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制冷温度自动调节功能的冷柜的制作方法

2021-08-13 16: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冷柜 制冷 自动调节 温度 结构
一种具有制冷温度自动调节功能的冷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柜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制冷温度自动调节功能的冷柜。



背景技术:

冷柜,也称为冰箱或冷藏柜,用于存放食品、药品等物品,从而达到延长食品质量或药品有效期的功能。现有冷柜的制冷方式主要有三种:1、直冷制冷式;2、风冷制冷式;3、直冷风冷制冷式。现有的冰柜内通常会设置四个档位的温度调节旋钮,用以调节冰柜内的温度,从而适应一年四季不同的温度,虽然这种方能能够达到调节温度的作用,但是温度的调节往往需要配合人工调节实现,且调节温度的档位数量较少。且冰柜内放置不同类型的物品,冷藏的温度也会存在相应的差异,而冷柜内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冷藏物品存放时间的长短。而现有的冷柜中尚未存在能够自动调节冷柜内温度至适宜温度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制冷温度自动调节功能的冷柜,能够实现自动调节冷柜内至所需温度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制冷温度自动调节功能的冷柜,其特征是:包括设置有密封门的柜体,所述柜体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柜体内,所述柜体内设置有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覆盖所述柜体内壁设置,所述电路板连接有温度调节组件,所述温度调节组件与所述制冷组件相互靠近设置。

进一步得,所述柜体的左右内侧壁和内顶壁均呈中空状态设置,所述柜体的左右内侧壁和内顶壁内相互连通形成内腔,所述内腔呈类“凹”型状设置,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冷凝盘管,所述冷凝盘管位于所述内腔内,所述冷凝盘管的两端均贯通所述内腔的内壁且凸出于所述柜体外设置,所述冷凝盘管的两端均设置有供管道连接的第一连接头;所述电路板连接控制有第一进水泵,所述第一进水泵与所述冷凝盘管相连通。

进一步得,所述内腔内设置有通液盘管,所述通液盘管与所述冷凝盘管相互正对设置,所述通液盘管的两端均贯通所述内腔的内壁且凸出于所述柜体外设置,所述电路板连接控制有第二进水泵,所述第二进水泵与所述通液盘管相连通;所述电路板连接有发热盘管,所述发热盘管包裹所述通液盘管设置,所述发热盘管与所述电路板之间串联有滑动变阻器。

进一步得,所述内腔靠近所述柜体内的内壁设置有导温层,所述导温层朝向所述冷凝盘管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冷凝盘管与所述第一安装槽插接;所述内腔位于所述冷凝盘管和通液盘管之间设置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朝向所述冷凝盘管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安装槽,冷凝盘管凸出与所述导温层外的部分与所述第二安装槽插接,所述导热层朝向所述通液盘管的侧面开设有第一组装槽,所述通液盘管和所述发热盘管整体与所述第一组装槽插接。

进一步得,所述内腔位于所述通液盘管和所述内腔靠近所述柜体外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朝向所述通液盘管的侧面开设有第二组装槽,所述通液盘管凸出于所述导热层外的部分与所述第二组装槽插接。

进一步得,所述柜体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贯通所述导温层、导热层和保温层设置。

进一步得,所述柜体远离所述密封门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内腔相连通的框型槽,所述柜体远离所述密封门的侧面密封安装有背板,所述背板密封覆盖所述框型槽槽口设置,所述背板平面的四周边缘凸起有凸缘,所述背板的四个凸缘形成与所述柜体侧面密封插接的插槽,所述凸缘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柜体连接。

进一步得,所述柜体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平面平行于水平面设置。

进一步得,所述柜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脚,若干所述支撑脚均匀分布于所述柜体底面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种具有制冷温度自动调节功能的冷柜,通过在柜体设置制冷组件,以便于向柜体内营造相应的低温环境,从而达到制冷的作用;另外的,通过在柜体内通过电路板连接温度传感器,利用温度传感器感应柜体内的温度,当柜体内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则可以利用传感器控制温度调节组件,以辅助调节柜体内的温度至合适范围内,从而实现自动调节冷柜内至所需温度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板拆卸状态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果的另一视角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元器件电路连接及管道连接示意图。

