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废石与尾砂混合料浆制备与泵送充填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3:5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充填 制备 采矿 矿山 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矿山充填采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石与尾砂混合料浆制备与泵送充填装置。


背景技术:

2.充填采矿法因具有提高资源回收率,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安全可靠的优点受到广泛认同。从环境保护及开采安全的角度,充填采矿法代表了国内外矿山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地下矿山充填采矿技术与工艺经历了从干式充填到水力充填,从低浓度分级尾砂胶结充填向全尾砂高浓度胶结充填,膏体、似膏体,以及废石

全尾砂高浓度管输充填技术等过渡。尤其是利用全尾砂充填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工业应用,部分矿山尾矿利用率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纵观当前矿山井下充填技术,尾砂与废石依然是矿山充填骨料的主要来源。以分层充填法开采的矿山为例,利用尾砂进行胶结充填的工艺和技术已比较成熟,但目前针对矿山废石与全尾砂的充填工艺技术仍然是分而用之,因而绝大多数矿山未能有效利用废石与全尾砂进行充填。
3.实际上,利用废石充填空区的工艺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早期直接将废石作为充填体在工作平台边采边充,或者直接将废石放入采空区。随后,为了提高废石充填体的强度以方便回采相邻矿体,又在废石充填料中添加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发明了废石胶结充填技术。该技术已在国内外地下矿山得到广泛应用,但主要用于采场回采完毕后一次性充填采空区。废石胶结充填最大的优点在于水泥用量节省,充填体强度相对较高,充填料含水量少,干凝后收缩变形量小,常用于形成高强度充填体作为人工矿柱,为下一步矿房开采提供较好的安全保障。
4.从工艺的角度,废石胶结充填多采取废石与料浆分流输送、在井下通过浆料自淋废石的方式进行混合。自淋混合方式不需要庞大的机械搅拌系统,因此制备能力大。废石料通过自重输送或矿用卡车等机械输送,避免了管道输送粗集料工艺对集料级配要求高和易堵管的缺点,但传统充填工艺技术使用的尾砂自溜管路充填系统,其铺设管路复杂,管路利用率低,劳动量大,费用高。而且由于运输工具的限制,如皮带运输时块石的尺寸一般要求在300mm以内。同时,对于

25mm以内的块石应严格控制,研究表明细颗粒太多,会使料浆不能很好地渗透到块石的空隙之中,造成对交界砂浆的贫化,不能实现对块石集料的良好的包裹,导致块石尾砂充填体强度差和分布不均。同时,块石和砂浆只有在理想的状态下混合均匀,才能够形成效果最好的胶结充填体。理想情况下,废石胶结充填体的强度最终可到达2

