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智能穿戴设备及智能穿戴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2:0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穿戴 智能 电子设备 设备 系统


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及智能穿戴系统。


背景技术:

2.智能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例如是,手表、手环、眼镜、服饰等。
3.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一般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磁铁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振动马达等,振动马达内具有第二磁铁,第二磁铁用于驱动振动马达的转子组件转动,促使振动马达振动,第一磁铁用于在充电座对智能穿戴设备充电时,与充电座内的磁铁吸附,以将智能穿戴设备固定在充电座上。
4.上述的智能穿戴设备中,第一磁铁的设置占用了壳体内的局部空间,使得壳体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及智能穿戴系统,其中,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简单。
6.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可设置于充电座上,充电座具有第一磁性件;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壳体和振动马达,壳体具有中空的容置腔,振动马达设置于容置腔内;振动马达包括第二磁性件和转子组件,转子组件用于在第二磁性件的磁性驱动下转动以产生振动,第二磁性件用于和充电座上的第一磁性件吸附,以将智能穿戴设备固定于充电座。
7.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穿戴系统,包括充电座和上述的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穿戴设备能够吸附在充电座上,以使充电座向智能穿戴设备充电。
8.本技术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及智能穿戴系统中,智能穿戴设备可设置于充电座上,充电座具有第一磁性件;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壳体和振动马达,壳体具有中空的容置腔,振动马达设置于容置腔内;振动马达包括第二磁性件和转子组件,转子组件用于在第二磁性件的磁性驱动下转动以产生振动,第二磁性件用于和充电座上的第一磁性件吸附,以将智能穿戴设备固定于充电座。本技术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中,振动马达内的第二磁性件能够与充电座内的第一磁性件吸附,以将智能穿戴设备固定于充电座,从而,能够减小壳体内的占用空间,降低智能穿戴设备结构的复杂性。
9.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申请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1.图1a为一种智能穿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在俯视方向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c为图1b沿a

a方向的剖视图;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图2a在俯视方向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c为图2b沿b

b方向的剖视图;图3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中的第一种振动马达中的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之间产生的磁力随振动马达与充电座之间的距离变化的变化图;图3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中的第二种振动马达中的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之间产生的磁力随振动马达与充电座之间的距离变化的变化图。
12.附图标记说明:1

充电座;11

第一磁性件;101

第一磁铁;2

智能穿戴设备;21

壳体;211

容置腔;2111

凹槽;22

振动马达;221

第二磁性件;2211

磁极;222

安装腔;202

第二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4.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1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
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1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18.图1a为一种智能穿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在俯视方向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c为图1b沿a

a方向的剖视图。
19.如图1a至图1c所示,一种智能穿戴系统包括充电座1和智能穿戴设备2,充电座1内具有第一磁铁101,智能穿戴设备2包括壳体21,壳体21内设有第二磁铁202、振动马达、麦克风和喇叭等,第二磁铁202与第一磁铁101相对设置,第二磁铁202用于充电座1对智能穿戴设备2进行充电时,与第一磁铁101吸附,以将智能穿戴设备2固定吸附在充电座1上。
20.然而,在上述的智能穿戴设备中,第二磁铁202的设置占用了壳体21内的局部空间,使得壳体21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
21.由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及智能穿戴系统,通过改变振动马达的设置位置,使振动马达内的磁铁不仅能够驱动振动马达发生振动,而且能够与充电座内的磁铁吸附,以将智能穿戴设备固定吸附在充电座上,这样,壳体内则不需要设置振动马达之外的磁铁,能够节省智能穿戴设备壳体内的占用空间,降低智能穿戴设备结构的复杂性。
22.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可以但不局限于是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在此,对智能穿戴设备的具体类型不加以限制。
23.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图2a在俯视方向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c为图2b沿b

