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旋转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27 02:15: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专利名称:旋转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在一个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可以按压缩模式得到两个不同的压缩容量的旋转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通常,压缩机是利用电机或汽轮机的动力,向空气、冷媒等工作流体加压,提高工作流体压力的一种机器。这种压缩机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等家电领域以及生产领域。
按压缩类型,压缩机可分为容积形压缩机和涡轮形压缩机。
其中,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的是容积形压缩机。容积形压缩机的压缩方式为通过减少体积增加压力的方式。容积形压缩机可分为往返式压缩机和旋转式压缩机。
往返式压缩机利用气缸内部活塞的往返运动压缩流体。往返式压缩机的优点是可以用较小的机械构造产生较高的压缩效率。但是,往返式压缩机因活塞的往返运动,存在旋转速度受限的问题。同时,还因为活塞的惯性产生比较大的振动。
旋转式压缩机利用气缸内部偏心滚环的公转,压缩工作流体。旋转式压缩机与往返式压缩机相比,可以用较低的速度得到较高的压缩效率。而且,旋转式压缩机还具备振动低,噪音小的优点。
但是,传统的旋转式压缩机只具备一个与气缸连通的吸入口和一个与气缸连通的排出口,其滚环顺着气缸的内圆周面,从吸入口向排出口滚动,对工作流体进行压缩。因此,传统的旋转式压缩机不具备改变压缩容量的功能。
最近,为了适应空调等多种运行条件,正在开发可以改变压缩容量的压缩机。而传统的旋转式压缩机只具备一个压缩容量,因此其应用程度受到相当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该旋转式压缩机在把滚环按一个方向旋转的条件下,按压缩模式,向大容量和小容量变换压缩容量,同时,在大容量压缩模式下具备与传统旋转式压缩机相应的压缩容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有机壳、电动部、压缩部组成,在机壳的一侧,设置有吸入气体的吸入管机壳的上部设置有排出压缩流体的排出管和向电动部供应外部电源的接线端子;由定子、转子、旋转轴组成的电动部位于机壳内的上部;由气缸、滚环、上部轴承以及下部轴承组成的压缩部位于电动部内的下方;旋转轴在电的作用下旋转;气缸的内部形成具备一定容积的压缩腔;吸入孔与压缩腔连通,通过吸入孔向压缩腔内部流进气体;旁通口形成在与吸入孔隔着一定间距的位置上;排出孔排出从压缩腔压缩的气体;滚环偏心结合在旋转轴上,在压缩腔的内部作偏心旋转,顺着压缩腔的内壁作滚动,与压缩腔的内壁一起划分用于吸入和压缩的空间;隔离片设在吸入孔和排出孔之间,与滚环保持弹性接触,把压缩腔划分成吸入空间和排出空间;上部轴承及下部轴承设在气缸的上下部,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旋转轴,分别封闭气缸压缩腔的上部和下部;开闭单元按压缩模式,有所选择地开放或关闭旁通口,通过开放或封闭旁通口在压缩腔内形成容积不同的压缩空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压缩机,可以在滚环按一个方向旋转的情况下,按压缩模式变换压缩起始点,得到不同的压缩容量。即,可以通过一个压缩机得到双重压缩容量。特别是,可以通过最小限度地改变传统压缩机的部件,实现双重压缩容量。本发明可以提供与运转条件相应的适当压缩容量,从而可以节省电力。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产生双重压缩容量的同时,采用传统压缩腔的基本设计。其最大容量与传统压缩机相同。即,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不用改变气缸的大小等基本部件,也可以替代传统的旋转式压缩机。从而,本发明的压缩机不用考虑压缩容量等因素,也不必增加成本,也能适用于所需的各种系统中。


