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力工程用减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9: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电力工程 装置 特别 减振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输送容量和输送距离迅速增长,大容量、远距离的输电线路陆续投入运行,送电电压也随之提高。导线是输电线路电功率的载体,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导线长期处于野外露天之下,受到自然条件(风、雨、冰雪、雷电等)和其他外界条件的影响,容易发生各种事故。
3.在各种事故中,由于导线振动引发的事故最多。在风的作用下,导线时刻处于振动状态。根据频率和振幅的不同,导线的振动大致可分为三种:高频微幅的微风振动、中频中幅的次档距振动和低频大振幅的舞动。三种振动都会导致架空输电线路的导线断股、断线、金具损坏、相间短路、断杆、倒杆等事故,严重威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目前导线振动的防治方法主要有:1、尽量减弱产生振动的条件。如尽量避免线路通过开阔地带,降低导线的年平均运行应力等措施。2、加强导线自身的耐振能力,采用疲劳强度极限高的导线。3、吸收导线的振动能量,降低振动强度。可在线路上加装防振装置,如防振锤和阻尼线,或采用自阻尼大的导线。4、适当调整导线弧垂,减少导线发生振动的机率。5、加强线路维护,提高安装和检修质量。
4.综上,导线振动的防治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一类以牺牲电路输电性能为代价做参数调节,实施条件受到诸多约束且减振效果有限;另一类是加装吸能装置,采用自阻尼大的导线或加装防振锤和阻尼线,例如防振锤装置利用惯性吸收振动,结构简单适应的工况单一,防振锤防振装置长、振幅大而容易疲劳,影响使用寿命和防振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工程用减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设备使用寿命短和防振效果差的问题。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工程用减振装置,包括:底座、吸能装置、主板、传动装置和夹持装置;
7.所述底座上方连接所述吸能装置,所述吸能装置上方连接所述主板;
8.所述夹持装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相对的两侧;
9.所述传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传动装置一端连接所述主板,另一端连接所述夹持装置;
10.可选的,所述底座还包括底座主体和底座外联部,所述底座外联部连接在所述底座主体下方。
11.可选的,所述吸能装置还包括吸能装置主体21和吸能装置连接端子,所述吸能装置主体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吸能装置连接端子22,两个所述吸能装置连接端子分别连接所述底座主体和所述主板。
12.可选的,所述主板还包括主板主体、主板接线端和主板制动部,所述主板主体上方连接所述主板接线端,所述主板制动部有两个,两个所述主板制动部分别位于所述主板主体上相对于两个所述夹持装置的侧面上。
13.可选的,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传动装置主体、传动装置输入端子和传动装置输出端子,所述传动装置主体固连在所述底座主体上,所述传动装置输入端子一端与所述主板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装置主体连接,所述传动装置输出端子一端与所述夹持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装置主体连接。
14.可选的,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夹持装置主体、夹持装置连接端子和夹持装置制动部,所述夹持装置连接端子为可伸缩结构,所述夹持装置连接端子一端与所述底座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持装置主体连接,所述夹持装置制动部连接在所述夹持装置主体上与所述主板制动部相对应的一侧。
15.可选的,减振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主运算模块、监测模块、吸能控制模块和夹持控制模块,所述控制器的各模块之间电连接;所述主板主体上设有主板位移传感器,所述监测模块和所述主板位移传感器之间电连接;所述吸能装置主体和所述夹持装置连接端子为可电控减振设备,所述吸能控制模块和吸能装置主体之间电连接,所述夹持控制模块和所述夹持装置连接端子之间电连接。
16.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力工程用减振装置具备有益效果如下:
17.一、本技术通过设置吸能缓冲和摩擦夹紧制动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架空线导线的振动防治效率和水平;
18.二、本技术通过在主板中设置主板接线端,在底座中设置底座主体外联部,提高了设备的通用性;
19.三、本技术通过在夹持装置和主板上设置可更换的制动部,有效降低了装置的维修保养成本;
