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03-05 13: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穿戴 申请 设备


[0001]
本申请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可采用有线充电方案或无线充电方案进行充电,但无线充电的效率相对较低,有线充电方案一般需要在表盘设计外露的金属触点,破坏了表盘的外观整体性。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以获得相对较高的充电效率并提升表盘的外观特性。
[0004]
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
[0005]
主体,包括壳体、连接端子和电路板,所述壳体设有安装空腔和卡槽,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安装空腔,所述连接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并外露于所述卡槽;及
[0006]
绑带,被配置为能够将所述主体安装至用户的手腕;所述绑带包括带体和充电端子,所述带体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卡槽,所述充电端子设于所述带体的另一端且与所述连接端子电性连接;在所述绑带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充电端子被所述带体遮挡。
[0007]
上述可穿戴设备,由于绑带的带体设有充电端子,且充电端子通过连接端子与主体的电路板电性连接,通过充电端子和连接端子即可为主体内的电池充电,以通过有线充电的方式获得相对较高的充电效率。由于充电端子设置于绑带的带体,可穿戴设备的主体无需设置外露的金属触点以用于充电,因而可以保持较高的外观整体性,以使可穿戴设备具有较好的外观特性。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带体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侧周面;在所述绑带将所述主体佩戴至用户的手腕时,所述第一表面朝向用户的手腕,所述充电端子从所述侧周面外露。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周面设有插孔,所述充电端子从所述插孔外露并与所述带体的末端存在间隔。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绑带包括与所述连接端子和所述充电端子电性连接的卡合件,所述卡合件设于所述带体的远离所述充电端子的一端并限位于所述卡槽。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绑带包括设于所述带体的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卡合件和所述充电端子,且所述柔性线路板隐藏于所述带体。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绑带包括设于所述带体末端的磁吸件,所述磁吸件与所述充电端子位于所述带体的同一端。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包括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的弹片,所述弹片与所述连接端子电性连接。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包括套筒和弹性件,所述套筒设有容腔以套设所
述连接端子及所述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所述套筒,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所述连接端子,所述弹片抵接所述套筒并通过所述套筒或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连接端子电性连接。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子包括本体和一体成型于所述本体周向的凸台,所述套筒设有与所述容腔连通的开口,所述本体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容腔,所述凸台容置于所述容腔且所述凸台的宽度大于所述开口的宽度。
[0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片包括抵持部、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抵持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弯折部,所述连接部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弯折部积蓄弹性势能以使所述抵持部抵紧所述套筒。
[001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与所述弹片抵接的一端呈封闭状,且所述套筒将所述卡槽与所述安装空腔隔断。
[001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包括面盖、电池和后盖,所述面盖和所述后盖分别设于所述壳体的相背的两侧,所述电池设于所述安装空腔且能够为所述电路板供电,所述充电端子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端子为所述电池充电;或者,所述充电端子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端子传输数据。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为一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主视图;
[0021]
图2为图1所示可穿戴设备的右视图;
[0022]
图3为图1所示可穿戴设备的仰视图;
[0023]
图4为图1所示可穿戴设备的主体的剖视图;
[0024]
图5为图1所示可穿戴设备的主体的示意图;
[0025]
图6为图5所示可穿戴设备的主体的主视图;
[0026]
图7为图1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绑带的示意图;
