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手表模拟配戴机的制作方法

2021-04-30 13:1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配戴 钟表 手表 模拟 申请
一种手表模拟配戴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钟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表模拟配戴机。



背景技术:

手表装配完成后,需要检测人手配戴时的走时准确性,现有检测设备是将手表放入一个恒定半径的旋转装置中,以恒转速转动一定时间,再对手表进行检测。但是,现有技术的检测设备不能模仿人手臂的动作,使得测试的数据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表模拟配戴机,可模拟人手的动作情况,以使后续手表的测试数据更加接近实际佩戴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

一种手表模拟配戴机,包括机架、电机组件、链条、工件架组件和手臂动作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左下方;所述手臂动作组件安装于所述机架的中部;所述电机组件与所述手臂动作组件之间通过所述链条连接;所述工件架组件安装于所述手臂动作组件上,所述工件架组件包括工件架定位板,所述工件架定位板固定在所述手臂动作组件上;所述电机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手臂动作组件模拟手臂动作,以带动所述工件架组件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第一链轮和电机挡圈;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底板上;所述第一链轮安装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挡圈固定于所述输出轴的端部以对所述第一链轮进行轴向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件架组件由第一轴承端盖、第一轴承、轴承定位圈、工件架前轴、轴定位支架、工件架、工件架定位板和工件架后轴组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件架前轴连接于所述工件架的前端板上,所述工件架前轴靠近所述工件架的一端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件架的所述前端板上;

一所述轴定位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工件架定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轴定位支架的另一端内设置有一所述轴承定位圈,所述轴承定位圈内设置有一所述第一轴承;所述工件架前轴与该第一轴承连接,并由该第一轴承支撑;

该第一轴承通过一所述第一轴承端盖进行轴向固定;该第一轴承端盖和该轴承定位圈固定安装于该轴定位支架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件架后轴连接于所述工件架的后端板上,所述工件架后轴靠近所述工件架的一端也设置有法兰,该法兰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件架的所述后端板上;

另一所述轴定位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工件架定位板远离所述工件架前轴的一端固定连接,该轴定位支架的另一端内安装有另一所述轴承定位圈,该轴承定位圈内设置有另一所述第一轴承;所述工件架后轴与该第一轴承连接,并由该第一轴承支撑;

该第一轴承通过另一所述第一轴承端盖进行轴向固定;该第一轴承端盖和该轴承定位圈固定安装于该轴定位支架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两所述轴定位支架均通过螺钉安装于所述工件架定位板上;所述工件架前轴、所述工件架和所述工件架后轴构成一体,且可相对于所述工件架定位板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手臂动作组件由第一传动轴、定位销、垫块、第一齿轮、转盘键、转盘挡圈、第二传动轴、后六边接头、下连杆、上连杆、丝杆定位套、丝杆挡圈、丝杆键、往复丝杆、往复丝杆螺母、前六边接头、第二轴承端盖、第二轴承、第一轴承挡圈、第三传动轴、第一万向联轴器、第一软轴、第二万向联轴器、第二软轴、第三万向联轴器、第二轴承挡圈、第三轴承端盖、第三轴承、转盘、第四传动轴、轴键、第二齿轮、齿轮挡圈、固定板、定位座、第四轴承、定位座端盖、第三轴承挡圈、链轮键、轴挡圈、第二链轮、第五轴承以及转销组成。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动轴由两所述第四轴承支撑,两所述第四轴承安装于所述定位座内,两所述第四轴承的内圈由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台肩及所述第三轴承挡圈限位;两所述第四轴承的外圈由所述定位座端盖及所述定位座上的凸台限位;所述定位座端盖和所述定位座均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机架上;

所述第二链轮安装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左端,所述第二链轮由所述链轮键实现径向固定,所述第二链轮通过所述轴挡圈实现轴向固定;

所述转盘安装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中部,所述转盘通过所述转盘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实现径向固定,所述转盘通过所述转盘挡圈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实现轴向固定;

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六个呈中心对称的固定孔,每个所述固定孔内均安装有一所述第三轴承,每个所述第三轴承均连接有一所述第四传动轴,所述第三轴承支撑所述第四传动轴;所述第三轴承的内圈通过所述第四传动轴上的台肩及所述第二轴承挡圈限位,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通过所述固定孔上的凸台及所述第三轴承端盖限位;所述第三轴承端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所述转盘上;所述第二齿轮安装于所述第四传动轴的左端,所述第二齿轮由所述轴键实现径向固定,所述第二齿轮由所述齿轮挡圈实现轴向固定;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的内侧啮合连接;

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夹设有所述垫块,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垫块通过所述定位销定位于所述固定板,且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上;

