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全自动纱线捻度仪用自动夹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8: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捻度 纱线 全自动 装置 测量仪器


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测量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纱线捻度仪用自动夹纱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纺织领域,加捻是使多股细纱线沿轴向扭转而相互抱合成粗纱线的工序。多股细纱线每扭转一周称为一个捻回,捻度是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量,纱线的捻度对纱线性能和纺织品的外观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生产中需要对纱线的捻度进行测量。
3.全自动纱线捻度仪多采用退捻加捻法测量捻度,测量时需要用旋转夹头将纱线夹住,先按退捻方向旋转纱线使其退捻伸长,再按加捻方向旋转使纱线恢复原长,从而得到捻回数,进而根据长度变化计算出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量,即捻度。目前全自动纱线捻度仪的夹纱装置存在结构复杂导致工作不稳定的问题,影响了自动纱线捻度仪工作的稳定性和捻度测量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纱线捻度仪用自动夹纱装置,以解决全自动纱线捻度仪夹纱装置工作不稳定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纱线捻度仪用自动夹纱装置,包括:基座;旋转夹纱机构,其设置在基座上,适于对纱线进行夹持并旋转;和夹持触动机构,其设置在基座上,触发旋转夹纱机构松开或夹住纱线;以及控制模块,其与旋转夹纱机构和夹持触动机构电性连接,通过夹持触动机构控制旋转夹纱机构夹持纱线并旋转。
6.进一步,所述旋转夹纱机构包括:固定在基座上的支架和电机;转筒,其设置在支架上,由电机带动旋转;以及转夹头组件,其固定在转筒一端,受夹持触动机构触发而松开或夹住纱线;所述控制模块与电机电性连接,在转夹头组件夹住纱线后通过电机控制转夹头组件旋转。
7.进一步,所述转筒开设有凹槽;纱线经过转夹头组件及凹槽向后延伸。
8.进一步,所述转夹头组件包括:壳体,其朝上开设有y型缺口;夹块,其通过一转轴设置在y型缺口的竖直部;自锁弹簧,与夹块的上部配合以使夹块在默认状态时处于夹持状态,即闭合y型缺口;动触点,与所述夹块的底部配合,当动触点受力时,所述夹块呈开启状态,即y型缺口打开。
9.进一步,所述夹持触动机构包括:顶升驱动装置,其设置在基座上;和顶杆,其与顶升驱动装置相连;所述控制模块与顶升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控制顶升驱动装置驱动顶杆触发所述动触点。
10.进一步,所述自动夹纱装置还包括:定位机构,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适于在动触点处于最低位时向控制模块发送零位信号。
11.进一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光电开关;和零位杆,其与旋转夹纱机构同步旋转,适
于在动触点处于最低位时触发光电开关;所述控制模块与光电开关电性连接,接收到零位信号后,使旋转夹纱机构停止旋转,使夹持触动机构能够使旋转夹纱机构松开纱线。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全自动纱线捻度仪夹纱装置工作不稳定的问题,设置夹持触动机构对旋转夹纱机构夹持纱线或松开纱线进行控制,夹持触动机构由顶升驱动装置和顶杆组成,采用顶升驱动装置驱动顶杆按压旋转夹纱机构中的动触点实现转夹头的开闭,夹纱控制方式简单可靠,并设有定位机构,可对旋转夹纱机构进行零位定位,保证顶杆能准确按压动触点。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是本全自动纱线捻度仪用自动夹纱装置正视图;
15.图2是本全自动纱线捻度仪用自动夹纱装置俯视图;
16.图3是转夹头组件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17.图4是转夹头组件张开状态的示意图;
18.图5是本全自动纱线捻度仪用自动夹纱装置控制框图;
19.图中:
20.100

