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翘板驱动件及翘板开关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8:5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开关 驱动 特别 电器


1.本发明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翘板驱动件及翘板开关。


背景技术:

2.对于门禁、门铃等电器的通断控制,通常使用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开关,以达到使该类电器通电接通一定时间(例如3

5秒)后能够及时断开的效果。
3.相关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翘板开关,其包括:按钮、复位弹簧、压板、过渡件、弹子组件、翘板、端子组件和固定架,其中,通过按压按钮能够驱动装配于压板上的过渡件摆动,能够带动弹子组件拨动翘板,使得翘板上的动触点与端子组件上的静触点接触。复位弹簧装配于按钮和固定架之间,当按钮被按压时挤压复位弹簧,使得按钮不再被按压时,被挤压的复位弹簧能够带动按钮复位,进而使得相接触的触点分离,达到电路断开的效果。
4.然而,相关技术提供的翘板开关部件繁杂,如此繁多的部件之间配合作用,这极易增加翘板开关的产品不良风险,同时也使得翘板开关的装配过程较为复杂且耗时。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翘板驱动件及翘板开关,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7.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翘板驱动件,所述翘板驱动件用于翘板开关,所述翘板驱动件包括:压臂、拨臂和第一限位块;
8.所述拨臂包括:主体臂部和弧形端部,所述弧形端部与所述主体臂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弧形端部被配置为用于与所述翘板开关的翘板相抵;
9.所述压臂的第一端与所述主体臂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压臂与所述主体臂部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30
°
且小于90
°

10.所述压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块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被配置为用于与所述翘板开关的压板上的第一限位孔连接。
1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弧形端部包括:弧形臂和开口,所述开口形成于所述弧形臂的相对的两个端部之间;
12.所述开口位于所述主体臂部的背离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侧。
1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弧形臂为优弧状。
1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翘板驱动件还包括: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压臂的底部表面连接且位于所述主体臂部和所述第一限位块之间;
15.所述第二限位块被配置为用于与所述翘板开关的压板上的限位壁相抵,以防止在所述翘板开关通电状态下所述第一限位块脱离所述第一限位孔。
1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压臂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或等于30
°
且小于90
°

17.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翘板驱动件采用粘聚碳酸酯材料一体成型制备得到,且所述聚碳酸酯材料的熔融指数在5g/min

20g/min。
18.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翘板开关,所述翘板开关包括上述的任一种翘板驱动件。
19.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翘板开关还包括:压板、翘板、端子组件、固定架、按钮、下压件和弹性复位件;
20.所述压板、所述翘板驱动件、所述翘板和所述端子组件自上而下依次位于所述固定架的内部,所述压板上具有第一限位孔和过孔,所述翘板驱动件的第一限位块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内,所述翘板驱动件的拨臂贯穿所述过孔且所述拨臂的弧形端部与所述翘板的顶部表面相抵;
21.所述按钮活动盖装于所述固定架的顶部,所述下压件的顶端与所述按钮的底部表面连接,所述下压件的底端与所述翘板驱动件的压臂的顶部表面的第一端相抵,通过按压所述按钮能够驱动所述弧形端部拨动所述翘板,使得所述翘板上的动触点与所述端子组件上的静触点相接触;
22.所述弹性复位件位于所述按钮和所述压板之间,所述弹性复位件用于使所述按钮复位。
2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翘板开关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压板的顶部表面上,所述支撑件上具有相对的两个滑槽;
24.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弹片和底轴,所述弹片的顶端与所述按钮的底部表面连接,且所述弹片与所述按钮的底部表面之间具有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大于或等于30
°
且小于90
°

