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出钞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1-07-30 17: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终端 装置 方法 金融机具 存储介质
出钞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金融机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钞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自动柜员机是一种让客户可以通过机器进行提款、存款、转账等银行柜台服务的设备,基于此,通过自动柜员机可以减少用户通过人工柜台进行提款、存款或转账等业务,从而大大提升银行的业务办理速度。一般的自动柜员机通常包含有多个钞箱,而每个钞箱内都存放有数量不等的钱币。在用户进行提款、存款过程中,自动柜员机会将纸币放入一个特定的钞箱内,或从一个钞箱内提取一定数量的纸币出来。

这样的操作方式导致的影响是,在钞箱中存钞数量不一致或者偏差比较大的时候,容易导致存钞数量较多或者较少的钞箱的工作频率远远大于其他的存钞数量在中间的钞箱,从而使得个别钞箱的老化过快,增加了维修的次数和提高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出钞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存在钞箱工作频率过大,导致工作频率大的钞箱老化过快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出钞的方法,包括:

接收出钞指令,确定所述出钞指令包含的目标出钞数量;

确定每一个待出钞钞箱对应的存钞数量,对所有所述待出钞钞箱按照所述存钞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生成钞箱序列;

分别计算所述钞箱序列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待出钞钞箱中所述存钞数量的第一差值;

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目标出钞数量确定每一个所述待出钞钞箱对应的出钞分配数量;

根据所述出钞分配数量控制所述待出钞钞箱进行出钞。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目标出钞数量确定每一个所述待出钞钞箱对应的出钞分配数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差值生成对应的差值序列;

依次将所述差值序列中的每一个所述第一差值与该第一差值在所述差值序列中的序号相乘,获取相乘后的和值,计算所述目标出钞数量与所述和值的第二差值;

遍历每一个所述第二差值,在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或等于零的情况下,根据该第二差值确定目标出钞钞箱;以及

根据大于或等于零的所述第二差值、所述第一差值及所述目标出钞钞箱的数量确定每一个所述目标出钞钞箱的所述出钞分配数量。

可选地,所述对所有所述待出钞钞箱按照所述存钞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含有所述存钞数量相同的待出钞钞箱;

在存在含有所述存钞数量相同的待出钞钞箱的情况下,对含有所述存钞数量相同的待出钞钞箱进行顺序排列。

可选地,所述对所有所述待出钞钞箱按照所述存钞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之后,包括:

计算所有所述待出钞钞箱中的所述存钞数量的平均值。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每一个所述待出钞钞箱中的所述存钞数量是否小于所述平均值;

在每一个所述待出钞钞箱中的所述存钞数量小于所述平均值时,执行所述对待出钞钞箱按照所述存钞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的步骤,并执行所述计算所有所述待出钞钞箱中的存钞数量的平均值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分别计算所述钞箱序列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待出钞钞箱中所述存钞数量的第一差值,包括:

在所述钞箱序列的相邻两个所述待出钞钞箱中,计算前一个所述待出钞钞箱与后一个所述待出钞钞箱中所述存钞数量的差作为所述第一差值。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出钞的装置,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出钞指令;

钞箱排列模块,用于对所有所述待出钞钞箱按照存钞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钞箱序列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待出钞钞箱中所述存钞数量的第一差值;

序列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值生成对应的差值序列;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依次将所述差值序列中的每一个所述第一差值与该第一差值在所述差值序列中的序号相乘,计算相乘后的和值,并计算目标出钞数量与所述和值的第二差值;

数量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目标出钞数量确定每一个待出钞钞箱对应的出钞分配数量;

出钞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出钞分配数量控制钞箱出钞。

可选地,所述出钞的装置还包括:

数值遍历模块,用于对每一个所述第二差值做遍历操作;

均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有待出钞钞箱含有所述存钞数量的平均值;