[0027]
图8为图7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绑带的左视图;
[0028]
图9为图7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绑带的仰视图;
[0029]
图10为图4所示可穿戴设备的主体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30]
图11为图7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绑带的主视图;
[0031]
图12为图11所示可穿戴设备的绑带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33]
参考图1、图2和图3,可穿戴设备10包括主体100和绑带200,绑带200安装于主体100,绑带200被配置为能够将主体100佩戴至用户的手腕。主体100可以包括壳体110、面盖120和后盖130,结合图4,壳体110设有安装空腔101,面盖120和后盖130分别设于壳体110的相背的两侧并将安装空腔101的两端封闭。壳体110可以由塑胶、橡胶、硅胶、木材、陶瓷或玻璃等非金属材质制成,壳体110也可以由不锈钢、铝合金或镁合金等金属材质制成。后盖130的材质可以和壳体110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10可以和后盖130一体成型,面盖120为独立的零部件。面盖120的材质可以为玻璃或者蓝宝石,以使面盖120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并使得面盖120具有较好的抗划性能。在一些实施方式,可穿戴设备10为智能手表,安装空腔101可用于安装电池、电路板140、显示屏、生物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电路板140可以集成处理器、存储单元、通信模块等电子元器件,电池可以为电路板140、显示屏及其他电子元器件供电。但显示屏不是必须的,因而可以省略。在显示屏省略的实施方式中,面盖120可以省略,或者面盖120的材质可以和壳体110相同并与壳体110一体成型。生物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生物数据例如心率、呼吸率、血压或者体脂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生物传感器还可用于检测运动状态例如用于计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10可以为运动手表或者常规手表等,运动手表的常见形式为电子表,常规手表的常见形式为机械表。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穿戴设备10还可以为智能手环等。
[0034]
参考图5和图6,壳体110大致呈矩形块状,矩形的四个角可以经过倒角工艺处理成圆弧过渡,以使可穿戴设备10具有较好的外观特性。壳体110的侧面设有卡槽103以用于安装绑带2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卡槽103全部位于壳体11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卡槽103可以一部分位于壳体110,另一部分位于后盖130。当然,卡槽103也可以延伸至面盖120而无需延伸至后盖130。结合图7、图8和图9,绑带200呈条形状,且能够从卡槽103安装于壳体110并能够与壳体110形成可靠的限位,以将主体100可靠地佩戴至用户的手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绑带200还能够比较便捷地从壳体110拆离,以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更换绑带20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绑带200分为两段,主体100的相背的两端分别设有卡槽103,两段绑带200各有一端连接主体100,两段绑带200的背离主体100的一端可以相扣合形成收容空间,以通过绑带200将可穿戴设备10佩戴至用户的手腕处。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绑带200可以为一整段式的结构,绑带200的两端分别连接主体100,绑带200可通过其他结构例如卡扣、弹性伸缩等方式调整收容空间的尺寸,以方便用户佩戴。本申请以两段式绑带200的其中一段为例进行说明,但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公开的结构,对于其他绑带200形式也是适用的。
[0035]
参考图5和图6,主体100进一步包括安装于壳体110的连接端子150,连接端子150电性连接主体100的电路板140并外露于卡槽103,结合图7和图9,绑带200进一步包括带体210和设置于带体210的充电端子220,带体210的一端安装于卡槽103,充电端子220设于带体210的另一端且与连接端子150电性连接。在绑带200的厚度方向上,充电端子220被带体210遮挡。连接端子150和充电端子220分别具有金属触点的结构,以形成可靠的电性连接并与主体100的电路板140形成可靠的电性连接,充电端子220可以与外部充电器的充电插头配对,以通过充电器、充电端子220为主体100的电池充电。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充电端子220也可用于传输数据,以通过充电端子220、连接端子150与电路板140进行数据传输。
[0036]
具体地,参考图10,主体100包括电性连接电路板140的弹片160,弹片160与连接端子150电性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体100进一步包括套筒170和弹性件180,套筒170的