图1是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一实施例重要部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旋转式压缩机压缩部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旋转式压缩机压缩部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1的旋转式压缩机中,上部轴承件的底面示意图;图5a到图5c是图1中,最大功率模式下压缩过程的顺序说明示意图;图6a到图6c是图1中,次功率模式下压缩过程的顺序说明示意图;图7a到图7b是图1中,电磁阀的第1实施例重要部位断面示意图;图8a到图8b是图1中,电磁阀的第2实施例重要部位断面示意图;图9a到图9b是图1中,电磁阀的第3实施例重要部位断面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另一实施例重要部位分解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的旋转式压缩机重要部位断面示意图;图12是图10中的旋转式压缩机压缩部平面示意图;图13是本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又一实施例分解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的旋转式压缩机压缩部平面示意图;图15是图14的I-I线断面示意图。
其中20定子30转子40旋转轴 41偏心凸轮部50气缸51吸入孔57旁通口 58连通路60上部轴承61排出孔66耦合通路70下部轴承76、77吸入通路78排出孔80滚环90隔离片200压缩腔 300充气腔500、510、520、530、550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一实施例重要部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旋转式压缩机压缩部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旋转式压缩机压缩部平面示意图;图4是图1的旋转式压缩机中,上部轴承件的底面示意图;图5a到图5c是图1中,最大功率模式下压缩过程的顺序说明示意图;图6a到图6c是图1中,次功率模式下压缩过程的顺序说明示意图。
首先,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机壳1、电动部、压缩部组成。电动部位于机壳1内的上部。压缩部位于电动部内的下方。
机壳1由上部罩3和下部罩5组成,形成封闭空间。其中,上部罩3位于上方,下部罩5结合在上部罩3的下方。在机壳1的一侧,设置用于吸入气体的吸入管7,而上部罩3的中心设置用于排出压缩流体的排出管9。
电动部具备定子20、转子30、旋转轴40。定子20固定在机壳1上。转子30被支撑在定子20内部,可以旋转。旋转轴40插入在转子30中。转子30在电磁力的作用下进行旋转。旋转轴40把转子30的旋转力传向压缩部。为了向定子20供应外部电源,在上部罩3上设置接线端子4。
压缩部由气缸50、滚环80、上部轴承60以及下部轴承70组成。气缸50固定在机壳1上。滚环80位于气缸50内部。上部轴承60及下部轴承70分别设在气缸50的上下部。上部轴承60和下部轴承70以及气缸50,一起形成压缩腔200。
下面,对压缩部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在旋转轴40的下方,与之一体形成偏心凸轮部41。偏心凸轮部41的中心与旋转轴40的旋转中心隔着一定间距。这里,偏心凸轮部41可以与旋转轴40形成一体,也可以单独形成后,套在旋转轴40上。
气缸50具备上下部开放的气缸形形状。内部形成可以容纳偏心凸轮41的压缩腔200。在气缸50的一侧,形成吸入孔51,连通气缸50的内部和外部。吸入孔51是向压缩腔200导流气体的一种流体通路。
该实施例中,吸入孔51与旋转轴40垂直,通过连结管52与吸入管7连结。
另外,与吸入孔51相邻的气缸50的内侧壁圆周面上,按一定深度凹陷形成设置槽53。设置槽53是隔离片90的安装部位,其具备足够的深度,以便可以完全容纳隔离片90。
滚环80具备环形形状,其外径比气缸50的内径小,与偏心凸轮部41结合。这里,滚环80顺着气缸50的内圆周面作滚动。为此,滚环80可以相对偏心凸轮41旋转。另外,偏心凸轮41相对旋转轴40可以旋转时,滚环80可以固定在偏心凸轮41上。
在气缸50的设置槽53中,设置隔离片90。隔离片90把压缩腔200划分成用于吸入气体的吸入空间和用于压缩并排出气体的排出空间。因此,隔离片90要一直保持与滚环80外圆周面的接触状态。
