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和现金循环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08-31 14:0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薄片 介质 装置 现金 循环
一种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和现金循环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融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和现金循环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金循环设备是一种组合了现金循环、存款、取款、暂存、清分、计数、鉴伪、日终保管现金和查询多种功能,并能实现国内流通的各面额纸币循环使用的金融自助服务设备。现金循环设备广泛应用于银行等金融领域,极大地方便了用户办理相关业务。

相关技术提供的现金循环设备包括用于存储支票、纸币等薄片类介质的存储装置,其中,存储装置具有入纸辊、容纳腔和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其中,入纸辊设置于开口处,用于驱动薄片类介质从开口进入容纳腔内;容纳腔内设置有托板,自开口进入的薄片类介质能够堆叠至托板上。

然而相关技术的薄片类介质进入容纳腔后,存在薄片类介质尾部容易翘起而遮挡开口的现象,此时若入纸辊继续输送薄片类介质,后进入的薄片类介质的头部容易撞击前一张薄片类介质的尾部,从而导致薄片类介质容易产生折边以及褶皱变形,从而减少存储装置的存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薄片类介质从开口输入至容纳腔并堆叠于托板的过程中不易发生折边或褶皱变形的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和现金循环处理设备,其能够有效地保证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的存储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包括:框架、入纸辊、托板、引导板以及弹性机构;

框架具有开口和与开口连通的容纳腔;入纸辊设置于开口处,且用于驱动薄片类介质从开口进入容纳腔;

托板设置于容纳腔内,且用于支撑薄片类介质;

引导板设置于容纳腔内,且用于引导自开口进入容纳腔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至托板上;

弹性机构设置于容纳腔内,弹性机构包括活动部,活动部能相对引导板运动,具有靠近托板的初始位置;且当薄片类介质从开口进入容纳腔时,移动的薄片类介质能驱动活动部偏离初始位置;当薄片类介质完全进入容纳腔后,活动部能复位至初始位置,并向托板偏压与其接触的薄片类介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引导板的第一端邻近开口设置,引导板的第二端向远离开口的方向延伸,引导板包括连接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引导面,引导面用于引导自开口进入容纳腔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至托板上;弹性机构安装于引导板,且当活动部位于初始位置时,活动部凸出于所述引导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弹性机构还包括安装部,安装部包括与引导板连接的第一连接片;

活动部包括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第一弹片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片连接,第一弹片的第二端向远离开口且靠近托板的方向延伸;第二弹片的第一端与第一弹片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片的第二端相对第一弹片向远离托板的方向弯曲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弹片的横截面呈直线状,第二弹片的横截面呈弧线状,且第一弹片朝向托板的外表面与第二弹片的外表面相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活动部还包括第三弹片,安装部还包括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第一弹片、第二弹片、第三弹片、第二连接片依次首尾连接;且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层叠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弹片、第二弹片以及第三弹片的横截面均呈弧线状,且第一弹片的外表面和第三弹片的外表面均与第二弹片的外表面相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活动部包括浮动板;弹性机构还包括安装部和弹簧,安装部与引导板和浮动板二者中的任一个固定连接,且安装部与二者中的另一个活动连接;弹簧被配置为使浮动板具有向初始位置运动的趋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包括多个弹性机构,多个弹性机构沿入纸辊的轴向间隔排布。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入纸辊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辊和第二辊,第一辊和第二辊配合用于驱动薄片类介质由开口进入容纳腔;

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还包括叶轮,叶轮套设于第二辊,且能随第二辊转动以拍打薄片类介质;且沿薄片类介质输入容纳腔的方向,弹性机构位于叶轮的下游。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现金循环处理设备,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备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其包括框架、入纸辊、托板、引导板以及弹性机构;框架具有开口和与开口连通的容纳腔;入纸辊设置于开口处,且用于驱动薄片类介质从开口进入容纳腔;托板设置于容纳腔内,且用于支撑薄片类介质;引导板设置于容纳腔内,且用于引导自开口进入容纳腔的薄片类介质堆叠至托板上;弹性机构设置于容纳腔内,弹性机构包括活动部,活动部能相对引导板运动,具有靠近托板的初始位置;且当薄片类介质从开口进入容纳腔时,移动的薄片类介质能驱动活动部偏离初始位置;当薄片类介质完全进入容纳腔后,活动部能复位至初始位置,并向托板偏压与其接触的薄片类介质。