数量判断模块,用于对待出钞钞箱的所述存钞数量是否小于所述平均值进行判断,以及判断是否存在所述钞数量相同的待出钞钞箱。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出钞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出钞的方法。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了上述出钞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之后,通过对待出钞钞箱按照存钞数量从大到小排列得到钞箱序列,并计算钞箱序列中相邻两个待出钞钞箱中前一钞箱与后一钞箱中存钞数量的差作为第一差值;基于接收的出钞指令,确定目标出钞数量,根据目标出钞数量与第一差值确定每一个待出钞钞箱对应的出钞分配数量;进而根据确定的出钞分配数量控制对应的钞箱进行出钞,完成出钞。本实施例基于钞箱序列中相邻两个待出钞钞箱的存钞数量的第一差值,以及目标存钞数量与第一差值之间的差值关系,控制对应的待出钞钞箱按照出钞分配数量进行出钞,实现对所有待出钞钞箱出钞数量的均衡操作,从而均衡各待出钞钞箱之间的工作频率,避免出现工作频率过大的待出钞钞箱,有利于减少待出钞钞箱的维修次数和减少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钞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钞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钞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运行上述出钞的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解决传统技术中自动柜员机在配钞过程中出现某些钞箱工作频率过大,而导致对应的钞箱老化速度加快,进而增加了对自动柜员机的维修次数和提高了维护成本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特提出了一种出钞的方法。该方法的实现可依赖于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运行于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系统之上。

本实施例的出钞方法能够实现在用户的一次取钞过程中,根据用户的目标出钞数量确定每一待出钞钞箱的出钞数量,以保证在出钞过程中,每一待出钞钞箱可以按照存钞数量的多少确定对应出钞的数量,实现待出钞钞箱之间的相对均衡状态,即保证每一个待出钞钞箱的工作频率能够相对均衡,避免出现因部分待出钞钞箱工作频率过大而加大了维护成本的情况。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出钞方法包括步骤s10-s50:

步骤s10:接收出钞指令,确定所述出钞指令包含的目标出钞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出钞指令具体通过自动柜员机上设定的按键、显示屏等确定,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自动柜员机上确定出钞指令,并根据该出钞指令确定在一次取钞过程中的目标出钞数量。

示例性地,出钞指令具体通过设置在显示屏上的触摸按键,例如“取款”、“取款金额”、“九宫格数字按键”等;其中,在用户点击“取款”后,即进入对应的输入框,具体金额可通过实体按键或“九宫格数字按键”输入至该输入框,如输入“500”、“1000”“2000”等。或者通过点击自动柜员机上预先设定的“取款金额”按键,例如一般的自动柜员机在点击“取款”按键后,会相应出现“1000”、“2000”等按键,用户只要点击对应的按键即可确定具体的出钞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用户通过对自动柜员机进行相应操作后,接收对应的出钞指令,进而确定对应的目标出钞数量,基于目标出钞数量控制钞箱出钞即可。

步骤s20:确定每一个待出钞钞箱对应的存钞数量,对所有待出钞钞箱按照所述存钞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生成钞箱序列。

其中,由于实际中每一待出钞钞箱的存钞数量是不同的,为了实现每一待出钞钞箱的工作频率的均衡,在根据出钞指令确定了目标出钞数量后,对所有待出钞钞箱按照存钞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生成对应的钞箱序列。

示例性地,假设自动柜员机中包含4个钞箱,则将4个钞箱作为待出钞钞箱,若4个待出钞钞箱中包含的存钞数量分别为95、56、31和78,则根据每一个待出钞钞箱的存钞数量生成的钞箱序列为:待出钞钞箱1(包括存钞数量为95)、待出钞钞箱2(包括存钞数量为78)、待出钞钞箱3(包括存钞数量为56)和待出钞钞箱4(包括存钞数量为31)。