所述第四传动轴远离所述第二齿轮的一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三万向联轴器、所述第二软轴、所述第二万向联轴器、所述第一软轴及所述第一万向联轴器,所述第一万向联轴器连接至所述工件架组件;所述第一传动轴远离所述第二链轮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六边接头的一侧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远离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后六边接头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三传动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往复丝杆靠近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一端安装有三个所述第二轴承,且所述第二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三传动轴远离第二传动轴一端的轴承孔内;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由所述往复丝杆上的台肩及所述第一轴承挡圈固定,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由所述轴承孔内的凸台及所述第二轴承端盖固定;所述第二轴承端盖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三传动轴上;

所述往复丝杆远离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一端安装在所述丝杆定位套的孔内,并由所述丝杆键实现径向固定,由所述丝杆挡圈实现轴向固定;所述丝杆定位套固定于所述机架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往复丝杆螺母安装于所述往复丝杆上,所述往复丝杆螺母与所述前六边接头固定连接;所述前六边接头的六边分别与六个所述上连杆的一端相接;六个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一所述下连杆的一端相接;六个所述下连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后六边接头相接;所述前六边接头与所述上连杆的连接、所述上连杆与所述下连杆的连接、所述下连杆与所述后六边接头的连接均通过所述第五轴承及所述转销实现活动连接。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出一种手表模拟配戴机,包括机架、电机组件、链条、工件架组件和手臂动作组件;电机组件与手臂动作组件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工件架组件安装于手臂动作组件上。电机组件用于驱动手臂动作组件模拟手臂动作,以带动工件架组件运动。

使用中,可将手表安装于工件架组件上,启动电机组件,由电机组件驱动手臂动作组件模拟手臂动作,手臂动作组件可带动工件架组件进行模拟手臂动作,进而带动手表进行模拟手臂动作。从而在后续对手表的测试中,使获得的数据更加接近实际情况,使得测试数据更加可靠、更具参考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一种手表模拟佩戴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s1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s2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s3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中s4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s5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s6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中a-a方向上的手表模拟佩戴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中s7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1中b-b方向上的手表模拟佩戴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电机组件;200-工件架组件;300-手臂动作组件;

1-机架;2-电机;3-第一链轮;4-电机挡圈;5-链条;6-第一传动轴;7-定位销;8-垫块;9-第一齿轮;10-转盘键;11-转盘挡圈;12-第二传动轴;13-后六边接头;14-下连杆;15-第一轴承端盖;16-第一轴承;17-轴承定位圈;18-工件架前轴;19-轴定位支架;20-工件架;21-上连杆;22-工件架定位板;23-工件架后轴;24-丝杆定位套;25-丝杆挡圈;26-丝杆键;27-往复丝杆;28-往复丝杆螺母;29-前六边接头;30-第二轴承端盖;31-第二轴承;32-第一轴承挡圈;33-第三传动轴;34-第一万向联轴器;35-第一软轴;36-第二万向联轴器;37-第二软轴;38-第三万向联轴器;39-第二轴承挡圈;40-第三轴承端盖;41-第三轴承;42-转盘;43-第四传动轴;44-轴键;45-第二齿轮;46-齿轮挡圈;47-固定板;48-定位座;49-第四轴承;50-定位座端盖;51-第三轴承挡圈;52-链轮键;53-轴挡圈;54-第二链轮;55-第五轴承;56-转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手表模拟佩戴机,用于提供模拟人手臂的动作,为手表提供模拟佩戴情况,以便在后续对手表的测试中,使测得的数据更加接近实际佩戴情况。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手表模拟佩戴机包括机架1、电机组件100、链条5、工件架组件200和手臂动作组件300。其中,电机组件100安装于机架1的左下方,手臂动作组件300安装于机架1的中部,电机组件100与手臂动作组件300之间通过链条5传动连接。工件架组件200安装于手臂动作组件300上。

使用中,可将手表安装于工件架组件200上。电机组件100用于驱动手臂动作组件300进行模拟手臂动作,再由手臂动作组件300带动工件架组件200及待测试的手表进行模拟手臂动作。从而,在手表的后续测试中,可使获得的测试数据更加接近手表实际佩戴情况下的数据,提高测试数据的可靠性,使其更具有参考价值,进而有利于手表质量的改进。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电机组件100包括电机2、第一链轮3和电机挡圈4。电机2可通过螺钉安装于机架1的底板上。第一链轮3安装于电机2的输出轴上,电机2用于带动第一链轮3转动。在输出轴远离电机2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挡圈4,从而通过电机挡圈4对第一链轮3进行轴向固定。电机挡圈4与输出轴之间可通过焊接、螺钉连接等方式实现固定连接。