b方向的剖视图。
24.如图2a至图2c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穿戴系统,包括充电座1和智能穿戴设备2,智能穿戴设备2能够吸附在充电座1上,以使充电座1向智能穿戴设备2充电,具体的,充电座1具有第一磁性件11,而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2包括壳体21和振动马达22,壳体21具有中空的容置腔211,振动马达22设置于容置腔211内;振动马达22包括第二磁性件221和转子组件,转子组件用于在第二磁性件221的磁性驱动下转动以产生振动,第二磁性件221用于和充电座1上的第一磁性件11吸附,以将智能穿戴设备2固定于充电座1。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系统中,智能穿戴设备2中的第二磁性件221不仅能够驱动转子组件发生转动,而且能够与第一磁性件11吸附,将智能穿戴设备2固定于充电座1,从而,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2的内部占用空间较少,则使得智能穿戴设备2的结构较为简单。
25.具体的,上述的壳体21可以是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中与显示屏连接的壳体,而手表或手环的腕带部分则设置在壳体21的两侧,在此,对壳体21的结构不作进一步限制。
26.需要说明的是,振动马达22内应该设置有容纳第二磁性件221的安装腔222,而安装腔222的具体形状则需要依据第二磁性件221的形状进行设置,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将对第二磁性件221的形状进行详细介绍。
27.而为了确保智能穿戴设备2在充电的过程中不会与振动马达22的振动产生互相的干扰,智能穿戴设备2内还应该设置相应的充电保护模块,以使振动马达22在智能穿戴设备2充电时,静止而停止振动。
28.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的振动马达22在功能上的改进不会对振动马达22原有的功能和自身性能产生影响,还可以进行相应的实验,具体的,可以准备n个振动马达22,将每个振动马达22都吸附在磁铁上,在间隔一定或不定的时间后对振动马达22的频率和振动量进行检测,与原始的数据进行比较。
29.在本实施例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准备了五个振动马达22,将每个振动马达22吸附在对应的磁铁上,在第一天、第三天、第六天、第十天、第十五天、第二十一天和第二十八天分别对振动马达22的频率和振动量进行检测,得出不同的数据。
30.如下表所示,表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中的振动马达的频率变化表,表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中的振动马达的振动量变化表。具体的,将五个振动马达分别命名为马达一、马达二、马达三、马达四和马达五,将第一天、第三天、第六天、第十天、第十五天、第二十一天和第二十八天对应的数据分别命名为数据1、数据2、数据3、数据4、数据5、数据6和数据7。
31.表1 本实施例中的振动马达频率变化表表2 本实施例中的振动马达振动量变化表通过观察表1和表2可知,振动马达22在28天内的频率变化值和振动量变化值都很小,由此,可以得出振动马达22吸附固定在充电座1上时,振动马达22的原始功能和自身的性能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32.如图2a和图2b所示,壳体21的底部用于连接于充电座1,而为了对位于容置腔211中部的电路板组件和电器元件等进行避让,振动马达22设置在容置腔211的侧方边缘区域。这样,能够避免振动马达22与容置腔211中部的电路板组件或电器元件产生干扰,从而使得智能穿戴设备2能够进行正常地使用和充电。
33.如图2c所示,为了防止第二磁性件221的磁性较小,不能与第一磁性件11进行有效
吸附,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容置腔211的底壁具有凹槽2111,凹槽2111的槽底凸向壳体21的底部,振动马达22至少部分位于凹槽2111内,进一步地,第二磁性件221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凹槽2111内。这样,通过凹槽2111的设置,能够减小振动马达22与充电座1之间的距离,由此能够减小第二磁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的距离,确保第二磁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的有效吸附,以将智能穿戴设备2有效固定在充电座1上,提升充电座1对智能穿戴设备2的充电效率。
34.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磁性件221具有磁性相反且并列设置的两个磁极2211;两个磁极2211中的至少一者面向充电座1,以用于和第一磁性件11吸附;具体的,第一磁性件11的磁性与面向充电座1的磁极2211的磁性相反,以确保第二磁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的有效吸附。
3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磁性件221为条形磁铁,两个磁极2211分别位于壳体21底面延伸方向上的不同位置。
36.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磁性件221为环形磁铁,两个磁极2211分别位于壳体21高度方向上的不同高度。
37.在本实施例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磁性件221为条形磁铁,且第二磁性件221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一致,两个磁极2211也在水平方向上相邻设置,在此,对第二磁性件221的具体形状不加以限制。
38.为了确保壳体21的底面与充电座1进行有效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1底面的侧方边缘区域形成有与充电座1相接触的抵接面,且抵接面与充电座1的充电面平行,具体的,抵接面与第二磁性件221面向充电座1的底面对应设置,且第二磁性件221面向充电座1的底面在壳体21高度方向上的投影与抵接面在该方向上的至少部分投影重合,而抵接面在壳体21高度方向上的投影与充电面在该方向上的至少部分投影重合,也就是说,抵接面固定吸附在充电面的至少部分区域上,这样,使得第二磁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不仅能够有效吸附,而且能够保证充电座1对智能穿戴设备2有效充电。
39.而为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系统对于不同类型的振动马达22来说具有通用性,即,不管是哪种型号的振动马达22内的第二磁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产生的磁力大小,都可以通过调整振动马达22与充电座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
40.需要说明的是,一般的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的质量为60g,则该手环或手表的重力g根据公式g=mg计算可得为0.58n,此处的m为智能穿戴设备的质量,即0.06kg,g取9.8m/s2。
41.图3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中的第一种振动马达中的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之间产生的磁力随振动马达与充电座之间的距离变化的变化图。图3b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中的第二种振动马达中的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之间产生的磁力随振动马达与充电座之间的距离变化的变化图。
