与所述中心罩部连接,所述遮挡罩部位于所述中心罩部背离面部的一侧,所述密封罩部与所述遮挡罩部连接以限定出与外部空间分隔开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加湿模块至少部分设在所述进风通道内,所述加湿模块适于调节所述进风风道内的气流湿度,所述调温模块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进风通道内,所述调温模块用于调节所述进风通道
内的气流温度,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口罩外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环境湿度,对所述加湿模块和所述调温模块进行控制。
1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口罩,包括:中心罩部,所述中心罩部朝向面部的一侧限定出与口鼻正对的呼吸腔,所述呼吸腔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外部空间连通;遮挡罩部,所述遮挡罩部与所述中心罩部连接,所述遮挡罩部位于所述中心罩部背离面部的一侧;密封罩部,所述密封罩部与所述遮挡罩部连接以限定出与外部空间分隔开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外部空间连通,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进气口连通;调温模块,所述调温模块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进风通道内,所述调温模块用于调节所述进风通道内的气流温度;加湿模块,所述加湿模块至少部分设在所述进风通道内,所述加湿模块适于调节所述进风风道内的气流湿度;以及上述的口罩的控制装置。
11.本发明实施例的口罩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口罩外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进而根据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对加湿模块和调温模块进行控制,实现根据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调节进风通道内的气流温度与气流湿度,从而提高用户佩戴口罩时的舒适度。
12.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口罩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14.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口罩的爆炸图;
15.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口罩的后视图;
16.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口罩的遮挡罩部的主视图;
17.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口罩的密封罩部的主视图;
18.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口罩的密封罩部的立体图;
19.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口罩的第一外壳和调温模块的立体图;
20.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口罩的调温模块的立体图;
21.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口罩的送风模块、遮挡罩部和中心罩部的立体图;
22.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口罩的局部爆炸图;
23.图11是本发明一个示例的口罩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24.图1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口罩的爆炸图;
25.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口罩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7.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口罩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28.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口罩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29.在该实施例中,参见图2

10,口罩包括加湿模块10、密封罩部3、中心罩部1、调温模块4和遮挡罩部2,还包括送风模块9、净化模块5、呼吸腔11、进气口12、排气口13、过滤模块14、进风通道21、进风口22、出风口23、分隔条24、分隔腔25、进风框26、安装腔31、敞开口32、通气孔33、排气通道34、加强筋35、半导体制冷片41、第一散热端411、第二散热端412、散热翅片43、第一外壳6、导热片61、第二外壳7、电控模块8、离心风机91、风道片92。
30.其中,中心罩部1朝向面部的一侧限定出与口鼻正对的呼吸腔11,呼吸腔11具有排气口13和进气口12,排气口13与外部空间连通,遮挡罩部2与中心罩部1连接,遮挡罩部2位于中心罩部1背离面部的一侧,密封罩部3与遮挡罩部2连接以限定出与外部空间分隔开的进风通道21,进风通道21具有进风口22和出风口23,进风口22与外部空间连通,出风口23与进气口12连通,加湿模块10至少部分设于进风通道21内,加湿模块10适于调节进风风道内的气流湿度,调温模块4的至少部分设在进风通道21内,调温模块4用于调节进风通道21内的气流温度。
31.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口罩100,呼吸腔11具有进气口12和排气口13,排气口13与外部空间连通。具体地,当用户佩戴口罩100时,中心罩部1可以较好地罩住用户的口鼻区域,使得中心罩部1可以较好地间隔开外部空间和呼吸腔11,从而避免外部空间中如携带病毒的飞沫等等进入呼吸腔11内,导致用户吸入危害健康安全的风险。此外,在口罩100的佩戴过程中,用户的口鼻位于呼吸腔11内,使得用户呼出的气体直接进入呼吸腔11内,并进一步通过排气口13排入外部空间,即用户佩戴防护面具的过程中呼出的气体可以通过排气口13排出呼吸腔11。由此,可以较好地避免用户呼出的气体在呼吸腔11内滞留,从而可以改善用户长期佩戴口罩100导致的憋闷,进而可以提升用户佩戴的舒适性。
32.如图2所示,遮挡罩部2可以对中心罩部1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在遮挡罩部2的长度方向上,遮挡罩部2沿着面部的轮廓延伸,使得在遮挡罩部2的延伸方向上,遮挡罩部2可以对佩戴者的面部具有较好地防护效果,从而可以降低如风吹等对面部造成的不适。
33.进一步地,如图2

图4所示,进风通道21具有进风口22和出风口23,进风口22与外部空间连通,出风口23与进气口12连通。具体地,当用户佩戴口罩100后,外部空间的气体可以通过进风口22进入进风通道21,并进一步通过出风口23和进气口12进入呼吸腔11,即,在外部空间和呼吸腔11之间形成气流通道。由此,外部空间的新鲜的空气可以通过进风口22、进风通道21、出风口23和进气口12进入呼吸腔11内,从而保证用户可以吸入新鲜的空气,从而提升用户佩戴口罩100时的舒适性。
34.并且,用户呼出的气体可以通过排气口13排出呼吸腔11并排入外部空间,即在呼吸腔11和外部空间之间形成空气的流动,从而可以改善用户长期佩戴口罩100导致的憋闷,进而可以提升口罩100的佩戴舒适性。其次,通过密封罩部3和遮挡罩部2可以较好地阻挡如携带病毒的飞沫等等进入进风通道21内,即有效地阻挡携带病毒的飞沫等等进入呼吸腔11内,从而可以保障用户的健康安全。