为了给予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在每一次确定所有待出钞钞箱中对应的存钞数量后,会进一步确定所有待出钞钞箱中存钞数量的总和。此时,将目标出钞数量与总和进行比较,可以判断是否能够通过所有待出钞钞箱完成出钞操作。具体的,在存钞数量的总和小于目标出钞数量时,提醒用户待出钞钞箱中含有的存钞数量不够,无法完成取钞。其中,提醒的方式可以通过显示屏显示、语音播报等方式实现。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存钞数量相同的待出钞钞箱排列出现问题,如图2所示,对每一个待出钞钞箱的存钞数量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含有存钞数量相同的待出钞钞箱。其中,对存钞数量相同的待出钞钞箱的排列为顺序排列,即存钞数量相同的待出钞钞箱之间按照任意顺序进行排列,但必须排列在存钞数量大于该存钞数量的最小值、及存钞数量小于该存钞数量的最大值之间。

示例性地,假设自动柜员机中包括6个待出钞钞箱,若每一个待出钞钞箱分别包括的存钞数量为77、77、77、31、50和66,则在按照存钞数量排列生成钞箱序列的过程中,含有存钞数量为77的三个钞箱可以任意位置排列,即该三个钞箱可任意排列在钞箱序列的第一位、第二位和第三位上,则最后确定的钞箱序列为:待出钞钞箱1(包括存钞数量为77)、待出钞钞箱2(包括存钞数量为77)、待出钞钞箱3(包括存钞数量为77)、待出钞钞箱4(包括存钞数量为66)、待出钞钞箱5(包括存钞数量为50)和待出钞钞箱6(包括存钞数量为31)。

通过对待出钞钞箱按照存钞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一方面能够及时告知用户待出钞钞箱中的实际存钞数量情况,给予用户更好的体验;另一方面,通过生成对应的钞箱序列,根据每一待出钞钞箱的实际存钞数量,控制每一个待出钞钞箱的出钞数量,以保证待出钞钞箱之间的出钞相对均衡。

步骤s30:分别计算所述钞箱序列中相邻的两个待出钞钞箱中所述存钞数量的第一差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步骤s20生成的钞箱序列,针对所有相邻的两个待出钞钞箱,计算前一个待出钞钞箱与后一个待出钞钞箱中存钞数量的差,作为第一差值。

示例性地,假设自动柜员机中包含4个待出钞钞箱,且4个待出钞钞箱根据存钞数量生成的钞箱序列为:待出钞钞箱1(包括存钞数量为95)、待出钞钞箱2(包括存钞数量为78)、待出钞钞箱3(包括存钞数量为56)和待出钞钞箱4(包括存钞数量为31),则分别计算:待出钞钞箱1与待出钞钞箱2中存钞数量的差,待出钞钞箱2与待出钞钞箱3中存钞数量的差,以及待出钞钞箱3与待出钞钞箱4中存钞数量的差,作为第一差值,即将差值:95-78=17、75-56=21、56-31=25作为第一差值。

通过计算钞箱序列中相邻两个待出钞钞箱的第一差值,便于在出钞过程中,根据存钞数量和第一差值对每一待出钞钞箱进行出钞控制,保证存钞数量多的待出钞钞箱在每一次出钞过程中出钞更多;此时,存钞数量更少的待出钞钞箱可不进行出钞或只出钞一小部分,进而实现在待出钞钞箱的出钞过程中,每一个待出钞钞箱的工作频率相近,以此保证待出钞钞箱之间的相互均衡出钞。

步骤s40: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目标出钞数量确定每一个所述待出钞钞箱对应的出钞分配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因为最终的出钞数量基于目标出钞数量决定,在待出钞钞箱中存钞数量不均匀的情况下,根据出钞指令确定目标出钞数量后,结合待出钞钞箱中存钞数量之间的第一差值确定每个待出钞钞箱的出钞数量,以实现均衡出钞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根据第一差值和目标出钞数量确定每一个待出钞钞箱对应的出钞分配数量,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s401:根据所述第一差值生成对应的差值序列,并计算目标出钞数量与差值序列中预设数量的第一差值与该第一差值序列相乘后的和值的第二差值。

