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立式臭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2021-07-13 15:3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臭氧发生器
一种立式臭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发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臭氧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是一种带有鱼腥气味的淡蓝色气体。自然界中的臭氧常见于大气中的臭氧层,是由大气中氧气吸收了太阳的波长小于185nm紫外线后生成的,臭氧层可吸收太阳光中对人体有害的短波光线,防止地面上的生物遭受紫外线的伤害。臭氧有强氧化性,可在较低温度下发生氧化反应,如能将银氧化成过氧化银、将硫化铅氧化成硫酸铅等等。有当水存在时,臭氧是一种强力漂白剂。因为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臭氧不仅被用作漂白剂、皮毛脱臭剂,臭氧还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消毒杀菌剂,其消毒杀菌作用十分明显。

工业上产生臭氧的方法主要有紫外照射法、电解法、放射化学法和介质阻挡放电法。紫外照射法是利用紫外线照射干燥的氧气,使一部分氧分子被激活离解成氧原子,进而形成臭氧。紫外照射法不适合于大量生产臭氧,只适合于少量、低浓度要求的各种试验。放射化学法是利用各种放射源核辐射离解氧分子生成臭氧,该方法因采用放射源其成本高、安全性差,只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不适合于工业大量生产。介质阻挡放电法也称无声放电法,通过交变高压电场在气体中产生电晕,电晕中的自由高能电子离解氧气分子,经碰撞聚合为臭氧分子,介质阻挡放电法具有能耗相对较低、单机臭氧产量大等优点,因此传统工业上合成臭氧大多采用此法,但介质阻挡放电法存在工业设施较大且笨重,结构相对复杂等缺点。电解法主要通过采用低压直流电对水进行电解,使水在阳极-溶液界面上发生氧化反应产生臭氧。该臭氧制备装置由电解质溶液和阴阳两极构成。臭氧在阳极析出,该方法生产设备小且轻便,结构简单,因此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但是由于生产设备结构相对较小,因而对臭氧发生器的冷却能力提出了较大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立式臭氧发生器,使用本实用新型后,能够稳定、高效地合成臭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立式臭氧发生器,包括立式设置的筒体,所述筒体的上下两端均开口,筒体的上端口通过上法兰固定连接进气筒,筒体的下端口通过下法兰固定连接出气筒,所述出气筒的底端固定设置底座,所述进气筒的侧壁开设进气口,出气筒的侧壁开设出气口,筒体靠近下端口的侧壁设置介质进口管,筒体靠近上端口的侧壁设置介质出口管;所述上法兰上开设若干个上固定孔,下法兰上开设若干个下固定孔,所述上固定孔和下固定孔位置相对应,电解筒的上端通过上固定孔与上法兰固定连接,且电解筒上端的外壁与上法兰的下端面呈封闭密封结构,电解筒的下端通过下固定孔与下法兰固定连接,且电解筒下端的外壁与下法兰的上端面呈封闭密封结构;每个电解筒内通过绝缘固定件固定设置电极棒,所述电极棒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导电压条,进气筒的侧壁开设压条固定口,所述导电压条通过压条固定口伸出筒体并与外部电源相接;筒体的外壁固定设置温度仪。

进一步地,所述上法兰的底端通过连接柱设置上辅助板,所述上辅助板上开设若干个用于电解筒通过的辅助孔,所述上辅助板用于辅助固定电解筒。

进一步地,所述下法兰的顶端通过连接柱设置下辅助板,所述下辅助板上开设若干个用于电解筒通过的辅助孔,所述下辅助板用于辅助固定电解筒。

进一步地,所述介质出口管伸入筒体的一端与上法兰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介质进口管靠近上法兰的侧壁开设若干个介质口,以使得换热介质(比如冷却水)尽可能增大与电解筒接触的面积,起到更好的降温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固定件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筒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视镜。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筒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由金属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筒的外壁固定设置若干个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氧气从进气口进入本实用新型,通过电解筒时,被固定在电解筒内且通电的电极棒电解,由此产生臭氧,臭氧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最终从出气口排出;由于电解筒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法兰及下法兰呈封闭密封结构,因此筒体和电解筒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冷却介质(比如冷却水)从介质进口管进入最终从介质出口管排出筒体,由于冷却介质尽可能的与电解筒增大了接触面积,使得电解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冷却介质带走,保证能够稳定、高效地合成臭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图1在a-a向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解筒、电极棒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图1在b处的放大图。

其中:1、进气筒;101、进气口;102、压条固定口;2、上法兰;3、筒体;301、介质出口管;3011、介质口;302、介质进口管;4、下法兰;5、底座;6、出气筒;601、出气口;7、接地端子;8、连接柱;9、下辅助板;10、电解筒;1001、绝缘固定件;11、上辅助板;12、电极棒;13、导电压条;14、视镜;15、把手;16、温度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的一种立式臭氧发生器,包括立式设置的筒体3,筒体3的上下两端均开口,筒体3的上端口通过上法兰2固定连接进气筒1,筒体3的下端口通过下法兰4固定连接出气筒6,出气筒6的底端固定设置底座5,进气筒1的侧壁开设进气口101,出气筒6的侧壁开设出气口601,筒体3靠近下端口的侧壁设置介质进口管302,筒体3靠近上端口的侧壁设置介质出口管301,介质出口管301伸入筒体3的一端与上法兰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介质进口管302靠近上法兰2的侧壁开设若干个介质口3011,以使得冷却水尽可能增大与电解筒10接触的面积,起到更好的降温效果;上法兰2上开设四个上固定孔,下法兰4上开设四个下固定孔,上固定孔和下固定孔位置相对应,电解筒10的上端通过上固定孔与上法兰2固定连接,且电解筒10上端的外壁与上法兰2的下端面呈封闭密封结构,电解筒10的下端通过下固定孔与下法兰4固定连接,且电解筒10下端的外壁与下法兰4的上端面呈封闭密封结构;每个电解筒10内设置两个聚四氟乙烯志成的绝缘固定件1001,以此来把电极棒12固定设置在电解筒10内,电极棒1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导电压条13,进气筒1的侧壁开设压条固定口102,导电压条13通过压条固定口102伸出筒体3并与外部电源相接;筒体3的外壁固定设置温度仪16,以随时监控筒体3内的温度;上法兰2的底端通过连接柱8设置上辅助板11,上辅助板11上开设若干个用于电解筒10通过的辅助孔,上辅助板11用于辅助固定电解筒10;下法兰4的顶端通过连接柱8设置下辅助板9,下辅助板9上开设若干个用于电解筒10通过的辅助孔,下辅助板9用于辅助固定电解筒10;进气筒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视镜14;出气筒6的侧壁上固定设置由金属制成的接地端子7;进气筒1的外壁固定设置若干个把手15。

使用本实用新型后,氧气从进气口101进入,通过电解筒10时,被固定在电解筒10内且通电的电极棒12电解,由此产生臭氧,臭氧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最终从出气口601排出;由于电解筒10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法兰2及下法兰4呈封闭密封结构,因此筒体3和电解筒10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冷却水从介质进口管302进入最终从介质出口管301排出筒体3,由于冷却介质尽可能的与电解筒10增大了接触面积,使得电解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被冷却介质带走,保证能够稳定、高效地合成臭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