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心肺功能康复训练用爬楼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7 20:3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康复 心肺 装置 爬楼梯 医学


1.本发明涉及康复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肺功能康复训练用爬楼梯装置。


背景技术:

2.心肺功能的康复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心肺康复可以通过持续性且有节奏的运动来充分锻炼身体,且大大提高身体素质,爬楼梯作为有一定运动量的运动,是对心肺功能的促进最为有效的运动,能够很好的促进血液循环、提升心脏的工作效率,可以有效的吸氧,以及能够有效改善心肺功能;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康复科室只搭建简单的楼梯装置对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训练,总高度较低,爬一次时间较短,训练效果有限,并且爬到顶部之后需要下楼梯,下楼梯的过程对患者腿部伤害较大,训练效果差,长时间训练容易造成筋骨损伤,容易跌倒。现有的爬楼梯爬楼梯装置普遍无法调节楼梯各阶之间的高度和间距,无法根据不同患者康复进度来调整训练强度,适应性较差,并且现有的爬楼梯康复装置都只能攀爬一段楼梯,无法使患者连续不断的锻炼,达到的锻炼效果有限,在室内搭建的爬楼梯训练装置很多都无法保证充足的氧浓度,人在氧浓度较高的环境下锻炼对心肺功能的康复效果更好,并且较高的氧浓度能够消除运动产生的乳酸,减低疲劳感,可做较大强度的锻炼,心肺功能的康复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心肺功能康复训练用爬楼梯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
4.一种心肺功能康复训练用爬楼梯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多个开设有封闭门的富氧罩和设置于富氧罩内的楼梯装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给富氧罩内供氧的制氧机;所述楼梯装置包括外筒板、升降装置、固定柱和若干楼梯板,所述外筒板上开设有进出槽,所述外筒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于富氧罩内底部上的底圈,所述固定柱固定设置于底圈的中部,所述楼梯板为扇形的结构,各楼梯板的一端等距地固定于固定柱上,其另一端固定于外筒板的内侧面,且各楼梯板之间形成螺旋上升的台阶,相邻两块楼梯板之间的间隙内均设置有多块可绕固定柱转动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为与楼梯板相匹配的扇环形,所述活动板和楼梯板上均开设有一排可通过固定螺栓来相互锁定的螺孔,所述进出槽处的底圈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多根延伸至最高楼梯板处的螺杆,所述升降装置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螺杆上。
5.进一步地,所述富氧罩安装于底座上表面的外侧,所述制氧机安装于底座的中部,所述底座的侧面开设有多个与制氧机相连通的进气管,所述制氧机通过出气管与各富氧罩内的顶部相连通。
6.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台和电机,所述螺杆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升降台贯穿地固定于各螺纹套筒上,所述电机设置于底圈内,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四个所述螺杆均向下延伸至底圈内,在底圈内的螺杆上均设置有均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
7.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台同侧的两个螺杆顶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底面的中部设置有紧抵于升降台上的竖杆。
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正转和反转的控制开关。
9.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上均设置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设置于固定柱上。
10.进一步地,所述外筒板的顶面设置成螺旋上升的斜面。
11.进一步地,所述楼梯板的数量为十块,每块楼梯板上所形成的台阶面的扇形角度为30度。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3.(1)通过制氧机产生的氧气通入富氧罩中,提供较高氧浓度的锻炼环境,降低疲劳感,可进行较大强度的锻炼,康复效果好;
14.(2)通过活动板的转动来调整不同档位的高度和间距组合,可进行不同强度的心肺功能康复锻炼,适应不同康复进度的患者;
15.(3)外筒板螺旋上升的上表面在患者爬升过程中进行保护,安全性高;
16.(4)通过升降装置把患者从楼梯板顶部下降至底部,可进行连续性无中断的训练,避免患者训练时需要走下楼梯而对腿部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楼梯装置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富氧罩与制氧机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楼梯装置内部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升降装置的示意图。
21.图中:1底座,2富氧罩,21封闭门,3制氧机,31进气管,32出气管,4楼梯装置,41底圈,42外筒板,421进出槽,43固定柱,431固定环,432轴承,44楼梯板,45活动板,46操作杆,47螺孔,48固定螺栓,5升降装置,51升降台,52电机,53螺杆,54螺纹套筒,55主动齿轮,56从动齿轮,57固定杆,58竖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23.如图1