具体的,依次将差值序列中的每一个第一差值与该第一差值在差值序列中的序号相乘,并获取相乘后的和值,通过计算目标出钞数量与和值的差,作为第二差值。

因为每一个待出钞钞箱的存钞数量是不一样的,而为了在用户的一次取钞完成后,保证所有待出钞钞箱之间工作频率的均衡,对计算得到的所有第一差值生成对应的差值序列后,依次对预设数量的第一差值与其自身编号相乘后,获取相乘后的和值;然后再计算目标出钞数量与和值的第二差值,根据第二差值确定目标出钞钞箱。

示例性地,假设目标出钞数目设定为50,自动柜员机中包含4个待出钞钞箱,4个待出钞钞箱中包含的存钞数量分别为95、56、31和78,则生成的钞箱序列依次为:待出钞钞箱1(包括存钞数量为95)、待出钞钞箱2(包括存钞数量为78)、待出钞钞箱3(包括存钞数量为56)和待出钞钞箱4(包括存钞数量为31),则第一差值包括17、21和25三个值,根据第一差值生成的差值序列为{17,21,25},其中,差值序列中17的编号为1,21的编号为2,25的编号为3。

其中,差值序列{17,21,25}中的第一差值与该第一差值的序列相乘后的和值依次为:17×1=17,17 21×2=59,17 21×2 23×3=128,则对应的第二差值分别为:50-17=33、50-59=-9、50-128=-78。

步骤s402:遍历每一个第二差值,判断该第二差值是否小于或等于零。

具体的,计算目标出钞数量与上述和值的第二差值,并比较第二差值与零的大小。示例性地,基于上述步骤s402中获取的第二差值:33、-9和-78可知,则可知第二差值中小于零的值包括:-9<0、-78<0。其中,若第二差值小于或等于零,则执行步骤s403,否则重复步骤s401。

步骤s403:根据该第二差值确定目标出钞钞箱;步骤s404:根据大于或等于零的第二差值、第一差值及目标出钞钞箱的数量确定每一个目标出钞钞箱的出钞分配数量。

具体的,在第二差值小于或等于零的情况下,能够确定小于零后对应的待出钞钞箱不需要继续出钞,即将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零对应的待出钞钞箱作为目标出钞钞箱,就可以完成目标出钞数量的出钞操作。由此,可根据所有大于或等于零所有第二差值、第一差值及目标出钞钞箱的数量确定每一出目标钞钞箱的出钞分配数量。

结合步骤s401和步骤s402,由于每一次出钞均先通过存钞数量多的待出钞钞箱开始,而当计算得到目标出钞数量与和值的第二差值小于零时,即可确定该和值对应的所有第一差值所对应的待出钞钞箱即可完成出钞操作。

示例性地,基于上述步骤s401中生成的差值序列{17,21,25},为了实现各待出钞钞箱出钞频率的均衡性,且待出钞钞箱1的存钞数量最多,则第一次通过待出钞钞箱1出钞,且出钞数量为17张,此时,待出钞钞箱1的存钞数量为78,即保证待出钞钞箱1在第一轮出钞后与待出钞钞箱2可以保持相同或者相近的存钞数量;由于目标出钞数量为50,则还需出钞数量为50-17=33,此时,由于待出钞钞箱1和待出钞钞箱2的存钞数量相同,为了保证钞箱出钞的均衡性,则通过待出钞钞箱1和待出钞钞箱2进行第二轮的出钞。同时,由于钞票的单位个正整数,则可由待出钞钞箱1继续出钞17张,则待出钞钞箱2还需出钞16张,此时,通过待出钞钞箱1和待出钞钞箱2完成目标出钞数量为50的出钞操作。

其中,可以知道的是目标出钞钞箱为待出钞钞箱1和待出钞钞箱2,且待出钞钞箱1的出钞分配数量为17 17=34,待出钞钞箱2的出钞分配数量为16。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二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零确定所有的目标出钞钞箱,并根据第一差值、大于零的所有第二差值及目标出钞钞箱的数量确定每一目标出钞钞箱的出钞次数和对应的出钞分配数量。基于上述示例的相关数据可知,待出钞钞箱1的出钞第一次出钞的数量由第一差值17确定,待出钞钞箱1的第二次出钞数量和待出钞钞箱2的出钞数量由目标出钞钞箱的数量2和第二差值33确定。

