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冰盘及具有该冰盘的喷淋式制冰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9:3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制冰机 制冰


1.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盘及具有该冰盘的制冰机。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制冰机的冰盘呈水平安装,但因融冰水刚进入冰盘时温度高,融冰水流在流经各冰格的过程被冷却温度降低,致使靠近进水口和远离进水口处的冰格的脱冰效果不一致,距离进水口远的冰格脱冰效果差,脱冰所用的时间长。各冰格因脱冰时间差异大,脱冰时间长的个别冰的形状、重量与脱冰时间短的存在较大差异,严重时冰的外表面出现肉眼可见的凹陷,易引起客户投诉。
3.授权公告号为cn205245636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梯形冰模结构,其包括冰格模和塑料板,所述的塑料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冰格模上,所述的冰格模为棱台型结构,塑料板上有若干与冰格模相匹配的开口。该梯形冰模结构的塑料板的上表面为水平面,使得冰格由于距离进水口位置不同而脱冰效果不同。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冰均匀、冰的形状更加一致的冰盘。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冰盘,包括底托和设于所述底托上的多个冰格,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的上表面包括倾斜段和水平段,所述水平段与所述倾斜段的低位端衔接,所述倾斜段的高位端靠近用于向所述底托上送入融冰水的进水口,以使多个所述冰格脱冰均匀。
6.本实施例通过将底托的上表面设置成包括倾斜段和水平段的方式,使远离进水口的位置位于低点,存留的水量更多,与冰盘的热交换更多,从而达到与靠近进水口位置基本相同的融冰效果,使融冰均匀。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靠近所述底托的第一侧设置,所述底托的上表面的倾斜段由所述底托的第一侧向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倾斜,以使所述底托的第一侧形成所述高位端,所述底托的水平段位于所述第二侧。该结构形式简单,便于倾斜段的设计,且利用控制距离进水口不同位置处的融冰水量,提高融冰的均匀性。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靠近所述底托的中部设置,所述倾斜段由所述底托的中部向下倾斜,以形成环形的倾斜段。设计方便,便于融冰水由中部均匀的流向四周。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段连接于所述倾斜段的外周缘,以形成环形。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倾斜段与所述水平段的夹角为0.5
°
~5.0
°
。该角度既能使远离进水口处具有足够的存留水量,又不会使靠近进水口处融冰水停留时间过短,使远离和靠近进水口处融冰效果基本相同或相近。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倾斜段与所述水平段的夹角为0.8
°
~3.0
°
。该角度能保证冰盘内各处的融冰效果基本一致。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倾斜段为平面或弧面,方便加工设计。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段上设有漏水孔;所述底托的下表面对应所述漏水孔设有导流凸台。通过漏水孔使融冰水流经冰盘融冰后逐渐由漏水孔排出,提升融冰效果。而且,漏水孔处于冰盘的最低点的水平段,使排水彻底,即使长期不使用,冰盘仍干燥卫生。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冰格均设于所述倾斜段上,便于提升融冰效果。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喷淋式制冰机,其包括主机和设于所述主机上的制冰箱,所述制冰箱内设有冰盘安装座、设于所述冰盘安装座下方的喷水机构以及用于向所述冰盘内送入融冰水的进水管,所述喷淋式制冰机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冰盘,所述冰盘设于所述冰盘安装座上。该喷淋式制冰机由于其冰盘的上表面具有倾斜段和水平段,使得靠近进水口和远离进水口处的冰格的脱冰效果基本相同,使脱冰更加均匀,冰的形状更加一致。
16.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17.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18.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冰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的俯视图。
21.图3为图2的a

a向剖视图。
22.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冰盘安装于冰盘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同时示出了喷水机构。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冰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图6的俯视图。
26.图8为图7的e

e向剖视图。
27.图9为图7的f

f向剖视图。
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冰盘安装于冰盘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同时示出了喷水机构。
29.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盘的漏水孔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0.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喷淋式制冰机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
[0032]1‑
底托;2