图中:1、柜体;11、密封门;12、支撑脚;13、内腔;14、框型槽;15、背板;151、凸缘;152、插槽;16、隔板;17、通孔;2、电路板;21、温度传感器;22、第一进水泵;221、冷凝盘管;222、第一连接头;23、第二进水泵;231、通液盘管;232、第二连接头;24、发热管;241、发热丝;25、滑动变阻器;26、制冷风机;3、导温层;31、第一安装槽;4、导热层;41、第二安装槽;42、第一组装槽;5、保温层;51、第二组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内”、“中”、“左”、“右”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具有制冷温度自动调节功能的冷柜,包括安装有密封门11的柜体1,柜体1安装有电路板2,电路板2安装在柜体1外的机箱盒内,用于为柜体1内的电路系统供电,同时达到控制工作的作用,电路板2连接有温度传感器21,温度传感器21位于柜体1内,柜体1内设置有制冷组件,制冷组件覆盖柜体1内壁设置,电路板2连接有温度调节组件,温度调节组件与制冷组件相互靠近设置。柜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脚12,若干支撑脚12均匀分布于柜体1底面设置。柜体1利用若干支撑脚12支撑于地面上,有利于减少柜体1直接与地面接触,从而降低由于地面比热容较小,昼夜温差大,而周期性地影响柜体1外表面的周围环境温度。柜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16,隔板16平面平行于水平面设置,隔板16将柜体1内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以便于将相应冷藏物放置在柜体1内的顶部。

具体的,通过在柜体1设置制冷组件,以便于向柜体1内营造相应的低温环境,从而达到制冷的作用;另外的,通过在柜体1内通过电路板2连接温度传感器21,利用温度传感器21感应柜体1内的温度,当柜体1内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则可以利用传感器控制温度调节组件,以辅助调节柜体1内的温度至合适范围内,从而实现自动调节冷柜内至所需温度的功能。

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为了实现制冷组件向柜体1内进行制冷操作的功能。柜体1的左右内侧壁和内顶壁均呈中空状态设置,柜体1的左右内侧壁和内顶壁内相互连通形成内腔13,内腔13呈类“凹”型状设置,制冷组件包括冷凝盘管221,冷凝盘管221呈类“凹”型状设置,冷凝盘管221位于内腔13内,冷凝盘管的两端分别位于柜体1的左右两个内侧壁的底端且贯通内腔13的内壁设置,冷凝盘管221的两端均凸出于柜体1外设置,冷凝盘管的两端均设置有供管道连接的第一连接头222,第一连接头222位于柜体1外用于连接管道用;电路板2连接控制有第一进水泵22,第一进水泵22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其中一个第一连接头222连通,第一进水泵2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另一第一连接头222相连通,冷凝盘管221内用以输入流通冷凝水,与第一进水泵22连接的进水口连接的管道与柜体1内的制冷风机26正对设置,通过制冷风机26的风冷作用,从而使得与第一进水泵22的进水口连接的管道内冷凝液在进入第一进水泵22之前进行降温,进而使得冷凝液进入冷凝盘管221时温度已达到一定的低温情况。

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为了实现调节组件调节控制柜体1内温度的作用。内腔13内设置有通液盘管231,通液盘管231呈类“凹”型设置,通液盘管231与冷凝盘管221相互正对设置,通液盘管231位于冷凝盘管221靠近柜体1外的一侧设置,通液盘管231的两端分别位于柜体1左右两侧壁的底端,且通液盘管231的两端均贯通内腔13的内壁且凸出于柜体1外设置,通液盘管231的两端均连通有第二连接头232,第二连接头232位于柜体1外设置,电路板2连接控制有第二进水泵23,第二进水泵23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二连接头232相连通,第二进水泵2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二连接头232相连通,与第二进水泵23的进水口相连通的管道与柜体1内的制冷风机26相互正对设置,通过制冷风机26的风冷作用,从而使得与第二进水泵23的进水口连通的端到内冷凝液在进入第二进水泵23之前先进行降温,进而使得冷凝液进入通液盘管231时温度已达到一定的低温范围内。

