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滤芯集成水路系统及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12 17: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水路 净水 滤芯 集成 净水机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滤芯集成水路系统及净水机。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用水的要求。目前,净水机已成为常见的家用电器,内部滤芯及各涉水零部件(电磁阀,tds 计,流量计,温度传感器,流量调节阀等)之间需要通过水路连接起来,传统的设计中通常采用pe管将各个涉水零部件连接在一起,由于零部件繁多,使得相互之间的水路错综复杂,容易造成整个净水机内部零乱,导致净水机整体体积较大,不利于生产装配以及后期拆卸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芯集成水路系统,巧妙地将与滤芯核心功能相关的水路,高度集成到滤芯外壳的水路板上,减少了水路管路之间的交错连接,有利于减小净水机整体的体积,方便净水机的生产装配以及拆卸维护。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滤芯集成水路系统,包括:滤芯外壳,所述滤芯外壳包括密封连接的水路板和底座,所述水路板的内部集成设置有若干功能水路,对应若干所述功能水路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上集成设置有若干功能接口;所述底座与所述水路板之间设置有用于供过滤膜堆放置的容置腔;
6.所述功能水路包括滤芯进水水路和滤芯出水水路,所述功能接口包括滤芯接口、阀门组件接口、膜堆上接口、外壳水路上接口以及元器件接口,所述滤芯接口包括滤芯进水口和滤芯出水口,所述膜堆上接口与所述膜堆连通设置,所述滤芯进水口与所述上模堆接口连通形成所述滤芯进水水路;
7.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膜堆连通设置的膜堆下接口和与所述外壳水路上接口连通设置的外壳水路下接口,所述膜堆下接口与所述外壳水路下接口、外壳水路上接口、阀门组件接口、滤芯出水口依次连通形成所述滤芯出水水路。
8.进一步地,所述滤芯进水水路包括第一滤芯进水水路,所述膜堆上接口包括膜堆上进水口和膜堆上出水口,所述滤芯进水口与所述膜堆上进水口连通形成所述第一滤芯进水水路。
9.进一步地,所述滤芯进水水路还包括第二滤芯进水水路,所述外壳水路上接口包括第一上接口和第二上接口,所述膜堆下接口包括膜堆下进水口和膜堆下出水口,所述外壳水路下接口包括第一下接口和第二下接口,所述滤芯进水口与所述第一上接口、所述第一下接口、所述膜堆下进水口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二滤芯进水水路。
10.进一步地,所述滤芯出水水路包括第一滤芯出水水路,所述阀门组件接口包括第一三通阀接口,所述膜堆下出水口、所述第二下接口、所述第二上接口、所述第一三通阀接
口、所述滤芯出水口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一滤芯出水水路。
11.进一步地,所述滤芯出水水路包括第二滤芯出水水路,所述阀门组件接口包括第二三通阀接口,所述膜堆上出水口、所述第二三通阀接口、所述滤芯出水口依次连通形成所述第二滤芯出水水路。
12.进一步地,所述滤芯出水口包括第一滤芯出水口和第二滤芯出水口,所述第一三通阀接口包括第一三通阀进水口、第一三通阀一出水口、第一三通阀二出水口,在所述第一滤芯出水水路中,所述第二上接口与所述第一三通阀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滤芯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三通阀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滤芯出水口连通;
13.所述所述第二三通阀接口包括第二三通阀进水口、第二三通阀一出水口、第二三通阀二出水口,在所述第二滤芯出水水路中,所述膜堆上出水口与所述第二三通阀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滤芯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滤芯出水口连通。
14.进一步地,所述滤芯出水水路还包括第三滤芯出水水路,所述滤芯出水口包括第三滤芯出水口,所述水路板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膜堆内腔连通的膜堆内腔连接口,所述膜堆内腔连接口与所述第三滤芯出水口连通形成所述第三滤芯出水水路。
15.进一步地,所述滤芯进水口与所述上模堆接口之间通过阀接口连通。
16.进一步地,所述水路板与若干所述功能水路为一体式注塑成型。
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净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一种滤芯集成水路系统。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滤芯集成水路系统,巧妙地将与滤芯核心功能相关的水路,集成到滤芯外壳的水路板上,即集成到滤芯本体上,装配上相关元器件后,整个滤芯即为一个小的功能模块,直接运用于净水机整机产品设计中,使得产品设计模块化程度更高,同时也避免了各个零部件之间水路连接的复杂性,有利于减小净水机整体的体积,使得整机的设计、生产装配以及后期维护等一系列环节更简便,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滤芯集成水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水路板顶面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水路板内部功能水路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水路板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底座顶面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
[0028]1‑
水路板;11

功能水路;111

滤芯进水水路;1111

第一滤芯进水水路;1112

第二滤芯进水水路;112

滤芯出水水路;1121

第一滤芯出水水路;1122

第二滤芯出水水路;1123
‑ꢀ
第三滤芯出水水路;12

功能接口;121

滤芯接口;1211

滤芯进水口;1212

第一滤芯出水口; 1213

第二滤芯出水口;1214

第三滤芯出水口;1215

膜堆内腔连接口;122

阀门组件接口; 1221

第一三通阀接口;12211

第一三通阀进水口;12212

第一三通阀一出水
口;12213

第一三通阀二出水口;1222

第二三通阀接口;12221

第二三通阀进水口;12222

第二三通阀一出水口;12223

第二三通阀二出水口;123

膜堆上接口;1231

膜堆上进水口;1232

膜堆上出水口;124

外壳水路上接口;1241

第一上接口;1242

第二上接口;125

元器件接口;13
‑ꢀ
阀接口;
[0029]2‑
底座;21

容置腔;22

膜堆下进水口;23

膜堆下出水口;24

第一下接口;25

第二下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
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32]
如图1