该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通过弹性机构的设置,在薄片类介质进入容纳腔前,活动部在自然状态下位于初始位置;在薄片类介质开始进入容纳腔时,薄片类介质的头部推动活动部向远离托板的方向偏离初始位置,此时活动部能减缓薄片类介质的移动速度;当薄片类介质继续运动至头部经过活动部且尾部脱离入纸辊后,薄片类介质完全进入容纳腔,活动部复位至初始位置,且由于活动部向托板方向按压薄片类介质的压力大于薄片类介质的张力,从而使得活动部能够将与其接触的薄片类介质压向托板,避免薄片类介质的尾部翘起,因此能够防止后进入的薄片类介质的头部撞击前一张薄片类介质的尾部,利于保证薄片类介质整齐地堆叠至托板上,进而利于保证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的存储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现金循环处理设备,其包括上述的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因此,其也具有能充分保证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的存储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现金循环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的弹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1-框架;103-入纸辊;105-托板;107-引导板;108-引导面;109-弹性机构;111-开口;113-容纳腔;115-活动部;117-容置槽;121-安装部;123-第一连接片;125-第二连接片;127-第一弹片;129-第二弹片;133-第三弹片;135-叶轮;137-第一辊;139-第二辊;141-基板;145-枢接轴;147-芯轴;149-辊轮;151-输送通道;153-驱动组件;155-紧固件;157-卡槽;159-第一孔;161-第二孔;163-挡件;165-踢纸辊;200-现金循环处理设备;201-入币装置;203-出币装置;205-暂存装置;207-纸币识别装置;209-公共通道;211-输送辊;213-回收箱;215-循环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相关技术中,现金循环处理设备能用于进行现金循环、存款、取款、暂存、清分、计数、鉴伪、日终保管现金和查询等多种业务,其通常包括用于存储支票、纸币等薄片类介质的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具有入纸辊、容纳腔和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其中,入纸辊设置于开口处,用于驱动薄片类介质从开口进入容纳腔内;容纳腔内设置有托板,自开口进入的薄片类介质能够堆叠至托板上。然而,薄片类介质进入容纳腔,存在薄片类介质尾部容易翘起而遮挡开口的现象,此时若入纸辊继续输送薄片类介质,后进入的薄片类介质的头部容易撞击前一张薄片类介质的尾部,从而导致薄片类介质容易产生折边以及褶皱变形,从而减少存储装置的存储量。

有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现金循环处理设备,其能通过活动部将进入容纳腔后的薄片类介质压向托板,从而薄片类介质的尾部翘起,因此能够防止后进入的薄片类介质的头部撞击前一张薄片类介质的尾部,利于保证薄片类介质整齐地堆叠至托板上,进而利于保证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的存储量。下面对该现金循环处理设备的结构进行详细地介绍。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现金循环处理设备2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现金循环处理设备200包括公共通道209,以及由公共通道209连通的入币装置201、出币装置203、暂存装置205、纸币识别装置207以及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下面以薄片类介质为纸币为例,对其结构和运行过程进行详细地介绍。

详细地,入币装置201、出币装置203、暂存装置205以及纸币识别装置207位于现金循环处理设备200的上部,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位于现金循环处理设备200的下部。并且,入币装置201用于供用户放入纸币,出币装置203用于将纸币输出,暂存装置205用于暂时存储纸币,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用于存放纸币,且其数量为多个,且具体包括四个作为循环箱215使用的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和一个作为回收箱213使用的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且回收箱213用于回收不适合流通的纸币,如老旧版本或表面存在缺陷的纸币,循环箱215用于存放适合流通的纸币,纸币识别装置207用于进行纸币的识别和清点。

通过这样设置,在进行存款业务时,用户将纸币放在入币装置201的入口处,纸币经过公共通道209后运动至纸币识别装置207进行识别,纸币识别装置207识别为合格的纸币在再次经过公共通道209输送至暂存装置205中暂时保留起来;纸币识别装置207识别为不合格的纸币,则通过公共通道209输送至出币装置203的出口中,由用户取回。同时,当用户确认存款后,暂存装置205中暂时保存的纸币通过公共通道209输送至纸币识别装置207中进行再次识别,识别为不适合流通的纸币,则通过公共通道209输送至回收箱213内保存,识别为适合流通的纸币则通过公共通道209输送至循环箱215内保存。