42.需要说明的是,图3a和图3b中横轴的0.00处应该代表振动马达22与充电座1之间的初始距离为1.2mm,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壳体21的厚度为1.2mm,因此,使得振动马达22与充电座1之间的初始距离为1.2mm。
43.如图3a所示,当振动马达22与充电座1之间的距离为1.2mm,也就是图3a中的横坐标上的数值为0.00mm时,第二磁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产生的磁力为7.2n;当振动马达22与充电座1之间的距离为2.2mm,也就是图3a中的横坐标上的数值为1.00mm时,第二磁
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产生的磁力为3.4n;当振动马达22与充电座1之间的距离为3.2mm,也就是图3a中的横坐标上的数值为2.00mm时,第二磁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产生的磁力为1.7n;当振动马达22与充电座1之间的距离为4.2mm,也就是图3a中的横坐标上的数值为3.00mm时,第二磁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产生的磁力为0.89n;当振动马达22与充电座1之间的距离为5.2mm,也就是图3a中的横坐标上的数值为4.00mm时,第二磁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产生的磁力为0.49n;当振动马达22与充电座1之间的距离为6.2mm,也就是图3a中的横坐标上的数值为5.00mm时,第二磁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产生的磁力为0.29n;为了更加直观的说明上述的第二磁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产生的磁力随振动马达22与充电座1之间的距离的变化情况,以下列出相应的表格示出,表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中第一种振动马达中的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之间产生的磁力随振动马达与充电座之间的距离变化的变化表。
4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列举的6个数值分别对应图3a中的m1、m2、m3、m4、m5和m6。
45.表3 本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设备中第一种振动马达中的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之间产生的磁力随振动马达与充电座之间的距离变化的变化表观察表3可知,当振动马达22与充电座1之间的距离为(3 1.2)mm时,第二磁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产生的磁力已经大于智能穿戴设备2的重力,也就是说,当振动马达22与充电座1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4.2mm时,第二磁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产生的磁力则满足智能穿戴设备2与充电座1之间有效吸附的条件。
46.如图3b所示,当振动马达22与充电座1之间的距离为1.2mm,也就是图3b中的横坐标上的数值为0.00mm时,第二磁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产生的磁力为734.0124mn;当振动马达22与充电座1之间的距离为2.2mm,也就是图3b中的横坐标上的数值为1.00mm时,第二磁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产生的磁力为510.8437mn;当振动马达22与充电座1之间的距离为3.2mm,也就是图3b中的横坐标上的数值为2.00mm时,第二磁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产生的磁力为291.6492mn;当振动马达22与充电座1之间的距离为4.2mm,也就是图3b中的横坐标上的数值为3.00mm时,第二磁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产生的磁力为174.8349mn;当振动马达22与充电座1之间的距离为5.2mm,也就是图3b中的横坐标上的数值为4.00mm时,第二磁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产生的磁力为139.5631mn;当振动马达22与充电座1之间的距离为6.2mm,也就是图3b中的横坐标上的数值为5.00mm时,第二磁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产生的磁力为77.7241mn;为了更加直观的说明上述的第二磁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产生的磁力随振动马达22与充电座1之间的距离的变化情况,以下列出相应的表格示出,表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中第二种振动马达中的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之间产生的磁力随振动马达与充电座之间的距离变化的变化表。
4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列举的6个数值分别对应图3b中的n1、n2、n3、n4、n5和n6。
48.表4 本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设备中第二种振动马达中的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之间产生的磁力随振动马达与充电座之间的距离变化的变化表
观察表4可知,当振动马达22与充电座1之间的距离为(3 1.2)mm时,第二磁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产生的磁力为0.1748349n,小于智能穿戴设备2的重力,此时,可以对振动马达22与充电座1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观察图3b可知,当振动马达22与充电座1之间的距离范围在0~0.5mm时,第二磁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产生的磁力大于智能穿戴设备2的重力,此时,则可以满足智能穿戴设备2与充电座1之间有效吸附的条件。
49.由此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2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当振动马达22的种类不同时,第二磁性件221与第一磁性件11之间产生的磁力依然能够满足智能穿戴设备2与充电座1之间有效吸附的条件。
50.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可设置于充电座上,充电座具有第一磁性件;智能穿戴设备包括壳体和振动马达,壳体具有中空的容置腔,振动马达设置于容置腔内;振动马达包括第二磁性件和转子组件,转子组件用于在第二磁性件的磁性驱动下转动以产生振动,第二磁性件用于和充电座上的第一磁性件吸附,以将智能穿戴设备固定于充电座。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穿戴设备中,振动马达内的第二磁性件能够与充电座内的第一磁性件吸附,以将智能穿戴设备固定于充电座,从而,能够减小壳体内的占用空间,降低智能穿戴设备结构的复杂性。
5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