再结合图3至图10所示,手臂动作组件300包括第一传动轴6、定位销7、垫块8、第一齿轮9、转盘键10、转盘挡圈11、第二传动轴12、后六边接头13、下连杆14、上连杆21、丝杆定位套24、丝杆挡圈25、丝杆键26、往复丝杆27、往复丝杆螺母28、前六边接头29、第二轴承端盖30、第二轴承31、第一轴承挡圈32、第三传动轴33、第一万向联轴器34、第一软轴35、第二万向联轴器36、第二软轴37、第三万向联轴器38、第二轴承挡圈39、第三轴承端盖40、第三轴承41、转盘42、第四传动轴43、轴键44、第二齿轮45、齿轮挡圈46、固定板47、定位座48、第四轴承49、定位座端盖50、第三轴承挡圈51、链轮键52、轴挡圈53、第二链轮54、第五轴承55以及转销56。

结合图1、图3和图4所示,固定板47通过螺钉固定于机架1的中部,第一传动轴6转动安装于固定板47上。具体的,固定板47上固定设置有一定位座48,第一传动轴6穿过定位座48设置。第一传动轴6和定位座48之间设置有两第四轴承49,以实现将第一传动轴6转动安装于定位座48中,使第一传动轴6可相对于固定板47顺利转动。第四轴承49的内圈分别由第一传动轴6上的台肩及第三轴承挡圈51进行轴向限位,第四轴承49的外圈分别由定位座端盖50及定位座48上的凸台限位,避免第四轴承49发生轴向移动。定位座端盖50和定位座48用螺钉固定连接于固定板47上。

第一传动轴6的左端套设安装有第二链轮54。第二链轮54由链轮键52实现径向固定,并用轴挡圈53实现轴向固定,轴挡圈5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第一传动轴6的左端面上,由此将第二链轮54固定安装于第一传动轴6上。第二链轮54与第一链轮3通过链条5传动连接。

第一传动轴6上还安装有转盘42,转盘42设置于固定板47远离第二链轮54的一侧。转盘42通过转盘键10在第一传动轴6上实现径向固定,转盘42通过转盘挡圈11在第一传动轴6上实现轴向固定。

结合图3、图5以及图8至图10所示,转盘42上设置有六个呈中心对称的固定孔,每一固定孔内都安装有一第三轴承41。每一第三轴承41都连接有一第四传动轴43,第四传动轴43并由第三轴承41进行支撑,从而实现将第四传动轴43转动安装于转盘42上。第三轴承41的内圈通过第四传动轴43上的台肩及第二轴承挡圈39限位,第三轴承41的外圈通过转盘42上固定孔的凸台及第三轴承端盖40限位,以避免第三轴承41发生轴向移动。第三轴承端盖40通过螺钉固定于转盘42上。

第四传动轴43靠近固定板4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45。第二齿轮45由轴键44实现径向固定,第二齿轮45由齿轮挡圈46实现轴向固定,齿轮挡圈46通过螺钉固定于第四传动轴43上。

固定板47靠近转盘4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9,第一齿轮9沿着固定板47的周向环绕设置。具体的,第一齿轮9通过垫块8调整至合适位置后,可先通过两个定位销7实现定位,随后再通过螺钉将第一齿轮9和垫块8固定于固定板47上,即垫块8夹设于固定板47和第一齿轮9之间。第一齿轮9为内齿轮,六组第二齿轮45均与第一齿轮9的内侧啮合连接。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第四传动轴43远离第二齿轮45的一端依次连接有第三万向联轴器38、第二软轴37、第二万向联轴器36、第一软轴35及第一万向联轴器34,第一万向联轴器34再连接至工件架组件200。

如图1、图3和图6所示,第一传动轴6远离第二链轮54的一端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12和第三传动轴33,第二传动轴12连接于第一传动轴6和第三传动轴33之间。第一传动轴6、第二传动轴12和第三传动轴33同轴设置。后六边接头13固定连接于第二传动轴12和第三传动轴33的连接处,后六边接头13与第二传动轴12同轴设置。第一传动轴6与第二传动轴12之间通过螺钉实现固定连接;后六边接头13通过螺钉与第二传动轴12和第三传动轴33固定连接。

往复丝杆27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三传动轴33远离第二传动轴12的一端,往复丝杆27与第三传动轴33同轴设置。具体的,往复丝杆27的左端并列安装有三个第二轴承31,第二轴承31的内圈由往复丝杆27上的台肩及第一轴承挡圈32限位,避免第二轴承31与往复丝杆27脱离。同时,三个第二轴承31安装于第三传动轴33远离第二传动轴12一端的轴承孔内。第二轴承31的外圈由轴承孔内的凸台及第二轴承端盖30限位,避免第二轴承31与第三传动轴33脱离。第二轴承端盖30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三传动轴33上。