通过第二差值确定钞箱序列中的目标出钞钞箱,以及通过第一差值、第二差值和目标出钞钞箱的数量确定每一目标出钞钞箱的出钞分配数量,在按照目标出钞数量出钞过程中,按照待出钞钞箱中存钞数量从大到小依次进行配钞,保证所有待出钞钞箱之间的工作频率的均衡性。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因为在一次取钞过程中,本实施例首先会对待出钞钞箱按照存钞数量从大到小排列形成钞箱序列,且在出钞过程中,第一次出钞均通过钞箱序列中存钞数量最多的钞箱出钞,而如果基于上述步骤s10~s40进行出钞的话,则在出钞过程中,钞箱序列中的存钞数量最多的待出钞钞箱的出钞数量最多且出钞时间最长;此时,若出钞过程涉及的出钞钞箱数量比较大,则可能出现存钞数量最多的那个钞箱在整个出钞过程中,工作频率偏大的情况。

示例性地,假设总共包括11个钞箱,并且需要出钞10次才能完成目标出钞数量,则根据上述步骤可知,存钞数量最多对应的目标出钞钞箱需要出钞10次,存钞数量次多的目标出钞钞箱需要出钞9次,依次递减,直到存钞数量在11个待出钞钞箱中排名第10位的钞箱出钞完成后,即完成出钞操作。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对待出钞钞箱按照存钞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之后,计算所有待出钞钞箱中的存钞数量的平均值,即计算自动柜员机中所有待出钞钞箱中存钞数量的平均值,并以该平均值为依据,判断在整个出钞过程中,是否存在个别钞待出钞箱工作频率过大的情况。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步骤:

步骤s405:判断每一个待出钞钞箱中的存钞数量是否小于所述平均值。

在通过上述步骤s40确定目标出钞钞箱和对应的出钞分配数量后,在每一目标出钞钞箱按照该出钞分配数量执行出钞动作后,比较钞箱序列中所有待出钞钞箱的存钞数量与上述平均值的大小,从而判断是否所有待出钞钞箱的存钞数量均小于该平均值。其中,若所有待出钞钞箱的存钞数量小于该平均值,则执行步骤s406;否则,执行步骤s407。

步骤s406:对钞箱按照存钞数量从大到小进行重新排列,以及重新计算所有待出钞钞箱中的存钞数量的平均值。

具体的,在每一待出钞钞箱中的存钞数量均小于该平均值时,即说明在出钞过程中,存在目标出钞钞箱工作频率过大、或者目标出钞钞箱的出钞分配数量不均衡的情况,基于此,对所有待出钞钞箱按照存钞数量从大到小重新进行排列,得到新的钞箱序列,并重新计算新的钞箱序列中所有待出钞钞箱的存钞数量的平均值。

步骤s407:若出钞数量小于目标取钞数量,则继续出钞,否则,完成出钞。

具体的,在每一个待出钞钞箱的存钞数量大于平均值时,进一步判断所有目标出钞钞箱的总出钞数量是否小于目标出钞数量;其中,若出钞数量小于目标出钞数量,则继续出钞,即按照第二差值确定的目标出钞钞箱、和由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以及目标出钞钞箱的数量确定的每一目标出钞钞箱的出钞分配数量继续进行出钞操作;否则,完成出钞。

通过设置所有待出钞钞箱中存钞数量的平均值,并在所有待出钞钞箱中实时的存钞数量小于平均值的时候,重新对所有待出钞钞箱按照存钞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得到新的钞箱序列,并重新计算与新的钞箱序列对应的平均值,能够保证所有待出钞钞箱出钞过程中存钞数量的均衡性,以及保证每一个待出钞钞箱出钞工作频率的均衡性。