25.所述底轴与所述弹片的底端连接,且所述底轴相对的两个端部分别位于相应的一个所述滑槽内,所述按钮被按压时,所述底轴能够沿着所述滑槽移动。
2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承载段、第二承载段和连接段;
27.所述第一承载段、所述连接段、所述第二承载段顺次垂直连接,且所述第一承载段与所述第二承载段相对;
28.所述第一承载段和所述第二承载段上分别具有一个所述滑槽。
29.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槽的内壁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倒角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端为所述滑槽的面向相应的底轴端部的一端。
30.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按钮、所述下压件、所述弹性复位件采用一体成型方式连接。
3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块包括:限位本体段和卡扣段,所述限位本体段的顶端与所述压臂的底部表面垂直连接,所述限位本体段的底端与所述卡扣段连接;
32.所述限位本体段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内,所述卡扣段与所述压板的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一侧的底部表面抵接。
3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内壁顶端具有第二倒角结构。
3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过孔的内部,所述过孔的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底端相对的内壁作为所述压板上的限位壁。
3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底端与所述限位块之间的间隙长度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0.15mm。
3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翘板开关还包括:支撑凸块,所述支撑凸块位于所述压板的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过孔之间的顶部表面上;
37.所述支撑凸块的顶部表面与所述压臂的底部表面相接触,用于使所述压臂在所述翘板开关断开状态下保持水平。
3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按钮包括:面板、第一侧围、第二侧围、第三侧围、第四侧围;
39.所述第一侧围、所述第二侧围、所述第三侧围和所述第四侧围顺次首尾连接,且所述第一侧围与所述第三侧围相对,所述第二侧围与所述第四侧围相对;
40.所述第一侧围、所述第二侧围、所述第三侧围和所述第四侧围的顶端与所述面板连接;
41.所述第一侧围和所述第三侧围的底端中间均具有弧形凸块,所述固定架的顶部相应位置处具有弧形凹孔,所述弧形凸块位于所述弧形凹孔内,使得所述按钮能够进行按压运动;
42.所述第一侧围和所述第三侧围的一侧均具有第二限位孔,所述固定架的顶部相应位置处具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限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内,以防止所述按钮进行所述按压运动时脱离所述固定架。
4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孔包括:主体段和限位段,所述限位段与所述主体段的下端连接,且所述限位段贯穿所在侧围的底端;
44.所述主体段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所述限位轴,所述限位段被配置为允许所述限位轴通过以进入所述主体段,并且防止所述限位轴脱离所述主体段。
4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4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翘板驱动件,能够用于翘板开关,应用时,该翘板驱动件通过其第一限位块与翘板开关的压板上的第一限位孔进行连接,使得该翘板驱动件稳定地装配于翘板开关内部。在翘板驱动件处于装配状态时,翘板驱动件的拨臂的弧形端部与翘板开关的翘板的顶部表面相抵。由于压臂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拨臂的主体臂部和第一限位块连接,压臂的一端通过第一限位块装配于压板上,压臂的另一端相对于压板悬空设置,这样使得压臂具有一定的形变空间,能够发生弹性变形。由于压臂与主体臂部之间具有第一夹角,使得主体臂部相对于压臂倾斜布置,当利用翘板开关的按钮下压压臂时,拨臂的主体臂部在该下压力作用下容易继续发生倾斜,最终使得拨臂的弧形端部沿着翘板的顶部表面移动,进而达到拨动翘板的目的。可见,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翘板驱动件用于翘板开关中,能够同时起到传统翘板开关中过渡件和弹子组件的作用,相比传统的翘板开关,其利于缩减翘板开关中的部件数量和种类,这不仅利于简化翘板开关的结构,减小翘板开关的体积,且利于增加翘板开关的作业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47.另外,与传统的过渡件和弹子组件相比,该翘板驱动件自身的结构更加简单,可控性更高,对翘板的驱动更加精准可靠,利于显著提高翘板开关产品的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4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9.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由第一视角获得的一示例性翘板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50.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由第二视角获得的一示例性翘板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5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翘板开关在断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5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翘板开关在通电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53.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翘板驱动件与翘板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54.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55.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56.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57.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翘板开关的剖面图;
58.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翘板开关的爆炸图;
59.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翘板开关的外观图。
60.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61.100

翘板驱动件,
[0062]1‑
压臂,
[0063]2‑
拨臂,
[0064]
21

主体臂部,22

弧形端部,221

弧形臂,222

开口,23

限位壁,
[0065]3‑
第一限位块,31

限位本体段,32

卡扣段,
[0066]4‑
第二限位块,
[0067]
200

压板,201

第一限位孔,210

第二倒角结构,202

过孔,
[0068]
300

翘板,
[0069]
400

端子组件,
[0070]
500

固定架,51

弧形凹孔,52

限位轴,
[0071]
600

按钮,
[0072]
61

面板,
[0073]
62

第一侧围,63

第二侧围,64

第三侧围,65

第四侧围,
[0074]
601

弧形凸块,602

第二限位孔,621

主体段,622

限位段,
[0075]
700

下压件,
[0076]
800

弹性复位件,81

弹片,82

底轴,
[0077]
900

支撑件,91

滑槽,910

第一倒角结构,
[0078]
901

第一承载段,902

第二承载段,903

连接段,
[0079]
110

支撑凸块,
[0080]
000

装饰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81]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82]
对于门禁、门铃等电器的通断控制,通常使用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开关,以达到使该类电器通电接通一定时间(例如3