4所示,一种心肺功能康复训练用爬楼梯装置4,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上的多个开设有封闭门21的富氧罩2和设置于富氧罩2内的楼梯装置4,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给富氧罩2内供氧的制氧机3;所述楼梯装置4包括外筒板42、升降装置5、固定柱43和若干楼梯板44,所述外筒板42上开设有进出槽421,所述外筒板4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于富氧罩2内底部上的底圈41,所述固定柱43固定设置于底圈41的中部,所述楼梯板44为扇形的结构,各楼梯板44的一端等距地固定于固定柱43上,其另一端固定于外筒板42的内侧面,且各楼梯板44之间形成螺旋上升的台阶,相邻两块楼梯板44之间的间隙内均设置有多块可绕固定柱43转动的活动板45,所述活动板45为与楼梯板44相匹配的扇环形,所述活动板45和楼梯板44上均开设有一排可通过固定螺栓48来相互锁定的螺孔47,所述进出槽421处的底圈41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多根延伸至最高楼梯板44处的螺杆53,所述升降装置5可上下移动地设
置于螺杆53上。
24.如图2所示,所述富氧罩2安装于底座1上表面的外侧,所述制氧机3安装于底座1的中部,所述底座1的侧面开设有多个与制氧机3相连通的进气管31,所述制氧机3通过出气管32与各富氧罩2内的顶部相连通。所述制氧机3向富氧罩2内提供合适的高浓度氧环境,与各富氧罩2相连通的出气管32上均设置切断阀,以实现单独供氧;当打开封闭门21时,可进入富氧罩2内进行爬楼梯训练。
25.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柱43上等距地设置固定环431,楼梯板44的端部固定连接在固定环431上;相邻两层楼梯板44之间均设置三块活动板45,所述活动板45上均设置有操作杆46,相邻的固定环431之间均设置三个轴承432,所述操作杆46的一端通过轴承432设置于固定柱43上。
26.如图1、3所示,所述楼梯板44的数量为十块,每块楼梯板44上所形成的台阶面的扇形角度为30度。具体地,各楼梯板44的扇形角度依次递减30度,最底层楼梯板44的扇形角度为300度,最顶层的楼梯板44的扇形角度则为30度;每层楼梯板44间隙内的活动板45的扇形角度与相对应楼梯板44的扇形角度相匹配。
27.根据患者康复的进度,可以把不同数量的活动板45转动至楼梯板44所形成的台阶面上;三块楼梯板44均设置于两楼梯板44之间的间隙内时,形成最大档的台阶高度和间距;当把两块活动板45向楼梯板44上的台阶面转动15度时,活动板45与楼梯板44形成第二档的台阶高度和间距;当三个活动板45分别向楼梯板44上的台阶面转动一定角度时,活动板45与楼梯板44形成最小档的台阶高度和间距。转动后的活动板45通过把固定螺栓48拧入相应的螺孔47内,从而把活动板45与楼梯板44进行固定。
28.优选地,所述外筒板42的顶面设置成螺旋上升的斜面,从而可对进行爬楼梯训练的患者进行保护。
29.如图4所示,所述升降装置5包括升降台51和电机52,所述螺杆53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54,所述升降台51贯穿地固定于各螺纹套筒54上,所述电机52设置于底圈41内,所述电机52的驱动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55,四个所述螺杆53均向下延伸至底圈41内,在底圈41内的螺杆53上均设置有均与主动齿轮55相啮合的从动齿轮56。
30.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台51同侧的两个螺杆53顶部设置有固定杆57,所述固定杆57底面的中部设置有紧抵于升降台51上的竖杆58。
31.优选地,所述固定杆57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52正转和反转的控制开关。
32.当患者爬至最顶层的楼梯板44后,可进入升降台51内;按下控制开关,电机52正转运行带动主动齿轮55转动,主动齿轮55带动四个从动齿轮56同步转动,带动四根螺杆53同步转动,使螺纹套筒54沿螺杆53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升降台51向下移动;当升降台51移动至底圈41上时,电机52自动停止,再次按下控制开关时,电机52反转从而驱动升降台51移动至螺杆53的顶部,当升降台51移动至与竖杆58相抵时,电机52自动停止。
33.使用时,根据患者的康复程度,利用活动板45调整台阶面的高度和间距,启动制氧机3,向相应的富氧罩2内提供适量的氧浓度;患者打开封闭门21后,从进出槽421进入楼梯装置4内进行爬楼梯训练,当爬至顶部楼梯板44后,踏入升降台51,按下控制开关以下降至楼梯装置4的底部,再次进行向上爬楼梯,如此往复,直至达到训练强度。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