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储液器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2:0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循环系统 制冷 相关 储液器


1.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循环系统相关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储液器。


背景技术:

2.储液器是压缩机的重要部件,起到贮藏、气液分离、过滤、消音和制冷剂缓冲的作用。
3.目前,现有的储液器通常在进气管的出气管口下方设置一个滤网,具体用滤网固定支架将滤网固定在储液器的筒体上,使得由进气管导入的冷媒需要经滤网和滤网固定支架预留孔后,再缓慢地进入储液器内部,以此起到滤网过滤冷媒内掺杂的异物的功能。然而,滤网由滤网固定支架固定在进气管的出气管口下方的位置,使得由进气管导入的冷媒需要先途经滤网,再进入至储液器的筒体内,而冷媒在滤网内气化转化空间小,转化效率不高,且冷媒在途经滤网时降低了冷媒的流速。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储液器。
5.具体地,一种储液器,包括筒壳、与所述筒壳配合并形成有储液腔的端盖、固接于所述端盖的进气管、及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部分插入至所述储液腔内,所述筒壳内固接有固定板,所述出气管通过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筒壳上,所述储液器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以使由所述进气管导入的冷媒进入至所述筒壳的壳底位置,滤网过滤冷媒中的异物。
6.在本实用新型中,将滤网设置在用于固定出气管的固定板上,使得储液器工作时,由进气管导入的冷媒先进入至筒壳内,然后滤网以过滤异物,使得由进气管导入的冷媒气化速度加快,进而确保冷媒的流速及转换效率;同时,将滤网固定在固定板上,避免滤网单独设置,具有提高该储液器整体的装配效率,降低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的作用。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储液器还包括滤网压片,所述滤网通过所述滤网压片压紧限位在所述固定板上。
8.在本实用新型中,用滤网压片将滤网压紧限位在固定板上,以此确保滤网在固定板上的连接强度,具有便于滤网与固定板装配连接的作用。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板的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滤网压片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通过所述滤网的滤孔相连通。
10.在本实用新型中,设于固定板与滤网压片之间的滤网,能够通过固定板的第一通孔及滤网压片的第二通孔上下导通,使得冷冻油和冷媒进入筒壳内,并由滤网过滤冷媒内掺杂的异物,以此实现装配于固定板与滤网压片之间的滤网对冷媒过滤异物的作用,以此确保该储液器应用于制冷循环系统内对压缩机的洁净润滑效果,同时实现将异物过滤在该储液器内部,避免异物随同冷媒进入至压缩机内。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孔及/或所述第二通孔设为圆孔、腰形孔或者环形孔。
12.在本实用新型中,用作滤网上下导通的第一通孔及/或第二通孔设为圆孔、腰形孔或者环形孔,以此增加冷媒途经该滤网的面积,进而确保冷媒在该储液器内的流速。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板、所述滤网及所述滤网压片以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
14.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滤网及滤网压片焊接固定,以此便于该储液器整体的连接装配。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气管上出气管口的圆心线,平行于所述出气管上进气管口的圆心线设置,且在所述筒壳的轴向方向上,所述进气管上出气管口与所述出气管上进气管口部分重叠。
16.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结构,将进气管与出气管错开设置,使得由进气管导入的冷媒能够直接进入筒壳的壳底位置,然后冷媒气化上浮并由出气管向外导出,具有进一步加快冷媒的气化速度,进而确保冷媒的流速及转换效率。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管口设置在所述筒壳所在的位置。
18.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确保由进气管的出气管口导入的冷媒能够直接进入至筒壳的壳底位置,进而具有进一步确保由进气管导入的冷媒能够直接进入至筒壳的壳底位置。
1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端盖部分向外凸起并形成有安装平台,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安装平台所在的位置。
20.在本实用新型中,进气管通过安装平台装配于端盖上,以此便于进气管在端盖上的装配连接。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在设于所述储液腔内的部分同轴设置,其中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管口与所述出气管的进气管口预留有一定间隙。
2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了将进气管与出气管交错设置外,还可以将进气管与出气管同轴设置。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出气管的进气管口设为封闭端,且所述出气管在邻近所述进气管口的部位上开设有多个进气孔;和/或,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管口设为封闭端,且所述进气管在邻近所述出气管口的部位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
24.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出气管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由进气管导入的冷媒不会由与该进气管的出气管口正对设置的进气管口直接导入至出气管内,而是能够直接进入至筒壳的壳底位置,以此加快加冷媒的气化速度,进而确保冷媒的流速及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储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进气管与出气管交错设置。
26.图2为图1所提供的储液器的剖视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储液器的剖视图,其中进气管与出气管同
轴设置。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滤网及滤网压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滤网及滤网压片另一实施方式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30.其中,10、筒壳;11、固定板;111、第一通孔;20、端盖;21、安装平台; 30、进气管;31、出气管口;40、出气管;41、进气管口;42、进气孔;50、滤网;51、滤网压片;511、第二通孔;101、储液腔。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33.请参阅图1