材质为金属,套筒170设有容腔171以套设连接端子150及弹性件180,弹性件180的一端抵接套筒170,弹性件180的另一端抵接连接端子150,弹片160抵接套筒170并通过套筒170或弹性件180与连接端子150电性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件180可以为弹簧结构或者弹片结构,并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利用弹性件180实现电路板140与连接端子150的电性连接。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件180可以为弹性柱结构并可以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弹片160可以通过套筒170与连接端子150实现电性连接。弹性件180和套筒170的设置,有利于连接端子150与壳体110的装配,并能够较容易地实现电路板140与连接端子150的电性连接,且弹性件180还可以积蓄弹性力,以使连接端子150能够抵压绑带200的电路结构,进而保证连接端子150与绑带200的电路结构的电连接的可靠性。
[0037]
进一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片160包括抵持部161、连接部163,以及连接于抵持部161和连接部163之间的弯折部165,连接部163电性连接电路板140,弯折部165积蓄弹性势能以使抵持部161抵紧套筒170。这种设置可以保证弹片160与套筒170接触的可靠性,进而保证弹片160与套筒170电连接的可靠性。进一步,连接端子150包括本体151和一体成型于本体151周向的凸台153,弹性件180抵接凸台153,套筒170设有与容腔171连通的开口173,本体151从开口173伸出容腔171,凸台153容置于容腔171且凸台153的宽度大于开口173的宽度。这种设置可以防止连接端子150轻易脱出套筒17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利用凸台153与套筒170的接触实现套筒170与连接端子150的电性连接。进一步,套筒170的外周可以设置密封圈,以密封套筒170与壳体110之间的间隙,以提升主体100的防水防尘性能。进一步,套筒170在与弹片160抵接的一端可以呈封闭状,以通过套筒170将卡槽103与壳体110的安装空腔101隔断,进而提升主体100的防水防尘性能。但可以理解的是,套筒170和弹性件180的设置不是必须的,连接端子150可以直接电性连接至弹片160,或者采用其他结构实现与电路板140的电性连接。
[0038]
上述可穿戴设备10,由于绑带200的带体210设有充电端子220,且充电端子220通过连接端子150与主体100的电路板140电性连接,通过充电端子220和连接端子150即可为主体100内的电池充电,以通过有线充电的方式获得相对较高的充电效率。由于充电端子220设置于绑带200的带体210,可穿戴设备10的主体100无需设置外露的金属触点以用于充电或者数据传输,在绑带200安装于卡槽103时,主体100具有较高的外观整体性,以使可穿戴设备10具有较好的外观特性。由于充电端子220设置于绑带200,相应的充电线路也可以移至绑带200,因而可以节省主体100内部的安装空间,节省的安装空间可用于安装容量更大的电池,以提升可穿戴设备10的续航性能,节省的安装空间也可以不作利用,以利于实现主体100的轻薄化设计。由于在绑带200的厚度方向,充电端子220被带体210遮挡,这种设置可以防止充电端子220轻易接触皮肤或者环境中的水汽、灰尘或者轻易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等,因而可以防止充电端子220被轻易腐蚀造成电接触不良,并防止充电端子220轻易被碰撞造成划痕或损坏。在绑带200的厚度方向,充电端子220被带体210遮挡的结构,还可以避免对绑带200的外观特性造成太大的影响,例如,在绑带200将主体100佩戴至用户的手腕时,充电端子220在视觉上不会轻易被观察到,因此可以保持绑带200的外观特性。
[0039]
进一步,参考图11和图12,带体21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211和第二表面213,以及位于第一表面211和第二表面213之间的侧周面215,在绑带200将主体100佩戴至用户的手腕时,第一表面211朝向用户的手腕,充电端子220从侧周面215外露。进一步,侧周面
215设有插孔201,充电端子220从插孔201外露并与带体210的末端存在间隔。这种设置可以进一步隐藏充电端子220,以对充电端子220形成较好的保护,并防止充电端子220对绑带200的外观产生较大的影响。
[0040]
进一步,绑带200包括与连接端子150和充电端子220电性连接的卡合件230,卡合件230设于带体210的远离充电端子220的一端并限位于卡槽10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卡合件230大致呈柱形且外凸于带体210的远离充电端子220的末端,卡合件230能够与主体100的锁合结构相配合,以使绑带200能够可靠地限位于卡槽103并防止绑带200轻易从壳体110脱出。卡合件230至少部分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并能够和充电端子220及连接端子150电性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绑带200包括设于带体210的柔性线路板240,柔性线路板240电性连接卡合件230和充电端子220,且柔性线路板240隐藏于带体210。柔性线路板240具有较好的变形性能,能够随带体210弯曲并能够保证充电端子220和卡合件230的电连接的可靠性。柔性线路板240具有相对较薄的厚度,因而可以防止绑带200的厚度增加太多。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绑带200在加工成型前,在绑带200的厚度方向上,带体210被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安装卡合件230、柔性线路板240和充电端子220后,与另一部分贴合并固定连接即可形成可靠的连接。柔性线路板240隐藏于带体210的设置还可以对柔性线路板240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防止柔性线路板240被碰伤或者被腐蚀,并实现较好的密封设计。
[0041]
进一步,绑带200包括设于带体210末端的磁吸件,磁吸件与充电端子220位于带体210的同一端。磁吸件为磁铁且邻近充电端子220设计,充电器的插头附近可以设置磁铁或者磁性金属件,或者充电器的插头可以采用磁性金属件制成,磁性金属件可以为铁、钴、镍及其合金。在充电器的插头从带体210的插孔201插入时,磁吸件可以和充电器相吸合,以使充电器的插头能够与充电端子220对接并扣紧,以保证电连接的可靠性。
[0042]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43]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