同时,在进行取款业务时,用户输入取款金额,循环箱215中的纸币通过公共通道209被输送至纸币识别装置207进行识别,经纸币识别装置207进行清点后,通过公共通道209输送至出币装置203,当用户输入取款金额的纸币全部到达出币装置203后,出币装置203的挡门打开,以使用户可以从出币装置203的出口将纸币取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过程中,为了保证纸币能在入币装置201、出币装置203、暂存装置205、纸币识别装置207以及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之间运输,公共通道209内设置有用于输送纸币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可为输送辊211和驱动电机的配合结构,用于带动纸币沿公共通道209的延伸方向运动,从而能在入币装置201、出币装置203、暂存装置205、纸币识别装置207以及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之间运动。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的局部结构剖视图。请参阅图2与图3,无论是循环箱215还是回收箱213,此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均包括框架101、入纸辊103、托板105、引导板107以及弹性机构109。

详细地,框架101大致呈长方体状,且框架101的上方开设有开口111,框架101的内部设置有与开口111连通的容纳腔113,容纳腔113用于容纳纸币。具体地,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还包括设于开口111与容纳腔113之间的输送通道151,输送通道151用于连通开口111与容纳腔113。

详细地,入纸辊103设置于开口111处,且位于输送通道151的末端,在从开口111输入的纸币经过输送通道151继续向容纳腔113输送的过程中,入纸辊103能够驱动纸币进入容纳腔113,且在纸币输出容纳腔113的过程中,入纸辊103能够驱动纸币从容纳腔113输出至输送通道151,然后从开口111输出。

更详细地,入纸辊103具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辊137和第二辊139,第一辊137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且第一辊137能够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转动,从而带动纸币移动,移动的纸币带动第二辊139转动,从而使张纸币从开口111向容纳腔113内的下游输送。另外,容纳腔113内还设有踢纸辊165,沿纸币输出容纳腔113的方向,踢纸辊165位于第一辊137的上游。通过踢纸辊165的设置,使得当纸币输出容纳腔113时,踢纸辊165与纸币接触,踢纸辊165转动驱动与其接触的纸币向第一辊137的方向移动,第一辊137转动,驱动纸币进入输送通道151,第二辊139不转或者反向转动,阻止与第二辊139接触的纸币移动,以将单张的纸币经过输送通道151后输出容纳腔113。

详细地,托板105设置于容纳腔113内,且与踢纸辊165相对,位于入纸辊103的下游,用于支撑纸币。也即,通过托板105的设置,在纸币输入容纳腔113的过程中,第一辊137转动,以带动纸币移动,移动的纸币带动第二辊139转动,可将纸币向下游输送至托板105上存放;在纸币输出容纳腔113的过程中,踢纸辊165转动,驱动托板105上的纸币向第一辊137方向运动,并通过第一辊137转动以带动纸币输出至输送通道151,第二辊139不动或反动,以使得纸币单张地从开口111输出。

同时,请再次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的容纳腔113的底部位置处还设有驱动组件153,驱动组件153可为链传动或带传动组件,驱动组件153与托板105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托板105沿上下方向运动,从而以使得薄片类介质在输入容纳腔113时,能沿上下方向堆叠于托板105上方,同时也使得薄片类介质在输出容纳腔113时,驱动组件153能驱动托板105向踢纸辊165的方向运动,以使得托板105最上方的纸币能偏压踢纸辊165,踢纸辊165转动,容纳腔113内的纸币能够在摩擦力作用下运动至第一辊137处,从而保证纸币能正常输出。

详细地,引导板107活动地设置于容纳腔113内,且引导板107用于引导自开口111进入容纳腔113的纸币堆叠至托板105上。并且,通过引导板107的设置,当纸币从开口111进入容纳腔113时,第一辊137和第二辊139配合以驱动纸币移动,引导板107遮挡踢纸辊165以避免踢纸辊165干涉纸币的移动,从而保证纸币能稳定地运动至托板105处,以被托板105支撑;当纸币输出容纳腔113时,托板105向引导板107的方向按压纸币,并被托板105推动的纸币推动引导板107转动并抬起,并将踢纸辊165露出,踢纸辊165与纸币接触,踢纸辊165转动驱动与其接触的纸币向第一辊137的方向移动,第一辊137转动,驱动纸币进入输送通道151,第二辊139不转或者反向转动,阻止与第二辊139接触的纸币移动,以将单张的纸币输出容纳腔113。详细地,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的弹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3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机构109设置于容纳腔113内,且弹性机构109包括活动部115,活动部115能相对引导板107运动,具有靠近托板105的初始位置。并且,当纸币从开口111进入容纳腔113时,移动的纸币能驱动活动部115偏离初始位置,以使得纸币的头部在引导板107的引导下能运动至托板105上;当纸币完全进入容纳腔113后,活动部115能复位至初始位置,并向托板105偏压与其接触的纸币。

