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加长型凹印辊筒电镀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7-02 21:0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凹版 电镀 装置 印刷 凹印
一种加长型凹印辊筒电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凹版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长型凹印辊筒电镀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使用的凹印辊筒的加工过程中涉及表面镀镍、表面镀铜以及表面镀铬的工序,中国发明专利cn208279711u公开了一种空心凹印滚筒的电镀装置,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导电杆与导电头的接触面传递电流,在导电杆带动导电头旋转时,也采用该接触面产生的摩擦力传递力矩,使导电杆的整体使用率低,并且导电杆与导电头之间存在相互打滑的现象,使导电杆与导电头的接触面容易磨损并产生间隙,即影响电流传递效果,又影响力矩传递的效果;中国发明专利cn210529094u、cn210529093u、cn210314539u、cn210314538u均公开了导电杆和导电头之间采用键连接以传递转动力矩的加长型凹印辊筒电镀装置,但这四种方案的部件多、结构复杂,使得电流传递路径的电阻大,能耗高,并且,由于凹印辊筒转动时所需的力矩较大,键需要很高的强度,导致键的选材范围小,成本高,长期使用时,键及键槽也容易出现磨损,产生间隙,在启动和停止时,会产生较大的撞击,也会影响电流的传递效果;并且,上述方式在凹印辊筒的长度发生变化时,需要对整个导电头进行更换,操作不便,成本高。

亟需一种导电杆使用率高、电流传递路径和力矩传递路径分开、导电杆和导电头的锁紧程度好,能够避免导电杆和导电头相对转动且能够方便地适应凹印辊筒长度变化的加长型凹印辊筒电镀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导电杆使用率高、电流传递路径和力矩传递路径分开、导电杆和导电头的锁紧程度好,能够避免导电杆和导电头相对转动且能够方便地适应凹印辊筒长度变化的加长型凹印辊筒电镀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加长型凹印辊筒电镀装置,包括:

导电杆,所述导电杆为空心铜杆;

止动圈,所述止动圈螺纹连接在所述导电杆的右端部,所述止动圈包括第一止动圈和第二止动圈,所述第一止动圈位于所述第二止动圈的右侧;

导电头,所述导电头包括圆柱部和圆盘部,所述圆盘部位于所述圆柱部的右侧并与所述圆柱部一体成型,所述圆柱部插入所述导电杆的右端部并与所述导电杆螺纹连接,所述圆盘部位于所述第一止动圈的右侧;

加长头,所述加长头位于所述圆盘部的右侧,所述加长头的右端面设有连接头;

绝缘密封套,所述绝缘密封套包括套设在所述导电杆、所述止动圈、所述圆盘部外壁上的第一绝缘密封套和套设在所述加长头外壁上的第二绝缘密封套;

所述第一止动圈与所述导电杆通过左旋螺纹相连接,所述第二止动圈与所述导电杆通过右旋螺纹相连接,所述圆柱部与所述导电杆通过补芯相连接,所述补芯的内外螺纹均为右旋螺纹;

所述导电杆、所述止动圈、所述导电头、所述加长头、所述补芯、所述连接头的轴心线相重合;

所述加长头上设有多个贯穿所述圆盘部的第一螺丝,所述第一螺丝沿所述加长头的轴心线环形均布,所述第一螺丝与所述第一止动圈上的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将所述加长头锁紧在所述导电头上;

所述第一止动圈上设有多个第二螺丝,所述第二螺丝位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外侧并沿所述第一止动圈的轴心线环形均布,所述第二螺丝与所述第二止动圈上的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一止动圈锁紧在所述第二止动圈上;