35.其中,调温模块4的至少部分设在进风通道21内,调温模块4用于调节进风通道21内的气流温度。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是调温模块4的部分位于进风通道21内;或者是调温模
块4全部位于进风通道21内,从而通过密封罩部3和遮挡罩部2可以较好地降低外部环境对调温模块4的干扰,从而保障调温模块4的稳定运转。此外,通过将调温模块4的至少部分设在进风通道21内,可以较好地规避调温模块4安装后占用呼吸腔11的空间,布局合理。由此,使得呼吸腔11可以具有更大的空间,从而可以改善用户长期佩戴口罩100导致的憋闷,进而可以提升口罩100的佩戴舒适性。
36.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调节进风通道21内的温度可以为升高或者降低进风通道21内的气流温度。换言之,用户可以通过调温模块4控制进风通道21内的气流温度处于较为舒适的温度,进而温度较为舒适的气流通过出风口23和进气口12进入呼吸腔11时,从而使得呼吸腔11内的温度处于较为舒适的温度,进而可以提升口罩100的佩戴舒适性。
37.具体地,当外部空间的环境温度较低时,例如,当用户在冬季佩戴口罩100时,可以通过调温模块4升高进风通道21内的气流温度,升温后的气流通过出风口23和进风口22进入呼吸腔11内,以提升呼吸腔11内的温度,使得用户被中心罩部1罩住的面部区域可以处于较为温暖的环境,并且使得用户可以吸入较为温暖的气体,从而可以降低外部空间的寒冷气体吸入肺部造成的不适,进而可以提升口罩100的佩戴舒适性。
38.此外,当外部空间的环境温度较高时,例如,当用户在夏季佩戴口罩100时,可以通过调温模块4降低进风通道21内的温度,降温后的气流通过出风口23和进风口22进入呼吸腔11内,以降低呼吸腔11内的温度,使得用户被中心罩部1罩住的面部区域可以处于较为凉爽的环境,从而可以提升用户佩戴的舒适性。
39.进一步地,上述进气口12设有两个,两个进气口12分布于中心罩部1的左右两侧,进风通道21设有两个,两个进风通道21与两个进气口12一一对应,两个进风通道21分别记为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上述加湿模块10至少部分设在第一进风通道内,上述净化模块5至少部分设在第二进风通道内,净化模块5适于调节第二进风风道内的气流洁净度。
40.具体地,净化模块5至少部分设在第二进风通道内,外部空间的空气通过第二进风通道进入呼吸腔11的过程中,至少流经一个净化模块5。可以理解的是,净化模块5可以较好地对流经其的气流进行除菌和/或除霾和/或除尘处理。由此,可以较好地保证通过进风口22和进气口12进入呼吸腔11的空气的洁净度,可以避免细菌、灰尘、雾霾等污染物进入用户的肺部,使得用户可以吸入干净的空气,从而可以提升口罩100对用户的保护能力,进而可以保障用户的健康安全。
41.进一步地,也可在进气口12中设置净化模块5。也就是说,外部空间的空气通过第二进风通道和进气口12进入呼吸腔11的过程中,至少流经一个净化模块5。可以理解的是,净化模块5可以较好地对流经其的气流进行除菌和/或除霾和/或除尘处理。由此,可以较好地保证通过进风口22和进气口12进入呼吸腔11的空气的洁净度,可以避免细菌、灰尘、雾霾等污染物进入用户的肺部,使得用户可以吸入干净的空气,从而可以提升防护用具100对用户的保护能力,进而可以保障用户的健康安全。
42.其中,可以仅在第二进风通道中设置净化模块5,使得外部空间的气体通过进风口22进入第二进风通道时,净化模块5可以较好地对经过其的气流进行除菌和/或除霾和/或除尘处理,从而保证进风通道21内的气体的干净、卫生,以保障进风通道21内通过进气口12进入呼吸腔11的气流的干净、卫生,使得用户可以吸入干净的空气;或者是可以仅在进气口
12的位置设置净化模块5,即进风通道21内的气体通过进气口12进入呼吸腔11时,设置在进气口12处的净化模块5可以较好地对经过其的气流进行除菌和/或除霾和/或除尘处理,以保证进入呼吸腔11内的气体的干净、卫生;或者是在第二进风通道和进气口12均设置净化模块5,外部空间的气体通过进风口22进入第二进风通道时,设置在进风口22处的净化模块5可以较好地对经过其的气流进行除菌和/或除霾和/或除尘处理,第二进风通道内的气体通过进气口12进入呼吸腔11时,设置在进气口12处的净化模块5可以再次对经过其的气流进行除菌和/或除霾和/或除尘处理,即,外部空间的空气通过两次净化处理后进入呼吸腔11,进一步地提升进入呼吸腔11内的气体的洁净度。
4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口罩100,通过将调温模块4的至少部分设置在进风通道21内,使得外部空间的空气通过进风口22进入进风通道21内后,调温模块4可以将进入气流的温度调节至较为舒适温度,调温后的气流通过出风口23和进气口12排入呼吸腔11内以调整呼吸腔11内的温度,即通过调温模块4可以将呼吸腔11的温度保持在较为舒适的温度,使得用户被中心罩部1罩住的面部区域处于温度较为适宜的环境,进而可以提升用户佩戴的舒适性。
4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当用户佩戴口罩100时,外部空间的空气可以通过两个进风通道21,并穿过左右两侧的进气口12进入呼吸腔11内。由此,可以较好地增加呼吸腔11的进气位置和进气量,以加快呼吸腔11内的气流速度,从而保证用户可以吸入新鲜的空气,并且,通过左右两侧的进气口12,使得进入呼吸腔11内的气体分布较为均匀,从而可以保证用户的顺畅呼吸,从而可以改善用户长期佩戴口罩100导致的憋闷,进而可以提升用户佩戴的舒适性。
45.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两个进风通道21对称地分布于的遮挡罩部2的左右两侧,两个进风通道21均形成朝向面部的进风口22,由此,可以较好地隐藏进风口22,从而降低进风口22对口罩100外观的影响。
4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调温模块4设有两个,两个调温模块4与两个进风通道21一一对应。也就是说,每个进风通道21内均设有对应的调温模块4,两个调温模块4可以调整对应进风通道21内的气流温度,从而将两个进风通道21内的气流均调整为较为舒适的温度。并且,两个进风通道21内调温的气流可以通过对应的进气口12排入呼吸腔11内。由此,可以较好地提升呼吸腔11内的温度调整效率,使得用户可以更快速地感受到面部区域的温度变化,从而可以提升用户佩戴的舒适性。
47.可选地,也可仅设置一个调温模块4,该调温模块4与第二进风通道对应。也就是说,调温模块4的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进风通道内。
4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密封罩部3设有安装腔31,安装腔31的底壁设有与进风通道21连通的敞开口32,调温模块4穿设在敞开口32内。具体地,在调温模块4的安装过程中,将调温模块4插入敞开口32,便可以快速地定位调温模块4的安装位置,从而可以降低调温模块4的安装难度。并且,在调温模块4安装后,敞开口32可以较好地限制调温模块4周向上的移动,从而提升调温模块4安装后的稳定性。
49.并且,调温模块4朝向进风通道21的一端可以较好地调整进风通道21内的气流温度,并通过进风通道21内的气流向呼吸腔11内流动,使得用户被中心罩部1罩住的面部区域可以处于温度较为适宜的环境。并且当外部空间的寒冷气体通过进风口22和进气口12进入
呼吸腔11时,调温模块4通过升高进风通道21内的气流温度,使得用户可以吸入较为温暖的气体,从而可以降低外部空间的寒冷气体吸入肺部造成的不适,进而可以提升用户佩戴的舒适性。
50.进一步地,调温模块4的外周壁与敞开口32的内周壁密封连接。也就是说,在调温模块4安装完成后,调温模块4可以较好地阻隔安装腔31和进风通道21内的气体流动,从而可以较好地阻隔热量通过气体的流动在安装腔31和进风通道21之间传递,进而可以降低安装腔31和进风通道21之间温度的互相干扰,从而保证调温模块4的调温效率。