基座;
21.200

旋转夹纱机构,210

支架,220

电机,230

转筒,231

凹槽,240

转夹头组件,241

壳体,241a

y型缺口,242

夹块,242a

转轴,243

自锁弹簧,244

动触点;
22.300

夹持触动机构,310

顶升驱动装置,320

顶杆;
23.500

定位机构,510

光电开关,520

零位杆;
24.610

导轨;620

移动夹纱装置;630

上料台。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26.实施例1
2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纱线捻度仪用自动夹纱装置,可以包括:基座100;旋转夹纱机构200,其设置在基座100上,适于对纱线进行夹持并旋转;和夹持触动机构300,其设置在基座100上,触发旋转夹纱机构200松开或夹住纱线;以及控制模块400,其与旋转夹纱机构200和夹持触动机构300电性连接,通过夹持触动机构300控制旋转夹纱机构200夹持纱线并旋转,控制模块400可以但不限于采用三菱plc模块、西门子plc模块或者迅捷plc模块。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夹持触动机构300对旋转夹纱机构200夹持纱线或松开纱线进行控制,夹持触动机构300与旋转夹纱机构200分离设置,提高了自动夹纱装置
工作的稳定性。
28.如图1所示,所述旋转夹纱机构200可以包括:固定在基座100上的支架210和电机220,电机220可以但不限于采用变频电机或者直流电机;转筒230,其设置在支架210上,由电机220带动旋转;以及转夹头组件240,其固定在转筒230一端,受夹持触动机构300触发而松开或夹住纱线;所述控制模块400与电机220电性连接,在转夹头组件240夹住纱线后通过电机220控制转夹头组件240旋转。在本实施例中,进行捻度测量时,移动夹纱装置620移动至导轨610的左端,从上料台630中夹出一根纱线后移动至导轨610的右端,将纱线牵引至转筒230处。
29.进一步,可选的,所述转筒230开设有凹槽231,适于将纱线伸入转筒230中以穿过转夹头组件240从而被转夹头组件240夹住。在本实施例中,本自动夹纱装置在启动时控制模块400控制夹持触动机构300使转夹头组件240处于松开纱线的状态,移动夹纱装置620将纱线牵引至转筒230处后可将纱线放入转筒230中,纱线也随之穿过转夹头组件240。
30.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转夹头组件240可以包括:壳体241,其朝上开设有y型缺口241a;夹块242,其通过一转轴242a设置在y型缺口241a的竖直部;自锁弹簧243,与夹块242的上部配合以使夹块242在默认状态时处于夹持状态,即闭合y型缺口241a;动触点244,与所述夹块的底部配合,当动触点244受力时,所述夹块242呈开启状态,即y型缺口241a打开。如图4所示,触发时夹持触动机构300按下动触点244,动触点244上移带动夹块242绕转轴242a顺时针转动,夹块242的左端与y型缺口241a的竖直部左壁分开,即y型缺口241a打开;此时移动夹纱装置620牵引纱线穿过y型缺口241a,随后控制模块400控制夹持触动机构300松开动触点244,动触点244下移带动夹块242绕转轴242a逆时针转动,夹块242的左端与y型缺口241a的竖直部左壁贴合,将穿过y型缺口241a的纱线夹住,控制模块400控制电机220使转筒230旋转。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触动机构300可以包括:顶升驱动装置310,其设置在基座100上,顶升驱动装置310可以但不限于采用气缸或者丝杆机构;顶杆320,其与顶升驱动装置310相连;如图5所示,所述控制模块400与顶升驱动装置310电性连接,控制顶升驱动装置310驱动顶杆320按下或松开所述动触点244。
32.可选的,为了使顶升驱动装置310能驱动顶杆320准确地按下动触点244,如图2所示,所述自动夹纱装置还包括:定位机构500,其与所述控制模块400电性连接,在动触点244处于最低位时向控制模块400发送零位信号。
33.进一步,所述定位机构500可以包括:光电开关510;零位杆520,其设置在所述旋转夹纱机构200上,与旋转夹纱机构200同步旋转,适于在动触点244处于最低位时遮断光电开关510的光路;所述控制模块400与光电开关510电性连接,接收到零位信号后,使旋转夹纱机构200停止旋转,使夹持触动机构300能够使旋转夹纱机构200松开纱线。一次捻度测量结束后,控制模块400控制电机220使转筒230的转速逐渐减小,零位杆520每次通过光电开关510的时间逐渐增加,当遮断光电开关510的光路时长超过所设阈值时表明转筒230正处于零位,如图2和图4所示,控制模块400接收所述零位信号停止电机220,使旋转夹纱机构200处于零位,所述动触点244刚好对准顶杆320,确保顶杆320能够准确按下动触点244使转夹头241松开纱线。
3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纱线捻度仪用自动夹纱装置,通过顶升驱动
装置驱动顶杆按压触点来控制转夹头开闭,其中,顶升驱动装置只需驱动顶杆升降,触点只需控制转夹头开闭,以较为简单的结构配合实现了对纱线夹持的控制;并通过设置光电开关和零位杆保证顶杆准确按压触点,进一步提高了设备工作的稳定性。
35.本实施例中选用的变频电机、气缸和plc模块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并且,本实施例不涉及对软件程序作出任何改进。
36.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