4mpa,甚至更高。
5.近年来随着充填工业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可以输送高浓度的柱塞泵实现了国产化,使设备投资大大降低。因此,在因充填高差较小、输送距离较远而无法实现自流输送的矿山,需要高浓度充填的矿山和需要提高接顶充填率的矿山,膏体或似膏体泵送充填开始受到重视。泵压输送充填是基于高浓度固液混合物的流变特性及其在管道内的特有流动状态,并在泵送混凝土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充填方式。膏体泵送充填可获得高密度的
高质量充填体,在井下无需脱水,由于采用加压输送,充填不受倍线的限制。但是,泵送充填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所制备的充填料流变特性和在管道流动及静止时的稳定性。尤其是采用废石 尾砂混合料浆进行泵送充填时,由于混合充填料的级配不像混凝土集料级配那样严格,其泵送性能要低于混凝土。研究和解决简单、可靠、实用的高浓度充填料输送技术,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运行中可能产生的堵管、长距离泵送零件磨损问题,是充填管道输送技术和工艺的发展方向之一。
6.同时,在大部分采用充填法开采的矿山,若仅采用废石尾砂混合料浆泵送充填,由于泵送能力、废石供给受限一般难以取代已有充填系统进行大规模采场充填。在国内一些矿山,如河北峪耳金矿设计了适应井下环境的自动化连续泵送充填成套技术装备,进行了残矿资源开采试验,但由于胶结材料水泥采用井下入料,造成运输效率低、与井下充填系统充填能力不匹配,设备利用率低,粉尘控制困难等难题。由于泵送充填装备,尤其是移动式泵送充填装备的主要优点是体积小,灵活移动,充填迅速、管路铺设简单,线路短,管道阻力小,能耗小等,在开采赋存围岩破碎、分支复合的小矿脉及分散的矿体,人工矿柱、构底、浇面充填时具有明显优势。因此,移动泵送可作为已建有充填系统的矿山在充填工艺方面的有益补充。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石与尾砂混合料浆制备与泵送充填装置,该装置可充分利用井下废石进行胶结充填,能使废石不出坑,大幅度减少废石运输提升成本,提高废石综合利用率,并结合已有全尾砂胶结充填系统,实现尾砂料浆 废石(破碎后)的混合高浓度料浆泵送充填,具有充填效率较高、不需要泌水、强度高、成本低的特点。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废石与尾砂混合料浆制备与泵送充填装置,包括料浆制备系统、废石破碎系统、搅拌系统和泵送充填系统;
10.所述料浆制备系统设置于地表,所述废石破碎系统、搅拌系统和泵送充填系统均设置于井下,所述料浆制备系统通过自溜充填管道与所述搅拌系统的进料端对接,所述废石破碎系统的出料端与所述搅拌系统的进料端对接,所述泵送充填系统与所述搅拌系统的混合料出口对接;
11.其中,所述料浆制备系统用于制备全尾砂胶结料浆,所述废石破碎系统用于对井下废石进行破碎。
12.具体的,所述料浆制备系统包括尾砂池、渣浆泵、深锥浓密机、带造浆管与造浆喷嘴的卧式砂池、搅拌机构和水泥仓;
13.所述尾砂池、渣浆泵、深锥浓密机、卧式砂池和搅拌机构通过管路顺次连接,所述水泥仓通过水泥给料机构与所述搅拌机构的进料端对接,所述搅拌机构的出料端与所述自溜充填管道对接。
14.具体的,所述水泥给料机构包括顺次连接的电液闸门、双管螺旋给料机及第一螺旋电子秤。
15.具体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顺次连接的双轴搅拌机、高速活化搅拌机和充填料斗,所述第一螺旋电子秤和卧式砂池均与所述双轴搅拌机对接,所述充填料斗与所述自溜充填
管道对接。
16.具体的,所述充填料斗设置于充填小井中,所述自溜充填管道设置于充填管道井中。
17.具体的,所述卧式砂池通过放砂管与所述搅拌机构对接,所述放砂管上设有尾砂进料斗,所述尾砂进料斗上连接有调浓水路。
18.具体的,所述深锥浓密机的溢流口通过管道与回水池连接。
19.具体的,所述废石破碎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废石储料仓、第一振动给料机、1号皮带、颚式破碎机、2号皮带、振动筛、5号皮带、废石细料仓、第二振动给料机和6号皮带;
20.所述6号皮带与搅拌系统的出料端对接,所述振动筛的粗料出口通过3号皮带连接至复合破碎机,所述复合破碎机的出料口通过4号皮带连接至所述2号皮带。
21.具体的,所述搅拌系统包括连续搅拌机,所述6号皮带与所述连续搅拌机的进料口对接,所述自溜充填管道通过螺旋输送给料机与所述连续搅拌机的进料口对接,所述进料口上还设有水箱。
22.具体的,所述泵送充填系统包括工业充填泵和泵送管道,所述泵送管道通过所述工业充填泵与所述连续搅拌机的出料口对接。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井下废石破碎与原有充填系统制备的料浆进行混合,实现骨料的多级匹配,无需在井下添加水泥;通过泵送的方式进行充填,其浓度和强度可以达到较高水平(膏体、似膏体),在保证混合充填强度满足围岩与矿体稳定性要求的同时,最大化程度利用了井下废石,避免了废石的地表排放和堆存。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石与尾砂混合料浆制备与泵送充填装置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废石破碎系统的平面投影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废石破碎工艺流程图;
2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的尾砂胶结料浆制备工艺流程图;