倾斜段;3

水平段;4

冰格;5

制冷管路;6

漏水孔;7

导流凸台;
[0033]
10

冰盘;11

主机;12

压缩机;13

冷凝器;14

制冰箱;15

喷水机构;16

水箱;17

水泵;18

进水管;19

进水口;20

冰盘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5]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36]
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0037]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盘10,所述冰盘10包括底托1、设于底托1上的多个冰格4以及安装于冰格4侧部和/或顶部的制冷管路5。底托1的上表面包括倾斜段2和水平段3,水平段3与倾斜段2的低位端衔接,倾斜段2的高位端靠近用于向底托1上送入融冰水的进水口19,以使底托1远离进水口19处的融冰水量多于靠近进水口19处的融冰水量,进而提高远离进水口19处的冰格4的脱冰效果。
[0038]
冰格4脱冰时,冰格4内的冰由进水口19流出的水对冰格4内部的冰表面进行融化,使冰脱离冰盘10,因水流经冰盘10时不断与冰盘10换热,使得靠近进水口19处水的温度高于远离进水口19的水的温度,越远离进水口19的水温越低,融冰的效果减弱,本实施例通过倾斜设置底托1的上表面,使远离进水口19的位置位于低点,存留的水量更多,与冰盘10的热交换更多,从而达到与靠近进水口19位置基本相同的脱冰效果,使脱冰均匀。避免现有技术中由于距离进水口19位置不同导致的脱冰时间差异较大,存在的冰的形状不一致的问题。
[0039]
需要说明的是:倾斜段2所占的面积和水平段3所占的面积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保证任意两个位置中,远离进水口19的位置的融冰水量要大于靠近进水口19的位置的融冰水量,以使整个冰盘10上各个冰格4的脱冰效果尽可能一致,达到同时脱冰的效果即可。结合具体实际,水平段3所占的面积应小于倾斜段2所占的面积。
[0040]
另外,倾斜段2的倾斜角度既不能设计的过大,也不能设计的过小,如果倾斜角度过小,远离进水口19处的存留水量不够,远离进水口19端脱冰效果不佳;如果倾斜角度过大,靠近进水口19处水停留时间过短,近进水口19处脱冰效果不佳。在一些实施例中,倾斜段2与水平段3之间的夹角(倾斜段2的倾斜角度)可以为0.5
°
~5.0
°
;进一步优选,倾斜段2
与水平段3的夹角可以为0.8
°
~3.0
°
。例如,夹角可以为0.5
°
、0.8
°
、1.0
°
、1.6
°
、2.0
°
、2.5
°
、2.8
°
、3.0
°
、4.0
°
、4.7
°
、5.0
°
等等。
[0041]
下面以不同的实施例为例具体说明底托1上表面的结构。
[0042]
实施例一
[0043]
如图1至图5所示,进水口19靠近底托1的一侧设置,该侧例如为底托1的第一侧,底托1的上表面的倾斜段2由底托1的第一侧向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倾斜,以使底托1的第一侧形成高位端,底托1的水平段3位于第二侧。
[0044]
继续结合图2和图3,倾斜段2的高位端起始于底托1的第一侧,水平段3的一端起始于底托1的第二侧,倾斜段2的低位端与水平段3的另一端衔接。本实施例中,倾斜段2的面积远大于水平段3的面积,多个冰格4均设于倾斜段2上。如此,可以使倾斜段2上的各冰格4对应的融冰水量由靠近进水口19至远离进水口19依次增加,远离进水口19处冰格4的融冰水虽然温度低,但水量大,使得远离进水口19处冰格4与靠近进水口19处冰格4的脱冰效果相同。
[0045]
如图4所示,倾斜段2和水平段3的夹角为α,α为0.5
°
~5.0
°
;进一步优选,α为0.8
°
~3.0
°