6所示,一种滤芯集成水路系统,包括:滤芯外壳,滤芯外壳包括密封连接的水路板1和底座2,水路板1的内部集成设置有若干功能水路11,对应若干功能水路11在第一壳体的外表面上集成设置有若干功能接口12。底座2与水路板1之间设置有用于供过滤膜堆放置的容置腔21,功能水路11包括滤芯进水水路111和滤芯出水水路112,实现滤芯的进水和出水,最终实现水流的过滤和净化。
[0033]
功能接口12包括滤芯接口121、阀门组件接口122、膜堆上接口123、外壳水路上接口 124以及元器件接口125。滤芯接口121包括滤芯进水口1211和滤芯出水口,膜堆上接口123 与膜堆连通设置,滤芯进水口1211与上模堆接口123连通形成滤芯进水水路111。底座2上设置有与膜堆连通设置的膜堆下接口和与外壳水路上接口124连通设置的外壳水路下接口,膜堆下接口与外壳水路下接口、外壳水路上接口124、阀门组件接口122、滤芯出水口依次连通形成滤芯出水水路112。
[0034]
通过将与滤芯核心功能相关的水路,集成到滤芯外壳的水路板1上,即集成到滤芯本体上,再通过元器件接口125装配上相关元器件后,整个滤芯即为一个小的功能模块,直接运用于净水机整机产品设计中,使得产品设计模块化程度更高,同时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 pe管连接而导致各个零部件之间水路连接的复杂性,有利于减小净水机整体的体积,使得整机的设计、生产装配以及后期维护等一系列环节更简便,可靠性更高。
[0035]
具体地,滤芯进水水路111包括第一滤芯进水水路1111和第二滤芯进水水路1112,膜堆上接口123包括膜堆上进水口1231和膜堆上出水口1232,滤芯进水口1211膜堆上进水口 1231连通形成第一滤芯进水水路1111。外壳水路上接口124包括第一上接口1241和第二
上接口1242,膜堆下接口包括膜堆下进水口22和膜堆下出水口23,外壳水路下接口包括第一下接口24和第二下接口25,滤芯进水口1211与第一上接口1241、第一下接口24、膜堆下进水口22依次连通形成第二滤芯进水水路1112。
[0036]
更优地,在本实施例中,膜堆上进水口1231与滤芯进水口1211之间通过阀接口13连通,所述膜堆上进水口11231与第一上接口1241之间直接连通,所述阀接口13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接入外部相关功能阀门组件,从而有效控制和监测滤芯进水的情况。
[0037]
滤芯出水水路112包括第一滤芯出水水路1121,阀门组件接口122包括第一三通阀接口 1221,膜堆下出水口23、第二下接口25、第二上接口1242、第一三通阀接口1221、滤芯出水口依次连通形成第一滤芯出水水路1121。其中,膜堆上进水口1231通过膜堆与膜堆下出水口23连通,从而第一滤芯进水水路1111与第一滤芯出水水路1121连通形成一条完整的滤芯水路。
[0038]
滤芯出水水路112包括第二滤芯出水水路1122,阀门组件接口122包括第二三通阀接口 1222,膜堆上出水口1232、第二三通阀接口1222、滤芯出水口依次连通形成第二滤芯出水水路1122。其中,膜堆下进水口22通过膜堆与膜堆上出水口1232连通,从而第二滤芯进水水路1112与第二滤芯出水水路1122连通形成一条完整的滤芯水路。
[0039]
滤芯出水口包括第一滤芯出水口1212和第二滤芯出水口1213,第一三通阀接口1221包括第一三通阀进水口12211、第一三通阀一出水口12212、第一三通阀二出水口12213,在第一滤芯出水水路1121中,第二上接口1242与第一三通阀进水口12211连通,第一三通阀一出水口12212与第一滤芯出水口1212连通,第一三通阀二出水口12213与第二滤芯出水口 1213连通。
[0040]
第二三通阀接口1222包括第二三通阀进水口12221、第二三通阀一出水口12222、第二三通阀二出水口12223,在第二滤芯出水水路1122中,膜堆上出水口1232与第二三通阀进水口连通12221,第二三通阀一出水口12222与第一滤芯出水口1212连通,第二三通阀二出水口12223与第二滤芯出水口1213连通。
[0041]
滤芯出水水路112还包括第三滤芯出水水路1123,滤芯出水口包括第三滤芯出水口1214,水路板1上还设置有与膜堆内腔连通的膜堆内腔连接口1215,膜堆内腔连接口1215与第三滤芯出水口1214连通形成第三滤芯出水水路1123。通过膜堆内腔连接口1215,可以直接将膜堆内腔的部分水路经第三滤芯出水水路1123排出,形成一条单独的滤芯水路。
[0042]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多条水路实现进水和出水,有利于提高滤芯的过滤能力,而且将基本的功能水路11高度集成在水路板1上,避免了现有设计中容易出现的水路杂乱的情况,而且有利于减小水路系统整体的体积,从而减小净水机整体的体积,便于前期的生产装配和后期的拆卸维护。
[004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上接口1241与第一下接口24连通,第二上接口1242与第二下接口 25连通,而且当水路板1与底座2相互盖合连接时,对应的接口连通并密封连接,从而使得整体功能水路11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0044]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水路板1与若干功能水路11为一体式注塑成型,大大地提高了滤芯外壳的集成程度,便于水路的标准化设计及连接。
[0045]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净水机,包括上述的一种滤芯集成水路系统。
[0046]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构思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根据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在由本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