电路板2连接有发热盘管,发热盘管的管壁沿管身螺旋方形嵌设有发热丝241,发热盘管通过发热丝241与电路板2连接,发热盘管包裹通液盘管231设置,发热盘管的发热丝241与电路板2之间串联有滑动变阻器25。通过滑动滑动变阻器25从而改变电路的总电阻阻值,而电路板2供电电压不变的前提下,从而改变电路板2的供电电流,根据现有的发热公式,从而达到改变发热管24发热温度的作用。具体的,当柜体1内的温度较低时,则可以通过电路板2控制温度传感器21,间接利用温度传感器21控制发热丝241发热,从而使内腔13的温度升高,利用温度传导作用,从而使冷凝盘管221的温度升高,从而达到调节柜体1内温度的作用,当传感器检测温度达到合适范围内时,电路板2控制温度传感器21模块暂停发热丝241发热,同时启动第二进水泵23,时第通液盘管231内充满冷凝液,使得发热管24迅速降温,减少余热升温而使柜体1内温度持续上升的情况;反之,当柜体1的温度较高时,则利用电路板2控制启动第二进水泵23,利用通液盘管231内的冷凝液对冷凝盘管221进一步降温,从而降低柜体1内温度的作用,当达到合适温度时,则使发热丝241发热,是通液盘管231迅速降温。

参照图1至图5所示,内腔13靠近柜体1内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温层3,导温层3由金属泡棉材料制成,导温层3朝向冷凝盘管221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31,冷凝盘管221与第一安装槽31插接,从而使冷凝盘管221安装稳定,减少冷凝盘管221安装出现晃动的情况;内腔13位于冷凝盘管221和通液盘管231之间设置有导热层4,导热层4由金属泡棉材料制成,导热层4与内腔13的内壁固定连接,导热层4朝向冷凝盘管221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安装槽41,冷凝盘管221凸出与导温层3外的部分与第二安装槽41插接,导热层4朝向通液盘管231的侧面开设有第一组装槽42,通液盘管231和发热盘管整体与第一组装槽42插接,通过设置第二安装槽41和第一组装槽42,从而使冷凝盘管221和通液盘管231的安装稳固。具体的,通过设置导温层3和导热层4,利用导温层3和导热层4导热速率高的特点,以便于将通液盘管231的低温温度或导热管的高温温度迅速传递至冷凝盘管221,从而达到提高传热效率的作用。

内腔13位于通液盘管231和内腔13靠近柜体1外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保温层5,保温层5与内腔13的内壁固定连接,保温层5朝向通液盘管231的侧面开设有第二组装槽51,通液盘管231凸出于导热层4外的部分与第二组装槽51插接,从而进一步使通液盘管231的安装稳固。具体的,通过设置保温层5,有利于减少内腔13内的温度通过柜体1的外表面传递至柜体1外的情况,从而实现良好保温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减少外界因素对内腔13内温度的控制情况,从而达到提高温度控制精准度的作用。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柜体1的内壁开设有若干与内腔13相连通的通孔17,若干通孔17均匀分布在柜体1内的内壁上,通孔17贯通导温层3、导热层4和保温层5设置。进一步提高柜体1内与内嵌之间温度流通的作用,同时减少由于柜体1内壁的隔绝作用而降低导温作用的情况,使得内腔13中的制冷组件和温度调节组件的同步作用下,改变空气温度时,温度可以通过空气透过通孔17传递至柜体1内,以进一步达到调节温度的效率。

柜体1远离密封门11的侧面开设有与内腔13相连通的框型槽14,柜体1远离密封门11的侧面密封安装有背板15,背板15密封覆盖框型槽14槽口设置,背板15平面的四周边缘凸起有凸缘151,背板15的四个凸缘151形成与柜体1侧面密封插接的插槽152,插槽152的凸缘151通过密封橡胶与柜体1的外侧面相互抵紧,凸缘151通过连接件与柜体1连接,连接件为螺丝。

工作原理:通过在柜体1设置制冷组件,以便于向柜体1内营造相应的低温环境,从而达到制冷的作用;另外的,通过在柜体1内通过电路板2连接温度传感器21,利用温度传感器21感应柜体1内的温度,当柜体1内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则可以利用传感器控制温度调节组件,以辅助调节柜体1内的温度至合适范围内,从而实现自动调节冷柜内至所需温度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利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