5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调温模块4外周壁上粘贴一圈硅胶或者海绵制成的密封圈。其中可以理解的是,硅胶和海绵材料可形变能力好,使得在进行调温模块4的安装时,通过挤压硅胶或者海绵制成的密封圈,使得硅胶或者海绵制成的密封圈可以较好地填充在调温模块4的外周壁和敞开口32的内周壁之间的间隙上,进一步地提升调温模块4与敞开口32之间的密封效果,以阻挡气流在进风通道21和安装腔31之间流动,从而可以降低安装腔31和进风通道21之间温度的互相干扰,进而保证调温模块4的调温效率。
52.并且,由于硅胶和海绵的质地较为柔软,由此,在调温模块4插设在敞开口32的过程中,可以较好地防止调温模块4的外周壁与敞开口32的内周壁发生摩擦,安全性高。
5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安装腔31的侧壁上设有通气孔33,通气孔33的一侧与进风通道21连通,通气孔33的另一侧与安装腔31连通。也就是说,调温模块4安装后,安装腔31与进风通道21之间通过通气孔33连通。具体地,当外部空间的气体通过进风口22进入进风通道21内后,进风通道21内的部分气流可以通过通气孔33进入安装腔31内,从而加快安装腔31内的气体流动。可以理解的是,气体在安装腔31内流动的过程中,通过气流与调温模块4的接触换热,可以较好地实现调温模块4的散热,以保证调温模块4运转的稳定性。
5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调温模块4包括:半导体制冷片41,半导体制冷片41具有第一散热端411和第二散热端412,第一散热端411位于进风通道21内,第二散热端412的至少部分位于安装腔31内。可以理解的是,半导体制冷片41可以通过控制电流的流动方向以及大小控制温度的调节,且,体积小巧,可以较好地节省调温模块4占用的安装空间。
55.具体地,当用户需要升高呼吸腔11内的温度时,例如,当用户在冬季佩戴口罩100时,第一散热端411为热端,第二散热端412为冷端,热端在吸收热量的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使得进风通道21内的气流温度不断上升,升温后的气流通过进气口12排入呼吸腔11内,从而使得呼吸腔11内的温度不断上升,使得用户被中心罩部1罩住的面部区域可以处于较为温暖的环境,并且使得用户可以吸入较为温暖的气体,从而可以降低外部空间的寒冷气体吸入肺部造成的不适,进而可以提升口罩100的佩戴舒适性。
56.此外,当用户需要降低呼吸腔11内的温度时,例如,当用户在夏季佩戴口罩100时,第一散热端411为冷端,第二散热端412为热端,冷端在吸收热量的过程中温度逐渐下降,使得进风通道21内的气流温度不断下降,降温后的气流通过进气口12排入呼吸腔11内,使得呼吸腔11内的温度不断降低,使得用户被中心罩部1罩住的面部区域可以处于较为凉爽的环境,从而可以提升用户佩戴的舒适性。
57.并且,在半导体制冷片41的调温过程中,当冷端和热端的温差达到一定数值时,冷端和热端的温度不再变化,因此,为保证热端的温度不断上升,冷端的温度不能降低到一定
数值。由此,通过设置通气孔33,使得进风通道21内的部分气流可以通过通气孔33进入安装腔31内,并通过气流与第二散热端412的接触换热,可以提升第二散热端412的散热效率,从而缩小热端和冷端之间的温差,以保证调温模块4的持续运转。
58.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散热端411和第二散热端412上均设有散热翅片42。由此,通过设置散热翅片42,可以较好地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第一散热端411和第二散热端412上的热量传递至散热翅片42后可以较好地与空气接触换热,从而提升第一散热端411和第二散热端412的散热效率。
5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密封罩部3背离遮挡罩部2设有排气通道34,排气通道34的一端与安装腔31连通,排气通道34的另一端与外部空间连通。也就是说,安装腔31与外部空间之间通过排气通道34连通,使得安装腔31内的气流可以通过排气通道34排入外部空间。具体地,当进风通道21内的部分气体通过第一贯穿孔进入安装腔31内后,通过气体与第二散热端412的接触换热,提升第二散热端412的散热效率,并且,换热后的气体可以通过排气通道34排入外部空间。由此,通过气流不断地进入安装腔31内与第二散热端412接触换热后再排入外部空间,可以持续地进行第二散热端412的散热,从而缩小第一散热端411和第二散热端412之间的温差,以保证调温模块4的持续运转。
6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排气通道34设有两个,两个排气通道34分布于安装腔31相对的两侧。也就是说,安装腔31与外部空间之间通过两个排气通道34连通,使得安装腔31内的气体可以通过两个排气通道34排入外部空间。由此,可以较好地提升安装腔31内的气体排入到外部空间的排出效率,利于加快安装腔31内的气体流动速度,从而可以提升第二散热端412的散热效率,进而缩小第一散热端411和第二散热端412之间的温差,以保证调温模块4的持续运转。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5所示,两个排气通道34分别设于安装腔31的上下两侧,排气通道34背离安装腔31的一端位于密封罩部3的上下两端侧壁上。
6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口罩100还包括:第一外壳6,第一外壳6与密封罩部3的背离遮挡罩部2的一侧连接,调温模块4设在第一外壳6的朝向密封罩部3的一侧。由此,使得调温模块4背离第一外壳6的一端可以穿设在敞开口32内,以保证调温模块4对进风通道21内气流的温度调节,在调温模块4背离面部的一侧可以较好地与第一外壳6配合的同时,降低了调温模块4的安装难度。
62.此外,第一外壳6与密封罩部3连接后,可以较好地遮挡在密封罩部3的背离面部的一侧,即密封罩部3的外侧,对密封罩部3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同时可以较好地遮盖安装腔31,使得口罩100较为美观。并且,由于第一外壳6位于口罩100的最外侧,使得第一外壳6的外壁可以较好地阻拦如携带病菌的飞沫等危害用户健康的物质,而通过将第一外壳6从而密封罩部3上拆下便可以进行清洁处理,降低了口罩100的清洁难度。
6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外壳6为导热件,第二散热端412与第一外壳6通过导热片61连接。具体地,当半导体制冷片41的运转时,第二散热端412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片61向第一外壳6传递。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外壳6的外侧的面积较大,使得第一外壳6的外侧与外部空间的接触面积也较大,进而通过第一外壳6与外部空间的温度交换,可以较好地将第二散热端412传递至第一外壳6上的热量传递至外部空间。由此,进一步地提升第二散热端412的散热效率,从而缩小第一散热端411和第二散热端412之间的温差,以保证调温模块4的持续运转。
6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口罩100还包括:第二外壳7,第二外壳7与第一外壳6可替换地与密封罩部3连接,第二外壳7适于遮挡安装腔31以使安装腔31与外部空间分隔开。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安装腔31与进风通道21连通,当安装腔31与外部空间间隔开时,可以较好地阻隔外部空间的气体通过安装腔31进入进风通道21,即可以较好地避免外部空间的空气直接通过安装腔31直接进入呼吸腔11,使得当第二外壳7与密封罩部3连接时,气体通过进风口22或者进气口12进入呼吸腔11内。由于进风口22和进气口12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净化模块5,使得在当第二外壳7与密封罩部3连接时,通过进风口22和进气口12的气流可以通过净化模块5进行净化处理,可以较好地提升进入呼吸腔11内的气体的洁净度,使得用户可以吸入干净的空气,从而可以保障用户的健康安全。
