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中冷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09-25 09: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连接 特别 结构 汽车 中冷器


1.本技术属于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冷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冷却装置是汽车增压进气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冷却装置包括中冷器和固定件,冷却装置用于冷却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由于中冷器的进气室和出气室的温度差较大,中冷器受温度影响可能产生变形,从而可能导致中冷器和固定件之间的连接容易出现松动或者发出异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中冷器连接结构,使得中冷器能够牢固、稳定地连接于固定件。
4.本技术提出一种中冷器连接结构,所述中冷器连接结构包括:
5.固定件;
6.紧固件;以及
7.中冷器,所述中冷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至少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其中
8.至少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中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安装孔通过所述紧固件刚性地连接所述固定件,
9.至少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中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一安装孔通过所述紧固件和缓冲组件柔性地连接于所述固定件,从而在所述中冷器的板面方向上,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位置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件活动。
10.优选地,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位于所述中冷器的四角位置,
11.位于所述中冷器的四角位置的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中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安装孔通过所述紧固件刚性地连接所述固定件,
12.位于所述中冷器的四角位置的四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中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一安装孔通过所述紧固件和所述缓冲组件柔性地连接所述固定件。
13.优选地,所述中冷器包括换热芯体、进气室、出气室,所述进气室和所述出气室设置于所述换热芯体的相反的两侧,
14.所述缓冲组件安装于所述进气室所在侧的所述支架上的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
15.或者,所述缓冲组件安装于所述中冷器的对角位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
16.优选地,所述固定件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重合,
17.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弹性材料,
18.所述紧固件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径,使所述支架具有活动的空间,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缓冲件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将所述中冷器和所述固定件连接在一起,并且使所述缓冲件挤压所述支架。
19.优选地,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分别位于所述缓冲件的轴向两端。
20.优选地,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一部分嵌入所述缓冲件,所述套筒的另一部分嵌入第一安装孔,所述套筒包括刚性材料。
21.优选地,所述第一垫片的内径小于所述套筒的外径,使所述套筒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垫片。
22.优选地,在所述缓冲件未受到外力的自然状态下,所述套筒的沿所述中冷器的厚度方向x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深度、所述第二垫片的厚度以及所述缓冲件的厚度三者之和。
23.优选地,第一安装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套筒的外径,使所述支架在沿所述中冷器的板面方向上具有活动的空间。
24.优选地,所述缓冲件的内径大于所述套筒的外径,使所述缓冲件在沿所述中冷器的板面方向上具有活动的空间。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使中冷器的支架出现变形,也可以通过缓冲组件使支架具有缓冲地活动,能够使中冷器牢固、稳定地连接于固定件,并且不会发出异响。
附图说明
26.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爆炸图。
27.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28.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缓冲组件(未示出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00中冷器
ꢀꢀ
200固定件
31.1换热芯体
ꢀꢀ
2进气室
ꢀꢀ
3出气室
32.4支架
ꢀꢀ
41第一安装孔
33.5散热器主体
34.6散热器护板
ꢀꢀ
61第二安装孔
35.7紧固件
ꢀꢀ
71螺栓
ꢀꢀ
72螺母
36.8缓冲组件
ꢀꢀ
81缓冲件
ꢀꢀ
82套筒
ꢀꢀ
83第一垫片
ꢀꢀ
84第二垫片
37.x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更加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在该部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除了在本部分描述的各个实施方式以外,本技术还能够通过其他不同的方式来实施,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相应的改进、变形和替换,因此本技术不受该部分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39.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中冷器100、固定件200、紧固件7和缓冲组件8,中冷器100和固定件200通过紧固件7和缓冲组件8连接在一起。
