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纺织用变频电机转子铁芯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1:4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转子 电机 变频 纺织 铁芯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转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用变频电机转子铁芯。


背景技术:

2.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在现代纺织业生产过程中,加工各种不同布料的关键在于对电机运行速度的控制,如何控制电机的运行速度在于电机能否变频。转子由转轴、转子铁心和转子绕组等组成。转子在旋转磁场作用下,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或电流。转轴一般由中碳钢或合金钢制成,用来支撑转子铁心,轴上有机械负载。转子铁心是圆柱状,也用硅钢片叠压而成,在其外圆周表面冲有凹槽,槽内嵌入转子绕组。转子绕组有鼠笼式和绕线式两种结构。
3.存在以下问题:
4.1、当前的变频电机转子铁芯,大多具有内凹的槽形结构来安放绕组,但是依然不能很好将绕组牢牢固定,在电机变频时,转速会发生变化,容易造成绕组的松动。
5.2、在转子旋转时,通过轴承盖来固定轴承外圈的位置,以此使转动轴的转动更为平稳,但当前的电机转子铁芯在转动时,转动轴与轴承之间的接触面积小,在转子高速旋转时,轴承盖不能保证转动轴的位置不改变,引起转动轴的抖动,使电机输出动力不够稳。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纺织用变频电机转子铁芯,解决了不能很好将绕组牢牢固定与电机输出动力不够稳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用变频电机转子铁芯,包括铁芯本体,所述铁芯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丁形结构,所述丁形结构的内侧面设置有绕组,所述铁芯本体的内侧面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设置有尾端轴承,所述尾端轴承的外表面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的内侧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端盖的一侧设置有承接圈,所述承接圈的外表面设置有扇叶,所述铁芯本体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垫圈,所述防滑垫圈的一侧设置有内圈,所述内圈的外表面设置有滚珠,所述滚珠的外表面设置有外圈。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丁形结构固定连接于铁芯本体的外表面,所述绕组镶嵌于丁形结构的内侧面。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轴镶嵌于铁芯本体的内侧面,所述尾端轴承转动连接于转动轴的外表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端盖固定连接于尾端轴承的外表面,所述螺纹孔内嵌于端盖的内侧面。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接圈转动连接于端盖的一侧,所述扇叶呈环形阵列焊接于承接圈的外表面。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滑垫圈的材质为橡胶,所述防滑垫圈固定连接于铁芯本体的一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圈为圆锥形,所述内圈固定连接于防滑垫圈的一侧。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滚珠滚动连接于内圈的外表面,所述外圈转动连接于滚珠的外表面。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纺织用变频电机转子铁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纺织用变频电机转子铁芯,通过设置丁形结构,将绕组固定在各个丁形结构之间形成凹槽中,使绕组无法挣脱铁芯本体的束缚,解决了在电机变频时,因转速变化而造成绕组松动的问题。
17.2、该纺织用变频电机转子铁芯,通过设置内圈,圆锥形状能够增大与铁芯本体与转动轴的接触面积,使得在转子高速旋转时,轴承盖能更好的承接铁芯本体的动力,防止转动轴的位置发生变化,减少转动轴的抖动,使电机的输出动力更稳定。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丁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21.图中:1、铁芯本体;2、丁形结构;3、绕组;4、转动轴;5、尾端轴承;6、端盖;7、螺纹孔;8、承接圈;9、扇叶;10、防滑垫圈;11、内圈;12、滚珠;13、外圈。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23.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用变频电机转子铁芯,包括铁芯本体1,铁芯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丁形结构2,丁形结构2的内侧面设置有绕组3,铁芯本体1的内侧面设置有转动轴4,转动轴4的外表面设置有尾端轴承5,尾端轴承5的外表面设置有端盖6,端盖6的内侧面设置有螺纹孔7,端盖6的一侧设置有承接圈8,承接圈8的外表面设置有扇叶9,铁芯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垫圈10,防滑垫圈10的一侧设置有内圈11,内圈11的外表面设置有滚珠12,滚珠12的外表面设置有外圈13。
24.本实施方案中,绕组3为铜线圈,与外部定子的接线盒连接,通交流电后产生旋转磁场,转子在旋转磁场作用下,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使转子开始转动,内圈11能够
有效的减少转子转动时的抖动,螺纹孔7方便端盖6固定在定子上。
25.具体的,丁形结构2固定连接于铁芯本体1的外表面,绕组3镶嵌于丁形结构2的内侧面。
26.本实施例中,丁形结构2呈环形阵列分布在铁芯本体1上,各个丁形结构2之间形成凹槽,防止绕组3在跟随转子转动的过程中发生松动。
27.具体的,转动轴4镶嵌于铁芯本体1的内侧面,尾端轴承5转动连接于转动轴4的外表面。
28.本实施例中,转动轴4将铁芯本体1与尾端轴承5连接起来,尾端轴承5为端盖6提供连接位置。
29.具体的,端盖6固定连接于尾端轴承5的外表面,螺纹孔7内嵌于端盖6的内侧面。
30.本实施例中,端盖6连接在定子上,用于稳定转子的旋转轴心,防止转子在旋转时产生轴向位移。
31.具体的,承接圈8转动连接于端盖6的一侧,扇叶9呈环形阵列焊接于承接圈8的外表面。
32.本实施例中,承接圈8方便扇叶9的连接,扇叶9方便转子转动时电机能够散热。
33.具体的,防滑垫圈10的材质为橡胶,防滑垫圈10固定连接于铁芯本体1的一侧。
34.本实施例中,防滑垫圈10增大铁芯本体1与内圈11之间的摩擦,防止铁芯本体1与内圈11之间打滑。
35.具体的,内圈11为圆锥形,内圈11固定连接于防滑垫圈10的一侧。
36.本实施例中,内圈11的圆锥形状使得内圈11与铁芯本体1和转动轴4的接触更紧密,能更好的承接铁芯本体1的动力。
37.具体的,滚珠12滚动连接于内圈11的外表面,外圈13转动连接于滚珠12的外表面。
38.本实施例中,滚珠12使转动轴4的转动更平稳,使转动轴4为外界输出动力更稳定,外圈13为外部轴承盖的连接提供位置。
3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通过外部定子上的接线盒向绕组3通交流电,绕组3产生旋转磁场,转子在旋转磁场作用下,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使铁芯本体1开始转动,铁芯本体1上的丁形结构2,将绕组3固定在各个丁形结构2之间形成凹槽中,使绕组3无法挣脱铁芯本体1的束缚,解决了在电机变频时,因转速变化而造成绕组3松动的问题,铁芯本体1的转动带动转动轴4转动,使承接圈8开始转动,承接圈8的转动带动扇叶9转动,方便转子转动时电机能够散热,同时,铁芯本体1的转动带内圈11转动,内圈11为圆锥形状,使得内圈11分别与铁芯本体1和转动轴4的接触更紧密,使得在转子高速旋转时,轴承盖能更好的承接铁芯本体1的动力,防止转动轴4的位置发生变化,减少转动轴4的抖动,使电机的输出动力更稳定。
4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