65.此外,用户可以根据调温的需求灵活更换第一外壳6和第二外壳7。具体地,当用户需要调整呼吸腔11内的温度时,将第一外壳6与密封罩部3连接,并通过调温模块4调节进风通道21内的气流温度温度,并通过进风通道21内的气流向呼吸腔11内流动,实现呼吸腔11内的温度调整。而当用户不需要调节呼吸腔11内的温度时,将连接有调温模块4的第一外壳6从密封罩部3上拆卸,并将第二外壳7安装在密封罩部3上。由此,可以较好的减少调温模块4的重量,从而可以降低口罩100的重量,进而可以提升用户佩戴的舒适性。
6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壳6与密封罩部3卡接连接或磁吸连接,第二外壳7与密封罩部3卡接连接或磁吸连接。使得第一外壳6、第二外壳7与密封罩部3之间的配合连接方式较为简单,降低了第一外壳6和第二外壳7安装或者拆卸时的难度,并可以较好地降低了第一外壳6和第二外壳7替换时的难度。
67.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一外壳6和第二外壳7与密封罩部3之间均通过磁吸连接,通过解除第一外壳6或者第二外壳7与密封罩部3之间的磁吸力,即可将第一外壳6或者第二外壳7从密封罩部3上拆下,并且通过第一外壳6、第二外壳7和密封罩部3上对应位置的磁吸配合,可以快速的实现第一外壳6、第二外壳7与密封罩部3的定位,可以较好地降低第一外壳6和第二外壳7安装时的定位难度,提升第一外壳6和第二外壳7的替换速度。
6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外壳7的朝向密封罩部3一侧设有密封件,密封件适于密封在安装腔31内,以使安装腔31与外部空间密封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安装腔31与进风通道21连通,因此,通过将安装腔31与外部空间密封设置,使得外部空间的气体无法通过安装腔31进入进风通道21,即外部空间的空气无法直接通过安装腔31直接进入呼吸腔11,使得当第二外壳7与密封罩部3连接时,气体通过进风口22或者进气口12进入呼吸腔11内。由于进风口22和进气口12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净化模块5,使得在当第二外壳7与密封罩部3连接时,通过进风口22和进气口12的气流可以通过净化模块5进行净化处理,可以较好地避免外部空间的空气未被净化后直接通过安装腔31和进气口12进入呼吸腔11。由此,可以较好地提升进入呼吸腔11内的气体的洁净度,使得用户可以吸入干净的空气,从而可以保障用户的健康安全。
6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9所示,遮挡罩部2的背离中心罩部1的一侧设有分隔条24,分隔条24的背离遮挡罩部2的一侧与密封罩部3抵接,分隔条24与遮挡罩部2、密封罩部3限定出与进风通道21分隔开的分隔腔25,口罩100还包括:电控模块8,电控模块8与调温模块4连接,且电控模块8设在分隔腔25内。
70.也就是说,分隔条24的一侧的进风通道21形成为进风通道21,分隔条24远离进风
通道21一侧的进风通道21形成为分隔腔25。由此,通过分隔条24可以较好地间隔开调温模块4和电控模块8,通过物理隔断的方式规避了调温模块4和电控模块8之间的干扰,可以较好地保证电控模块8的安全性。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电控模块8包块电路板和供电单元,电路板与调温模块4通讯连接,供电单元与调温模块4电连接。
71.其中,通过电控模块8可以较好地控制调温模块4,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对呼吸腔11内的温度需求,通过操作电控模块8控制调温模块4,这里对调温模块4的控制可以为设置温度、升温、降温等功能的控制。
72.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6所示,密封罩部3朝向遮挡罩部2的一侧设有与分隔条24抵接的加强筋35。也就是说,分隔条24背离遮挡罩部2的一侧与加强筋35背离密封罩部3的一侧抵接,从而将第二腔室21间隔成进风通道21和安装腔31。此外,加强筋35从而密封罩部3背侧的顶端延伸至底端,使得加强筋35可以较好地增强密封罩部3的结构强度,以提升密封罩部3的抗冲击能力。
7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遮挡罩部2的朝向中心罩部1一侧设有进风框26,进风框26限定出进风口22,净化模块5与进风框26卡接连接。即进风框26和进风口22设在遮挡罩部2的内侧,使得从遮挡罩部2背离中心罩部1的一侧无法观察到进风框26和进风口22。由此,可以较好地隐藏进风口22,从而降低进风口22对口罩100外观的影响。此外,通过设置进风框26,使得净化模块5安装时可以快速定位至安装位置,从而可以降低净化模块5的安装难度。其次,使得进风口2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面积较小,从而可以较好地减少使用过程中灰尘在进风口22上堆积。
74.并且,净化模块5与进风框26卡接连接,降低了净化模块5的安装以及拆卸难度,便于将净化模块5拆下并进行更换或者清洗,以保证净化模块5的净化能力,从而保证流经净化模块5的气流的干净、卫生,使得用户可以吸入干净的气体,安全性高。
7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口罩100还包括:送风模块9,送风模块9设于进风通道21内,送风模块9适于驱动气流从进风口22朝向进气口12流动。由此,通过送风模块9可以较好地加快进风通道21内气体流动速度,可以更快地将外部空间的空气引入进风通道21内,以及将进风通道21内的气体引入呼吸腔11内,从而实现气体在外部空间与呼吸腔11内的强制循环。由此,使得进风通道21内调整温度后的气流可以更快速的进入呼吸腔11内,以提升呼吸腔11内的调温效率。并且,可以保证外部空间的新鲜空气可以持续的进入呼吸腔11内,从而保证用户可以吸入新鲜的空气。此外,通过加快呼吸腔11内的气体流动,同样可以加快呼吸腔11内的气体通过排气口13排入外部空间的排出效率,从而可以改善用户长期佩戴口罩100导致的憋闷,进而可以提升用户佩戴的舒适性。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送风模块9包括第一风机与第二风机。
76.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口罩100包括电控模块8和送风模块9,电控模块8与送风模块9和调温模块4均连接。由此,通过电控模块8可以较好地控制送风模块9的转速,从而实现送风量的控制,更人性化。
77.并且,通过将送风模块9安装在进风通道21内,使得密封罩部3和遮挡罩部2对送风模块9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由此,可以较好地降低外部空间对送风组件运转时的干扰,且布局合理,提升了进风通道21内的空间利用率。
78.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送风模块9中的第一风机包括离心风轮91和风道件92,送风
模块9中的第二风机同样包括离心风轮91和风道件92。风道件92设于遮挡罩部2背离中心罩部1的一侧,风道件92在周向上通过多个螺纹紧固件与遮挡罩部2连接,离心风轮91设于风道件92和遮挡罩部2共同限定出的空间内,风道件92形成朝向进风口22的第一开口和朝向进风通道21的第二开口,离心风轮91的中心轴线与进风口22的进风方向平行。具体地,在送风模块9运行的过程中,离心风轮91转动,带动进风口22位置的气体进入第一开口,并通过第二开口排入进风通道21,进而通过出风口23和进气口12排入呼吸腔11。由此,可以较好地增加进入呼吸腔11的风量,从而保证用户可以吸入新鲜的空气。
79.另一方面,当通过调温模块4调节进风通道21内的气流温度时,在离心风轮91的带动下,使得调温后的气体进入呼吸腔11的速度加快,从而提升呼吸腔11内的调温效率,从而减少温度调节的时间,以提升用户佩戴时的舒适感。