图5,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储液器,包括筒壳10、与筒壳10配合并形成有储液腔101的端盖20、固接于端盖20的进气管30、及出气管40。
34.其中,进气管30与出气管40部分插入至储液腔101内,使得冷媒由进气管30导入至该储液器的储液腔101内气化,再由出气管40向外导出。
35.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的筒壳10内固接有固定板11,出气管40通过固定板11固定在筒壳10上。且本实施方式的储液器还包括滤网50,用以过滤冷媒内掺杂的异物,其中滤网50固定在固定板11上,以使由进气管30导入的冷媒到达筒壳10的壳底位置,滤网50过滤异物,冷媒达到筒壳10的上部,再由出气管40导出。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储液器将用于过滤冷媒内异物的滤网50与固定板11结合在一起,避免滤网单独设置。
36.可以理解,滤网50设置在用于固定出气管40的固定板11上,使得储液器工作时,由进气管30导入的冷媒先进入至筒壳10内,然后再途经滤网50以过滤异物,使得由进气管30导入的冷媒气化速度加快,进而确保冷媒的流速及转换效率;同时,将滤网50固定在固定板11上,避免滤网50单独设置,具有提高该储液器整体的装配效率,降低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的作用。
37.其中,本实施方式的储液器还包括滤网压片51,滤网50通过滤网压片51 压紧限位在固定板11上,以此实现滤网50与固定板11之间的固定连接,确保滤网50在固定板11上的连接强度,具有便于滤网50与固定板11装配连接的作用。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滤网50与固定板11之间的固定方式不局限于为图示所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滤网50可直接固定在固定板11,或者采用其它连接件将滤网50固定在固定板11上。
38.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板11的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111,滤网压片5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511,第一通孔111与第二通孔511通过滤网50的滤孔相连通,以此实现设于固定板11与滤网压片51之间的滤网50 的上下导通,使得冷媒能够途经滤网50,并由滤网50过滤冷媒内掺杂的异物,以此实现装配于固定板11与滤网压片51之间的滤网50对冷媒过滤异物的作用,以此确保该储液器应用于制冷循环系统内对压缩机的润滑效
果,同时实现将异物过滤在该储液器内部,避免异物随同冷媒进入至压缩机内。
39.其中,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通孔111及/或第二通孔511设为圆孔、腰形孔或者环形孔,以固定滤网50及增加冷媒途经该滤网50的面积,进而确保冷媒在该储液器内的流速。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板11的第一通孔111及滤网压片51的第二通孔511不局限为上述的圆孔、腰形孔或环形孔,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将第一通孔111及/或第二通孔511设为方孔,或者其它不规则形状的通孔,在此就不展开阐述。
40.其中,本实施方式的固定板11、滤网50及滤网压片51以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以此便于该储液器整体的连接装配。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板11与出气管 40之间也以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且出气管40与固定板11,以及固定板11、滤网50及滤网压片51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装配密封。
41.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的进气管30上出气管口31的圆心线,平行于出气管40上进气管口41的圆心线设置,且进气管30上出气管口31所在的平面,设置在出气管40所在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进气管30与出气管40错开设置,使得由进气管30导入的冷媒能够直接进入筒壳10的壳底位置,然后冷媒气化上浮并由出气管40向外导出,具有进一步加快冷媒的气化速度,进而确保冷媒的流速及转换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进气管30上出气管口 31所在的平面,设置在出气管40所在的位置,具体指进气管30的出气管口31 与出气管40的进气管口41齐平设置,或者将进气管30的出气管口31与出气管40的进气管口41交错设置。
42.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出气管40上进气管口41所在的平面,设置在进气管30所在的位置,以使进气管30与出气管40部分重叠,进而具有进一步确保由进气管30导入的冷媒能够直接进入至筒壳10的壳底位置。
43.且,本实施方式的端盖20部分向外凸起并形成有安装平台21,进气管30 设置在安装平台21所在的位置,以此便于进气管30在端盖20上的装配连接。
44.或者,本实施方式将进气管30与出气管40在设于储液腔101内的部分同轴设置,其中进气管30的出气管口31与出气管40的进气管口41预留有一定间隙。使得本实施方式为了实现由进气管30导入的冷媒能够直接进入至筒壳10 且不直接进入出气管40,除了将进气管30与出气管40交错设置外,还可以将进气管30与出气管40同轴设置。
45.其中,上述的出气管40的进气管口41设为封闭端,且出气管40在邻近进气管口41的部位上开设有多个进气孔42,使得由进气管30导入的冷媒不会由与该进气管30的出气管口31正对设置的进气管口41直接导入至出气管40内,而是能够直接进入至筒壳10的壳底位置,以此加快加冷媒的气化速度,进而确保冷媒的流速及转换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使进气管30导入的冷媒不会直接导入出气管40,出气管口31可设为封闭端,且进气管30在邻近出气管口 31的部位上开设有多个进气孔;或是进气管口41和出气管口31均设置为封闭端,且进气管30在邻近出气管口31的部位上开设有多个进气孔,出气管40在邻近进气管口41的部位上开设有多个进气孔。
46.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储液器工作时,冷媒气化效果好,确保了冷媒的流速及转化效果;同时,避免了滤网50单独设置,具有降低材料成本,提高加工效率的作用。
47.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