步骤s50:根据所述出钞分配数量控制所述待出钞钞箱进行出钞。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二差值确定目标出钞钞箱,根据第一差值、所有大于零的第二差值及目标出钞钞箱的数量确定每一目标出钞钞箱的出钞分配数量后,即可控制对应的目标出钞钞箱按照出钞分配数量进行出钞,以通过自动柜员机进行取钞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能够实现待出钞钞箱之间的均衡出钞,保证各个待出钞钞箱的工作频率相近,并在每一次出钞完成后,保证每一个待出钞钞箱相互之间的存钞数量最接近。

在确定的目标出钞数量后,根据待出钞钞箱中存钞数量的多少确定各个钞箱出钞的先后顺序及出钞分配数量,即存钞数量多的待出钞钞箱先出钞并出钞更多,存钞数量少的待出钞钞箱后出钞并出钞更少,保证了各个待出钞钞箱之间出钞的均衡,实现各个待出钞钞箱工作频率的均衡性,能够减少对待出钞钞箱的维护成本,延长各待出钞钞箱的使用寿命。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出钞装置100,该出钞的装置100应用于包含待出钞钞箱的自动柜员机。具体的,如图4所示,该出钞的装置100包括:指令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出钞指令;钞箱排列模块102,用于对所有待出钞钞箱按照存钞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第一计算模块103,用于计算钞箱序列中相邻的两个待出钞钞箱中存钞数量的第一差值;序列生成模块104,用于根据第一差值生成对应的差值序列;第二计算模块105,用于依次将差值序列中的每一个第一差值与该第一差值在差值序列中的序号相乘,计算相乘后的和值,并计算目标出钞数量与和值的第二差值;数量分配模块106,用于根据第一差值和目标出钞数量确定每一个待出钞钞箱对应的出钞分配数量;出钞控制模块107,用于根据出钞分配数量控制对应的钞箱111出钞。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出钞装置100还包括:数值遍历模块108,用于对每一个第二差值做遍历操作;均值计算模块109,用于计算所有待出钞钞箱含有存钞数量的平均值;数量判断模块110,用于对待出钞钞箱的存钞数量是否小于平均值进行判断,以及判断是否存在所述钞数量相同的待出钞钞箱。

需要说明的是,出钞装置100的实现与上述出钞方法的实现思想一致,其实现原理在此不再进行赘述,可具体参阅上述出钞方法中的对应内容。

采用了上述出钞的方法及装置之后,通过对待出钞钞箱按照存钞数量从大到小排列得到钞箱序列,并计算相邻两个待出钞钞箱中前一钞箱与后一钞箱中存钞数量的差作为第一差值;基于出钞指令,确定目标出钞数量,根据目标出钞数量与第一差值确定每一个待出钞钞箱对应的出钞分配数量;进而根据确定的出钞分配数量控制对应的钞箱进行出钞。本实施例基于钞箱序列中相邻两个待出钞钞箱的存钞数量的第一差值,以及目标存钞数量与第一差值之间的差值关系,控制对应的待出钞钞箱按照出钞分配数量进行出钞,实现对所有待出钞钞箱出钞数量的均衡操作,从而均衡各待出钞钞箱之间的工作频率,避免出现工作频率过大的待出钞钞箱,有利于减少待出钞钞箱的维修次数和减少维护成本。

图6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该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终端。如图6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计算机设备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还可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实现出钞方法。该内存储器中也可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处理器执行出钞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6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出钞的方法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计算机程序可在如图6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上运行。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中可存储组成该出钞装置的各个程序模块。比如,指令接收模块101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接收出钞指令,确定所述出钞指令包含的目标出钞数量;确定每一个待出钞钞箱对应的存钞数量,对所有待出钞钞箱按照所述存钞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列,生成钞箱序列;分别计算所述钞箱序列中相邻的两个待出钞钞箱中所述存钞数量的第一差值;根据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目标出钞数量确定每一个所述待出钞钞箱对应的出钞分配数量;根据所述出钞分配数量控制所述待出钞钞箱进行出钞。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