8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排气口13处设有过滤模块14和单向排气阀,呼出至呼吸腔11的空气适于通过过滤模块14和单向排气阀后排至外部空间。其中,过滤模块14可以对用户呼出的气体进行除菌等处理,例如,当用户感冒时,可以避免用户呼出的带有致病菌的气体排入口罩100外部,利于营造较为健康的呼吸环境。该过滤模块14例如可以包括废气收集滤网。
81.其次,当气体从排气口13的靠近用户的一侧流动至排气口13的远离用户的一侧时,单向排气阀处于导通状态,当气体从排气口13的远离用户的一侧流动至排气口13的靠近用户的一侧时,单向排气阀处于截止状态,使得即气体无法从排气口13的远离用户的一侧流动至排气口13的靠近用户的一侧。由此,可以较好地避免用户呼出的气体倒流,从而可以更进一步地提高用户佩戴口罩100时的舒适感。
82.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3所示,排气口13具有两个,两个排气口13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如此设置可以使排气口13与用户的嘴部正对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呼出气体的排气阻力,并且,此处的空间较大,可以便于在此处设置尺寸较大的排气口13,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排气阻力,此外,可以便于在排气口13设置尺寸较大的单向排气阀,与传统的鱼鳃式排气阀体相比,这种设置方式的排气流量更大,从而可以有效缓解因排气不顺畅而产生的憋闷、呼吸不顺畅等问题,进而可以更进一步地提高用户佩戴口罩100时的舒适感。并且,排气口13朝向下侧,可以较好地避免呼出的气体的冲击眼镜,从而可以较好地规避出现眼镜起雾的问题。
83.进一步地,排气口13处可以设置有排风处理部件和/或抽风部件,排气口13处可以理解为排气口13的上游或者下游,即排气口13的上游或者下游可以设置有排风处理部件和/或抽风部件,从而加快呼出气体的排出效率,可以较好地改善用户长期佩戴口罩100导致的憋闷,从而可以提升用户佩戴的的舒适性。
84.进一步地,在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进气口12的设置位置可以高于排气口13的设置位置,这样设置可以使进气口12的设置位置和排气口13的设置位置符合用户的嘴部和鼻部的位置,即鼻部吸气,嘴部排气,从而可以使进气口12和排气口13的设置位置符合人体五官的位置,可以使进气口12和排气口13的设置位置合理,进而可以提高用户佩戴口罩100时的舒适感。
8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中心罩部1为可柔性变形的一体件。也就是说,中心罩部1具有良好的形变能力,使得中心罩部1可以根据用户的面部轮廓形变,以保证中心罩部1
与面部区域的贴合。由此,使得中心罩部1能够适应不同的面部形态,可以提高用户佩戴口罩100时的舒适感。此外,一体件使得中心罩部1的生产难度低,从而可以提高中心罩部1的生产效率。在一个具体示例中,中心罩部11由硅胶制成,较为柔软,可以较好地贴合用户的面部,且对面部的压迫力较小,从而提升口罩100的佩戴舒适性。
8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口罩100的左右两侧均可以设置有固定带,用户在佩戴口罩100时,可以将口罩100左右两侧的固定带分别套设在两个耳朵的根部,优选地,固定带可以选用弹性带,这样设置可以使能够比较方便的将口罩100佩戴在面部,并且,可以保证佩戴口罩100的牢固性,可以避免在佩戴过程中口罩100掉落。
87.如图1所示,口罩的控制方法包括:
88.s11,获取口罩外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
89.具体地,首先控制口罩100开机,例如,可以在口罩100上设置一个控制面板,进而在该控制面板上设置启动按钮,用户可由通过按压该启动按钮控制口罩100开机;用户也可在移动设备上安装与口罩100对应的app,从而通过该app控制口罩100开机。进一步地,控制口罩100以加湿自由送风模式运行,该控制口罩100以加湿自由送风模式运行,可以首先通过预设的方式获取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例如,可以在第一外壳6远离口鼻的一侧或进风口22处安装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或者,也可通过气象台获取当地当天的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
90.需要说明的是,在获取口罩100外的环境温度后,可以首先根据当前的环境温度确定口罩100的工作方式为制热,例如,在获取环境温度后,可以将获取到的环境温度与预设的模式阈值进行比较,若环境温度小于该模式阈值,则确定口罩100的工作方式为制热。
91.或者,也可通过其他预设方式确定口罩100的工作模式。例如,可以通过访问气象台获取当前的季节,若当前季节为冬季,则确定口罩100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或者,用户也可以自行设定口罩100的工作模式,例如可以在口罩100上设置一个控制面板,进而在该控制面板上设置选择按钮,进而通过按压该选择按钮进行工作模式的选择。
92.s12,根据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对加湿模块和调温模块进行控制。
93.需要说明的是,在根据环境湿度和环境温度对加湿模块10和调温模块4进行控制之前,口罩100首先确定当前的工作方式为制热,进而在制热的工作方式下根据环境湿度和环境温度对加湿模块10和调温模块4进行控制。
94.具体地,若检测到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t1,则根据环境湿度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对加湿模块10和调温模块4进行控制。
95.其中,该根据环境湿度按照第一预设规则,对加湿模块10和调温模块4进行控制,包括:
96.若检测到环境湿度小于第一湿度阈值,则控制加湿模块10以第一加湿模式运行,并控制调温模块4以第一制热模式运行。
97.若检测到环境湿度大于等于第一湿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湿度阈值,则控制加湿模块10以第二加湿模式运行,并控制调温模块4以第一制热模式运行,其中,第二加湿模式的加湿量小于第一加湿模式的加湿量。
98.若检测到环境湿度大于等于第二湿度阈值,则控制调温模块4以第一制热模式运行。
99.具体而言,在获取到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后,若环境温度小于等于t1,则认为当前环境温度较低。进而若环境湿度小于第一湿度阈值,则认为当前环境湿度也较低,即用户当前处于低温低湿的环境。为了防止低温低湿的环境为用户带来不好的体感,控制加湿模块10以第一加湿模式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湿,并控制调温模块4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热。由此,可以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热与快速加湿。
100.若在当前环境温度较低的前提下检测到环境湿度大于等于第一湿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湿度阈值,则认为当前环境温度较低,且环境湿度偏低。因而控制加湿模块10以第二加湿模式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湿,并控制调温模块4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热。由此,可以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热与中等速度加湿。