滚环80在旋转轴40旋转时,以压缩腔200的中心为中心,进行公转。而且,为了维持隔离片90和滚环80之间的紧密接触,有必要把隔离片90设置得有弹性。为此,气缸50的设置槽53中设有弹簧95,有弹性地支撑隔离片90。即,弹簧95的一端固定在气缸50上,另一端固定在隔离片90,把隔离片90推向滚环80,使隔离片90的前端与滚环80的外圆周面一直保持接触状态。
上部轴承60和下部轴承70分别结合在气缸50的上部面和下部面,使旋转轴40贯穿其内部。这里,在上部轴承60和下部轴承70,与气缸50对应的位置上,形成许多结合孔65、75、55。气缸50与上,下部轴承60,70通过螺丝相互结合。这里,气缸50和上下部轴承60、70紧密结合,防止气体的泄漏。
在上部轴承60上,形成1个排出孔61。排出孔61与压缩腔200连通,形成压缩气体的排出通路。这里,排出孔61以隔离片90为中心位于吸入孔51的对面为宜。
在上部轴承60上设置排出阀110,控制排出孔61排出的气体量。排出阀110只在压缩腔200的压力到达一定压力以上时,开放排出孔61。为此,排出阀110以板状弹簧形成,其一端固定在排出孔61的附近,另一端保持自由状态为宜。
另外,如图1所示,在排出阀110的上部,设置挡板130。挡板130可以保障排出阀110的稳定工作。挡板130可以与排出阀110接触,限制排出阀110的开放程度。如果没有挡板130,则排出阀110有可能在高压下被过度弯曲,影响排出阀110的正常工作。
在上部轴承60的上部,设置消音器140。消音器140减少压缩气体排放时的噪音。消音器140环抱着排出孔61的上部空间,其一侧形成另一个排出口141。
为了润滑以及冷却产生摩擦的各部件,在机壳1的底面储存着一定量的机油“O”。这里,旋转轴40的端部被浸泡在机油“O”中。
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当滚环80在压缩腔200内部旋转时,通过改变实质上的压缩起始点,得到双重压缩容量。
下面,参照图3、图4,对本发明中的压缩部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图4所示,气缸50的吸入孔51紧靠着隔离片90设置。以隔离片90为中心,吸入孔51的对面设置排出孔61。
在气缸50上,与吸入孔51按一定角度隔离的部位,形成旁通口57。旁通口57的一端与压缩腔200内部连通。吸入孔51和旁通口57通过连通路58相互连通。连通路58顺着圆周方向形成在气缸50的上部面上。
连通路58具有半圆形凹槽形状。为了让连通路58具备封闭结构,在上部轴承60的下部面形成与气缸50上的连通路58相应的耦合通路66。上部轴承60与气缸50结合后,连通路58和耦合通路66结合,形成圆形的断面结构。
在旁通口57和连通路58相互交叉的部位,设置电磁阀500。电磁阀500连通或封闭旁通口57和连通路58。
电磁阀500与压缩机的电动部导电连结,按电动部的电信号联动,进行工作,可以连通或封闭旁通口57和连通路58。对电磁阀500的具体结构和动作,在后面将参照图7a至图9b进行详细说明。
设定旁通口57的位置时,可以按想要的压缩容量,设定在可以得到压缩容量的位置,即,与吸入孔51隔着比如100°~200°角的位置。
具备上述结构的旋转式压缩机,在各压缩模式的动作如下。
图5a到图5c为图1的旋转式压缩机中,最大功率模式下压缩过程的顺序说明图。该模式中,压缩机在电磁阀500封闭旁通口57的状态下进行压缩。滚环80在旋转轴40的旋转下,在压缩腔200内部,按逆时针方向公转,其外圆周面一直接触在压缩腔200的内壁。
从而,通过吸入管7(参照图1)以及连结管52流进的气体,只通过吸入孔51流进压缩腔200中。
滚环80经过隔离片90后直到经过吸入孔51之前,因吸入孔51处于开放状态,因此不会发生压缩。而滚环80经过吸入孔51后,压缩腔200会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因此这时才开始气体的压缩。
滚环80旋转到一定位置,使气体的压力到达一定压力以上时,排出阀110被开放,让压缩气体通过排出孔61排出。这时,通过吸入孔51,向滚环80经过的空间中,流进气体。
滚环80靠近隔离片90时,大部分气体会通过排出孔61向外排出。而滚环80重新经过隔离片90后经过吸入孔51,重复压缩过程。
这里,最大功率模式中,压缩的角度为从吸入孔51到排出孔61的角度。
图6a到图6c为,可以得到小容量压缩容量的次功率模式中,压缩过程顺序说明图。次功率模式中,电动部只需输出较小的功率,满足小容量压缩作业即可。因此,电机的功率按容量发生变化,而电磁阀500按电动部的功率变化,进行工作,使旁通口57和连通路58连通。