29.其中:1、尾砂池;2、尾砂;3、渣浆泵;4、陶瓷钢管;5、深锥浓密机;6、水池;7、输送管道;8、卧式砂池;9、造浆管;10、压气造浆喷嘴;11、砂浆;12、电动夹管阀;13、放砂管;14、尾砂进料斗;15、调浓水路;16、水泥仓;17、水泥;18、电液闸门;19、双管螺旋给料机;20、第一螺旋电子秤;21、双轴搅拌机;22、高速活化搅拌机;23、充填料斗;24、充填小井;25、充填管道井;26、自溜充填管道;27、废石;28、废石储料仓;29、第一振动给料机;30、1号皮带;31、颚式破碎机;32、2号皮带;33、振动筛;34、3号皮带;35、复合破碎机;36、4号皮带;37、5号皮带;38、废石细料仓;39、废石细料;40、第二振动给料机;41、6号皮带;42、控制阀;43、螺旋输送给料机;44、第二螺旋电子秤;45、水箱;46、连续搅拌机;47、工业充填泵;48、泵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3.参见图1,一种废石与尾砂混合料浆制备与泵送充填装置,包括料浆制备系统、废石破碎系统、搅拌系统和泵送充填系统,料浆制备系统设置于地表,料浆制备系统用于制备全尾砂胶结料浆,废石破碎系统、搅拌系统和泵送充填系统均设置于井下,废石破碎系统用于对井下废石进行破碎,料浆制备系统通过自溜充填管道26与搅拌系统的进料端对接,废石破碎系统的出料端与搅拌系统的进料端对接,泵送充填系统与搅拌系统的混合料出口对接。
34.本实施例中,料浆制备系统制备的全尾砂胶结料浆在自重作用下经自溜充填管道26输送至搅拌系统中,经废石破碎系统破碎后的废石骨料同样进入搅拌系统中,且两者经过搅拌系统拌合均匀后,通过泵送充填系统泵送至采场等区域进行充填,实现了骨料的多级匹配,且无需在井下添加水泥,通过泵送的方式进行充填,其浓度和强度可以达到较高水平(膏体、似膏体),在保证混合充填强度满足围岩与矿体稳定性要求的同时,最大化程度利用了井下废石,避免了废石的地表排放和堆存。
35.参见图1,具体的,料浆制备系统包括尾砂池1、渣浆泵3、深锥浓密机5、带造浆管9与压气造浆喷嘴10的卧式砂池8、搅拌机构和水泥仓16,尾砂池1、渣浆泵3、深锥浓密机5、卧式砂池8和搅拌机构通过管路顺次连接,水泥仓16通过水泥给料机构与搅拌机构的进料端对接,搅拌机构的出料端与自溜充填管道26对接,水泥给料机构包括顺次连接的电液闸门18、双管螺旋给料机19及第一螺旋电子秤20,搅拌机构包括顺次连接的双轴搅拌机21、高速活化搅拌机22和充填料斗23,第一螺旋电子秤20和卧式砂池8均与双轴搅拌机21对接,充填料斗23与自溜充填管道26对接,充填料斗23设置于充填小井24中,自溜充填管道26设置于充填管道井25中,卧式砂池8通过放砂管13与搅拌机构对接,放砂管13上设有尾砂进料斗14,尾砂进料斗14上连接有调浓水路15,深锥浓密机5的溢流口通过管道与回水池6连接。
36.本实施例中,地表尾砂池1中的尾砂2通过渣浆泵3加压经陶瓷钢管4输送至充填站的深锥浓密机5中,深锥浓密机5在添加有机絮凝剂后的底流通过输送管道7自流至充填站的卧式砂池8中存储。浓密机溢流固含量小于500ppm,通过管道自流回水池6进行进一步澄
清后循环使用。卧式砂池8底部设置若干排造浆管9,每排压气造浆管9上每隔约1m安装1个压气造浆喷嘴10,利用卧式砂池8中压气造浆管9阀门压气并通过压气造浆喷嘴10对池中尾砂进行压气制造砂浆。待池中全尾砂整体造浆均匀后,打开池底的电动夹管阀12经过放砂管13进行放砂,放砂流量由电磁流量计检测,电动夹管阀12调节,高浓度全尾砂浆放至尾砂进料斗14,并利用调浓水路15进行调浓,由γ射线浓度计检测。
37.水泥仓16中的水泥经底部的电液闸门18、双管螺旋给料机19及第一螺旋电子秤20向搅拌机供给水泥,水泥给料量由第一螺旋电子秤20计量,改变双管螺旋给料机19转速即可对水泥给料量进行调节,以满足充填料浆配比要求。高浓度全尾砂浆11及水泥17通过各自的给料线连续供给搅拌机,搅拌先后采用包括双轴搅拌机21和高速活化搅拌机22两段连续搅拌,从而制备成呈结构流性态的充填料浆,并通过下料管下料至充填小井24上的充填料斗23中,然后通过充填管道井25中的自溜充填管道26自流输送至井下。
38.参见图1和图2,在一些可能实施的方案中,废石破碎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废石储料仓28、第一振动给料机29、1号皮带30、颚式破碎机31、2号皮带32、振动筛33、5号皮带37、废石细料仓38、第二振动给料机40和6号皮带41,6号皮带41与搅拌系统的出料端对接,振动筛33的粗料出口通过3号皮带34连接至复合破碎机35,复合破碎机35的出料口通过4号皮带36连接至2号皮带32。
39.本实施例中,井下采掘产生的废石27运送至废石储料仓28(粗料)进行废石储存和缓冲,废石储料仓28中的废石27经第一振动给料机29下放至1号皮带30,颚式破碎机31位于1号皮带30下方,接受号皮带来料,破碎后的碎石卸至2号皮带32上;振动筛33位于2号皮带32下,接受2号皮带32来料,破碎后的碎石筛上卸至3号皮带34上,运至复合破碎机35继续破碎;筛下碎石卸至5号皮带37上,运至细料仓。复合破碎机35位于3号皮带34下,接受3号皮带34来料,破碎后的碎石由4号皮带36倒运至2号皮带32上,再次通过振动筛33进行筛分和转运,形成破碎系统的两级闭路循环,保障破碎后的废石粒径不大于20mm。
40.参见图1,在一些可能实施的方案中,搅拌系统包括连续搅拌机46,6号皮带41与连续搅拌机46的进料口对接,自溜充填管道26通过螺旋输送给料机43与连续搅拌机46的进料口对接,进料口上还设有水箱45,泵送充填系统包括工业充填泵47和泵送管道48,泵送管道48通过工业充填泵47与连续搅拌机46的出料口对接。
41.本实施例中,废石细料仓38中的废石细料39经第二振动给料机40和6号皮带41运送至连续搅拌机46,地表制备的充填料浆通过自溜充填管道26底部的控制阀42送至螺旋输送给料机43,再经第二螺旋电子秤44按浓度配比量输送至连续搅拌机46,同时根据浓度利用水箱45加水调节,尾砂水泥料浆与废石在连续搅拌机46搅拌均匀后,下放至下面的工业充填泵47中,然后废石尾砂胶结充填料浆经泵送管道48泵送至采场等区域进行充填。其中,连续搅拌机46可以采用混凝土搅拌机等机构。
42.参见图3和图4,利用上述实施例充填装置进行废石与尾砂混合料浆制备与泵送充填的工艺,针对上述类别需要充填的区域,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采矿方法,结合采场结构参数,以及底部结构布置形式、凿岩和出矿设备等条件,借助数值模拟或现场测试的方法,综合确定充填体所需的无侧限单轴抗压强度;根据所需单轴抗压强度,通过室内充填材料强度配比实验获得混合充填材料的最佳配比,为尾砂料浆制备、废石量计量及料浆搅拌、浓度控制提供依据。配比方案可采用正交实验等方法设计,选取4