也即,通过弹性机构109的活动部115的设置,使得在纸币进入容纳腔113前,活动部115在自然状态下位于初始位置;在纸币开始进入容纳腔113时,纸币的头部推动活动部115向远离托板105的方向偏离初始位置,此时活动部115能减缓纸币的移动速度;当纸币继续运动至头部经过活动部115且尾部脱离入纸辊103后,纸币完全进入容纳腔113,活动部115复位至初始位置,由于活动部115向托板105方向按压纸币的压力大于纸币的张力,从而使得活动部115能够将与其接触的纸币压向托板105,避免纸币的尾部翘起,因此能够防止后进入的纸币的头部撞击前一张纸币的尾部,利于保证纸币整齐地堆叠至托板105上,进而利于保证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的存储量。

更详细地,在本实施例中,引导板107的第一端邻近开口111设置,引导板107的第二端向远离开口111的方向延伸,引导板107包括连接在引导板107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引导面108,弹性机构109具体安装于引导板107,且位于引导板107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并且,当活动部115位于初始位置时,活动部115凸出于引导面108,从而能有效地将薄片类介质压向托板105,以避免纸币的尾部翘起。

请再次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引导板107设置有容置槽117,且容置槽117自引导面108向远离托板105的方向延伸,弹性机构109还包括安装部121,安装部121容置于容置槽117内,以与引导板107连接,且安装部121具体包括第一连接片123。活动部115与第一连接片123连接设置,且当活动部115向远离托板105的方向偏离初始位置时,活动部115至少部分地位于容置槽117内,以避免活动部115挤压引导板107,而造成引导板107远离托板105无法正常引导纸币堆叠于托板105的情况发生。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部121也可以设置为与框架101固定连接,活动部115与安装部121的第一连接片123固定连接,以使得当活动部115位于偏离初始位置时其能至少部分地位于容置槽117内,以保证纸币的顺利进入。

详细地,请再次参阅图5与图6,在本实施例中,活动部115包括第一弹片127和第二弹片129。且第一弹片127的第一端与第一连接片123连接,第一弹片127的第二端向远离开口111且靠近托板105的方向延伸,以使得当活动部115位于初始位置时,其能将纸币压向托板105,同时也使得其在活动部115位于偏离初始位置时能远离托板105,从而保证纸币的头部稳定地落于托板105上方。同时,第二弹片129的第一端与第一弹片127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片129的第二端相对第一弹片127向远离托板105的方向弯曲设置。通过第一弹片127和第二弹片129的设置,使得活动部115的结构简单可靠,利于降低成本,且第二弹片129的第二端相对于第一弹片127向远离托板105的方向弯曲,既能够在与纸币的头部接触时引导纸币通过,又能够避免纸币被第一弹片127的第二端划伤,且利于提高活动部115向初始位置复位时对纸币的按压力以及活动部115的强度。

作为可选的方案,在本实施例中,活动部115还包括第三弹片133,安装部121还包括第二连接片125。其中,第一连接片123、第一弹片127、第二弹片129、第三弹片133、第二连接片125依次首尾连接,且具体可以设置为第一连接片123、第一弹片127、第二弹片129、第三弹片133和第二连接片125一体成型设置,使得整个活动部115呈环状结构。并且,第一连接片123和第二连接片125层叠设置,以有效地提高活动部115的强度,从而利于进一步地提高活动部115向初始位置复位时对纸币的按压力,且利于增大活动部115的可靠性,保证纸币的输入和输出作业的正常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安装部121与引导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引导板107上可根据需求开设卡槽157,第一连接片123和第二连接片125均与卡槽157卡接。或者,安装部121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紧固件155,并在第一连接片123上开设有第一孔159,在第二连接片125上开设有第二孔161,使得紧固件155能依次穿过第一孔159、第二孔161后与引导板107固定连接,以保证安装部121与引导件配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纸币的输入和输出作业的正常进行。