101.若在当前环境温度较低的前提下检测到环境湿度大于等于第二湿度阈值,则认为当前环境温度较低,但环境湿度正好。因而仅控制调温模块4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热。
102.进一步地,若检测到环境温度大于t1,则根据环境湿度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对加湿模块10和调温模块4进行控制。
103.其中,该根据环境湿度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对加湿模块10和调温模块4进行控制,包括:
104.若检测到环境湿度小于第一湿度阈值,则控制加湿模块10以第一加湿模式运行,并控制调温模块4以第二制热模式运行,其中,第二制热模式的制热量小于第一制热模式的制热量。
105.若检测到环境湿度大于等于第一湿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湿度阈值,则控制加湿模块10以第二加湿模式运行,并控制调温模块4以第二制热模式运行。
106.若检测到环境湿度大于等于第二湿度阈值,则控制调温模块4以第二制热模式运行。
107.具体而言,在获取到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后,若环境温度大于t1,则认为当前环境温度较高;然而,由于口罩100当前的工作方式为制热,因而虽然环境温度较高,但认为仍然处于较寒冷的状态;例如,可以预先设定模式阈值为10℃,进而在检测到环境温度小于10℃后,口罩100确定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此时,虽然检测到环境温度大于t1,但由于仍然小于10℃,因而仍然认为当前处于较寒冷的状态,只是在较寒冷的状态下环境温度相对较高。进而若环境湿度小于第一湿度阈值,则认为当前环境湿度也较低,即用户当前处于的环境为温度较高但湿度较低。控制加湿模块10以第一加湿模式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湿,并控制调温模块4以第二制热模式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热。由于当前环境温度较高,因而以较低的制热能力进行制热。由此,可以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热与快速加湿。
108.若在当前环境温度较低的前提下检测到环境湿度大于等于第一湿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湿度阈值,则认为当前环境温度较高,且环境湿度偏低。因而控制加湿模块10以第二加湿模式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湿,并控制调温模块4以较低的制热能力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热。由此,可以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热与中等速度加湿。
109.若在当前环境温度较低的前提下检测到环境湿度大于等于第二湿度阈值,则认为当前环境温度较高,但环境湿度正好。因而仅控制调温模块4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以较
低的制热能力进行加热。
110.可选地,上述根据环境湿度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对加湿模块和调温模块进行控制,包括:
111.若检测到环境湿度小于第一湿度阈值,则控制加湿模块10以第二加湿模式运行,并控制调温模块4以第二制热模式运行,其中,第二制热模式的制热量小于第一制热模式的制热量;若检测到环境湿度大于等于第一湿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湿度阈值,则控制加湿模块10以第三加湿模式运行,并控制调温模块4以第二制热模式运行,其中,第三加湿模式的加湿量小于第二加湿模式的加湿量;若检测到环境湿度大于等于第二湿度阈值,则控制调温模块4以第二制热模式运行。
112.具体而言,在获取到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后,若环境温度大于t1,则认为当前环境温度较高。控制加湿模块10以第二加湿模式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湿,并控制调温模块4以第二制热模式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热;由于当前环境温度较高,因而以较低的制热能力进行制热,从而可以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热与中等速度加湿。若在当前环境温度较低的前提下检测到环境湿度大于等于第一湿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湿度阈值,则认为当前环境温度较高,且环境湿度偏低;因而控制加湿模块10以第三加湿模式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湿,并控制调温模块4以较低的制热能力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热,从而可以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热与低速加湿。由此,可以在环境温度较高时以相对较低的速度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湿,从而避免高温高湿的情况对用户造成不好的体验,进一步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113.若在当前环境温度较低的前提下检测到环境湿度大于等于第二湿度阈值,则认为当前环境温度较高,但环境湿度正好。因而仅控制调温模块4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以较低的制热能力进行加热。
114.进一步地,上述加湿模块10包括加湿部件和第一风机,加湿部件设置在第一进风风道的进风口22和进气口12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风机设于第一进风风道内,净化模块5包括净化部件和第二风机,净化部件设置在第二进风风道的进风口22和进气口12中的至少一个,第二风机设于第二进风风道内,其中,口罩100还包括香气模块,香气模块对应加湿部件和净化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用于调节进风风道内的气流气味。也就是说,加湿模块10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湿实质上是指加湿模块10对进入第一进风通道的气体进行加湿。
115.具体而言,上述加湿部件例如可以为一种湿膜材料,该湿膜材料是一种耗材,且可以加水进行循环利用,也可以配湿袋进行配套使用。口罩100可以通过调整第一风机的转速调整加湿模块10的加湿模式,例如,若确定加湿模块10以第一加湿模式运行,则可控制第一风机以高档位工作,从而将大量的从加湿部件中散发出的水分送入呼吸腔11,若确定驾驶模块以第二加湿模式运行,则可控制第一风机以中档位工作,从而将中量的从加湿部件中散发出的水分送入呼吸腔11。上述香气模块对应加湿部件和净化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例如可以在第一进风风道处设置加湿部件与香气模块,或者在第二进风风道处设置净化部件与香气模块,或者也可在第一进风风道处设置加湿部件与香气模块以及在第二进风风道处设置净化部件与香气模块。
116.可选地,第一进风通道处可以选择设置净化部件、加湿部件、香气模块。例如,可以
仅设置净化部件以仅对第一进风通道内的气流进行净化,也可以仅设置加湿部件以对第一进风通道内的气流进行加湿,也可以仅设置香气模块以调节第一进风通道内的气流气味,也可同时设置加湿部件与香气模块,也可同时设置净化部件与加湿部件,也可同时设置净化部件与香气模块,当然,也可将净化部件、加湿部件、香气模块一起设置。
