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接线夹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9: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接线 端子 连接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端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线夹。


背景技术:

2.现阶段,连接端子以装夹方式来实现插接件(如导线)的夹持紧固,一般统称为接线夹装置。这种方式的接线夹可进行接线工作以实现电连接,从而解决接线不便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接线夹的结构较为复杂,使得操作更为繁琐,且往往在功能上还是略显单一,使得插接方式愈发局限,难以适应各种插接场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接线夹,旨在改善现有接线夹存在诸多局限性而导致插接及装夹不便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方案: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夹,包括塑胶壳主体和配置在主体内的至少一个用以夹持导线的接触框;在所述接触框上沿导线插入方向的一侧设有导向区并在另一侧设有接触区;所述导向区和接触区相互贯通并衔接以形成过线通道;其中,所述接触框由金属件一体成型而成,其包括支撑底部和安装侧部;所述支撑底部构造为条形板状并位于过线通道的下方,且其长度方向与过线通道的走向相一致;所述安装侧部竖向配置在支撑底部的两侧以形成两侧翼结构,通过两侧翼结构以使所述接触框卡合装配在主体内;所述导向区和接触区依次间隔设置在支撑底部上,并且均配置有所述安装侧部。
6.作为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导向区内的安装侧部大致形成一u型防护结构,以能够使沿主体所开设的插线孔进入至过线通道的导线穿设于其中,且导线与防护结构之间具有活动间隙。
7.作为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接触区的安装侧部上带有供导线插入的夹紧接头,且所述夹紧接头通过一对弹力件构成,两弹力件的自由端构造成内弯折结构并对称配置在接触框中,以弹力配合使得在导线沿主体所开设的插线孔进入至过线通道后能够弹力夹紧导线。
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弹力件构造为板簧,该板簧延伸配置在安装侧部并指向于导线插入的相反方向;所述弹力件远离自由端的端部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设在所述安装侧部一侧,并通过至少一次朝内弯折来形成横置在所述支撑底部上的带有弹性力的自由端。
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板簧和支撑底部之间始终存在缝隙。
1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底部的本体以向上抬起的方式,使得两端部被构造为焊脚结构,中部被构造为整体朝上凸出并与焊脚结构以圆弧过渡衔接;其中,所述接触区位于中部位置;靠前端一侧的焊脚结构沿其所在平面外延,并使所述导向区位于该焊脚结构的中部。
11.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焊脚结构的端部至少部分延伸并暴露在主体外,且靠后端
一侧的焊脚结构的端部露出长度大于另一侧焊脚结构的端部的露出长度。
12.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设有与所述安装侧部相适配的配合结构;所述安装侧部与配合结构能够以扣合方式相紧配。
13.作为进一步改进,各所述安装侧部均朝外凸起设有一摆动臂,所述摆动臂由安装侧部的部分本体冲压成型而成,并具有一利于卡入至配合结构的倾角。
14.作为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导向区内的安装侧部高于位于所述接触区的安装侧部,且导向区内的安装侧部大致呈l型边框,其短边侧指向前端一侧;各所述摆动臂均位于同一高度位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6.本技术的夹线夹,在接触框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区和接触区,从而允许导线沿导向区以导向置于过线通道,并在接触区内夹持固定实现电连接。其中,由金属件一体成型的接触框,其安装侧部大致竖向配置在支撑底部的两侧,从而形成侧翼结构,进而通过侧翼结构卡合装配在主体内,实现接触框在主体内的紧配,且利于拆装及维护。另外的,导向区和接触区间隔配置在支撑底部上,且导向区和接触区均配置有安装侧壁,经由安装侧壁所形成的的两侧翼结构以卡合装配在主体内,使得接触框的组配更为平稳、高效,其结构简单且操作便利,有利于导线在过线通道内的插接稳固。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夹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下图为上图的拆解示意;
19.图2是图1中的接触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夹的剖示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夹的接触框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接线夹在其他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图5在其中一个视角下的剖示图;
24.图7是图6中的接触框的结构示意图。
25.图标:1

