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充电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7:5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机壳 手机配件 充电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手机壳。


背景技术:

2.随着人类工业水平的提升,科技技术的进步,手机的功能也越来也多,手机不仅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之中最重要的通信工具,也是人们最重要的伴侣,手机因为较小,所以存储较多的电量,有些人一天就会多次充电,这也给人们使用手机带来了困扰,而且手机因为内部零件较为精致,且外壳容易磨损,所以经常会出现手机摔落在地,造成手机外表破损,更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手机损坏,无法开机,市场上有很多手机壳,但大多数功能都较为单一,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充电手机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手机壳功能单一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充电手机壳。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充电手机壳,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在四角处均开设有空腔,所述主体在四个空腔的两端处均分别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一u形转动块和第二u形转动块,且第一u形转动块的底端与第二u形转动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u形转动块的顶端与空腔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u形转动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主体的中部开设有中部空腔,且中部空腔与空腔之间开设有通孔,所述转动轴在通孔处贯穿主体,所述转动轴中部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主体在中部空腔内部处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内啮合棘轮,两个所述第一内啮合棘轮的外部固定连接第一齿环,两个所述第一内啮合棘轮的顶端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主体在中部空腔内部处转动连接有第二内啮合棘轮,所述第二内啮合棘轮的外部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导电体,所述导电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环。
6.优选的,所述主体在中部空腔的顶端和底端处均设有永磁体,且两个永磁体呈环形,两个所述永磁体分别处于导电体的上方和下方,且两个永磁体相互靠近的一端磁极相反。
7.优选的,所述导电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接触滑片和第二接触滑片,且第一接触滑片和第二接触滑片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导线。
8.优选的,所述主体在中部空腔的顶端中部处开设有通孔,所述主体在通孔处设有固定体,且固定体在通孔处贯穿主体,所述固定体的底端与第二内啮合棘轮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体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杆。
9.优选的,所述固定体的顶端开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固定体在凹槽的底端处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设有第三滑块,且第三滑块处于凹槽内部。
10.优选的,所述主体的顶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与转动杆相适配,所述主体在凹槽的两端处均设有第一磁铁,两个所述转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有第二磁铁,且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互靠近的一端磁极相反。
11.优选的,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环与第二齿环啮合。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设置滑块,连接杆、转动轴、齿环、导电体和永磁体,上下摇动手机壳,滑块就会运动,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导电体切割磁感线,产生了电力,可以为手机充电,使手机充电更加便捷。
14.2、通过设置固定块和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即可使导电体切割磁感线,增加了发电的方式,发电方式不再单一,避免了长时间手机上下摇动造成的手酸。
15.相比较现有装置而言,本实用新型手机壳不仅可以防摔,还可以为手机充电,以备不时之需。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充电手机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充电手机壳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充电手机壳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充电手机壳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充电手机壳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主体、2第一滑块、3第一连接杆、4转动轴、5第二连接杆、6第二滑块、7第一齿环、8第一内啮合棘轮、9第一锥齿轮、10第二锥齿轮、11永磁体、12第二齿环、13第一接触滑片、14转动杆、15导电体、16第二内啮合棘轮、17第二接触滑片、18第三滑块、19弹簧、20固定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参照图1

5,一种充电手机壳,包括主体1,主体1在四角处均开设有空腔,主体1在四个空腔的两端处均分别设有第一滑块2和第二滑块6,第一滑块2和第二滑块6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5,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5的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一u形转动块和第二u形转动块,且第一u形转动块的底端与第二u形转动块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u形转动块的顶端与空腔内壁转动连接,第二u形转动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4,主体1的中部开设有中部空腔,且中部空腔与空腔之间开设有通孔,转动轴4在通孔处贯穿主体1,转动轴4中部设有第一锥齿轮9,主体1在中部空腔内部处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内啮合棘轮8,两个第一内啮合棘轮8的外部固定连接第一齿环7,两个第一内啮合棘轮8的顶端设有第二锥齿轮10,主体1在中部空腔内部处转动连接有第二内啮合棘轮16,第二内啮合棘轮16的外部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导电体15,导电体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环12,主体1在中部空腔的顶端和底端处均设有永磁体11,且两个永磁体11呈环形,两个永
磁体11分别处于导电体15的上方和下方,且两个永磁体11相互靠近的一端磁极相反,导电体1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接触滑片13和第二接触滑片17,且第一接触滑片13和第二接触滑片17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导线,主体1在中部空腔的顶端中部处开设有通孔,主体1在通孔处设有固定体20,且固定体20在通孔处贯穿主体1,固定体20的底端与第二内啮合棘轮16固定连接,固定体20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杆14,固定体20的顶端开设有两个凹槽,固定体20在凹槽的底端处设有弹簧19,弹簧19的顶端设有第三滑块18,且第三滑块18处于凹槽内部,主体1的顶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与转动杆14相适配,主体1在凹槽的两端处均设有第一磁铁,两个转动杆14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有第二磁铁,且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相互靠近的一端磁极相反,第一锥齿轮9与第二锥齿轮10啮合,第一齿环7与第二齿环12啮合。
24.工作原理:上下摇动手机,带动第一滑块2和第二滑块6在主体1的空腔内部往复运动,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5带动转动轴4旋转,转动轴4旋转带动第一锥齿轮9旋转,第一锥齿轮9带动第二锥齿轮10旋转,第二锥齿轮10带动第一内啮合棘轮8始终朝向一个方向旋转,第一内啮合棘轮8带动第一齿环7旋转,第一齿环7带动第二齿环12顺时针旋转,第二齿环12带动导电体15旋转,切割永磁体11的磁感线,产生电流,电流通过第一接触滑片13和第二接触滑片17上连接的导线进入5v稳压器,转换后即可为手机充电,想要使用转动杆14充电时,将转动杆14绕固定体20拉起,弹簧19将第三滑块18推出固定体20的凹槽,使转动杆14无法转动,握住转动杆14,旋转主体1,转动杆14带动固定体20转动,固定体20带动第二内啮合棘轮16转动,第二内啮合棘轮16带动第二齿环12顺时针旋转,第二齿环12带动导电体15旋转,切割永磁体11的磁感线,产生电流,电流通过第一接触滑片13和第二接触滑片17上连接的导线进入sl1053型充电管理芯片,转换后即可为手机充电,使用完毕,将转动杆14放回到原始位置,连接杆14两端的磁铁与主体1凹槽两端的磁铁互相吸附,连接杆14无法移动。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