进一步可选地,第一弹片127、第二弹片129以及第三弹片133的横截面均呈弧线状,且第一弹片127的外表面和第三弹片133的外表面均与第二弹片129的外表面相切。通过这样设置,可进一步地防止纸币被第一弹片127的第二端划伤,利于保证活动部115将纸币顺畅地引导至托板105,同时由于活动部115为完整的环状结构,其强度还能得到有效地保障,从而能在位于初始位置时将输入的纸币稳定地压向托板105,以防止纸币出现折边或褶皱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片127和第三弹片133的半径相同且均大于第二弹片129的半径,以使得在纸币输入时,移动的纸币能够顺利地驱动第一弹片127和第二弹片129及第三弹片133向远离托板105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活动部115偏离初始位置,而不易被活动部115损伤。同时,也能有效地保证活动部115的强度,使得纸币完全进入容纳腔113后能复位至初始位置且将纸币压于托板105。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片127、第二弹片129以及第三弹片133均由弹簧钢或塑料制成,以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弹性能以在外力作用下偏离初始位置,也能在未受到外力作用时复位至初始位置,以保证纸币的输入和输出作业的正常进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合金或橡胶材料等具有弹性的材料,能保证纸币的输入和输出作业的正常进行即可,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活动部115也可以仅包括第一弹片127和第二弹片129,此时可以将第一弹片127的横截面设置为呈直线状,将第二弹片129的横截面设置为呈弧线状,且第一弹片127朝向托板105的外表面与第二弹片129的外表面相切。并且,在此情况下,当活动部115位于初始位置时,第一弹片127相对于托板105倾斜设置,且第一弹片127的背离托板105的表面与引导面108呈第一夹角α设置,当移动的纸币驱动活动部115由初始位置向远离托板105的方向运动时,第一弹片127的背离托板105的表面与引导面108呈第二夹角β设置,且0°≤β≤α<90°,从而能有效地防止纸币被第一弹片127的第二端划伤,且利于保证活动部115将纸币顺畅地引导至托板105,并利于提高活动部115的强度。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活动部115也可以不采用包括第一连接片123、第一弹片127、第二弹片129、第三弹片133以及第二连接片125的环状结构,而将活动部115设置为包括浮动板的形式,弹性机构109还包括安装部121和弹簧。并且,此时安装部121与引导板107和浮动板二者中的任一个固定连接,安装部121与二者中的另一个活动连接,弹簧被配置为使浮动板具有向初始位置运动的趋势,从而使得纸币输入过程中能驱动浮动板向偏离初始位置的方向运动,纸币完全进入容纳腔113后,弹簧能驱动浮动板运动至初始位置,从而使得浮动板能将进入容纳腔113后的纸币压向托板105。

需要说明的是,当活动部115包括浮动板时,浮动板可以设置为与安装部121固定连接,此时安装部121与引导板107枢接。并且,安装部121和引导板107二者中的一者设有转轴,二者中的另一者设有插接孔,转轴能与插接孔可转动地插接配合,以使得浮动板能在移动的纸币的驱动下偏离初始位置,也能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至初始位置,从而保证纸币的输入和输出作业的正常进行。当然,安装部121也可以设置为与引导板107可滑动地连接,沿浮动板的伸缩方向,转轴和插接孔可滑动地插接配合,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请再次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包括多个弹性机构109,多个弹性机构109沿入纸辊103的轴向间隔排布,且每个弹性机构109的安装部121均与引导板107的对应位置连接,且多个弹性机构109可以通过其第一连接片123和第二连接片125与引导板107上的卡槽157卡接配合,或者多个弹性机构109能通过其第一连接片123上的第一孔159和第二连接片125上的第二孔161以及紧固件155与引导板107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多个弹性机构109能够实现对纸币的多点按压,更加利于保证纸币整齐地堆叠至托板105上。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弹性机构109与引导板107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选择为不同,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请再次参阅图3与图4,在本实施例中,沿纸币输入容纳腔113的方向,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还包括叶轮135,叶轮135套设于第二辊139,且能随第二辊139转动以拍打纸币,以使得纸币进入容纳腔113后,其能在活动部115和叶轮135的共同作用下堆叠于托板105,从而避免出现折边或褶皱变形。同时弹性机构109位于叶轮135的下游,以使得弹性机构109能有效地作用于纸币表面,从而与叶轮135一起将纸币整齐地堆叠于托板105。

详细地,第二辊139包括芯轴147和套设于芯轴147外的辊轮149。叶轮135固定套设于芯轴147,且叶轮135和活动部115沿纸币的输入方向依次设置。随第二辊139的芯轴147转动,叶轮135的叶片能向托板105方向拍打纸币,当纸币的尾部脱离第二辊139时,弹性机构109同时能向托板105按压纸币,从而更加利于避免先进入容纳腔113的纸币的尾部阻挡后面的纸币的头部进入,更利于保证纸币整齐地堆叠至托板105上。