主体;14

插线孔;16

贯通孔;
[0026]2‑
接触框;2a

导向区;2b

接触区;21

夹紧接头;211

弹力件;22

支撑底部;23

安装侧部;231

摆动臂;2311

连接部;2312

活动部;24

焊脚结构;25

抵靠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9]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0]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1]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2]
实施例
[0033]
结合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线夹,包括塑胶壳主体1和配置在主体1内的至少一个用以夹持导线的接触框2。在接触框2上沿导线插入方向的一侧设有导向区2a并在另一侧设有接触区2b。导向区2a和接触区2b相互贯通并衔接以形成过线通道。其中,接触框2由金属件一体成型而成,其包括支撑底部22和安装侧部23。支撑底部22构造为条形板状并位于过线通道的下方,且其长度方向与过线通道的走向相一致。安装侧部23竖向配置在支撑底部22的两侧以形成两侧翼结构,通过两侧翼结构以使接触框2卡合装配在主体1内。导向区2a和接触区2b依次间隔设置在支撑底部22上,并且均配置有安装侧部23。
[0034]
本实施例中,在接触框2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区2a和接触区2b,从而允许导线沿导向区2a以导向置于过线通道,并在接触区2b内夹持固定实现电连接。其中,由金属件一体成型的接触框2,其安装侧部23大致竖向配置在支撑底部22的两侧,从而形成侧翼结构,进而通过侧翼结构卡合装配在主体1内,实现接触框2在主体1内的紧配,且利于拆装及维护。另外的,导向区2a和接触区2b间隔配置在支撑底部22上,且导向区2a和接触区2b均配置有安装侧壁,经由安装侧壁所形成的的两侧翼结构以卡合装配在主体1内,使得接触框2的组配更为平稳、高效,其结构简单且操作便利,有利于导线在过线通道内的插接稳固。
[0035]
在一种实施例中,位于导向区2a内的安装侧部23大致形成一u型防护结构,以能够
使沿主体1所开设的插线孔14进入至过线通道的导线穿设于其中,且导线与防护结构之间具有活动间隙。以确保了导线的两侧与防护结构之间始终处于间隙配合,不致于影响导线在导向区2a内的插入移动,以免导线弯折甚至是卡在接触框2的靠导向区2a的一侧。
[0036]
需要提到的是,位于接触区2b的安装侧部23上带有供导线插入的夹紧接头21,且夹紧接头21通过一对弹力件211构成,两弹力件211的自由端构造成内弯折结构并对称配置在接触框2中,以弹力配合使得在导线沿主体1所开设的插线孔14进入至过线通道后能够弹力夹紧导线。通过接触框2的夹紧接头21来对导线进行夹持、固定。并且,弹力件211的自由端构造为内弯折结构,且对称配置在接触框2上的两内弯折结构能够将导线弹力紧配在接触框2上。
[0037]
请参阅图2和图4,在一种实施例中,具体地,弹力件211构造为板簧。该板簧延伸配置在安装侧部23并指向于导线插入的相反方向。弹力件211远离自由端的端部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设在安装侧部23一侧,并通过至少一次朝内弯折来形成横置在支撑底部22上的带有弹性力的自由端。从而,在位于两侧的自由端的弹力限位下,能够将外插的导线以对中的方式夹持置于两安装侧部23之间,确保导线在双向的弹力抵触下以来达到装夹稳固,实现电连接。
[0038]
其中,需要提到的是,板簧和支撑底部22之间始终存在缝隙。进一步促进了弹力件211在接触框2上的自由摆动,以提供高效的弹力夹持或导线的反向拔出。在本实施例中,针对导线的解除装夹,可以是通过设置有用于控制弹力件211摆动的操作机构(图未示),对需要反向拔出至主体1外的导线以解除夹持后来实现导线的拔出。亦或是通过内弯折结构的背面构造为止退空间,止退空间与位于内弯折结构正面的插线空间相互对置在过线通道中。止退空间以点接触方式与置于夹紧接头21的导线相弹力卡合,从而在用户直接对导线沿反向用力拔出即可实现导线与夹紧接头21的分离。
