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提取油泥中油分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9: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提取 分系统 油泥 含油 中油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含油污泥提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取油泥中油分的系统。


背景技术:

2.油田和炼油厂的污水处理系统以及原油生产储运系统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泥。含油污泥的成分极其复杂,主要由乳化油、水、固体悬浮物等混合组成,其与地址条件、生产技术、污水处理工艺、污水水质、加药种类、排污方式以及管理操作水平有关。含油污泥的比阻比一般污泥大40倍,其可压缩性系数大20倍,属于难过滤性污泥。由于其颗粒细小,呈絮凝体状,含水量高,体积庞大,因此不易实现油



泥的三相分离。我国大部分油田含油污泥的含水率一般为70

99%,油、盐成分含量较高,且含有重金属和其它有害杂质;炼油厂污泥还有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芘、蒽等有毒物质。
3.含油污泥一般由水包油、油包水以及悬浮固体组成的稳定的悬浮乳状液体系,脱水效果差,污泥成分和物性受污水水质、处理工艺、加药机等因素影响,差异性大,处理难度高、含油量差别较大,部分具有回收再利用价值,且含油污泥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还具有放射性污染。
4.目前含油污泥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溶剂萃取法、焚烧法、生物法、焦化法等。其中溶剂萃取法成本高,还没有实际应用于炼厂含油污泥的处理,并且该方法的关键是开发出性价比高的萃取剂。含油污泥虽然经过焚烧后,多种有害物质几乎全部除去,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但是在焚烧过程中产生了二次污染。生物法虽然能够处理各类含油污泥,但是处理周期长、不能回收原油。焦化法虽然处理比较彻底,但是生产设施需求量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取油泥中油分的系统,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提取油泥中油分的系统,包括油泥破碎机、过滤装置、油泥池、蒸汽热解析装置、油蒸汽冷却设备、油水分离设备、回收油罐和油泥分离装置,上述油泥破碎机的出料口与上述过滤装置的进料端连接,上述过滤装置的过滤出口与上述油泥分离装置的进料口连接,上述油泥分离装置的油泥出口与上述油泥池的进口连接,上述油泥池的上层浮油均通过集料斗及管路与上述蒸汽热解析装置的物料入口连接,上述蒸汽热解析装置的油蒸汽出口与上述油蒸汽冷却设备的入口连接,上述油蒸汽冷却设备的出口与上述油水分离设备的物料入口连接,上述油水分离设备的油出口以及上述油泥分离装置的油出口分别与上述回收油罐的入口连接,上述过滤装置用于过滤破碎后的含油污泥中直径大于2mm的杂质。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9.进一步,上述蒸汽热解析装置的物料出口处设有用于收集油泥废料的收集设备。
10.进一步,上述收集设备包括出料螺旋给料机和集料箱,上述出料螺旋给料机的进
料口与上述蒸汽热解析装置的物料出口连接,其出料口与上述集料箱连通。
11.进一步,还包括回收水罐,上述油水分离设备的水出口与上述回收水罐的入口连接。
12.进一步,上述蒸汽热解析装置包括加热腔、蒸汽加热管路和进料装置,上述加热腔两端分别设有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上述蒸汽加热管路盘绕在上述加热腔表面或侧壁适配的夹层内,并外接蒸汽机组,上述进料装置连接于上述物料入口处,并与上述集料斗连接并连通,上述加热腔上部设有上述油蒸汽出口。
13.进一步,还包括控制系统,上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上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上述加热腔上,用于检测上述加热腔内部温度,上述控制器分别与上述温度传感器和蒸汽机组连接,用于根据上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控制上述蒸汽机组的运行参数,从而调节上述加热腔内部的温度。
14.进一步,上述进料装置为进料螺旋给料机。
15.进一步,上述加热腔为水平设置的条形筒状腔体,其内部的下部在其两端之间转动装配有螺旋轴,上述螺旋轴一端外接适配的用于驱动其旋转的动力机构。
16.进一步,上述油蒸汽冷却设备为冷凝器。