117.由此,可以在获取环境湿度和环境温度后,根据环境湿度和环境温度对加湿模块10和调温模块4进行控制,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舒适度需求。
11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环境湿度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对加湿模块和调温模块进行控制,还可以包括:
119.若检测到环境湿度小于第一湿度阈值,则控制加湿模块10以第二加湿模式运行,并控制调温模块4以第二制热模式运行,其中,第二制热模式的制热量小于第一制热模式的制热量;若检测到环境湿度大于等于第一湿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湿度阈值,则控制加湿模块10以第三加湿模式运行,并控制调温模块4以第二制热模式运行,其中,第三加湿模式的加湿量小于第二加湿模式的加湿量;若检测到环境湿度大于等于第二湿度阈值,则控制调温模块4以第二制热模式运行。
120.具体而言,在获取到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后,若环境温度大于t1,则认为当前环境温度较高。控制加湿模块10以第二加湿模式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湿,并控制调温模块4以第二制热模式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热;由于当前环境温度较高,因而以较低的制热能力进行制热,从而可以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热与中等速度加湿。若在当前环境温度较低的前提下检测到环境湿度大于等于第一湿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湿度阈值,则认为当前环境温度较高,且环境湿度偏低;因而控制加湿模块10以第三加湿模式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湿,并控制调温模块4以较低的制热能力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热,从而可以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热与低速加湿。由此,可以在环境温度较高时以相对较低的速度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进行加湿,从而避免高温高湿的情况对用户造成不好的体验,进一步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121.若在当前环境温度较低的前提下检测到环境湿度大于等于第二湿度阈值,则认为当前环境温度较高,但环境湿度正好。因而仅控制调温模块4对进入进风通道21的气体以较低的制热能力进行加热。
12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半导体制冷片41默认为第一散热端411为冷端,第二散热端412为热端。进而在确定口罩100的工作方式为制热后,控制电流反向以将第一散热端411改变为热端、第二散热端412改变为冷端。
123.需要说明的是,在半导体制冷片41上还可设置半导体温度传感器,进而利用半导体温度传感器获取半导体制冷片41的温度。进而还可在口罩100上设置冷凝水槽通道以导走半导体制冷片41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
12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取口罩外的环境湿度和环境温度之前,口罩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125.在口罩100开机后,确定接收到加湿指令和自由送风指令;其中,在口罩100开机后,如果未接收到加湿指令,则控制净化模块5工作;在口罩100开机后,如果接收到加湿指令,且接收到非自由风送风指令,则控制加湿模块10以非自由风送风指令对应的加湿模式工作;在口罩100开机后,如果未接收到加湿指令,且接收到非自由风送风指令,则控制净化
模块5以非自由风送风指令对应的净化模式工作。在口罩100开机后,如果接收到加湿指令,且接收到自由风送风指令,则控制口罩100以加湿自由送风模式运行。
126.其中,上述控制净化模块5工作可以为仅净化模块5工作,加湿模块10不工作。上述控制加湿模块10以非自由风送风指令对应的加湿模式工作可以为加湿模块10与净化模块5均工作,但不对第一风机的转速进行调整。上述控制控制净化模块5以非自由风送风指令对应的净化模式工作可以为仅净化模块5工作。
127.在口罩100以加湿自由送风模式运行时,方法还包括:检测到如下任一条件满足,控制口罩100退出加湿自由送风模式:接收到加湿退出指令、接收到自由送风退出指令、检测到口罩100的供电电池的电量小于等于预设电量阈值。
128.具体而言,在完成对加湿模块10与调温模块4进行控制后,可以再次获取口罩100外的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进而根据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对调温模块4与加湿模块10进行控制。不断重复该过程,直至用户控制口罩100关机;或者,用户下达加湿退出指令或自由送风退出指令;或者,口罩100上的供电单元(如电池)的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阈值。上述预设电量阈值的取值范围为5%~15%,例如可以为10%。
129.下面结合图11所示的具体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口罩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130.参见图11,在加湿部件装好后,口罩100开机,用户可根据个人的需求选择是否加湿,如果否,按正常口罩100的净化进行操作;如果是,则用户下达加湿指令,进一步判断用户是否选择自动风档,如果否,按预设的档位或风速进行运作;如果是,用户下达自由风送风指令,进一步检测当前环境的温度进行判断。
131.当环境温度低于10℃,说明当前环境较冷,进一步检测环境的湿度,且要据不同的湿度范围进行不同的运行模式,主要是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当湿度ts<a%时,此时环境温度低,且湿度也低,此时判断环境非常干燥且温度也较低,此时为了提升呼入空气的温度,半导体制冷片41电流进行反向,将原制冷端变成制热端,补充一定的温度,考虑温度较低,半导体以高温电流a 2进行运行,同时第一风机按高档风速进行运行,满足环境湿度较低的需求;当湿度a%≤ts<b%时,此时半导体维持反向的制热运行,电流保持在a 2运行,由于湿度有提升,因此第一风机以中档风速进行运行;当湿度ts≥b%,半导体维持反向的制热运行,电流保持在a 2运行,由于湿度已较高,如果继续加湿会导致湿度较高,一定的风温下湿度较高也降低用户的舒适度,因此此时不需要加湿,维持提升温度即可。
132.当环境温度高于10℃,说明当前环境温度并不太冷,进一步检测环境的湿度,且要据不同的湿度范围进行不同的运行模式,主要是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当湿度ts<a%时,此时环境温度相对低,且湿度也低,此时判断环境较干燥且温度也较低,此时为了提升呼入空气的温度,半导体电流进行反向,将原制冷端变成制热端,补充一定的温度,考虑环境温度并不太冷,半导体以低温电流a 1进行运行,同时第一风机按中档风速进行运行,满足环境湿度较低的需求;当湿度a%≤ts<b%时,此时半导体维持反向的制热运行,电流保持在a 1运行,由于湿度有提升,因此第一风机以低档风速进行运行。当湿度ts≥b%,半导体维持反向的制热运行,电流保持在a 1运行,由于湿度已较高,如果继续加湿会导致湿度较高,一定的风温下湿度较高也降低用户的舒适度,因此此时不需要加湿,维持提升温度即可。