5秒)后能够及时断开的效果。
[0083]
相关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翘板开关,其包括:按钮、复位弹簧、压板、过渡件、弹子组件、翘板、端子组件和固定架,其中,通过按压按钮能够驱动装配于压板上的过渡件摆动,能够带动弹子组件拨动翘板,使得翘板上的动触点与端子组件上的静触点接触。复位弹簧装配于按钮和固定架之间,当按钮被按压时挤压复位弹簧,使得按钮不再被按压时,被挤压的复位弹簧能够带动按钮复位,进而使得相接触的触点分离,达到电路断开的效果。
[0084]
然而,相关技术提供的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翘板开关部件繁杂,如此繁多的部件之间配合作用,这极易增加翘板开关的产品不良风险,同时也使得翘板开关的装配过程较为复杂且耗时。
[0085]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翘板开关的面向用户的面板所在的方向定义为顶部方向或者上部方向,反之,将翘板开关的固定架所在的方向定义为底部方向或者下部方向,相应地,翘板开关中各部件的关于上下方向的限定也参见上述。
[0086]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翘板驱动件100,该翘板驱动件100能够用于翘板开关,该翘板驱动件100包括:压臂1、拨臂2和第一限位块3;其中,拨臂2包括:主体臂部21和弧形端部22,弧形端部22与主体臂部21的第一端连接,弧形端部22被配置为用于与翘板开关的翘板300相抵。
[0087]
压臂1的第一端与主体臂部21的第二端连接,如附图2所示,且压臂1与主体臂部21之间具有第一夹角θ1,第一夹角θ1大于或等于30
°
且小于90
°
;压臂1的第二端与第一限位块3连接,第一限位块3被配置为用于与翘板开关的压板200上的第一限位孔201连接(参见图3)。
[0088]
其中,以翘板驱动件100在翘板开关中的装配状态为基准,主体臂部21的第一端为其顶端,反之,主体臂部21的第二端为其底端。压臂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为其相对的两端,拨臂2和第一限位块3均位于压臂1的下方,在一些示例中,使压臂1的底部表面的第一侧与主体臂部21的顶端连接,使压臂1的底部表面的第二侧与第一限位块3连接。压臂1的底部表面为压臂1的面向翘板开关的翘板300的表面。
[0089]
当翘板驱动件100用于翘板开关中时,压臂1水平布置,压臂1与拨臂2的主体臂部21之间具有第一夹角θ1,使得拨臂2相对于水平布置的压臂1呈倾斜布置。这样,在下压压臂1时,能够驱动拨臂2的弧形端部22沿着翘板300的顶部表面移动,同时,这还利于拨臂2发生弹性形变,这不仅便于弧形端部22始终压紧翘板,且便于下压压臂1的外力取消后弧形端部22能够及时复位。
[0090]
本发明实施例中,使压臂1与拨臂2的主体臂部21之间的第一夹角θ1大于或等于30
°
且小于90
°
,例如,该第一夹角θ1大于或等于40
°
,或者,大于或等于45
°
,大于或等于50
°
,大于或等于60
°
等,进一步举例来说,该第一夹角θ1的取值包括但不限于以下:35
°
、45
°
、50
°
、55
°
、58
°
、60
°
、65
°
、70
°
、75
°
、80
°
等。
[0091]
弧形端部22布置于主体臂部21的下端连接,基于弧形端部22具有弧形结构,使得该弧形端部22更利于在翘板300的顶部表面上的移动,以拨动该翘板300。参见图3,翘板开关处于断开状态下,此时,弧形端部22抵接于翘板300上的左抵靠部a处和翘板平直支撑部的偏左位置b处。参见图4,弧形端部22在翘板300的顶部表面上的移动直至翘板开关处于通电状态时,此时,弧形端部22抵接并压紧于翘板300上的翘板平直支撑部的偏右位置c处和右抵靠部d处,使得翘板300上的动触点与端子组件上的静触点保持稳定的接触。
[0092]
由于该弧形端部22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这样,在弧形端部22沿着翘板300的顶部表面移动以拨动翘板300后,弧形端部22同时也发生了变形,存储了一定的弹性势能,以便于始终作用于翘板300,并且在外部作用力取消后,弧形端部22迅速复位,进而使得翘板300迅速复位,符合翘板开关的自动复位要求。
[0093]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翘板驱动件100,能够用于翘板开关,应用时,该翘板驱动件100通过其第一限位块3与翘板开关的压板200上的第一限位孔201进行连接,使得该翘板驱动件100稳定地装配于翘板开关的内部。在翘板驱动件100处于装配状态时,翘板驱动件100的拨臂2的弧形端部22与翘板开关的翘板300的顶部表面相抵。由于压臂1的相对的两端分别与拨臂2的主体臂部21和第一限位块3连接,压臂1的一端通过第一限位块3装配于压板200上,压臂1的另一端相对于压板200悬空设置,这样使得压臂1具有一定的形变空间,能够发生弹性变形。由于压臂1与主体臂部21之间具有第一夹角,使得主体臂部21相对于压臂1倾斜布置,当利用翘板开关的按钮下压压臂1时,拨臂2的主体臂部21在该下压力作用下容易继续发生倾斜,最终使得拨臂2的弧形端部22沿着翘板300的顶部表面移动,进而达到拨动翘板300的目的。可见,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翘板驱动件100用于翘板开关中,能够同时起到传统翘板开关中过渡件和弹子组件的作用,相比传统的翘板开关,其利于缩减翘板开关中使用的部件数量和种类,这不仅利于简化翘板开关的结构,减小翘板开关的体积,且利于增加翘板开关的作业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0094]
另外,与传统的过渡件和弹子组件相比,该翘板驱动件100自身的结构更加简单,可控性更高,对翘板300的驱动更加精准可靠,利于显著提高翘板开关产品的产品竞争力。
[0095]
相关技术采用弹子组件与过渡件的配合,来驱动翘板进行摆动,一般情况下,弹子组件需要打白油,以顺畅化翘板驱动过程,但是会增加装配工序。并且,弹子组件在装配时容易脱落导致按钮卡死等问题。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翘板驱动件100替换了传统的过渡件和弹子组件,有效解决了相关技术涉及的上述技术问题。
[0096]
在一些示例中,如附图1所示,压臂1为长条形板,例如为矩形条板,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也就是上述的压臂1的与拨臂2和第一限位块3相连接的两个侧部。
[0097]
在一些示例中,使压臂1的与第一限位块3相连接的一端的宽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宽度,这利于增加压臂1与第一限位块3的连接处的强度和抗疲劳能力。
[0098]
在一些示例中,拨臂2的主体臂部21也为长条形板,例如,该主体臂部21的截面呈梯形状,自主体臂部21的顶端至主体臂部21的底端,主体臂部21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也就是说,主体臂部21的与压臂1连接的顶端具有最大的接触面积,主体臂部21的与弧形端部22连接的底端具有最小的接触面积,这使得拨臂2兼具良好的抗疲劳性和弹性形变能力。
[0099]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拨臂2的弧形端部22包括:弧形臂221和开口222,开口222形成于弧形臂221的相对的两个端部之间。
[0100]
在翘板驱动件100于翘板开关中时对应的装配状态下时,弧形臂221的两个端部一个位于上方,另一个位于下方。主体臂部21的下端与弧形臂221连接,并且,弧形臂221与主体臂部21之间的连接位置更靠近弧形臂221的位于上方的端部,并且该连接位置基本位于弧形臂221的位于上方的端部处。
[0101]
举例来说,该弧形臂221可以是圆弧形,也可以是椭圆弧形,应用时,弧形臂221与翘板的顶部表面相抵(这里的翘板的顶部表面指的是翘板的支撑部和抵靠部的顶部表面),并可沿着翘板的顶部表面移动。基于弧形臂221的平滑过渡的弧形外壁,使得弧形臂221在翘板300上的移动更加顺畅。
[0102]
开口222形成于弧形臂221的两个端部之间,开口222用于增加弧形端部22的形变量,提高弧形臂221的弹性,使得在外部驱动力作用于翘板驱动件100时,弧形臂221能够始终压紧翘板300并使其拨动至期望位置处,而不会发生不期望的位移。
[0103]
对于弧形端部22的开口222的方向,其可以位于主体臂部21的背离第一限位块3的一侧(实际上,开口222位于主体臂部21的延长线的背离第一限位块3的一侧,使得开口222背离翘板300上的静触点),也可以位于主体臂部21的面向第一限位块3的另一侧(即面向翘板300上的静触点)。
[0104]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使开口222位于主体臂部21的背离第一限位块3的一侧,这样,使得弧形端部22的弧形臂221延其弧长方向与翘板300具有更多的接触位点,实现其对翘板300的高效拨动。
[0105]
对于弧形端部22的开口222的尺寸,其直接影响了弧形臂221的弧形长度,在一些示例中,使弧形臂221为弧形臂221为优弧状,即,弧形臂221的弧形长度远大于开口222的弧形长度,这使得弧形端部22兼具良好的弹性和提供更多的与翘板300的接触位点。
[0106]
进一步地,使弧形臂221的厚度分别小于压臂1的厚度和主体臂部21的厚度,其中,上述各部分的厚度方向各自为图2中各部分上箭头所指的方向。通过对压臂1、弧形臂221、主体臂部21的厚度进行如上控制,利于提高翘板驱动件100的抗疲劳性,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0107]
举例来说,使压臂1的厚度控制在1mm