17.进一步,上述油泥池处设有向其内部添加破乳剂的添加装置。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后续热解析环节的耗热量,不仅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同时还提高了油泥中油分的回收率,使得油泥分离比较彻底。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提取油泥中油分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1.1、油泥破碎机;2、过滤装置;3、油泥池;4、蒸汽热解析装置;5、油蒸汽冷却设备;6、油水分离设备;7、回收油罐;8、油泥分离装置;9、收集设备;10、回收水罐;31、集料斗;41、加热腔;43、进料装置;44、螺旋轴;91、出料螺旋给料机;92、集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3.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提取油泥中油分的系统包括油泥破碎机1、过滤装置2、油泥池3、蒸汽热解析装置4、油蒸汽冷却设备5、油水分离设备6、回收油罐7和油泥分离装置8,上述油泥破碎机1的出料口与上述过滤装置2的进料端连接,上述过滤装置2的过滤出口与上述油泥分离装置8的进料口连接,上述油泥分离装置8的油泥出口与上述油泥池3的进口连接,上述油泥池3的上层浮油均通过集料斗31及管路与上述蒸汽热解析装置4的物料入口连接,上述蒸汽热解析装置4的油蒸汽出口与上述油蒸汽冷却设备5的入口连接,上述油蒸汽冷却设备5的出口与上述油水分离设备6的物料入口连接,上述油水分离设备6的油出口以及上述油泥分离装置8的油出口分别与上述回收油罐7的入口连接,上述过滤装置2用于过滤破碎后的含油污泥中直径大于2mm的杂质。
24.本实施例通过对油泥的破碎、过滤及油泥分离实现对含油污泥的预处理,除去直
径大于2mm的杂质,降低了后续热解析环节的耗热量,不仅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同时还提高了油泥中油分的回收率,使得油泥分离比较彻底。
25.同时,在上述油泥池3处设有向其内部添加破乳剂的添加装置,通过向油泥池3内添加适量的破乳剂来把油泥池3中原油及重油中的水分脱出来,使通入蒸汽热解析装置4内的油料含水量达到要求。
2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油泥分离装置8采用油泥三相分离设备,分离出来的水相及泥均通入油泥池3中,作为油泥池3中上层浮油收集的来源。
27.需要说明的是:在过滤装置2处,过滤后的直径大于2mm的杂质应再次进入油泥破碎机1内破碎利用。
2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蒸汽热解析装置4的物料出口处设有用于收集油泥废料的收集设备9。
29.该实施方式通过收集设备9对最终热解析产生的污泥残渣进行收集,使得残渣排放集中、合理的进行,改善乱排导致环境污染的现象。
3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收集设备9包括出料螺旋给料机91和集料箱92,上述出料螺旋给料机91的进料口与上述蒸汽热解析装置4的物料出口连接,其出料口与上述集料箱92连通。
31.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出料螺旋给料机91将油泥残渣输送至集料箱92定期排放,残渣排放过程比较稳定。
32.优选的,还包括回收水罐10,上述油水分离设备6的水出口与上述回收水罐10的入口连接。
33.该方案中,回收水管10能够将油水分离设备6分离出来的水相进一步回收利用,节约资源。
3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蒸汽热解析装置4包括加热腔41、蒸汽加热管路和进料装置43,上述加热腔41两端分别设有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上述蒸汽加热管路盘绕在上述加热腔41表面或侧壁适配的夹层内,并外接蒸汽机组,上述进料装置43连接于上述物料入口处,并与上述集料斗31连接并连通,上述加热腔41上部设有上述油蒸汽出口。
35.该实施方式中,热解析装置呈转筒式,间歇运转,装置整体处于完全封闭无氧状态。加热腔41前端前连接进料装置43,后端连接出料斗及收集设备。加热腔41内部均设有耐火材料,在加热腔41下部表面或夹层内设有蒸汽加热管路,蒸汽加热管路顺着加热腔41两端之间铺设。通过蒸汽将热解析装置加热,析出的油蒸汽经过负压抽吸进入油蒸汽冷凝装置,冷凝后的油经油水分离装置6分离后,油进入回收油油罐,分离后的水进入水罐。还包括控制系统,上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上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上述加热腔41上,用于检测上述加热腔41内部温度,上述控制器分别与上述温度传感器和蒸汽机组连接,用于根据上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息控制上述蒸汽机组的运行参数,从而调节上述加热腔41内部的温度。
36.该实施方式中,控制器根据油泥中油的组成及种类设定加热温度,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到的温度信息,控制器根据油泥中油的种类及性质不同以及温度传感器的数据来及时调节蒸汽机组的输出功率(可以是通入争取加热管路内的蒸汽量等参数),控制不同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最大程度地将油析出。
3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进料装置43为进料螺旋给料机。
38.该实施方式中,进料装置43呈螺旋状输送,避免了在运输过程中,油泥发生堵塞或者结渣现象,该进料螺旋给料机由plc控制螺旋输送机的速度控制热解析装置的进料量。进料斗和进料螺旋输送机配有刮泥机,刮残留在其上的油泥。
3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加热腔41为水平设置的条形筒状腔体,其内部的下部在其两端之间转动装配有螺旋轴44,上述螺旋轴44一端外接适配的用于驱动其旋转的动力机构。
40.该实施方式中,装置内部的螺旋轴44在热解析过程中处于旋转状态,能够对加热腔41内部的油泥同步实现切割,该形式一方面加大油泥受热面积,另一方面油泥始终保持混合均匀的状态。
41.优选的,上述油蒸汽冷却设备5为冷凝器。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