5组料浆浓度。
43.井下废石破碎系统及搅拌泵送充填系统根据矿山生产现状和井巷布置情况,选择满足泵送服务水平距离与高程合理,废石转运方便、破碎场地通风条件良好合适的场地进行建设。其中,废石储料仓28(粗料)主要用于废石储存和缓冲,其容积根据井下废石混合充填需求量及破碎系统能力设计,可以利用矿山原有工程如天井等进行修建。储料仓废石通过颚式破碎机31初碎后,满足粒径要求的废石直接运输至废石细料仓38存储,筛分后大于所需粒径的废石运至复合破碎机35继续破碎,破碎后的碎石再次通过振动筛33进行筛分和转运,形成破碎系统的两级闭路循环。
44.地表充填站砂池中的尾砂通过渣浆泵3加压输送至高效深锥浓密机5,高效深锥浓密机5底流通过输送管自流至充填站的卧式砂池8中存储并进行压气造浆,整体造浆均匀后,向搅拌机供给高浓度全尾砂浆;水泥仓16中水泥经给料机及螺旋电子秤计量后输送至搅拌机与砂浆混合搅拌,初步搅拌后,进入高速活化搅拌机22进行高速搅拌,制备后充填料浆放入充填料斗23中,然后通过充填管道自流输送至井下。
45.破碎后的废石细料经皮带运送至搅拌机,地表制备的充填料浆通过底部控制阀42按浓度配比量输送至搅拌机,同时根据浓度需要加水调节。工业充填泵47位于搅拌机下面,接受搅拌机搅拌好的混合充填料,泵送至采场等区域进行充填。充填工作操作流程包括:检查准备