1.3mm,例如1.1mm左右;使主体臂部21的厚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使主体臂部21的最小厚度大于0.7mm;使使弧形臂221的厚度控制在0.7mm

0.85mm,例如0.77mm左右。
[0108]
在上述厚度范围内,不仅使得该翘板驱动件100的拨打开关力值在推荐范围1n

6n之间,还满足10a银点压力值在0.8n

1.2n之间。其中,银点压力指的是触点压力。
[0109]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翘板驱动件100还包括:第二限位块4,第二限位块4与压臂1的底部表面连接且位于主体臂部21和第一限位块3之间。参见图3,第二限位块4被配置为用于与翘板开关的压板200上的限位壁23相抵,以防止在翘板开关通电状态下第一限位块3脱离第一限位孔201。
[0110]
在一些示例中,相对于主体臂部21,第二限位块4更加靠近第一限位块3,当翘板开关的按钮向压臂1的顶部表面施加压力时,以第一限位块3作为支点,压臂1向下倾斜,最终使得拨臂2的弧形端部22沿着翘板300的顶部表面移动,达到拨动翘板300的目的。
[0111]
在压臂1向下倾斜过程中,第一限位块3具有了向上运动以脱离第一限位孔201的趋势,通过设置第二限位块4,当压臂1向下倾斜时,第二限位块4能够抵住翘板开关的压板
上的限位壁,防止第一限位块3脱离第一限位孔201,确保了翘板驱动件100在翘板开关中的稳定装配。
[0112]
在一些示例中,如附图2所示,第二限位块4与压臂1之间具有第二夹角θ2,第二夹角θ2大于或等于30
°
且小于90
°
,例如,该第二夹角θ2大于或等于40
°
,或者,大于或等于45
°
,大于或等于50
°
,大于或等于60
°
等,进一步举例来说,该第二夹角θ2的取值包括但不限于以下:35
°
、45
°
、50
°
、55
°
、58
°
、60
°
、65
°
、70
°
、75
°
、80
°
等。
[0113]
如图3所示,第二限位块4倾斜布置,第二限位块4的底端向着靠近压板200上的限位壁23的方向延伸,这样在压臂1向下倾斜时,第二限位块4的底端能够迅速地与压板上的限位壁23相抵,实现高效限位。并且,由于第二限位块4倾斜布置,使得第二限位块4、部分压臂1和压板上的限位壁23配合构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内部具有间隙,这利于压臂1的弹性变形,且不会影响压臂1的向下倾斜运动。
[0114]
示例性地,第二限位块4可以为矩形板体,第二限位块4的底端可以呈平直的线性结构,还可以呈弧形结构。
[0115]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翘板驱动件100采用聚碳酸酯材料(polycarbonate,pc)一体成型制备得到,且聚碳酸酯材料的熔融指数在5g