从而,在次功率模式中,不仅通过吸入孔51流进气体,还通过旁通口57流进气体。
首先,如图6a,6b所示,滚环80按逆时针方向公转,经过隔离片90,经过旁通口57之前,吸入孔51和旁通口57都处于开放的状态。因此,在滚环80的推进下被推向排出孔61一侧的气体,一部分会通过旁通口57流进连通路58中,不会发生压缩现象。
然后,滚环80经过旁通口57后,压缩腔200处于完全封闭状态,压缩机开始压缩气体。即,次功率压缩中,压缩只发生在从旁通口57到排出口61的角度内。
滚环80推进到一定位置,气体压力达到一定压力以上时,排出阀110会开放,使压缩气体通过排出孔61向外排出。这时,向滚环80滚过的部位到隔离片90之间的空间中,通过吸入孔51和旁通口57,继续流进气体。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中,在最大功率模式下,旁通口57被封闭,压缩发生在吸入孔51到排出孔61之间的角度内,可以得到较大的压缩容量。而次功率模式下,旁通口57被开放,压缩发生在旁通口57到排出孔61之间的角度内,可以得到较小的压缩容量。
实施例中,在最大功率模式下,滚环80经过吸入孔51进行压缩时,在旁通口57的出口和电磁阀500之间,会形成压缩死角。压缩死角中,气体被膨胀,会导致降低压缩效率。
因此,电磁阀500尽可能地靠近压缩腔200的内壁设置为宜。最好是,让电磁阀500的主体连结在压缩腔200的内壁,根本上消除空间为宜。
实施例的说明中,旁通口57和吸入孔51相互连接。但,这并不是必要的结构。
还有,实施例的说明中,在气缸50的上部面,形成连通吸入孔51和旁通口57的连通路58。但,该连通路58也可以形成在气缸50的下部面。这时,在下部轴承的上部面形成与之相应的耦合通路为宜。
另外,图7a到图7b是用于开放或封闭旁通口57的电磁阀第1实施例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电磁阀510由主体511、导流槽512、插杆513组成。圆柱形主体511设在连通路58和旁通口57交叉的部位,可以上下移动。导流槽512具备“”形形状,形成在主体511内部,连结连通路58和旁通口57。插杆513设在主体511的上端,与电动部导电连结,做升降动作。
电磁阀510的主体511被下部的压缩弹簧514,弹性支撑。
如图7a所示,最大功率模式中,电磁阀510在压缩弹簧514的作用下位于上侧时,其主体511可以封闭连通路58和旁通口57。另外,如图7b所示,次功率模式中,存在电信号时,插杆513和主体511下降,使导流槽512对准旁通口57和连通路58,处于开放状态。
从次功率模式转换到最大功率模式时,电信号被切断,主体511和插杆513被压缩弹簧514的弹力作用下重新上升,导流槽512和旁通口57相互错开,从而封闭旁通口57。
图8a到图8b为电磁阀的第2实施例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电磁阀520具备主体521和导流槽522。主体521设在旁通口57的领域,并可以向两个方向做来回旋转。导流槽522具有“一”字形形状,形成在主体521中。
在最大功率模式下,如图8a所示,电磁阀520的导流槽522和旁通口57相互错开,使旁通口57被电磁阀520的主体521封闭。
在次功率模式下,如图8b所示,接通电信号之后,电磁阀520的主体521旋转90°,让导流槽522对准旁通口57,使连通路58,导流槽522,旁通口57相互连通,可以流通气体。
图9a和图9b为电磁阀530的又一实施例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电磁阀530的主体531可以向两个方向或一个方向旋转,开放或封闭旁通口57。这里,导流槽532具备“”形形状,连通旁通口57和连通路58。
图9a为最大功率模式下电磁阀的状态。图9b为次功率模式下的电磁阀状态。
图10和图11是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前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实施例中,气缸50的吸入孔56与吸入管7直接连结,流通气体。但本实施例中,通过另设的吸入充气腔300吸入气体后,再通过气缸50的吸入孔56吸入气体。
更详细地说,在下部轴承70的下部,固定充气腔300。上方开放的充气腔300具有容器形形状,并与吸入管7连通,吸入气体。从而,通过吸入管7供应的气体,首先储存在充气腔300中。
在气缸50上,靠近隔离片90设置吸入孔56。该吸入孔56通过吸入通路76与充气腔300连通。吸入通路76贯穿下部轴承70形成。
