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管式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2021-10-27 01:59: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专利名称:一种管式抽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油田抽油机井的管式抽油泵。
现有技术中的抽油泵的种类很多,不论是常规的或特殊的,短冲程的还是长冲程的,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采用长泵筒、短活塞相配合进行工作的,目前我国通用的SYB型管式抽油泵的泵筒长度为3.2-4.6m,泵筒一般是由150mm的22-24个缸套组装起来的,其活塞的长度一般为0.8-1.2m。现有的长冲程深井泵的泵筒长度为7-8m,其活塞一般为0.8-1.2m。由于活塞短,泵筒长,活塞在泵筒内上下运动时,活塞始终只和部分缸套紧密配合,活塞的端面要经过每一个缸套接口处,时间长了,易松动,往往造成乱缸套事故的发生,遇到这种情况,只有进行检泵,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使原油开采增加成本。现有的国内抽油泵的泵筒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上面所述的由长度为150mm的许多缸套组装而成;一种是由厚壁管子直接加工而成的整泵筒。由于整泵筒较长,大量的深孔加工和热处理工艺需要高精度的专用设备和特殊的热处理工艺,从而增加了加工和热处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使成本大大提高,而且非专业厂不能加工,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原油开采中的成本。
众所周知,在同样精度上,零件的外圆加工要比零件的内孔加工容易达到的多,短泵筒加工要比长泵筒加工容易。但过短的泵筒虽加工容易,却带来了组装精度困难。所以取适当长度的泵筒,增长活塞的长度是很容易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考虑上述抽油泵的缺点,在不影响泵效和不增加零部件的情况下,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设计了一种短泵筒、长活塞管式抽油泵,从而简化了加工和热处理及组装工艺,降低了成本。



图1为管式抽油泵的结构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如
图1所示的管式抽油泵,是由护帽1、泵筒接箍22、工作筒7、上泵筒8、进油孔9、下泵筒13和泵筒接箍14构成的泵工作筒和上游动凡尔罩2、上游动凡尔3、上游动凡尔座4、上游动凡尔接头5、活塞6、下游动凡尔罩10、下游动凡尔11和下游动凡尔接头12构成的活塞体及固定凡尔罩接头15、辅助凡尔球16、固定凡尔球17、固定凡尔座18、固定凡尔座接头19、防砂管20和防砂帽21组成。护帽1连接泵筒接箍22,工作筒7的上端与泵筒接箍22连接,下端与下泵筒13连接,其内套装上泵筒8。上泵筒8及下泵筒13内装有活塞6,活塞6的上端依次连接上游动凡尔座接头5、上游动凡尔座4和上游动凡尔罩2,上游动凡尔罩2和上游动凡尔座4之间装有上游动凡尔3,其下端连接下游动凡尔罩10,下游动凡尔座接头12,下游动凡尔罩内装有下游动凡尔11。下泵筒13的下端依次连接泵筒接箍14、固定凡尔罩接头15、固定凡尔座18、固定凡尔座接头19、防砂管20和防砂帽21。固定凡尔罩接头15和固定凡尔座18之间装有固定凡尔球17及辅助凡尔球16。本实用新型抽油泵的工作原理和现有的普通抽油泵一样。该抽油泵的上泵筒8的长度为0.8-1.2m,活塞的长度为3.2-7m,一般情况下活塞的长度以4m为宜,长冲程的活塞可以更长些。该抽油泵的上泵筒8可以是5-8个150mm的缸套组装而成,也可以是整体式泵筒结构。在工作时,主要靠上泵筒8与活塞6配合密封,所以在下部与上泵筒8连接的下泵筒13的材料,加工精度、公差和热处理工艺要求都不高,按一般加工精度即可满足要求。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加工和热处理的工艺,降低了加工成本。在生产中,由于抽油泵的活塞6始终与上泵筒8配合,即使是缸套式泵筒也不会造成乱套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对于气油比较高的油井,为了消除气体的影响,防止气锁现象的发生,在泵筒8的圆周上均布了2-8个进油孔9,进油孔9的位置在活塞6居上死点时,距活塞6下端50mm处。当活塞下端上行到进油孔9以上时,泵筒外部的液体通过进油孔9进入泵筒内,与泵内的气体交换,泵内的气体通过进油孔排出泵筒,并进入油套环形空间,增加了泵筒内的充满系数,克服了气体的影响。当活塞下行时,活塞堵住了进油孔9,使泵筒内液体压力增加,并靠压力打开下部游动凡尔进入活塞筒内,同时液体被抽出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如下1、本实用新型,将泵筒的内孔密封面加工长度缩短而将活塞外圆长度增加,从而大大的简化了加工和热处理工艺,降低了成本,同时又保持着与普通抽油泵泵筒与活塞相同的配合面,即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在泵筒上设计了进油孔,可以防止气体的影响,起到了防气泵的作用。
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始终与泵筒密封,克服了抽油泵的泵筒乱套事故的发生。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抽油机井的管式抽油泵,是由护帽1、泵筒接箍22、工作筒7、泵筒8、下泵筒13和泵筒接箍14构成的泵工作筒和上游动凡尔罩2、上游动凡尔3、上游动凡尔座4、上游动凡尔接头5、活塞6、下游动凡尔罩10、下游动凡尔11和下游动凡尔接头12构成的活塞体及固定凡尔罩接头15、辅助凡尔球16、固定凡尔球17、固定凡尔座18、固定凡尔座接头19,防砂管20和防砂帽21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上泵筒8的长度为0.8-1.2mB所述的活塞6的长度为3.2-7mC在所述的泵筒8的圆周上均布2-8个进油孔9,位置在活塞6居上死点时,活塞下端50mm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抽油机井的抽油泵,它采用了短泵筒、长柱塞结构,从而大大简化了加工和热处理工艺,克服了现有抽油泵加工难度大,易乱套的缺点,大大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在泵筒上设计了进油孔结构,从而克服了气油比高的油井中气体的影响,实现了有气时可以排气,有油可以排油。其它结构和现有的抽油泵完全一样,具有设计合理,加工简单,成本低,寿命长等特点。
文档编号F04B47/00GK2048906SQ8920480
公开日1989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1989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1989年4月26日
发明者武光生, 张春清 申请人:武光生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