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设置有光电显示装置的物体的制作方法

2020-05-12 15:0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晶体 物体 光电 装置 开口

技术特征:

1.一种物体,特别是便携式物体如钟表或智能电话,所述物体包括光电显示装置,所述光电显示装置在外部通过轮廓界定并且所述光电显示装置设置有光学活性元件,所述光学活性元件的光学特性能通过在至少一个电极(24)和一个相应的辅助电极(28)之间施加电压或电流来改变,所述光学活性元件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电极和所述相应的辅助电极之间,所述物体还包括中间部件(2),所述中间部件界定开口(4),所述开口由晶体件(6)封闭,所述晶体件(6)包括顶部表面(8)和底部表面(10),所述光电显示装置布置在所述底部表面的下方,所述物体还包括外部电源和控制装置(31;94)以及用于将所述光电显示装置电连接至所述外部电源和控制装置(31;94)的电连接元件(32,34,36;86,90),所述晶体件(6)设置有不透明的框架(56;100),所述不透明的框架远离所述开口(4)的边缘设置并且覆盖所述光电显示装置的轮廓,从而遮蔽所述电连接元件(32,34,36;86,90),所述光电显示装置限定有效显示区域(38;98),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由所述不透明的框架(56;100)界定,使得,即使当所述光电显示装置被激活并显示信息时,在所述不透明的框架(56;100)与所述开口(4)的边缘之间仍留有透明区域(40;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体包括第二显示装置(42),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布置在所述光电显示装置的下方并且透过所述透明区域(40;102)至少部分地可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装置(42)包括表盘(44),第一指针(46)和第二指针(48)在所述表盘上方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显示装置是液晶显示装置(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针(46)由第一管(50)支承,所述第二指针(48)由第二管(52)支承,所述第二管同心地布置在所述第一管(50)中,所述液晶显示装置(12)经由柔性印刷电路(36)连接至所述外部电源和控制装置(31),所述柔性印刷电路在布置于所述第二管(52)内部的中空管(54)中通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12)凭借第一柔性印刷电路(36)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60)被连接至布置在位于所述表盘(44)下方的印刷电路板(58)上的所述外部电源和控制装置(31),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在所述液晶显示装置(12)与布置在所述液晶显示装置(12)下方的透明的印刷电路板(59)之间延伸,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60)将所述透明的印刷电路板(59)连接至所述外部电源和控制装置(31)布置在其上的所述印刷电路板(5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体,其特征在于,透明的导电迹线(60)构造在所述晶体件(6)的底部表面(10)上,所述液晶显示装置(12)借助第一柔性印刷电路(36)连接至这些透明的导电迹线(60),所述透明的导电迹线(60)自身借助于第二柔性印刷电路(62)而被连接至所述液晶显示装置(12)的所述外部电源和控制装置(31),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被所述中间部件(2)遮蔽,所述第二显示装置(42)布置在所述液晶显示装置(12)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体,其特征在于,透明的导电迹线(60)被构造在所述晶体件(6)的底部表面(10)上,所述液晶显示装置(12)借助第一柔性印刷电路(36)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62)连接至这些透明的导电迹线(60),所述第二柔性印刷电路(62)借助电连接件(64)连接至所述第一柔性印刷电路(36),第三柔性印刷电路(66)将所述透明的导电迹线(60)连接至所述液晶显示装置(12)的外部电源和控制装置(31),所述第二显示装置(42)布置在所述液晶显示装置(12)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12)借助由交替布置的导电片和绝缘弹性体片形成的柔性连接件(68)而连接至构造在所述晶体件(6)的底部表面(10)上的透明的导电迹线(60),柔性印刷电路(36)允许所述透明的导电迹线(60)连接至所述液晶显示装置(12)的外部电源和控制装置(31),所述第二显示装置(42)布置在所述液晶显示装置(12)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显示装置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7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72)属于底部发光型并且包括透明的基板(74),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经由所述透明的基板而被附接至所述晶体件(6)的底部表面(10),所述透明的基板(74)用作用于有机层叠层(76)的支承件,所述有机层叠层通过盖部(82)或薄膜来防湿,所述盖部或薄膜限定出密封罩壳,构造在所述透明的基板(74)的底部表面(88)上的导电迹线(86)延伸到所述密封罩壳的外侧并通过连接电线(90)而被连接至构造在晶体件(6)的底部表面(10)上的透明导电迹线(60),所述透明的导电迹线自身经由柔性印刷电路(92)连接至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72)的外部电源和控制装置(94)。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72)属于顶部发光型并且包括透明的基板(74),所述透明的基板用作用于有机层叠层(76)的支承件,所述有机层叠层通过盖部(82)或薄膜来防湿,所述盖部或薄膜限定出密封罩壳,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72)经由其盖部(82)或经由其薄膜被附接至所述晶体件(6)的底部表面(1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物体特别是便携式物体如钟表或智能电话,包括在外部通过轮廓界定且设有光学活性元件的光电显示装置,光学活性元件的光学特性能通过在光学活性元件布置在其间的至少一个电极和一个相应的辅助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或电流来改变,还包括界定由晶体件封闭的开口的中间部件,晶体件包括顶面和光电显示装置位于其下方的底面,物体还包括外部电源和控制装置及用于光电显示装置至外部电源和控制装置的电连接的元件,晶体件设有远离开口边缘的不透明框架,其覆盖光电显示装置的轮廓,从而遮蔽电连接元件,光电显示装置限定有效区域,其由不透明框架限制,使得即使当光电显示装置被激活并显示信息,不透明框架与开口边缘之间仍留有透明区域。

技术研发人员:A·辛德勒;A·哈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斯沃奇集团研究和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5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