还有,与前面的使用例相似,在气缸50上,与吸入孔56隔着一定角度的位置,形成旁通口57。该旁通口57通过连通路58与吸入孔56连通。在旁通口57的入口侧,设置电磁阀500。电磁阀500可以连通或封闭旁通口57和连通路58。对该电磁阀500的结构与作用,请参照前面的说明。
该实施例中,旋转式压缩机通过吸入管7吸入气体,1次性储存在充气腔300中。然后,通过下部轴承70的吸入通路76向吸入孔56供应气体,使气体流进压缩腔200,进行压缩。
该实施例与前面的实施例相比,不同的是向压缩部供应气体时通过充气腔300进行供应。而最大功率模式和次功率模式中的压缩过程与前面的另外,该实施例中,旋转式压缩机通过下部轴承70的吸入通路76连通充气腔300和吸入孔56。但也可以在下部轴承70以及充气腔300的外部,通过另设的吸入管,连通吸入孔56和充气腔300。
图13、图14、图15为图10到图11中的旋转式压缩机变形例示意图。该实施例中,也在旋转式压缩机下部轴承70的下侧,固定用于暂时储存气体的充气腔300。但气缸50的侧壁,不设置吸入孔。而在下部轴承70上形成吸入通路77,与充气腔300直接连通。从而,使储存在充气腔300中的气体,不必通过侧壁直接供应到压缩腔200中。
这里,吸入通路77形成在靠近隔离片90的部位。另外,与前面的各实施例相同,以隔离片90为中心,在吸入通路77的对面,形成与上部轴承60连通的1个排出孔61。
另外,与下部轴承70的吸入通路77隔着一定角度的位置上,形成旁通口78。旁通口78与充气腔300直接连通。在下部轴承70的下部,设置电磁阀550。电磁阀550按压缩模式,有所选择地开闭旁通口78。
该实施例中,旋转式压缩机在最大功率模式下,让电磁阀550封闭旁通口78后,使气体进入充气腔300中。之后通过吸入通路77向压缩腔200供应气体,进行压缩。在次功率模式下,让电磁阀550开放旁通口78,通过吸入通路77以及旁通口78流通气体,进行压缩。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有机壳(1)、电动部、压缩部组成,在机壳(1)的一侧,设置有吸入气体的吸入管(7),机壳(1)的上部设置有排出压缩流体的排出管(9)和向电动部供应外部电源的接线端子(4);由定子(20)、转子(30)、旋转轴(40)组成的电动部位于机壳(1)内的上部;由气缸(50)、滚环(80)、上部轴承(60)以及下部轴承(70)组成的压缩部位于电动部内的下方;旋转轴(40)在电的作用下旋转;气缸(50)的内部形成具备一定容积的压缩腔(200);吸入孔(51)与压缩腔(200)连通,通过吸入孔(51)向压缩腔(200)内部流进气体;其特征在于,旁通口(57)形成在与吸入孔(51)隔着一定间距的位置上;排出孔(61)排出从压缩腔(200)压缩的气体;滚环(80)偏心结合在旋转轴(40)上,在压缩腔(200)的内部作偏心旋转,顺着压缩腔(200)的内壁作滚动,与压缩腔(200)的内壁一起划分用于吸入和压缩的空间;隔离片(90)设在吸入孔(51)和排出孔(61)之间,与滚环(80)保持弹性接触,把压缩腔(200)划分成吸入空间和排出空间;上部轴承(60)及下部轴承(70)设在气缸(50)的上下部,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旋转轴(40),分别封闭气缸压缩腔(200)的上部和下部;开闭单元按压缩模式,有所选择地开放或关闭旁通口(57),通过开放或封闭旁通口(57)在压缩腔(200)内形成容积不同的压缩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闭单元是,与电连结并与电机联动,开放或封闭旁通口(57)的电磁阀(5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入孔(51)和旁通口(57)形成在气缸(50)的侧壁,与压缩腔(200)连通,并在气缸(50)的侧壁形成连通路(58),可以连通吸入孔(51)和旁通口(5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路(58)形成在气缸(50)的上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上部轴承(60)的下部面上,形成与连通路(58)耦合的耦合通路(6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路(58)形成在气缸(50)的下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下部轴承(70)的上部面上,形成与连通路(58)耦合的耦合通路(66)。