[0039]
请参阅图2、图4和图5,在一种实施例中,支撑底部22的本体以向上抬起的方式,使得两端部被构造为焊脚结构24,中部被构造为整体朝上凸出并与焊脚结构24以圆弧过渡衔接。其中,接触区2b位于中部位置。能够使得用于夹持的功能部件以弹力支撑在主体1内,有利于导线的装夹。并且,焊脚结构24能够与主体1之间以嵌套卡合的方式相安装到位,配合侧翼结构以将整个接触框2固定在主体1中。特别的,靠前端一侧的焊脚结构24沿其所在平面外延,并使导向区2a位于该焊脚结构24的中部。从而,位于焊脚结构24的导向区2a在水平方向上低于接触区2b,导线大致沿接触区2b所在高度进入并装夹在夹紧接头21,导线沿导向区2a进入始终高于焊脚结构24,使得导线大体悬置在导向区2a中,并且导线的下侧与接触框2的支撑底部22之间在导向区2a内始终处于间隙配合。
[0040]
在一种实施例中,焊脚结构24的端部至少部分延伸并暴露在主体1外,且靠后端一侧的焊脚结构24的端部露出长度大于另一侧焊脚结构24的端部的露出长度。从而,方便焊脚结构24与外部电路板的焊接相连,且位于插线孔14一侧的焊脚的露出长度更小,便于用户分辨,避免插反亦或是焊接错位等情况。
[0041]
请参阅图1和图3,需要提到的是,在一种实施例中,主体1设有与安装侧部23相适配的配合结构。安装侧部23与配合结构能够以扣合方式相紧配。其中,具体地,各安装侧部23朝外凸起设有一摆动臂231,摆动臂231由安装侧部23的部分本体冲压成型而成,并具有一利于卡入至配合结构的倾角。从而,在安装侧部23的部分本体中直接凸起形成摆动臂
231,进一步增强了安装侧部23与配合结构之间的卡合,并且其摆动臂231具备弹性卡紧的功能,设计方式新颖,且设置的倾角更加利于接触框2的拆装。
[0042]
在一种实施例中,配合结构包含开设在主体1顶部的贯通孔16,贯通孔16穿设于主体1并能够凹陷在部分主体1内壁中。摆动臂231具有凸出于安装侧部23外的第一位置和受主体1内壁的抵接以弹力避让活动的第二位置。其中,摆动臂231在初始状态和置于凹陷有贯通孔16的内壁时能够保持在第一位置,在接触框2装配至主体1内并与主体1内壁相抵接时能够沿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并在装入至贯通孔16所处内壁后使摆动臂231弹力复位至第一位置,以将接触框2限制在主体1中。通过这样的配置方式,使得摆动臂231与配合结构更为可靠,组装方便且拆除也很便利。
[0043]
更为具体地,摆动臂231大致呈一弯折板状,其包含形成于上端并与安装侧部23相衔接的连接部2311和位于下端且大致凸出于安装侧部23所在端面的活动部2312。摆动臂231以整体自上而下朝外凸起设置,且倾角为15
°‑
30
°
。其中,位于下端的活动部2312更有助于自下而上的装配方式,避免锁死卡住或发生干扰等现象。另外,凸出设置的摆动臂231能够自由活动不受安装侧部23的干涉,倾角保持在有效的15
°‑
30
°
阈值之间,以实现更加高效的组装和拆除。
[0044]
其中,位于导向区2a内的安装侧部23高于位于接触区2b的安装侧部23,且导向区2a内的安装侧部23大致呈l型边框,其短边侧指向前端一侧。各摆动臂231均位于同一高度位置。从而,短边指向前端侧的l型边框的设置,更利于导向需求。另外的,高度不均的安装侧部23能够在每一区域中实现与主体1内壁的不同程度的卡合,但仍需保持摆动臂231高度相一致,方便配合结构的统一设置且保证了卡合的强度。
[0045]
请参阅图6和图7,还包括配置在接触框2的抵靠件25,抵靠件25一体成型在接触框2上并凸起设置在内弯折结构的撑开活动的路径上。其中,抵靠件25用于限制内弯折结构持续撑开活动且能够防止夹紧接头21夹持失效。抵靠件25设于内弯折结构的活动路径上,并与处于初始状态的内弯折结构以间隔设置的方式相配合,能够使内弯折结构在导线插入后并且活动至极限位置时与之相抵接。具体地,抵靠件25构造为一体弯折成型在支撑底部22并朝上凸起。从而满足接触框2的一体成型制造,将抵靠件25直接配置在接触框2的支撑底部22上,更有利于对内弯折结构进行限位顶紧。从而,为了避免内弯折结构的夹持弹力发生弹性疲乏而失效,经由配置在接触框2上的抵靠件25,来限制内弯折结构持续撑开活动且能够防止夹紧接头21的夹持失效。
[0046]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