20g/min。通过使聚碳酸酯材料注入合适的模具内,即可形成一体式的翘板驱动件100。
[0116]
当聚碳酸酯材料的熔融指数在10g

20g/min范围内时,对应于中低粘度的聚碳酸酯,当聚碳酸酯材料的熔融指数在5g

10g/min范围内时,对应于高粘度聚碳酸酯。
[0117]
本发明实施例中,聚碳酸酯材料所适用的熔融指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5g/min、6g/min、7g/min、8g/min、9g/min、10g/min、15g/min等。
[0118]
上述粘度范围的聚碳酸酯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弹性,且具有高强度,以及较佳的抗疲劳能力,能够使翘板驱动件100能够达到国标要求的拨打次数4w次。
[0119]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翘板开关,该翘板开关包括上述的任一种翘板驱动件100。
[012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翘板开关,基于使用了上述翘板驱动件100,取消了传统的过渡件和弹子组件,使得其组成部件的数量和种类得以减少,这不仅利于简化翘板开关的结构,减小翘板开关的体积,且利于增加翘板开关的作业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0121]
该翘板开关,可以是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开关,用于通电几秒后即可断电的场景,例如门铃、门禁等,或者,该翘板开关也可以是具有长通功能的开关,用于长时间通电的场景,例如灯具、用电器等。
[0122]
在一些示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翘板开关为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开关,以下就该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翘板开关的结构进行示例性描述:
[0123]
举例来说,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该翘板开关除了包括上述翘板驱动件100,还包括:压板200、翘板300、端子组件400、固定架500、按钮600、下压件700和弹性复位件800。
[0124]
其中,压板200、翘板驱动件100、翘板300和端子组件400自上而下依次位于固定架500的内部。如附图4所示,压板200上具有第一限位孔201和过孔202,翘板驱动件100的第一限位块3限位于第一限位孔201内,翘板驱动件100的拨臂2贯穿过孔202且拨臂2的弧形端部22与翘板300的顶部表面相抵(参见图5)。
[0125]
按钮600活动盖装于固定架500的顶部,下压件700的顶端与按钮600的底部表面连
接,下压件700的底端与翘板驱动件100的压臂1的顶部表面的第一端相抵,通过按压按钮600能够驱动弧形端部22拨动翘板300,使得翘板300上的动触点与端子组件400上的静触点相接触。
[0126]
弹性复位件800位于按钮600和压板200之间,弹性复位件800用于使按钮600复位。
[012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翘板开关,下压件700的顶端与按钮600的底部表面垂直连接,下压件700的底端与压臂1的顶部表面的第一端相抵(即,下压件700与压臂1上连接有拨臂2的一端相抵),这样,用户对按钮600施加的压力通过下压件700来传递至翘板驱动件100。
[0128]
在一些示例中,下压件700为杆状结构,例如为圆柱形杆状、棱柱形杆状等,下压件700的底端可以设计为弧形端部22,以使得对压臂1的驱动过程更加顺畅。
[0129]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翘板开关中,压板200固定于固定架500的内部上方,压板200上具有第一限位孔201和过孔202(其中,第一限位孔201和过孔202均沿上下方向贯通),位于翘板驱动件100一端的第一限位块3限位于第一限位孔201内部,位于翘板驱动件100另一端的拨臂2贯穿过孔202直至其弧形端部22与翘板300的顶部表面相抵,翘板驱动件100的压臂1则搭接于压板200的位于第一限位孔201和过孔202之间的板面上,在翘板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压臂1保持水平。
[0130]
对于具有自动复位功能的翘板开关,仅在翘板300的一侧布置一个动触点,相应地,在端子组件400上布置一个静触点,在按钮600没有受到任何外力按压时,翘板300上的动触点与端子组件400上的静触点并不相接触,翘板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0131]
当需要使翘板开关通电时,向下按压按钮600,按钮600的被按压的一侧向下移动,带动下压件700也向下移动,并驱动翘板驱动件100的压臂1的第一端向下移动(压臂1的第二端通过第一限位块3连接于压板200上)。由于拨臂2与压臂1的第一端连接并且倾斜布置,这样,向下倾斜运动的压臂1能够驱动倾斜的拨臂2,使得拨臂2的弧形端部22沿着翘板300的顶部表面移动,以拨动翘板300使得其上的动触点与端子组件400上的静触点相接触,使得翘板开关通电。在此过程中,压臂1、拨臂2,特别是弧形端部22同时被挤压变形,即,翘板驱动件100产生一定的弹性势能。
[0132]