40.(中冷器)
41.如图1所示,中冷器100包括换热芯体1、进气室2、出气室3和支架4。进气室2和出气室3连接于换热芯体1,支架4可以与进气室2、出气室3一体成型。进气室2和出气室3可以位于换热芯体1的相反的两侧,例如进气室2位于换热芯体1的左侧(图1的左侧),出气室3位于换热芯体1的右侧(图1的右侧)。
42.进气室2用于向中冷器100通入高温气体,例如高温气体的温度可以大致为200℃,并且进气室2中气体的温度还会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而变化。经过换热芯体1的换热冷却后,出气室3可以将冷却后的低温气体排出中冷器100,例如低温气体的温度可以为60℃至70℃。
43.中冷器100由于高温影响会在垂直于中冷器100的厚度方向x的平面内发生变形。
44.由于通过进气室2的气体温度较高,通过出气室3的气体温度较低,所以进气室2所在侧的中冷器100的温度较高,出气室3所在侧的中冷器100的温度较低。这导致中冷器100在进气室2所在侧比出气室3所在侧的受热膨胀现象更明显,中冷器100产生的变形是不均匀的。
45.中冷器100可以为矩形,支架4设置有用于使紧固件7穿过的第一安装孔41,第一安装孔41可以有4个,4个第一安装孔41可以位于中冷器100的四角位置。除了中冷器100的四角位置之外,也可以在中冷器100其他位置额外设置固定结构,使中冷器100和固定件200能够更可靠地连接。
46.(固定件)
47.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件200可以是散热器,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5和散热器护板6,散热器主体5可以为矩形,散热器护板6可以固定连接于散热器主体5的边缘。
48.散热器护板6设置有第二安装孔61,第二安装孔61和第一安装孔41重合,通过紧固件7穿过第一安装孔41和第二安装孔61,可以将中冷器100和散热器连接在一起。
49.散热器可以连接于车辆主体,例如散热器通过散热器护板6连接于车辆主体。
50.(紧固件)
51.如图1和图2所示,紧固件7包括螺栓71和螺母72,螺栓71穿过第一安装孔41和第二安装孔61,并且与螺母72螺纹配合连接,从而将支架4和散热器护板6固定连接。螺母72可以固定连接于散热器护板6或者与散热器护板6分开。
52.(缓冲组件)
53.如图1所示,缓冲组件8可以设置于4个第一安装孔41中的部分第一安装孔41,使中冷器100柔性地连接于固定件。4个第一安装孔41中的其余的部分的第一安装孔41不安装缓冲组件,使中冷器100通过紧固件7刚性地连接于固定件。具体地,例如螺栓71可以穿过第一安装孔41和第二安装孔61并与螺母72螺纹配合,使中冷器100刚性地连接于固定件。
54.缓冲组件8可以设置于中冷器100的对角位置的两个第一安装孔。具体地,缓冲组件8可以位于进气室2所在的一侧的中冷器100的上部和出气室3所在的一侧的中冷器100的下部。
55.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缓冲组件8也可以设置于固定件的进气室2所在的一侧的两个第一安装孔41处。中冷器100在进气室2所在的一侧变形较大,这样可以较好地利用
缓冲组件8吸收中冷器100的变形,使紧固件7不易松动,固定件可以牢固地连接于中冷器100。
56.如图1至图3所示,缓冲组件8包括缓冲件81、套筒82、第一垫片83和第二垫片84。
57.缓冲件81可以为圆筒状,缓冲件81设置于支架4和螺栓71的头部之间,缓冲件81被紧固件7紧压于支架4。缓冲件81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缓冲件81可以由橡胶制成,缓冲件81在受到挤压时能够弹性变形。
58.套筒82可以为圆筒状,套筒82的外径小于第一安装孔41和缓冲件81的内径,套筒82的一部分嵌入缓冲件81,套筒82的另一部分嵌入第一安装孔41。在中冷器100安装于固定件200的状态下,支架4在沿中冷器100的板面方向(垂直于厚度方向x的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活动的空间,并且由于缓冲件81挤压着支架4,支架4也不至于自由地移动,从而发出异响。
59.套筒82为刚性材料制成,在使用紧固件7将中冷器100安装于固定件200的状态下,套筒82可以控制缓冲件81的压缩量,避免缓冲件81被过分地压缩变形。
60.第一垫片83和第二垫片84均为圆环形的片状,第一垫片83和第二垫片84分别设置于缓冲件81的轴向两端。在缓冲组件8安装到中冷器100的状态下,第一垫片83位于远离中冷器100的外侧,即第一垫片83位于缓冲件81和螺栓71的头部之间;第二垫片84位于靠近中冷器100的内侧,即第二垫片84位于缓冲件81和支架4之间。
61.缓冲件81、第一垫片83和第二垫片84的外径可以相同。第一垫片83的内径和第二垫片84的内径均小于缓冲件81的内径,第一垫片83的内径小于第二垫片84的内径。第一垫片83的内径小于套筒82的外径,例如,第一垫片83的内径可以等于套筒82的内径。第二垫片84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套筒82的外径,使得套筒82能够穿过第二垫片84插入缓冲件81,并抵接于第一垫片83。
62.在缓冲件81未受到外力的自然状态下,套筒82的沿厚度方向x的尺寸可以小于第一安装孔41的深度、第二垫片84的厚度以及缓冲件81的厚度三者之和。这样可以在紧固件7旋紧时,使缓冲件81受到挤压,从而夹紧支架4,并且避免缓冲件81被过分地压缩变形,导致失效。
63.在中冷器100由于受热不均而发生变形时,多个第一安装孔41之间的位置可能在例如垂直于中冷器100的厚度方向x的平面内出现变化。由于第一安装孔41的内径大于套筒82的外径,支架4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因此支架4活动不会导致紧固件7松动。在支架4活动时缓冲件81保持挤压支架4,支架4可以随中冷器100的变形而沿中冷器100的板面方向活动,缓冲件81可能会产生扭曲变形,使支架4不会发出异响。因此中冷器100即使变形,也能够使中冷器100牢固、稳定地连接于固定件200,并且不会发出异响。
64.参照图1和图2说明固定件200安装于中冷器100的安装过程。
65.将第一垫片83、缓冲件81和第二垫片84依次套设于螺栓71,并且将套筒82的一端穿过第二垫片84插入缓冲件81,套筒82的另一端和螺栓71一并插入第一安装孔41。螺栓71穿过第二安装孔61与螺母72配合旋紧,套筒82的轴向两端分别抵接于散热器护板6和第一垫片83,套筒82可以控制缓冲件81的压缩量,避免缓冲件81被过分地压缩变形。
66.虽使用上述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显然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技术能够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本技术的主旨以及范围的前提下加以修改并作为变更实施方式加以实施。因此,本
说明书中的记载以示例说明为目的,对于本技术并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含义。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