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溶液流动式内管电镀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08 03: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电镀 装置 实验 溶液 流动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镀实验装置,特别是一种溶液流动式内管电镀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2.内管电镀是电镀工艺的一种,由于电解液分散能力、深镀能力的差异,内管电镀生产有很大区别,特别是对于电解液分散能力较差的电镀种类如镀铬,存在电镀层不均匀,产品合格率低等问题,因此研究高效内管电镀技术一直收到关注。
3.为探索内管电镀生产过程中各工艺参数,如阴阳极板间距、镀液流动速度、电流密度、镀液温度等,对电镀产品均匀性、合格率的影响,业内展开了深入研究,试验手段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涉及到溶液流动式内管电镀实验装置,研究并不多,国内、外市面上也尚无成熟的溶液流动式内管电镀实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通用性好的溶液流动式内管电镀实验装置。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溶液流动式内管电镀实验装置,包括镀液槽、基架,以及设在基架上的上、下支架;
6.所述下支架固定在下支架支板上,下支架支板两端安装于基架下部,所述下支架内设有阴极导电柱以及三通一,所述阴极导电柱用于安装待镀管件,所述三通一直管上端连接阴极导电柱,直管下端固定在下支架底部,支管端连接电镀液进液管,所述下支架的顶部设有用于置入待镀管件的开口;
7.所述上支架内设有三通二及辅助套管,所述三通二直管下端连接辅助套管,支管端连接电镀液出液管,所述辅助套管设置在上支架底部,所述上支架顶部安装有上夹紧件,阳极的上端穿过辅助套管及三通二后通过上夹紧件固定在上支架上,电镀时,该上支架通过安装在基架上的升降机构使阳极插入待镀管件,并使辅助套管套设在待镀管件之上;
8.所述下支架下方设有基架支撑板,所述基架支撑板上设有下夹紧件,所述下夹紧件用于固定电镀时穿过阴极导电柱、三通一及下支架支板的阳极底端;
9.所述阴极导电柱呈圆筒型,其内设有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用于固定及接触待镀管件,金属弹片通过与其连接的负极连接片连通电源负极;电源正极通过下夹紧件连通阳极;所述电镀液进、出液管分别连接镀液槽,所述三通一、二的直管上、下端均设有防止电镀液渗出的密封件。
10.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架支板为可调整式,可根据待镀管件的长度固定在基架的不同高度处。
11.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架的顶部开口、辅助套管及阴极导电柱的中心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12.进一步地,所述电镀液进液管上设有流量计、电磁阀、循环泵,待镀管件内流动的
电镀液可以通过流量计和电磁阀调节流量,所述镀液槽上设有加热装置。
13.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及皮带,所述电机安装在基架的上部,皮带套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皮带轮以及基架下部的从动轮上,所述上支架固定在皮带上。
14.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阳极上、下限位传感器,所述阳极上、下限位传感器设置在电机与从动轮之间的基架上,阳极运动距离通过阳极上、下限位传感器控制。
15.进一步地,所述阴极导电柱,三通一、二,密封件,辅助套管的尺寸大小根据待镀管件的管径来确定。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具有操作简单,工件装卸方便、安全,具有阴阳极间距均匀,镀液温度、电流密度(根据不同待镀管件管径下内表面积的大小,结合不同电镀金属的工艺要求来计算调节)等主要工艺参数可控、可调的优势,能提供多样的实验手段,降低了实验成本。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阴极导电柱的结构主视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阴极导电柱的结构左视图;
22.附图标记:1