[0046]
继续结合图1至图4,本实施例示出的冰盘10的底托1为矩形,进水口19靠近矩形的右侧边设置,并位于冰格4的外侧。倾斜段2可以为平面,倾斜段2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也为矩形,水平段3也为矩形。水平段3的一侧边与倾斜段2的一侧边长度相同,并相连接,以形成连贯的底托1的上表面。当然,除了为平面外,也不排除倾斜段2为弧面的情况。
[0047]
实施例二
[0048]
如图6至图10所示,进水口19靠近底托1的中部设置,倾斜段2由底托1的中部向下倾斜,以形成环形的倾斜段2。即倾斜段2由底托1的中部向四周扩散,并在向四周扩散的同时向下倾斜。需要说明的是,底托1的中部可以认为是一个点或由点扩散成的区域。倾斜段2可以是曲面,也可以是由多个平面围成。当中部为点时,倾斜段2形成的为圆锥(曲面)状或棱锥(平面)状,中部为区域时,倾斜段2形成的为圆台(曲面)状或锥台(平面)状。
[0049]
继续结合图6至图10,本实施例示出的冰盘10的底托1为矩形,进水口19对应矩形的中部设置。倾斜段2由底托1的中部开始向四周并向下倾斜。倾斜段2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为圆或圆环。水平段3为圆环,并连接于倾斜段2的外周缘。
[0050]
倾斜段2和水平段3的夹角为0.5
°
~5.0
°
;进一步优选,夹角为0.8
°
~3.0
°

[0051]
如图2、图4、图7及图11所示,水平段3上设有漏水孔6。漏水孔6的设计,使得融冰水流经冰盘10融冰后逐渐由漏水孔6排出。即,边进水边排水,进水量大于排水量,保证冰盘10上存留定量的水保证脱冰效果。当脱冰结束,停止进水后,存在冰盘10上的水继续由漏水孔6排出。由于漏水孔6处于冰盘10的最低点,排水彻底,即使长期不使用,冰盘10仍干燥卫生。
[0052]
漏水孔6的形状不限,可以为规则形状的孔,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的孔。例如,可以为圆形孔、方形孔、椭圆孔等等。漏水孔6的数量不限,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为了保证漏水效果,可以设置多个漏水孔6。漏水孔6的布设方式不限,其可以如图1和图2所示,成排设置。也可以如图7所示,围成一圈设置。
[0053]
如图11所示,底托1背离其上表面的下表面对应漏水孔6处设有导流凸台7,用于对水流进行导流。
[0054]
如图5和图10所示,分别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冰盘10安装于冰盘安装座20的结构示意图,并同时示出了位于冰盘安装座20下方的用于向冰盘10的冰格4内喷水的喷水机构15。冰盘10嵌入至冰盘安装座20,通过冰盘安装座20设于制冰机的制冰箱14内。
[005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同时提供了一种喷淋式制冰机,如图12所示,喷淋式制冰机包括主机11和设于主机11上的制冰箱14,主机11内设有压缩机12和冷凝器13。制冰箱14内设有水箱16、冰盘安装座20和喷水机构15,水箱16内设有水泵17,水泵17与喷水机构15连接。喷淋式制冰机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冰盘10,冰盘10设于冰盘安装座20上。用于向冰盘10内送入融冰水的进水管18位于至冰盘10的一侧或中部。进水管18的一端与水源连接,另一端形成进水口19。冰盘安装座20位于喷水机构15的上方。
[0056]
制冰时,水泵17向喷水机构15供水,喷水机构15喷水至冰盘10的冰格4内,冰格4内的水在制冷管路5的冷却作用下结冰。制冰完成,脱冰时,通过进水管18向冰盘10的底托1上送水,由于底托1的上表面靠近进水口19处设置为倾斜段2,远离进水口19处设置有与水平面平行的水平段3,倾斜段2与水平段3夹角在0.5
°
至5.0
°
之间。使远离进水口19的冰格4处于最低点,脱冰时更多的水与远距离的冰格4进行热交换,达到与进水口19附近脱冰相同或相近的效果,使脱冰更加均匀,冰的形状更加一致。将漏水孔6设置在最低点处,排水彻底,即使长期不使用,冰盘10仍干燥卫生。
[0057]
以上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而且上述示例(或其一个或更多方案)可以彼此组合使用,并且考虑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赋权的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