管道充水(润滑管道)

灰浆推水(排出管道中的水、进一步润滑管路)

混合料浆推灰浆

充填作业

灰浆推混合料浆(完成充填作用后)

水推灰浆(管道清洗)

结束。
46.本实用新型通过构建井下废石破碎系统,并与矿山已有全尾砂胶结充填系统提供充填料浆进行搅拌混合,最后实现固定或移动式泵送充填的综合工艺系统,并保证废石与尾砂料浆高浓度混合充填料浆的强度满足特殊充填对象要求,取代原有普通混凝土充填,实现矿山安全高效开采,同时大幅度减少矿山废料向地表排放的运输与提升成本、避免废石堆放产生的环境负效应。
47.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48.a、确定特殊区域,如人工底柱、顶柱或矿柱,或采场用于铲运机行走的分层充填体浇面所需强度:根据矿山工程地质条件和采矿方法,结合采场结构参数,以及底部结构布置形式、凿岩和出矿设备等条件,借助数值模拟或现场测试的方法,综合确定充填体所需的单轴抗压强度,本案例取6mpa。
49.b、废石与尾砂混合充填材料配比:混合充填材料骨料为破碎后的废石与尾砂,废石粒径一般不大于20mm,尾砂为全尾砂,胶结材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他材料为水。通过设计4种材料的多因素配比实验方案,开展室内试验,利用充填体料浆流动特性、泌水率、充填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作为充填料浆的性能指标,其中抗压强度测定3天、7天、14天和28天,以7天抗压强度达到所需强度的80%为标准。通过实验获得混合充填材料的最佳配比。
50.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选取因素a混合料浆浓度分别为75%、77%、79%、81%、83%;因素b灰砂比为1:4、1:5、1:6、1:7;因素c废石与尾砂比为2:8、3:7、4:6、5:5、6:4、7:3、8:2;泵送剂d,选择为0%、0.5%、1.0%、2.0%。采用4因素7水平的正交试验,利用充填体料浆流动特性、泌水率、充填体抗压强度作为混合料浆的性能指标,其中抗压强度测定3天、7天、14天和28天,通过上述室内试验获得最佳的材料配比。
51.c、废石转运、存储与破碎:将井下采掘产生的废石运送至储料仓(粗料)进行储存和缓冲,避免因废石运输跟不上而影响破碎设备运转,或者因破碎设备故障对废石运输产
生影响,储料仓容积根据井下废石混合充填需求量及破碎系统能力进行设计。
52.建立废石破碎系统,储料仓废石经溜槽下放至1号皮带30,颚式破碎机31位于接受1号皮带30来料,破碎后的碎石卸至2号皮带32上;振动筛33位于2号皮带32下,接受2号皮带32来料,破碎后的碎石筛上卸至3号皮带34上,运至复合破碎机35继续破碎;筛下碎石卸至5号皮带37上,运至细料仓。复合破碎机35位于3号皮带34下,接受3号皮带34来料,破碎后的碎石由4号皮带36倒运至2号皮带32,与振动筛33一起构成破碎系统的闭路循环。
53.d、尾砂料浆制备与输送:地表尾砂池1中的尾砂通过渣浆泵3加压输送至充填站的高效深锥浓密机5中,高效深锥浓密机5底流通过输送管自流至充填站的卧式砂池8中存储;卧式砂池8中压气造浆管9阀门压气并通过喷嘴对池中尾砂进行压气造浆,待池中全尾砂整体造浆均匀后,打开池底的电动夹管阀12向搅拌机供给高浓度全尾砂浆;水泥仓16中水泥经给料机及螺旋电子秤计量后输送至搅拌机与砂浆混合搅拌,初步搅拌后,进入高速活化搅拌机22进行高速搅拌,从而制备成呈结构流性态的充填料浆,并通过下料管下料至充填小井24上的充填料斗23中,然后通过充填管道自流输送至井下。
54.e、终端废石与尾砂混合充填料浆搅拌泵送充填:破碎后的废石细料经6号皮带41运送至搅拌机,地表制备的充填料浆通过底部控制阀42按浓度配比量输送至搅拌机,同时根据浓度需要加水调节。工业充填泵47位于搅拌机下面,接受搅拌机搅拌好的混合充填料,泵送至采场等区域进行充填。
55.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开采围岩破碎,分支复合的小矿脉及分散的矿体时进行采空区充填、构筑高强度人工顶底柱和间柱、充填接顶、分层充填法开采采场浇面以及其他对充填体强度要求较高的区域进行充填,在矿山原有充填系统不能满足充填需要的情况下,如充填备线过大,自流输送有困难的情况下可作为有益的补充,当采用移动式工业泵进行泵送充填时,其充填方式更加灵活、简单、高效,可有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降低生产成本,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56.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57.同时,上述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58.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也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例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