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闭单元电磁阀(500),设在旁通口(57)和连通路(58)的交叉部位,与电机导电连结并与之联动,连通或封闭旁通口(57)和连通路(5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500)的主体向上下直线运动,连通或封闭旁通口(57)和连通路(58)。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500)的主体下方设置弹性部件(514),弹性支撑电磁阀。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500)的主体按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中的一种旋转,连通或封闭旁通口(57)和连通路(58)。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500)的主体形状是圆柱形或多角柱形中的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500)的主体内形成导流槽(512),导流槽(512)的一端与旁通口(57)连通,另一端与连通路(58)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槽(512)按“一”字形形状形成在电磁阀(500)的主体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槽(512)按“”形形状形成在电磁阀(500)的主体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入孔(51)和排出孔(61)以隔离片(90)为中心,且靠近隔离片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旋转式压缩机还具备充气腔(300)和吸入通路(76),充气腔(300)与外部气体源连结,用于暂存气体,吸入通路(76)连通充气腔(300)和吸入孔(56),把储存在充气腔(300)中的气体,向吸入孔(56)导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旋转式压缩机还具备连通充气腔(300)和旁通口(57)的连通路(58)。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腔(300)设在下部轴承(70)的下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入通路(76)贯穿下部轴承(70)与吸入孔(56)连通。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入通路(76)可以是吸入管,吸入管设在下部轴承(70)的外部,连结充气腔(300)的一侧和吸入孔(56)。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路(58)贯穿下部轴承(70),与旁通口(57)连结为特征的旋转式压缩机。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通路(58)可以是旁通管,旁通管设在下部轴承(70)的外部,连结充气腔(300)的一侧和旁通口(57)为特征的旋转式压缩机。
全文摘要
旋转式压缩机,有机壳、电动部、压缩部。电动部位于机壳内的上部;气缸、滚环、上部轴承、下部轴承组成的压缩部位于电动部内的下方;气缸的内部形成具备一定容积的压缩腔;吸入孔与压缩腔连通;旁通口形成在与吸入孔隔着一定间距的位置上;排出孔排出从压缩腔压缩的气体;滚环偏心结合在旋转轴上,顺着压缩腔的内壁作滚动,与压缩腔的内壁一起划分用于吸入和压缩的空间;隔离片设在吸入孔和排出孔之间,与滚环保持弹性接触,把压缩腔划分成吸入空间和排出空间;开闭单元按压缩模式,有所选择地开放或关闭旁通口。本发明可以通过一个压缩机得到双重压缩容量,通过最小限度地改变传统压缩机的部件,提供与运转条件相应的适当压缩容量,实现双重压缩容量,从而可以节省电力。
文档编号F04C18/356GK1611781SQ20031010679
公开日2005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30日
发明者盧铁基, 金宗奉, 朴京俊, 張昌镛, 裵志英, 高英煥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