在向下按压按钮600的过程中,位于按钮600和压板200之间的弹性复位件800被挤压变形,也产生一定的弹性势能。一旦用户不再按压按钮600,弹性复位件800将释放弹性势能,驱动按钮600自动复位,与此同时,按钮600不再向下驱动翘板驱动件100,翘板驱动件100释放其自身的存储的弹性势能,使得弧形端部22复位,反向拨动翘板300,翘板300复位,这样翘板300上的动触点不再与端子组件400上的静触点相接触,使得翘板开关断开,即,该翘板开关具有了自动复位功能。
[0133]
本发明实施例中,弹性复位件800可以独立于按钮600和压板200,例如,弹性复位件800可以为压缩弹簧,通过在按钮600或者压板200上设置限位槽或者限位柱来对其进行限位,使弹性复位件800位于按钮600和压板200之间。
[0134]
或者,弹性复位件800还可以与按钮600布置为一体,例如,设计为弹片形式,该种方式不仅利于简化翘板开关的内部结构,且能够避免弹性复位件800来回晃动。
[0135]
以下就弹性复位件800与按钮600布置为一体时的实现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0136]
示例性地,如附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翘板开关还包括:支撑件900,支撑
件900的底端固定于压板200的顶部表面上,支撑件900上具有相对的两个滑槽91。
[0137]
如附图7所示,弹性复位件800包括:弹片81和底轴82,弹片81的顶端与按钮600的底部表面连接,且弹片81与按钮600的底部表面之间具有第三夹角,第三夹角大于或等于30
°
且小于90
°
。例如,该第三夹角大于或等于40
°
,或者,大于或等于45
°
,大于或等于50
°
,大于或等于60
°
等,进一步举例来说,该第三夹角的取值包括但不限于以下:35
°
、45
°
、50
°
、55
°
、58
°
、60
°
、65
°
、70
°
、75
°
、80
°
等。
[0138]
底轴82与弹片81的底端连接,且底轴82相对的两个端部分别位于相应的一个滑槽91内,按钮600被按压时,底轴82能够沿着滑槽91移动。
[0139]
本发明实施例中,弹片81相对于按钮600的底部表面倾斜布置,底轴82与弹片81的底端连接(底轴82的轴向方向平行于按钮600的底部表面),底轴82的长度大于弹片81的底端的长度,使得底轴82的相对的两个端部分别凸出于弹片81的两侧,以便于底轴82的两个相对的端部分别限位于支撑件900上的两个滑槽91内。示例地,弹片81为矩形片状结构,底轴82为圆柱形结构。
[0140]
当按钮600被向下按压时,能够驱动倾斜布置的弹片81进一步倾斜,使得弹片81与按钮600的底部表面之间的第三夹角减小,底轴82沿着滑槽91移动,这样,按钮600的按压作业更加顺畅,便于按钮600按压到位。同时,由于弹片81与按钮600的底部表面之间的第三夹角减小,使得弹片81被挤压变形进而产生了一定的弹性势能,这样,当按钮600不再被按压时,弹片81将释放该弹性势能,弹性复位件800带动按钮600一同自动复位,满足该翘板开关的自动复位要求。
[0141]
相关技术提供的翘板开关中,使用压缩弹簧作为弹性复位件,压缩弹簧装配于固定架上布置的固定架孔位中,由于压缩弹簧与固定架孔位之间具有间隙,且压缩弹簧容易变形,使得按钮容易产生左右晃动。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包括有弹片81和底轴82的弹性复位件800,能够有效解决按钮出现晃动的问题。
[0142]
在一些示例中,滑槽91为直线槽,其长度方向平行于按钮600的底部表面,特别地,使滑槽91的相对的两个端部设计为弧形槽结构,以与圆弧形结构的底轴82相适配。对于滑槽91的长度,可以根据以下条件来设计:在翘板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使底轴82位于滑槽91的第一端,在翘板开关处于通电状态时,使底轴82运动至滑槽91的第二端,这样滑槽9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还能够对底轴82进行限位。其中,滑槽91的第一端相对于其第二端更靠近下压件700。
[0143]
支撑件900位于压板200上,用于提供滑槽91,支撑件900至少包括两个用于各自提供一个滑槽91的支撑部。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附图6所示,支撑件900包括:第一承载段901、第二承载段902和连接段903;第一承载段901、连接段903、第二承载段902顺次垂直连接,且第一承载段901与第二承载段902相对;第一承载段901和第二承载段902上分别具有一个滑槽91。
[0144]
举例来说,第一承载段901、连接段903、第二承载段902均为板状(例如平板),第一承载段901、连接段903、第二承载段902顺次垂直连接,使得该支撑件900具有矩形内腔。并且,第一承载段901、连接段903、第二承载段902绕着压板200上的过孔202布置,使得过孔202位于支撑件900的矩形内腔内,该矩形内腔用于容纳压臂1、下压件700和弹性复位件800。
[0145]
通过设置连接段903来连接第一承载段901和第二承载段902,不仅使得支撑件900便于通过一体成型方式制备得到,且利于提高支撑件900的强度。第一承载段901和第二承载段902上的滑槽91相对布置,且滑槽9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连接段903。
[0146]
第一承载段901和第二承载段902之间的间距小于弹性复位件800的底轴82的长度,当按钮600装配于固定架500上时,与按钮600的底部表面连接的下压件700和弹性复位件800同时进入支撑件900的矩形内腔中,下压件700与压臂1的顶部表面的第一端相抵。而弹性复位件800的底轴82的两端分别抵住第一承载段901和第二承载段902的内壁并受到相应承载段的挤压,在外力作用下,底轴82继续下滑直至底轴82的两端分别进入承载段上相应的滑槽91内部,在滑槽91内,底轴82的两端不再受到挤压,这样,底轴82进入滑槽91内,完成装配,这样,底轴82无法容易地沿着滑槽91的宽度方向从滑槽91中脱出。