所述连接头的中心设有第三螺丝,所述第三螺丝与所述加长头中部的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将所述连接头锁紧在所述加长头上,所述第三螺丝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安装第四螺丝的通孔,所述第四螺丝贯穿所述第三螺丝和所述加长头与所述导电头的右端面的中心螺纹孔螺纹连接,将所述第三螺丝锁紧在所述导电头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止动圈、所述第二止动圈、所述第一绝缘密封套之间设置有第一外挡圈,所述第一外挡圈的左右端面抵紧在所述第一止动圈、所述第一绝缘密封套和所述第二止动圈的右端面上,以防止这三者在轴向方向上产生相互滑动,所述第一外挡圈由三段结构相同的主体部分组成。

优选地,所述加长头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绝缘密封套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围成的空间用于容纳第二外挡圈,所述加长头的右端面设有第五螺丝,所述第五螺丝拧入所述加长头的右端面并穿过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五螺丝向外抵紧所述第二外挡圈使所述第二外挡圈同时卡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以防止所述第二绝缘密封套在所述加长头上左右滑动,所述第二外挡圈由多段结构相同的主体部分组成。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外挡圈的内壁上设置有圆弧槽,所述圆弧槽与所述第五螺丝的螺杆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导电杆右端部的外壁上还设有内挡圈,所述内挡圈位于所述第一止动圈和所述第二止动圈之间,所述内挡圈的左右端面抵紧在所述第一止动圈、所述导电杆和所述第二止动圈的右端面上,以防止这三者在轴向方向上产生相对滑动,所述内挡圈由两段结构相同的主体部分组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均为通孔。

优选地,所述导电杆内设置有用于隔断其内部空腔的堵头,所述堵头位于所述圆柱部的左侧,所述堵头与所述导电杆的内壁紧配合。

优选地,所述导电杆的外表面套设有沿所述导电杆轴向延伸的第三绝缘密封套,所述第三绝缘密封套位于所述第二止动圈的左侧,所述第三绝缘密封套的右端部插入所述第一绝缘密封套和所述导电杆之间,所述第三绝缘密封套和所述第一绝缘密封套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加长头和所述圆盘部之间设置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嵌设在位于所述加长头的左端面和所述圆盘部的右端面的沉头孔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密封套的右端面、所述导电头的右端面和所述第二绝缘密封套的左端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防止电镀液与所述导电头相接触;所述加长头的右端面和所述第二绝缘密封套的右端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抵紧在凹印辊筒上,用于防止电镀液与所述加长头相接触。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加长型凹印辊筒电镀装置,包括:导电杆、两个止动圈、导电头、加长头和绝缘密封套,通过使第一止动圈位于第二止动圈和导电头的圆盘部之间,使第一、第二止动圈与导电杆分别通过左、右旋螺纹连接,使导电头的圆柱部与导电杆通过内外螺纹均为右旋螺纹的补芯连接,能够将导电头和止动圈分别拧紧在导电杆上;通过在加长头上设置多个贯穿圆盘部的第一螺丝、在第一止动圈上设置多个第二螺丝,能够通过第一螺丝与第一止动圈螺纹连接将加长头锁紧在导电头上、能够通过第二螺丝与第二止动圈的螺纹连接将第一止动圈锁紧在第二止动圈上,使得导电杆和导电头的锁紧程度好,能够避免导电杆和导电头相对转动;通过设置加长头,能够方便地适应凹印辊筒长度变化,该装置导电杆的使用率高,电流传递路径和力矩传递路径分开,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导电杆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导电头的右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加长头的左视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第一绝缘密封套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第二绝缘密封套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第一外挡圈的右视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第二外挡圈的右视示意图。

图9是图1中内挡圈的右视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第一止动圈的右视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第二止动圈的右视示意图。