20.四、本技术通过制动部采用大摩擦系数的弹性材料制作,利于制动的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缓冲吸能作用;
21.五、本技术通过设置控制系统,采用电控元件实现复杂恶劣工作环境下对架空线导线振动的高效吸收防治,有效实现对输电塔和架空线导线的保护。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力工程用减振装置在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力工程用减振装置中底座在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力工程用减振装置中吸能装置在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技术一种电力工程用减振装置中主板在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技术一种电力工程用减振装置中传动装置在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
图;
28.图6为本技术一种电力工程用减振装置中夹持装置在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技术一种电力工程用减振装置在另一种实施例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参见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力工程用减振装置在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31.由图1可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工程用减振装置,包括:底座1、吸能装置2、主板3、传动装置4和夹持装置5;
32.具体的,所述底座1上方连接所述吸能装置2,所述吸能装置2上方连接所述主板3;吸能装置2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固连底座1和主板3,底座1为吸能装置2提供支撑固定,并通过底座1将减振装置安装于输电塔上,主板3上固定架空线路导线,并将架空线路导线的振动传递给吸能装置2,吸能装置2对架空线路导线的振动进行吸收;需要说明的是,因为从架空线路导线振动的原理来看,输电线路发生振动时,导线的振动力是向上或向下垂直导线方向的,而振动力的分量势必要从导线的悬挂点沿输电塔塔身向上或向下传送,所以为保护输电塔,底座1、吸能装置2和主板3的空间排列顺序为底座1、吸能装置2、主板3,并竖直布置,对底座1在上或主板3在上在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33.所述夹持装置5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装置5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1相对的两侧;两个夹持装置5分别可拆卸地固连在底座1相对的两侧,夹持装置5为可伸缩结构,在架空线路导线发生振动的时候,两个夹持装置5会向主板3平移,将主板3夹持,并利用摩擦力制动;在本实施例中的夹持装置5的可伸缩结构可以选用多种,例如弹簧、液压杆、气压杆或电磁减振装置,夹持装置5和主板3接触摩擦面的材料也可以选用多种,例如金属或橡胶,在此均不作限制。
34.所述传动装置4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传动装置4一端连接所述主板3,另一端连接所述夹持装置5;传动装置4将主板3输入的振动运动和力传递给夹持装置5,并将主板3竖直方向的运动转变为夹持装置5水平方向的运动,两个夹持装置5向主板3移动进行夹持;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对应两个夹持装置5,不限于配置两个传动装置4以进行单独输入输出,也可以采用一个具有一个输入两个输出的传动装置4,传动装置4可采用齿轮机构或连杆机构等多种传动方式,在此均不作限制。
35.在本实施例中,减震装置通过底座1固定在输电塔上,架空线路导线固定在主板3上;当导线发生振动时带动主板3上下移动,与主板3连接的吸能装置2对振动能量进行吸收,同时传动装置4将主板3的竖直方向的运动转变为夹持装置5的水平方向的运动,夹持装置5向主板3移动并进行夹持,利用接触面的摩擦力进一步吸收振动能量并对主板3进行制动。
36.参见图2,为本技术一种电力工程用减振装置中底座1在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3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还包括底座主体11和底座外联部12,所述底座外联部12连接在所述底座主体11下方;通过底座外联部12将减振装置安装在输电塔上,底座主体11和底座外联部12之间采用可拆卸式的固定连接,对于不同的输电塔可更换不同的底座外联部12
来进行适配。
38.参见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力工程用减振装置中吸能装置2在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39.所述吸能装置2还包括吸能装置主体21和吸能装置连接端子22,所述吸能装置主体21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所述吸能装置连接端子22,两个所述吸能装置连接端子22分别连接所述底座主体11和所述主板3;在吸能装置主体21和吸能装置连接端子22的连接限制下,主板3的运动被限制为竖直方向的上下移动,吸能装置主体21在变形过程中吸收主板3的动能,减小主板3振动对底座主体11的冲击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对吸能装置主体21和吸能装置连接端子22的结构形式和数量不作限定,由图3可知,在一种可行性实施例中,吸能装置为两组伸缩杆与底座主体11和所述主板3铰连接。