[0147]
滑槽91的宽度须设计为使得底轴82仅能沿着滑槽91的长度方向移动,而无法沿着滑槽91的宽度方向移动,这样,滑槽91还起到了在上下方向上对底轴82限位的作用。其中,该滑槽91的宽度方向也就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上下方向。
[0148]
在一些示例中,滑槽91的宽度与底轴82的直径相适配,使得底轴82无法在滑槽91中作任何上下方向上的运动,仅能沿着滑槽91的长度方向移动,防止弹性复位件800发生不期望的窜动。
[0149]
进一步地,如附图6所示,滑槽91的内壁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倒角结构910,其中,此处所示的第一端为滑槽91的面向相应的底轴82端部的一端。通过该第一倒角结构910能够引导底轴82的端部顺利进入滑槽91内,降低弹性复位件800的装配难度,提高其装配效率。
[0150]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附图7所示,按钮600、下压件700、弹性复位件800采用一体成型方式连接,以形成一个整体部件,这样不仅利于简化按钮600的装配过程,且利于提高各部件在作业状态下的稳定性,以及提高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015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翘板开关,利用第一限位块3装配于压板200上,在一些示例中,如附图2所示,该第一限位块3包括:限位本体段31和卡扣段32,限位本体段31的顶端与压臂1的底部表面垂直连接,限位本体段31的底端与卡扣段32连接。如附图3所示,限位本体段31位于第一限位孔201内,卡扣段32与压板200的位于第一限位孔201一侧的底部表面抵接。
[0152]
示例性地,限位本体段31为板状或者杆状结构,卡扣段32的结构采用常见卡扣结构即可,只要卡扣段32与限位本体段31之间能够形成卡槽,该卡槽能够用于容纳压板200的位于第一限位孔201一侧的底部表面。
[0153]
举例来说,可以使限位本体段31和卡扣段32的背离拨臂2的外侧表面持平,使卡扣段32的面向拨臂2的内侧表面凸出于限位本体段31的面向拨臂2的内侧表面。进一步地,卡扣段32的内侧表面的底部可以设计有倒角结构,以便于容易地进入第一限位孔201内部。
[0154]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附图6所示,第一限位孔201的内壁顶端具有第二倒角结构210,通该第二倒角结构210能够引导第一限位块3的卡扣段32顺利进入第一限位孔201内,降低第一限位块3的装配难度,提高其装配效率。
[015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翘板开关,利用第二限位块4与压板200上的限位块相抵,来防止第一限位块3脱离第一限位孔20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附图3所示,使第二限位块4位于压板200上的过孔202的内部,过孔202的与第二限位块4的底端相对的内壁作为
压板200上的限位壁23。
[0156]
可见,对于压板200的位于过孔202和第一限位孔201之间的部分,其一内侧壁用于与第一限位块3相互配合卡接,其另一内侧壁用于与第二限位块4相互配合抵接,使得压板200的结构更加简洁化和紧凑化,利于简化翘板开关的结构。
[0157]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块4的底端与压板200上的限位壁23之间的间隙长度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0.15mm,在该间隙范围内,不仅不影响压臂1在受压时向下倾斜运动,且能够在压臂1倾斜运动至使翘板300拨动到位后,第二限位块4能够及时抵住压板200上的限位壁23,达到及时限位的目的。
[0158]
进一步地,如附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翘板开关还包括支撑凸块110,支撑凸块110位于压板200的位于第一限位孔201和过孔202之间的顶部表面上;其中,支撑凸块110的顶部表面与压臂1的底部表面相接触,用于使压臂1在翘板开关断开状态下保持水平。
[0159]
示例性地,支撑凸块110设置为平行相对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支撑凸块110凸出于压板200的顶部表面,通过使多个支撑凸块110的顶部表面保持持平,能够容易地使压臂1保持水平状态,简化装配工艺。
[0160]
本发明实施例中,按钮600装配于固定架500的顶部,并配置为可按压活动。示例性地,如附图7所示,按钮600包括:面板61、第一侧围62、第二侧围63、第三侧围64、第四侧围65;其中,第一侧围62、第二侧围63、第三侧围64和第四侧围65顺次首尾连接,且第一侧围62与第三侧围64相对,第二侧围63与第四侧围65相对。
[0161]
例如,第一侧围62、第二侧围63、第三侧围64和第四侧围65顺次垂直连接,以构成矩形内腔,以便于与矩形结构的固定架500进行适配连接。
[0162]
第一侧围62、第二侧围63、第三侧围64和第四侧围65的顶端与面板61连接,面板61的底部表面也就是上述的按钮600的底部表面。
[0163]