图12是图1中补芯的右视示意图。

其中:10.导电杆;11.堵头;21.第一止动圈;211.第一螺纹孔;212.沉头孔;22.第二止动圈;221.第二螺纹孔;30.导电头;31.圆柱部;311.补芯;32.圆盘部;321.中心螺纹孔;33.定位套沉头孔;40.加长头;41.连接头;411.铜瓦;412.铜瓦定位柱;413.第三螺丝;414.通孔;42.第一凹槽;43.螺丝孔;44.定位套沉头孔;45.第三螺纹孔;51.第一绝缘密封套;52.第二绝缘密封套;521.第二凹槽;53.第三绝缘密封套;54.o型密封圈;55.第一密封圈;56.第二密封圈;61.第一外挡圈;62.第二外挡圈;621.圆弧槽;63.内挡圈;70.定位套;80.凹印辊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描述的左右方向是指图1中的左右方向。

如图1-1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加长型凹印辊筒电镀装置,包括:导电杆10、止动圈、导电头30、加长头40、绝缘密封套,其中,导电杆10为空心铜杆;止动圈螺纹连接在导电杆10的右端部,止动圈包括第一止动圈21和第二止动圈22,第一止动圈21位于第二止动圈22的右侧;导电头30包括圆柱部31和圆盘部32,圆盘部32位于圆柱部31的右侧并与圆柱部31一体成型,圆柱部31插入导电杆10的右端部并与导电杆10螺纹连接,圆盘部32位于第一止动圈21的右侧;加长头40位于圆盘部32的右侧,加长头40的右端面设有连接头41;连接头41用于连接凹印辊筒80,连接头41包括用于抵紧凹印辊筒80的铜瓦411、位于铜瓦411中部的铜瓦定位柱412,连接头41的中心设有第三螺丝413,第三螺丝413与加长头40中部的第三螺纹孔45螺纹连接将连接头41锁紧在加长头40上,第三螺丝413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安装第四螺丝(图中未示出)的通孔414,第四螺丝贯穿第三螺丝413和加长头40后与导电头30的右端面的中心螺纹孔321螺纹连接,将第三螺丝413锁紧在导电头30上,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1.第三螺丝和第四螺丝互相旋紧,能够起到防止螺丝松动的效果,2.拆卸加长头时,无需松开第三螺丝,使连接头能够保持在加长头上不掉落,方便拆卸;绝缘密封套包括套设在导电杆10、止动圈、圆盘部32外壁上的第一绝缘密封套51和套设在加长头40外壁上的第二绝缘密封套5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止动圈21与导电杆10通过左旋螺纹相连接,第二止动圈22与导电杆10通过右旋螺纹相连接,圆柱部31与导电杆10通过补芯311相螺纹连接,补芯311为内外丝补芯,补芯311的内外螺纹均为右旋螺纹,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1.使第二止动圈、第一止动圈、导电头依次通过右旋、左旋、右旋螺纹连接在导电杆上,导电头、止动圈、导电杆之间不容易产生相对转动,锁紧效果好,2.能够通过补芯调整导电头圆柱部的尺寸,便于对废旧导电头进行重新利用;导电杆10、止动圈、导电头30、加长头40、补芯311、连接头41的轴心线相重合;加长头40上设有多个贯穿圆盘部32的第一螺丝(图中未示出),第一螺丝沿加长头40的轴心线环形均布,第一螺丝与第一止动圈21上的第一螺纹孔211螺纹连接将加长头40锁紧在导电头30上,第一止动圈21上设有多个第二螺丝(图中未示出),第二螺丝设置在第一止动圈21上的沉头孔212内,第二螺丝位于第一螺纹孔211的外侧并沿第一止动圈21的轴心线环形均布,第二螺丝与第二止动圈22上的第二螺纹孔221螺纹连接将第一止动圈21锁紧在第二止动圈22上,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能够在轴向方向上将加长头、导电头、止动圈、导电杆相互拉紧,防止导电头与导电杆在轴向方向上产生相对移动,使导电头和导电杆的锁紧效果更好。

第一止动圈21、第二止动圈22、第一绝缘密封套51之间设置有第一外挡圈61,第一外挡圈61的左右端面抵紧在第一止动圈21、第一绝缘密封套51和第二止动圈22的右端面上,以防止这三者在轴向方向上产生相互滑动,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安装,第一外挡圈61由三段结构相同的主体部分组成。