40.参见图4,为本技术一种电力工程用减振装置中主板3在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41.所述主板3还包括主板主体31、主板接线端32和主板制动部33,所述主板主体31上方连接所述主板接线端32,所述主板制动部33有两个,两个所述主板制动部33分别位于所述主板主体31上相对于两个所述夹持装置5的侧面上;主板主体31与吸能装置2连接,主板制动部33与夹持装置5接触摩擦以对主板3进行制动,主板接线端32和主板制动部33与主板主体31均采用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方式连接,在不同工作环境条件下均可进行更换适配。
42.参见图5,为本技术一种电力工程用减振装置中传动装置4在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43.所述传动装置4还包括传动装置主体41、传动装置输入端子42和传动装置输出端子43,所述传动装置主体41可旋转地连接在所述底座主体11上,所述传动装置输入端子42一端与所述主板主体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装置主体41连接,所述传动装置输出端子43一端与所述夹持装置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装置主体41连接;传动装置输入端子42接收底座主体11的运动和力,传动装置主体41将接收的运动和力进行方向或大小的变换并由传动装置输出端子43输出给夹持装置5,实现夹持装置5向主板3的夹紧运动;由图5可知,在一种可行性实施例中,传动装置4有两个,传动装置主体41为可转动的转轮,传动装置输入端子42为与底座主体11铰连接的连杆,传动装置输出端子43为与夹持装置5铰连接的连杆。
44.参见图6,为本技术一种电力工程用减振装置中夹持装置在一种实施例下的结构示意图;
45.所述夹持装置5还包括夹持装置主体51、夹持装置连接端子52和夹持装置制动部53,所述夹持装置连接端子52为可伸缩结构,所述夹持装置连接端子52一端与所述底座主体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夹持装置主体51连接,所述夹持装置制动部53连接在所述夹持装置主体51上与所述主板制动部33相对应的一侧;夹持装置主体51接收传动装置输出端子43传入的力和运动,在夹持装置连接端子52的共同限制下向主板3的平动,实现对主板的夹持,夹持装置制动部53与夹持装置主体51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由图6可知,在一种可行性实施例中,夹持装置制动部53为两组伸缩杆与底座主体11固定连接。
46.参见图7,为本技术一种电力工程用减振装置在另一种实施例下的工作原理图;
47.减震装置还包括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6包括主运算模块61、监测模块62、吸能控制模块63和夹持控制模块64,所述控制器6的各模块之间电连接;所述主板主体31上设有主板
位移传感器311,所述监测模块62和所述主板位移传感器311之间电连接;所述吸能装置主体21和所述夹持装置连接端子52为可电控减振设备,所述吸能控制模块63和所述吸能装置主体21之间电连接,所述夹持控制模块64和所述夹持装置连接端子52之间电连接;监测模块62将所述主板位移传感器311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输出给主运算模块61,主运算模块61进行运算后将结果输出给吸能控制模块63和夹持控制模块64,吸能控制模块63和夹持控制模块64分别对吸能装置主体21和夹持装置连接端子52进行参数调节,以实现吸能装置主体21更好的吸能作用和夹持装置连接端子52更好的夹持响应和夹持效果。
48.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工程用减振装置,包括:底座、吸能装置、主板、传动装置和夹持装置;所述底座上方连接所述吸能装置,所述吸能装置上方连接所述主板;所述夹持装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相对的两侧;所述传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传动装置一端连接所述主板,另一端连接所述夹持装置。
49.本技术通过设置吸能缓冲和摩擦夹紧制动相结合的方式为防治架空线导线的振动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设备,通过在主板中设置主板接线端,在底座中设置底座主体外联部,提高设备的通用性,在夹持装置和主板上设置可更换的制动部,有效降低装置的维修保养成本,制动部采用大摩擦系数的弹性材料制作,利于制动的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缓冲吸能作用,通过设置控制系统,采用电控元件实现复杂恶劣工作环境下对架空线导线振动的高效吸收防治,有效实现对输电塔和架空线导线的保护。
50.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