循环泵;2

基架支撑板;3

控制柜;4

从动轮;5

阳极下限位传感器;6

皮带,7

阳极上限位传感器;8

电机;9

皮带轮;10

上支架固定块;11

上支架;12

上夹紧件;13

密封胶垫二;14

三通二;15

待镀管件;16

阳极;17

阴极导电柱;18

密封胶垫一;19

三通一;20

下支架;21

密封块;22

下支架支板;23

下夹紧件;24

镀液槽;25

加热装置;26

电源;27

流量计;28

电磁阀;29

电镀液进、出液管;30

基架;31

铜弹片;32

负极连接片;33

辅助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实施例1
25.如图1~4所示,一种溶液流动式内管电镀实验装置,包括镀液槽24、基架30,以及设在基架上的上支架11、下支架20;所述下支架固定在下支架支板22上,下支架支板两端安装于基架下部,所述下支架内设有阴极导电柱17以及三通一19,所述阴极导电柱用于安装待镀管件15,所述三通一直管上端连接阴极导电柱,直管下端通过密封块21固定在下支架底部,支管端连接电镀液进液管29,三通一直管上、下端均设有密封胶垫一18防止电镀液渗出,所述下支架的顶部设有用于置入待镀管件的开口;
26.所述上支架内设有三通二14及辅助套管33,所述三通二直管下端连接辅助套管,支管端连接电镀液出液管29,三通二直管上、下端均设有防止电镀液渗出的密封胶垫二13,所述辅助套管设置在上支架底部,所述上支架顶部安装有上夹紧件12,阳极16的上端穿过
辅助套管及三通二后通过上夹紧件固定在上支架上,电镀时,该上支架通过安装在基架上的升降机构使阳极插入待镀管件,并使辅助套管套设在待镀管件之上,同时在上支架压力的作用下,实现镀液回路的密封,即可进行电镀;
27.其中,所述下支架下方设有基架支撑板2,所述基架支撑板上设有下夹紧件23,所述下夹紧件用于固定电镀时穿过阴极导电柱、三通一及下支架支板的阳极底端;
28.其中,所述阴极导电柱呈圆筒型,其内设有铜弹片31,所述铜弹片用于固定及接触待镀管件,铜弹片通过与其连接的负极连接片32连通电源26负极;电源正极通过下夹紧件连通阳极;所述电镀液进、出液管分别连接镀液槽;
29.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8及皮带6,所述电机安装在基架的上部,皮带套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皮带轮9以及基架下部的从动轮4上,所述上支架通过上支架固定块10固定在皮带上。
30.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下支架支板为可调整式,可根据待镀管件的长度固定在基架的不同高度处,所述阴极导电柱,三通一、二,密封块,密封胶垫,辅助套管的尺寸大小根据待镀管件的管径来确定。
31.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镀液进液管上设有流量计27、电磁阀28、循环泵1,待镀管件内流动的电镀液可以通过流量计和电磁阀调节流量,所述镀液槽上设有加热装置25。
32.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装置还包括阳极上限位传感器7、下限位传感器5,所述阳极上、下限位传感器设置在电机与从动轮之间的基架上,阳极运动距离通过阳极上、下限位传感器控制。
33.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管电镀实验装置还包括控制柜3,用于控制加热装置、电磁阀、循环泵的开启,所述控制柜内设有与阳极上、下限位传感器连接的上、下限位传感器指示灯。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步骤为:
35.第一步,将镀液倒入镀液槽中,液面至镀槽内最小规定刻度;
36.第二步,先打开控制柜内总电源,开启加热装置,镀液到所需要温度后,停止加热;
37.第三步,将阳极通过上支架上的上夹紧件固定,待镀管件固定在下支架上,启动电机,上支架下行,使阳极向下运动进入待镀管件达到指定位置,下限位传感器指示灯亮,伸出待镀管件的阳极下端通过下夹紧件固定;
38.第四步,启动循环泵,镀液开始循环流动,可通过电磁阀控制开关调节流量;
39.第五步,打开电镀电源开关,调节到电镀工作电流(或电压);
40.第六步,电镀结束后,关闭电镀电源开关后,再关闭循环泵开关,等待30~60秒,保证管道内溶液回流到镀槽内;
41.第七步,上支架上行,使阳极向上运动离开待镀管件达到指定位置,上限位传感器指示灯亮,取下待镀管件,完成电镀;
42.第八步,结束后,关闭加热装置,再关闭总电源。
43.以上技术方案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路,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技术方案所作的任何改动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