加长头40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凹槽42,第二绝缘密封套52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42相对应的第二凹槽521,第一凹槽42和第二凹槽521围成的空间用于容纳第二外挡圈62,加长头40的右端面设有第五螺丝(图中未示出),第五螺丝位于加长头40右端面的螺丝孔43中,第五螺丝拧入该螺丝孔并轴向贯穿第一凹槽42,使得第五螺丝能够向外抵紧第二外挡圈62使第二外挡圈62同时卡在第一凹槽42和第二凹槽521内,以防止第二绝缘密封套52在加长头40上左右滑动,在本实例中,第二外挡圈62由四段结构相同的主体部分组成,第二外挡圈62的内壁上设置有圆弧槽621,圆弧槽621与第五螺丝的螺杆相匹配,起到定位作用。

导电杆10右端部的外壁上还设有内挡圈63,内挡圈63位于第一止动圈21和第二止动圈22之间,内挡圈63的左右端面抵紧在第一止动圈21、导电杆10和第二止动圈22的右端面上,以防止这三者在轴向方向上产生相对滑动,内挡圈63由两段结构相同的主体部分组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纹孔211和第二螺纹孔221均为通孔,这样既可以在安装时起到锁紧孔的作用,也可以在拆卸时起到顶丝孔的作用。

导电杆10内设置有用于隔断其内部空腔的堵头11,堵头11位于圆柱部31的左侧,堵头11与导电杆10的内壁紧配合,所述紧配合是指堵头11的外径大于导电杆10内孔的孔径0.005-0.015mm。。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杆10的外表面套设有沿导电杆10轴向延伸的第三绝缘密封套53,第三绝缘密封套53位于第二止动圈22的左侧,第三绝缘密封套53的右端部插入第一绝缘密封套51和导电杆10之间,第三绝缘密封套53和第一绝缘密封套51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54,o型密封圈54用于防止电镀液与导电杆10相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安装加长头40,加长头40和圆盘部32之间设置有定位套70,定位套70嵌设在位于加长头40的左端面和圆盘部32的右端面的定位套沉头孔44、33内,在安装加长头40之前,先将定位套70嵌入定位套沉头孔33内,再将加长头40上的定位套沉头孔44与定位套70相对齐,并将其套在定位套70上,此时,加长头40能够很好的支撑在加长头40的右端面上,再将第一螺丝从定位套70中穿过并拧入第一螺纹孔211内,即可完成加长头40的安装。

为更好地密封,防止电镀液与导电头30、加长头40相接触,第一绝缘密封套51的右端面、导电头30的右端面和第二绝缘密封套52的左端面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55,第一密封圈55用于防止电镀液与导电头相接触,加长头40的右端面和第二绝缘密封套52的右端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56,第二密封圈56抵紧在凹印辊筒80上,用于防止电镀液与加长头40相接触。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加长型凹印辊筒电镀装置,通过使第一止动圈位于第二止动圈和导电头的圆盘部之间,使第一、第二止动圈与导电杆分别通过左、右旋螺纹连接,使导电头的圆柱部与导电杆通过内外螺纹均为右旋螺纹的补芯连接,能够将导电头和止动圈分别拧紧在导电杆上;通过在加长头上设置多个贯穿圆盘部的第一螺丝、在第一止动圈上设置多个第二螺丝,能够通过第一螺丝与第一止动圈螺纹连接将加长头锁紧在导电头上、能够通过第二螺丝与第二止动圈的螺纹连接将第一止动圈锁紧在第二止动圈上,使得导电杆和导电头的锁紧程度好,能够避免导电杆和导电头相对转动;通过设置加长头,能够方便地适应凹印辊筒长度变化,该装置导电杆的使用率高,电流传递路径和力矩传递路径分开,安全性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