请再次参阅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还包括设置于容纳腔113内的基板141和挡件163。其中,基板141为薄片板状结构,其位于开口111下方,且沿纸币在托板105上堆叠的方向延伸。同时,挡件163呈块状结构,且可转动地设置于纸币的移动路径上。且挡件163的第一端通过枢接轴145与引导板107的第二端可转动连接,挡件163的第二端能绕枢接轴145的轴线转动,以阻止进入容纳腔113内的纸币的头部继续向远离开口111的方向运动。同时,通过挡件163的设置,还利于使纸币的尾部沿基板141对齐,从而使得纸币能更整齐且稳定地堆叠于托板105上方,进一步地保证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的存储量。

也即,当纸币完全进入薄片类介质后,由于挡件163可转动地设置于纸币的移动路径上,因而当挡件163与基板141相对且纸币移动至设定位置时,挡件163能阻挡纸币继续移动,从而使纸币的尾部沿基板141对齐,以保证纸币能更整齐且稳定地堆叠于托板105上方。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现金循环处理设备200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进行详细地介绍:

该现金循环处理设备200在进行存款业务时,用户将纸币放在入币装置201的入口处,纸币经过公共通道209后运动至纸币识别装置207进行识别,纸币识别装置207识别为合格的纸币在再次经过公共通道209输送至暂存装置205中暂时保留起来;纸币识别装置207识别为不合格的纸币,则通过公共通道209输送至出币装置203的出口中,由用户取回。同时,当用户确认存款后,暂存装置205中暂时保存的纸币通过公共通道209输送至纸币识别装置207中进行再次识别,识别为不适合流通的纸币,则通过公共通道209输送至种类为回收箱213的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内保存,识别为适合流通的纸币则通过公共通道209输送至种类为循环箱215的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内保存。

同时,在进行取款业务时,用户输入取款金额,循环箱215中的纸币通过公共通道209被输送至纸币识别装置207进行识别,经纸币识别装置207进行清点通过公共通道209输送至出币装置203,当用户输入取款金额的纸币全部到达出币装置203后,出币装置203的挡门打开,以使用户可以从出币装置203的出口将纸币取出。

其中,纸币进入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或从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输出的过程具体为:

当纸币的头部从开口111经过输送通道151输送至第一辊137和第二辊139之间时,第一辊137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带动纸币移动,移动的纸币带动第二辊139转动,使得纸币向下游输送,此时驱动组件153驱动托板105运动至入币辊的下方,进入的纸币沿引导板107的引导面108运动,且驱动弹性装置的活动部115偏离初始位置,接着纸币的尾部进入容纳腔113,活动部115复位至初始位置,以引导纸币向托板105运动,并将纸币压向托板105,且叶轮135随第二辊139转动将纸币拍向托板105,以使纸币堆叠在托板105上;与此同时,挡件163运动至与基板141相对,以使得当纸币移动至设定位置时,挡件163阻挡纸币继续移动,从而使纸币的尾部沿基板141对齐。

当纸币输出容纳腔113时,驱动组件153驱动托板105运动,以向引导板107的方向按压纸币,并推动弹性机构109的活动部115向远离托板105的方向运动而偏离初始位置,且被托板105推动的纸币推动引导板107转动并抬起,并将踢纸辊165露出,踢纸辊165与纸币接触,踢纸辊165转动驱动与其接触的纸币向第一辊137的方向移动,第一辊137转动,驱动纸币进入输送通道151,第二辊139不转或者反向转动,阻止与第二辊139接触的纸币移动,以将单张的纸币输出容纳腔113。

在上述过程中,该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通过弹性机构109的设置,在纸币进入容纳腔113前,活动部115在自然状态下位于初始位置;在纸币开始进入容纳腔113时,纸币的头部推动活动部115向远离托板105的方向偏离初始位置,此时活动部115能减缓纸币的移动速度;当纸币继续运动至头部经过活动部115且尾部脱离入纸辊103后,纸币完全进入容纳腔113,活动部115复位至初始位置,且由于活动部115向托板105方向按压纸币的压力大于纸币的张力,从而使得活动部115能够将与其接触的纸币压向托板105,避免纸币的尾部翘起,因此能够防止后进入的纸币的头部撞击前一张纸币的尾部,利于保证纸币整齐地堆叠至托板105上,进而利于保证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的存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使薄片类介质从开口输入至容纳腔113并堆叠于托板105的过程中不易发生折边或褶皱变形的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和现金循环处理设备200,其能够有效地保证薄片类介质存储装置100的存储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