往复丝杆27的另一端连接有丝杆定位套24,并由丝杆键26实现径向固定。往复丝杆27与丝杆定位套24之间通过丝杆挡圈25实现轴向固定。丝杆挡圈25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丝杆定位套24上。丝杆定位套24通过螺钉固定于机架1远离电机组件100的一侧。

往复丝杆27的中部套设安装有往复丝杆螺母28,往复丝杆螺母28通过螺钉与前六边接头29固定连接。从而,前六边接头29可以跟随往复丝杆螺母28沿着往复丝杆27移动。前六边接头29与往复丝杆27同轴设置。

再结合图7和图9所示,前六边接头29的六边均连接有一个上连杆21,即六个结构相同的上连杆21环绕前六边接头29的周向均匀分布。后六边接头13的六边均连接有一个下连杆14,即六个结构相同的下连杆14环绕后六边接头13的周向均匀分布。上连杆21远离前六边接头29的一端与一下连杆14远离后六边接头13的一端连接,上连杆21与下连杆14一一对应设置。前六边接头29与上连杆21的连接、上连杆21与下连杆14的连接、下连杆14与后六边接头13的连接均通过第五轴承55及转销56实现活动连接。

六组结构相同的工件架组件200分别安装于一上连杆21上,以下对工件架组件200进行择一介绍。

如图1和图7所示,工件架组件200由第一轴承端盖15、第一轴承16、轴承定位圈17、工件架前轴18、轴定位支架19、工件架20、工件架定位板22和工件架后轴23组成。

工件架前轴18定位于工件架20的前端板上。具体的,工件架前轴18的一端设置有一法兰,该法兰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工件架20的前端板上。工件架前轴18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万向联轴器34。

工件架后轴23定位于工件架20的后端板上。具体的,工件架后轴23的一端设置有一法兰,该法兰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工件架20的后端板上。

工件架前轴18和工件架后轴23分别由一轴定位支架19进行支撑。两轴定位支架19的另一端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工件架定位板22上,工件架定位板2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上连杆21上。

轴定位支架19靠近工件架前轴1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轴承定位圈17,第一轴承16安装于轴承定位圈17内。工件架前轴18从第一轴承16中穿过,第一轴承16设置于工件架前轴18和轴承定位圈17之间,以使工件架前轴18可相对于轴承定位圈17转动,即使工件架前轴18可相对于轴定位支架19转动。第一轴承16通过第一轴承端盖15进行轴向固定;第一轴承端盖15、轴承定位圈17通过螺钉固定于轴定位支架19上。

工件架后轴23与另一轴定位支架19的安装方式与工件架前轴18与轴定位支架19的安装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工件架后轴23与轴定位支架19之间转动安装。工件架前轴18、工件架20、工件架后轴23构成一体,可转动安装于两轴定位支架19上。

实施例中,手表模拟佩戴机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电机2电连接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手表佩戴模拟机的动作。

使用中,手表可套设于一工件架20上,相应的,六个工件架20上可套设多块手表,以同时对多块手表进行佩戴动作模拟。

动作过程中,一方面,电机2转动时可通过第一链轮3和链条5带动第二链轮54转动,进而再由第二链轮54带动第一传动轴6、第二传动轴12和第三传动轴33转动。第二传动轴12和第三传动轴33转动时,会带动后六边接头13、下连杆14、上连杆21、工件架20以及前六边接头29同步转动。因往复丝杆27相对于机架1固定安装,在往复丝杆螺母28和往复丝杆27螺纹配合下,在前六边接头29带动往复丝杆螺母28转动时,可驱使往复丝杆螺母28沿这往复丝杆27的轴向进行往复运动,进而可使得上连杆21与下连杆14之间实现展开或折叠,以实现对手臂摆动动作的模拟。

另一方面,第一传动轴6会带动转盘42同步转动,相应的,转盘42会带动第二齿轮45绕着第一传动轴6的轴线转动。因第二齿轮45与第一齿轮9的内部啮合连接,且第一齿轮9相对于机架1固定安装。遂在第二齿轮45绕第一传动轴6转动的同时,在第一齿轮9的驱使下,第二齿轮45会绕着自身的轴线进行自转,进而带动第四传动轴43自转。第四传动轴43自转时,依次带动第三万向联轴器38、第二软轴37、第二万向联轴器36、第一软轴35及第一万向联轴器34进行相应的转动。进而,再由第一万向联轴器34带动工件架前轴18及工件架20绕轴自转。由此,以实现对手臂转动动作的模拟。

在同时进行摆动动作和转动动作时,可实现两种动作的复合,由此可以实现人手佩戴手表的复杂动作。同时,还可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2进行急停、变速、正反转等动作。从而,使得手表模拟佩戴机的动作更加接近实际人手佩戴的情况,进而在手表的后续测试过程中,使测得的数据更加接近实际佩戴情况,使测得的数据更可靠、更具有参考价值。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