133.进一步地,按以上判断完后再循环检测环境温湿度来对风机及半导体不同的模式运行,最终实现口罩100的升温效果的同时又可以实现湿度的调节,保证用户的舒适度。
13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2,调温模块4也可设置在口罩100中间部位,此时,调温模块4直接对呼吸腔11内的温度进行调节。由此,可以更加直接快速地实现对呼吸腔11内的温度进行调节。
135.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口罩的控制方法,通过获取口罩外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进而根据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对加湿模块和调温模块进行控制,实现根据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调节进风通道内的气流温度与气流湿度,从而提高用户佩戴口罩时的舒适度。用户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加设香气模块以对气流气味进行调节,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舒适度需求。
136.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137.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口罩的控制程序,该口罩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口罩的控制方法。
138.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其上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通过获取口罩外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进而根据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对加湿模块和调温模块进行控制,实现根据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调节进风通道内的气流温度与气流湿度,从而提高用户佩戴口罩时的舒适度。用户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加设香气模块以对气流气味进行调节,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舒适度需求。
139.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口罩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14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口罩包括中心罩部、遮挡罩部、密封罩部、调温模块和加湿模块,中心罩部朝向面部的一侧限定出与口鼻正对的呼吸腔,呼吸腔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排气口与外部空间连通,遮挡罩部与中心罩部连接,遮挡罩部位于中心罩部背离面部的一侧,密封罩部与遮挡罩部连接以限定出与外部空间分隔开的进风通道,进风通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外部空间连通,出风口与进气口连通,加湿模块至少部分设在进风通道内,加湿模块适于调节进风风道内的气流湿度,调温模块的至少部分设在进风通道内,调温模块用于调节进风通道内的气流温度。
141.如图13所示,口罩的控制装置1000包括:获取模块200、控制模块300。
142.具体地,获取模块200,用于获取口罩外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控制模块300,用于根据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对加湿模块和调温模块进行控制。
143.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口罩的控制装置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见上述的口罩的控制方法。
144.本发明实施例的口罩的控制装置,通过获取口罩外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进而根据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对加湿模块和调温模块进行控制,实现根据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调节进风通道内的气流温度与气流湿度,从而提高用户佩戴口罩时的舒适度。用户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加设香气模块以对气流气味进行调节,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舒适度需求。
145.进一步地,本发明提出一种口罩。
14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口罩包括中心罩部,中心罩部朝向面部的一侧限定出与口鼻正对的呼吸腔,呼吸腔具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排气口与外部空间连通;遮挡罩部,遮挡罩部与中心罩部连接,遮挡罩部位于中心罩部背离面部的一侧;密封罩部,密封罩部与遮挡罩部连接以限定出与外部空间分隔开的进风通道,进风通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与外
部空间连通,出风口与进气口连通;调温模块,调温模块的至少部分设在进风通道内,调温模块用于调节进风通道内的气流温度;加湿模块,加湿模块至少部分设在进风通道内,加湿模块适于调节进风风道内的气流湿度;以及上述的口罩的控制装置。
147.本发明实施例的口罩,通过上述的口罩的控制装置,可以通过获取口罩外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进而根据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对加湿模块和调温模块进行控制,实现根据环境温度与环境湿度调节进风通道内的气流温度与气流湿度,从而提高用户佩戴口罩时的舒适度。用户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加设香气模块以对气流气味进行调节,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舒适度需求。
148.需要说明的是,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149.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15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5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5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53.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154.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155.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