如附图7所示,按钮600通过以下方式与固定架500进行连接:第一侧围62和第三侧围64的底端中间具有弧形凸块601,如附图8所示,固定架500的顶部相应位置处具有弧形凹孔51,如附图9所示,弧形凸块601位于弧形凹孔51内,使得按钮600能够进行按压运动。
[0164]
按钮600通过弧形凸块601作为支点进行转动,使得按钮600的第二侧围63和第四侧围65中的一个向上运动,另一个向下运动。
[0165]
如附图7所示,第一侧围62和第三侧围64的一侧具有第二限位孔602,如附图8所示,固定架500的顶部相应位置处具有限位轴52,如附图9所示,限位轴52限位于第二限位孔602内,以防止按钮600进行按压运动时脱离固定架500。
[0166]
在翘板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按钮600的一侧向上翘起,另一侧向下倾斜,其中,第一侧围62和第三侧围64的具有第二限位孔602的一侧指的是,在翘板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两者各自向下倾斜的一侧。
[0167]
通过第二限位孔602与限位轴52的配合作用,使得按钮600仅能转动,并且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与固定架500保持连接,避免按钮600发生不期望的位移。
[0168]
如附图7所示,示例性地,第二限位孔602包括:主体段621和限位段622,限位段622与主体段621的下端连接,且限位段622贯穿所在侧围的底端,即,限位段622的底端为开放式的,能够使限位轴52由此进入其内腔。
[0169]
主体段621被配置为用于容纳限位轴52,限位段622被配置为防止限位轴52脱离主
体段621。
[0170]
当按钮600装配于固定架500上时,通过下压按钮600的第一侧,使得按钮600的第二侧向上运动,即,限位轴52相对于按钮600向上运动。所以,主体段621的几何尺寸须满足在按钮600进行按压转动时,限位轴52能够相对于主体段621向上运动。
[0171]
举例来说,主体段621为椭圆形孔或者长条形孔,在翘板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限位轴52位于主体段621的背离限位段622的一端,在翘板开关处于通电状态时,限位轴52位于主体段621的与限位段622连接的一端。
[0172]
对于限位段622,限位段622被配置为允许限位轴52通过以进入主体段621并且防止限位轴52脱离主体段621。示例性地,限位段622的宽度小于限位轴52的宽度,使得限位轴52通过限位段622时使得限位段622挤压变形,直至进入主体段621,这样,限位轴52进入主体段621之后,限位段622恢复,即可达到对限位轴52限位的目的。
[0173]
进一步地,如附图10和附图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翘板开关还包括:装饰框000,装饰框000装配于固定架500上,其配合按钮600,以赋予翘板开关期望的外观。
[0174]
如附图11所示,翘板开关在常断状态下时,按钮600的一侧翘起,而相对的另一侧则向下倾斜。
[0175]
结合翘板开关中的各个部件,以下就翘板开关的通电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的转变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
[0176]
如附图3所示,翘板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此时,下压件700的底端轻触于压臂1的顶部表面的第一端处,此时,弧形端部22的弧形臂221抵接于翘板300的左抵靠部a处和翘板平直支撑部的偏左位置b处。
[0177]
当使翘板开关进行通电时,对按钮600的向上翘起的一侧施加压力f,底轴82顺着滑槽91向右移动,弹性复位件800的弹片81产生一定量的变形,积蓄少量弹性势能。同时,下压件700向下移动,使得压臂1与第一限位块3之间的连接位置处发生变形,积蓄少量弹性势能,且弧形端部22由翘板300上的a位置和b位置处绕翘板300中心推动翘板300向通电方向旋转,弧形端部22在翘板300的顶部表面上移动,使得弧形端部22的弧形臂221抵接于翘板300的翘板平直支撑部的偏右位置c处和右抵靠部d处(参见图4)。由于弧形端部22的弧形臂221具有一定的弹性,确保翘板300摆动至其上的动触点与端子组件400的静触点相接触,同样地,压缩的弧形臂221被压缩变形积蓄弹性势能。
[0178]
若不再对按钮600施加压力f,弹性复位件800的弹片81弹性势能释放,回弹,顺着滑槽91向左移动,恢复到初始状态。同时,下压件700上移,翘板驱动件100的弹性势能释放也恢复到初始状态,其中,弧形端部22拨动翘板300,使得弧形端部22的弧形臂221由翘板300的翘板平直支撑部的偏右位置c处和右抵靠部d处移动至翘板300的左抵靠部a处和翘板平直支撑部的偏左位置b处,这样,翘板开关恢复至断开状态。
[0179]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翘板开关,布置于按钮600上的下压件700下压翘板驱动件100的压臂1,使压臂1和拨臂2发生弹性变形,同时,弹性复位件800也一同发生弹性变形,两种弹性变形使得按钮600在外部驱动力取消后即可自行复位。在按钮600复位时,通过滑槽91对底轴82的限位以及按钮600的第二限位孔602对固定架500的限位轴52的限位,来对按钮600的转动及移动方向进行限位,还有效解决了按钮600复位时发生弹跳晃动的问题。
[018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0181]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